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
象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为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紧扣“聚力一二五,奋力 上台阶”目标要求,主动融入新开展格局,抢抓机遇快追赶,积 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新局面,在宁波当好浙江建 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中奋力争先创优,根据象山县国民经济 和社会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住 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任务要求,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 2025 年。一、开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在县委、县政府 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双突破双驱动”战略,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以“迎接亚运、城市双修” “城乡 争优、三年攀高”专项行动为主线,着力开展城乡统筹、民生保 障、生态文化等方面工作,全县城乡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新步伐。 城镇体系布局实现新开展,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城乡基 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住房和城乡建设各项事业跃上新 台阶,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开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 用。(一)建设事业取得积极成效1.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着力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 交通建设的短板,为实施“融甬、接沪、联杭”行动,融入一体 化、迈向国际化打下扎实基础。三、开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 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 自信”,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开展理念,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深入推进城乡一体 化为根本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开展定位, 以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开展能级为重点方向,以“聚力一二五, 奋力上台阶”为目标要求,抢抓外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带来的弯 道超车“机遇期”,打造国际水准的滨海城区、活力开放的创新 城区、主客共享的休闲城区、山海交融的花园城区、现代美丽的 宜居城区、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区。(二)基本原那么1 .坚持民生优先。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人本价值作为推动城市开展的核 心取向。加快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住房养老等公共设施建设, 构建优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县城公共服务共享率和辐射带动 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更有品质的生活。2 .坚持集约高效。遵循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总10 - 要求,科学规划建设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要素创新利 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促进土地利用方式、 经济开展方式加快转变。3 .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开展,争取在城乡规划、 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 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推 动城乡经济社会开展融合,加快谋划建设一批促进城乡品质与美 誉度提升的重大工程。4 .坚持数字赋能。大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建设,建设云 网基础设施、城市大脑等统一支撑体系,推进数据资源深度整合 与开发利用,不断创新城乡建设的手段和方式。加快建设工程全 过程监管、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职能 整合、业务流程重塑,使城乡建设全方位的高效协同。5、坚持绿色开展。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开展之路,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着力推进生态开展、 循环开展、低碳开展,努力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推动形 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三)主要目标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切实 担负起“聚力一二五,奋力上台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滨海城市的历史使命,全面构建有序建设、高效运行、绿色平安 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开展模式,加快提升高水平设计、高标-11 - 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能力,率先形成空间布局更具合力、市政设 施更具高效、人居环境更具魅力、住房引导更具水平、建筑产业 更具活力、城市管理更具智慧、人防消防更具平安的住房和城乡 建设新局面。空间布局更具合力。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到达71. 5%, 逐步到达优质城镇化水平,城市设计管控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 市新区风貌特色逐步形成,老旧城区的城市功能、空间环境显著 改善,建筑文化品质不断提高,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 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市政设施更具高效。