公司工程测量管理办法.docx
工程测量管理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提升XX工程(以下简称“公司”)工 程测量管理工作,保证测量工作质量,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制定本方法。第二条 本方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工程的测量管理。第二章体系架构第三条公司测量管理实行二级管理模式。第四条公司科学技术部是公司测量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公司测量管理工作。第五条 工程经理部测量队负责本工程测量工作。第三章管理责任第六条 公司科学技术部测量管理职责:(一)负责制定并贯彻落实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和制度。(二)负责审核所属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控制测量报 告和测量技术总结。(三)负责对所属工程的测量工作进行巡查并催促整改。(四)负责复核复杂桥梁、长大隧道、大型建筑物等重 点及特殊关键工程的测量数据;组织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测量 难题。15放样报审资料是否按照施工进度及时完成并 报监理审批,资料格式,内容是否正确,签 字手续是否齐全5发现一处问题扣1分小计10总计100睦字:被 页目签字:10(五)负责对工程施工放样、变形监测、交竣工测量成 果实施抽检。(六)负责组织公司的测量培训及交流,参与上级单位 组织的测量活动。(七)负责建立和报送公司测量人员、设备的管理台账。(八)负责编制公司年度测量工作总结,制订下一年度 测量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第七条 工程经理部测量队职责(一)负责参加交接桩工作,编制工程的测量方案;开 展控制测量并编制测量报告,按规定报送相关单位并定期复 测。(二)负责对施工图的测量数据进行全面复核,并报项 目总工审核、批准;对于复杂曲线桥、长大隧道、超高层建 筑及特殊关键工程的内业数据应报公司技术管理部门复核。(三)负责与相邻标段联测、施工放样测量、地形测量、 变形监测、贯通测量、交竣工测量等工作。(四)参与分局部项工程的阶段性验收工作,提供复测 数据。(五)负责对本工程测量仪器设备定期送检和校准并建 立管理台帐。第四章管理过程第八条控制桩交接工程部应参加业主组织的交接桩工作,接桩后建立醒目 的测量桩位标志。第九条控制测量(一)首级控制网复测1 .控制网复测包括平面控制网复测和高程控制网复测。2 .控制网复测成果和交桩成果不一致时应及时分析原 因。假设发现点位异常,应以书面形式联系设计单位并在设计 单位确实认下更新交桩成果。3 .首级控制网至少一年复测一次。(二)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及测量1 .测量队应根据标准和规范要求及施工需要布设加密 控制网。2 .加密控制网测量应附合到首级控制网上,利用首级控 制网成果进行测量和平差计算,包括平面控制网测量和高程 控制网测量。3 .加密控制网成果经现场复核无误后方能使用。4 .加密控制网至少一年复测一次;应经常巡视检查控制 点,如有丧失、移动,应及时补设、检测。5 .加密控制网复测成果根据控制点的变化情况进行局 部更新或全部更新。(三)房建工程控制测量1 .工程部按照设计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布设场区控制 网,建筑施工控制网和内部控制网并按要求进行测量及复测。2 .控制点使用前需进行稳定性检查,复核位置无误后方 能使用。第十条施工测量(一)恢复定线及原地面复测1 .测量队根据批准的施工控制网点对线路中线、合同分 段桩、结构物等进行恢复定线,检查设计与实地符合情况。2 .测量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路基和场区原地面复测,形 成原地面复测报告并报监理审批。(二)设计图纸审核及放样数据计算1 .测量队须对设计图纸提供的平纵曲线表,逐桩坐标表, 设计线坐标,结构物平面坐标,高程和几何尺寸等进行全面 复核,假设发现问题应及时以书面形式与设计单位沟通。2 .根据设计图纸及设计线路参数,测量队负责计算施工 放样数据并换手复核,工程总工程师审核无误后签字下发。(三)测量放样1 .各工点放样利用的平面控制点不得少于3个,水准基 点不得少于2个。2 .现场测量员应记录测量原始数据,对测量记录数据进 行换手复核并整理归档。3 .测量队对已放样桩位和测量数据向现场技术人员书 面交底,双方签认。4 .后一工序开始前须对前一工序的成果进行复测,无误 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5 .在换投影带,换大地高的地段放样时,所使用的控制 点和放样点坐标必须统一于同一坐标系统内。6 .在断链区域放样时,必须考虑长链区域的里程位置是在断链前还是在断链后。7 .在标段相邻区域放样时,必须与相邻标段进行贯通测 量,约定共用的平面控制边和高程控制点。(四)变形监测1 .工程部应按照相关测量标准、规范和设计单位、业主 提供的技术文件编制变形监测方案,报相关单位审批后开展。2 .变形监测的频次和精度应满足要求,数据真实可靠。