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到达8公里/ 平方公里,建设10750个停车位。全县人口综合用水量到达0. 43 吨/人-日,管道燃气普及率27%O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普及率 100%o县城污水处理厂规模到达7.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 98%o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县域人口、产 业承载力显著提高。人居环境更具魅力。结合亚运城市行动契机,城市有机 更新机制逐步建立,城市“未来社区”试点谋划建设,山海相融 的公园城市初步形成。“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深化落实, 以集镇为中心,宜居宜业、舒适便捷的镇村生活圈全面建成。“三 清三美”行动深化实施,“未来乡村”试点谋划启动,加快打造 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12 -住房引导更具水平。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原那么,建立 起以普通商品住房(含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地块)、公共租赁住房、 政策性租赁住房、人才保障用房等组成的满足不同居民居住需求 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12%。棚户区、 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进程持续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物业 管理和教育、体育健身、停车位等设施配置逐步完善。建筑产业更具活力。建立完善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 建筑绿色化和工业化运作体系,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由示范建设 向全县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实施成效显著,绿色建筑技术支撑能 力明显增强,建筑工业化全面提升,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开展 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力争成为“浙江省推广绿色建设开展的重点 县级城市”。城市管理更具智慧。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政务监管”等数字城建综合框 架逐步建立,移动端掌上办事扎实推进,以“浙里办”、“浙政 钉”APP为依托,全面实现“掌上办公、掌上执法、掌上决策”, 信息资源集约化率达95%,各项业务系统整合率达95%,行业数 字化监管和大数据辅助决策能力显著提升。人防消防更具平安。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 结合”的总体方针,紧密结合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建成以人防 工程为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能有效发动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13 -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人防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不断完善,事故风险控制水平全面提升。“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主要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2020 年2025 年属性1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31.733预期性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471.5约束性3美丽城镇创立数量个416预期性4污水集中处理率%9698约束性5城市污水处理率%97. 6798约束性6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65约束性7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率%92100约束性8新建改建商品房建筑面积万平方米250预期性9新建保障性住房(含安置房)面积万平方米40预期性10建筑业总产值亿元687.61200预期性11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4045预期性1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3. 2833.5预期性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14. 3615预期性14中心城区建成区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 公里6.68.0预期性15五年累计新开发地下空间面积万平方米50预期性16五年新建公共停车泊位人750预期性四、主要任务(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创生态品质之城1 .科学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在象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的基础上,加快编制国土空间各类专项规划,结合“十三五”住 房和城乡建设开展的实际完成情况,科学编制市政专项、地下空 间和人防专项、消防专项以及住房开展专项规划。2 .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健全建设用地等资源配置与人口规划 挂钩机制,实施“基础设施先行、土地出让衔接、产业导入跟进”-14 - 的区块开发模式,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城市快速增值。明确生态、 公共交通、市场、结构、政策、社会、产业等多种形式的模式建 构与策略导向方式。3 .完善城市风貌管控机制。积极探索城市风貌管理机制,构 建不同层级城市设计核心管控要素的传导体系,强化上位规划核 心要素对下位规划的管控与落实。将城市设计成果转化为建设 用地规划许可的规划设计要求,支撑工程规划设计与审批管理, 精细化打造城市风貌特色。(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高效便捷之城1 .打造中心城区棋盘式路网格局。逐步提高中心城区建成区 道路网密度,建成环城西路(丹南路至滨海大道)、殷夫路(71 省道至天安路)、海山路(丹河路至滨海大道)、巨鹰路(塔山 路至迎海路)拓宽改造等重点工程。动建殷夫路(天安路至海山 路)、来薰路(滨海大道至横大河)等道路工程,进一步完善城 区路网结构。2 .强化县域供水保障。根据水量测算结果、水源分布情况和 现状供水系统情况,结合象山县南北长、东西窄的地形条件,将 县域供水区域布局整合后划分为北部供水区、南部供水区和西周 供水区。新的供水分区每个区域都有对应的区域中心水厂,实施 重点水源配置工程,推进平潭水库加高扩容,新建白仙山水库, 实施溪口、仓看水库清淤扩容;连通贤庠珠溪、东陈南盘、松禾 等小型水库管网,纳入全县水资源统筹调配范围。通过对水源的 统一调配,保障水厂的原水需求量,根据区域供水的实际开展需-15 - 求,推动小于1万n?/d规模的水厂逐步退出城镇供水。至2025 年,县域供水量到达27万n?/d。3 .完善天然气供应体系。构建管输方式和非管输方式相结合 的天然气供应系统,中心城市由城区高中压调压站供应,石浦镇 由石浦供气站供应,西周镇、贤庠镇由高中压调压站供气,其它 集镇(包括鹤浦)采用CNG释放站和LNG瓶组站方式供气,推进 中心城区、石浦镇、贤庠镇、西周镇的管网建设。至2025年, 中心城区和主要镇区完成约85km的中压管道建设。4 .加快完善城区绿地系统。实施生态维育工程,推动城市公 共绿地建设及公园提质工作,投用塔山公园、殷夫公园二期,谋 划启动中央公园、植物园等建设,注重山水生态资源保护,开展 松兰山、凤跃山等区域生态维育工作,推进环象绿道、环城绿道 等绿道网建设,构建滨海特色绿道网络,改善县城环境面貌。至 2025年,力争城市绿地率到达33. 5%以上,创立国家园林县城。5 .深化推进“五水共治”。始终坚持治污先行,全面加强排 水许可管理,县城市污水处理率到达98%,进一步加快污水处理 设施建设和运维提升,全面完成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建成较为 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基本消除中心城区易积水区,非 常规水资源利用率达10%以上。6 .积极建设海绵城市。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 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 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至2025年,海绵城市 建设效益彰显,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50%以上,城市建成区16 -20%以上的面积到达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水面率达4. 7%以上, 河湖水质达标率达80%o7 .强化中心城区内河管控。结合老旧小区和市政道路改造, 实施混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提升污水收集效能。 推进城区内河水系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建设完善水系调度管理平 台、水质在线监测站、视频监控探头、远程操控单元,努力实现 内河水系要素的远控、监视、调度、展示、交互、预警等多项功 能。至2025年,中心城区防洪标准到达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 到20年一遇,城区不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内涝,水生态环境状 况有所好转,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数字内河框架基本形成, 水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提升。(三)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塑美丽宜居之城1 .加快城中村综合整治改造。推动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采 取撤除重建、拆整结合、综合整治三类改造方式,其中撤除重建 13个自然村,拆整结合改造11个自然村,综合整治改造50个 自然村。力争至2025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的城 中村改造任务,把城中村打造成为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 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社区,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2 .推动全域美丽城镇建设。着眼高质量开展、竞争力提升、 现代化建设,分3年建设全县除中心城区外的16个镇乡(街道), 其中7个镇乡(街道)创立省、市级美丽城镇样板,其余镇乡(街 道)到达以“十个一”为标志的美丽城镇基本要求。到2022年, 初步构建以小城镇政府驻地为中心,宜居宜业、舒适便捷的镇村17 - 生活圈,初步建立城乡融合开展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工农互促、 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使得美丽城镇 成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载体。3 .打造特色人居环境风貌。引导城市建筑色彩重点控制区和 重要公共建筑簇群的建筑用色,营造与象山自然景观特质相和 谐、具有象山地域特质的城市建筑色彩形象。深入开展公共空间 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对城区城市家具、标识、标牌、广告、 城市小品、雕塑、夜景亮化、绿地景观等设施的引导和控制,营 造城市文化和商业气氛,丰富街道景观视觉效果。加强乡村环境 和风貌引导,高效率服务农户自建住房,推进传统风貌农房建设, 探索一批融传统风貌元素和现代生活需求于一体的“浙东民居” 新范式,着力改善村庄风貌。(四)健全住房产业体系,构民生安居之城1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为主体、棚户 区改造等其他保障形式为补充的住房保障体系,规范开展公租 房,加大对环卫、公交等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困难职工的精准保障 力度。根据住房保障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 扩大保障范围,加快解决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需求。坚持政府主导 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引入专业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运营、管理 体制机制,拟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含安置房)4000余套。坚持 实物保障与货币保障相结合,因地制宜确定保障方式。探索住房 保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确 保政府公共资源公平善用。发挥住房公积金保障作用,适度调整 提取、使用范围,探索实施差异化政策,将制度保障重点向城镇 中低收入家庭倾斜。2 .完善商品住房产业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 来炒的”定位,健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开展长效机制。严格落 实房地产市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房地产开发每年度计划, 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开展。