3 .变形监测阶段性总结报告和预警报告应及时向施工 现场管理人员反应。(五)交竣工测量1 .测量队对已完工程进行中线、各部尺寸、位置、标高 逐一测量并与设计对照,完成交工测量。2 .利用交工测量成果绘制竣工总平面图。3 .对于交通运输工程工程要进行工程贯通线路的竣工 测量。第H一条资料管理(一)工程部交接桩记录、测量方案、控制测量报告、 放样数据、原始记录、监测资料、阶段性验收资料、交竣工 测量资料等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二)测量人员、仪器台账,巡查记录,数据复核记录 等应建立信息化管理档案。(三)测量人员变动应有书面交接资料。第五章检查与考核第十二条 公司测量管理工作检查结合技术巡查开展,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内容见附件。第十三条 公司测量管理工作检查结果纳入科学技术部 技术巡查及工程年度技术管理考核。第六章附那么第十四条 各工程经理部可参照本方法执行,或者根据本方法制定相应实施细那么。第十五条 本方法由公司科学技术部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方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附件:工程部测量工作检查表附件:工程部测量工作检查表日期:检查项 目序号检查内容总分值评分标准及说明检查情况得分管理体 系1人员资质、人员数量是否满足要求4人员资质2分,人员数量2分2测量仪器精度和数量是否满足要求,测量仪 器是否专人管理,存放规范,仪器使用是否 在鉴定有效期内7仪器精度2分,专人管理1 分,存放规范2分,按期鉴定 2分3是否制定完善的测量队部门和人员职责,管 理方法4部门职责1分,队长职责1 分,测量员职责1分,管理办法1分4是否将坐标计算数据,测量方案,控制测量 报告上报所在公司审查9测量数据报审3分,测量方案 报审3分,测量报告报审3分5是否组织培训并按要求派人参加公司的测量 培训12未组织培训扣1分,测量队长 未参加培训扣0.5分6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工程测量方案。测量 方案应包括控制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 量,变形测量等相关内容,方案要求针对项 目实际特点编写,方案内容完善,要有针对4发现一处问题扣1分小计30控制测 量7按照规范和相关文件技术要求和频次要求进 行首级控制网复测,并提供合格测量成果报 告交接桩记录完整,各方签署及盖章齐全14外业测量方法正确,观测值满 足精度要求,测量记录是完 善,复测成果计算是否经过换 手复合,复测总分:工程工程名称:成果签字是否完善,复测成果是否经 过公司和监理审批,成果精度是否 满足要求。上述问题发现一处扣12 分,一¥内未复测不得分无接桩记录扣2分,签字盖章不完 善扣1分8按照规范和相关文件的技术和频次进行要求 加密控制网的建立,测量和复测,并提供合格 测量成果报告。隧道工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隧道控制测量, 测量记录及数据处理是应完善,正确 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和高程控制应符合要 求14外业测J量方法正确,观测值满足精度 要求,测量记录是完善,复测成果 计算是否经过换手复合,复测成果 签字是否完善,复测成果是否经过 监理审批,成果精度是否满足要 求。上述问题发现一处扣1-3分, 一年内未复测不得分,加密控制桩 规范埋设2分。隧道工程洞内控制 测量发现问题扣1-3分 平面和高程控制每发现问题扣1-3 分9按要求进行管段间的贯通测量工作2发现1处问题扣1分小计3010是否按照设计图纸文件对设计图纸给出的坐 标和高程进行审核,并对设计图纸未提供但 放样需要的结构物的坐标进行计算和换手复 核10设计图纸审核5分,其余结构物坐 标计算和复核5分,要求计算和复 核形成纸质资料,计算,复核人员 及工程总工程师审核签字11施工放样记录应完整,正确,工整,签字齐 全,放样记录中应表达检验控制点的内容,放 样记录应自检和换手复核10放样记录数量,内容和签字完整性 5分,记录数据正确性3分,检测 控制点2分,放样记录编造本项不 得分施工 测量12按照规范和方案要求的方法和精度进行原地 面复测,施工放样,阶段验收测量,交竣工 测量等施工测量工作,测量工作程序和交底 内容正确,手续完善6原地面复测2分,其余发现一处问 题扣12分。隧道工程应进行隧道 的初支和二衬的断面复测。下一步 工序开始前要求对前一步工序的建 筑物位置进行复测13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建筑物变 形测量,变形测量的方法,精度和频次满足 要求4发现1处问题扣1分小计30资料 和档 案14制度文件,人员和设备台账,人员资质证 书,仪器检定证书,交桩记录,测量报告, 测量方案、坐标计算和复核资料,原地面复 测报告,原始测量记录,放样报验,交竣工 资料,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等资料应分类整 理,建立目录并及时归档,资料数量和内容 完整,正确5人员和设备台账2分,交桩记录1 分,其余发现一处问题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