加强企业服务力度,保障商 品房消化周期正常,加强预售资金监管,有效防控资金风险,实 行房产工程“四色”管理模式,重点加强“黄、橙、红”三色楼 盘的管控。以工程质量治理行动为抓手,全面落实建筑工程五方 主体工程责任人质量终身责任,加强开发楼盘质量监督。积极发 挥房产企业协会作用。加大对“房闹”打击力度,营造良好投资 环境。3 .持续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工程。充分把握“瑶琳社区”未来 社区工程入选“全省2021年未来社区创立名单”的契机,围绕 未来社区建设的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及九大场 景创新要求,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基本内涵,积 极整合周边资源,实现社区整体智治和智慧生活,打造独具象山 特色的未来社区样板工程。(五)提升行业开展水平,建绿色节能之城1 .推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项 目实施模式变革,逐步推广应用装配式建造、智能(数字)建造、 绿色建造、精益建造四种新型建造方式。到2025年,中心城区 新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工程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其他区域一 19 一 开展,积极做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城市管理等方面工作,全 面提升城市建设开展水平,城市设施功能日臻完善。美丽县城建 设稳步推进。在开展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三年(20152017年) 行动的基础上,自2018年起,启动实施“迎接亚运、城市双修” 行动,举行全县迎亚运暨城市工作会议,重点开展“168”工程(即整治一条亚运路线,会战西谷湖门户、老城区、体育馆周边、 大目湾、松兰山入口、东谷湖等六大区块,实施规划统筹、城市 更新、生态维育、功能增强、服务提标、都市开展、人文复兴、 城市治理等八大工程),安排工程177个、总投资1099亿元, 其中社会投资867亿元。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建设工程86 个、投资300亿元,占总投资的27.3%。“棚户区改造“工程扎 实推进。累计完成棚(危)改80万平方米,总户数8088户,发 放补偿款91.75亿元,连续四年被市政府评为市棚户区改造工作 先进集体。民生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推进基础建设工程 227项,完成投资31亿元,建成市政道路33公里、公园绿地30. 28 万平方米,整治内河25公里,新改建公共停车场32个(停车位 3176个)。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2018年、2019 年连续三年获市对县城建线年度目标考核排位第一类,先后获省 级园林城市、省海绵城市优秀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 管理工作优秀县等称号,建成“数字城管”,推行网格化管理, 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人防工程取得长足开展。组织指挥体系日益 完善,人防面积逐年增加,应急救缓举措显著增强,完成象山县 新建工程不少于20%的建筑面积采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占 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到达30%以上。逐步扩大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 规模,以满足全县工业化开展的需要。全县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 土地上的新建住宅,鼓励实行全装修成品交付。2 .推动绿色建筑开展。支持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在加快绿色 建筑开展方面率先突破,合理分级、分类指导,按照绿色建筑星 级的不同,实施有区别的财政支持政策,调动各方加快绿色建筑 开展的积极性,完善约束机制,切实提高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 至2025年,新建民用建筑按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建 设的建筑面积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到达20%以上,其中按三星级 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到达 3%以上。累计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面积13. 6万平方米,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完成面积10万平方米。3 .引导建材产业开展。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行业产 业,不断提高墙材企业和散装水泥企业的平安生产和环保水平, 推动建材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开展。加快新墙材产品转型升级,提 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实力,提高制砖、回填、复绿等应用比例。 至2025年,新增预拌混凝土企业2家,总产能达450万立方米/ 年,形成4家总产为200万吨/年生产规模的机制砂生产企业、10 家总产为400万吨/年的天然砂净化示范加工企业,建成3家“二 干一湿”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8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 力争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到达80%以上。4 .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培育和开展一-20 - 批资产规模大、专业水平高的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龙头企 业。引导行业抱团合作,促进施工企业与设计、制造、咨询等产 业链企业合作、互补,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和开展能力。扶持建 筑劳务企业开展,逐步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专业化管理,建立 健全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开展长效机制。鼓励争创浙江省建设工程 “钱江杯”奖、宁波市“甬江建设杯”优质工程奖等省市级优质 工程工程。至2025年,年产值超100亿建筑业企业到达3家。(六)加强城市信息建设,造数字智慧之城1 .积极打造“智慧象山”。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完善 5G网络布局,推动5G网络建设工程。到2021年,实现城区、 重点镇乡5G信号全覆盖。到2022年,实现普通镇乡及以上区 域5G信号全覆盖。实施“千兆宽带”入乡进村,推动宽带在农 村地区的普及和速率提升。加快建设“数字城市”,构建政务电 子地图与公众电子地图,探索完善地理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创新数字城管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形成 以数字城管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的管理工作机制。深化“三网” 融合,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化、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建设下 一代广播电视网,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开展, 大力扶持“三网”融合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2 .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以智慧灯杆建设为重点,把传统道路升级成“可感知、有思维、 泛连接、云统筹”的全要素一体化城区道路感知服务空间,实现 道路空间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推广智慧养管设施在新建基础设施-21 - 上的应用,实现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控、智能化养护和智能化监 管,降低养护本钱,延长使用寿命。推广智慧汽车基础设施,推 广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城市道路设施部署,推进智能充电基 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防汛排涝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守住高质 量开展底线。(七)严控生产事故风险,筑新型平安之城1 .积极打造“平安象山”。紧紧围绕建设“强大巩固的现代 人民防空体系、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完善城市人民防空 体系,深化优化人防核心指挥体系。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以规划 为指导,建设人民防空的坚强壁垒。提升创新理念、服务理念, 坚守本心,更便捷地为人民服务。2 .推动消防平安整治。密切结合老城区改造,通过棚户区改 造、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积极改善老城区消防条件,使 城市的消防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提高城市的防灾抗毁能力和群众 消防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给城市造成的损失。全面完成县 域消防设施设备维修改造,以建筑施工、房屋使用、城镇燃气等 领域为重点,加大检查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消防违法违规行为专 项整治,重点推进高层住宅消防平安整治,引导业主自觉缴纳维 修资金,持续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气氛。加大对“外逃瓶” 行为打击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3 .加强房屋使用平安管理。持续推进城镇危房解危工作,到 2025年,基本实现全县在册危房解危。强化农村房屋动态巡查 机制,持续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治理即时限时救助。积极开展-22 - 联动执法,加大对违法违规装修行为的打击力度。4 .建立健全平安生产风险管控预防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工作 的培训指导,催促企业开展平安生产风险管理,实施风险分级管 控。抓好建筑施工平安工作,落实“三个一”工作措施,加强对 建设工程领域重点环节平安管理,开展动态隐患排除治理。加强 燃气平安管理工作,加大对餐饮场所平安用气的检查执法力度, 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打非治违”行动,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五、重点工程(一)中心城区能级提升工程1 .城市有机更新。以“拆、改、提”为更新手段,对建设路 以北区块,通过棚改进行“拆一块”,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推进 后续棚改工程,打造品质之城和文旅新区。对建设路以南、象山 港路以北区块,通过老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进行“改一块”,重 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通过撤除重建、拆整结合、 综合整治等三种方式,到2022年,完成撤除重建自然村4个、 拆整结合4个、综合整治改造25个,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对 象山港路以南区域,通过完善市政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社区生活 配套设施进行“提一块”。至2025年,累计改造老旧小区44个, 新增改造社区绿地2. 2公顷、小区环境卫生设施20座,基本完 成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任务,把城中村打造成为 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社区。2 .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城西区块、旧城区块、人民 广场区块、南部新城区块、东谷湖区块、大目湾区块、松兰山入-23 - 口区块等7个重点区块建设。结合轨道交通建设,探索XOD开发 模式,重点将人民广场区块打造成为城市客厅,建设投用象山万 达广场周边、桂语江南等一批精品住宅、文旅商业体。不断完善 中心城区市政道路、河道景观、学校等公共配套设施,建成环城 西路、来薰路、殷夫路等n条道路,拓宽、疏浚河道5. 9公里, 新建桥梁21座,投入生活垃圾燃烧发电场1处,建成静脉产业 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完成县中医院迁建工程与县图书馆迁建工 程,新建政实小学、大目湾新城学校、象山影视学院、塔山教育 培训中心等教育类基础服务设施,新建城南菜场,进一步增强集 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中心城区开展能级。3 .城市商业打造提升。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城市”功 能定位,引导县域商贸流通业开展,形成“155X”商业体系。培 育文化演艺、体育健身、旅游观光、餐饮服务、购物展销等五大 夜市消费产业,适时打造20余个生活中心,形成一批与区域商 圈开展相融合、具有一定带动辐射功能的生活中心。(二)城市公共品质提升工程1 .中心城区品质提升。重点提升城区内部主轴沿线形象,整 治中心城区主轴环境,即靖南路、象山港路、滨海大道、政实路、 殷夫路五条东西向主干道,巨鹰路、天安路、新丰路、海山路、 迎恩路五条南北向主干道。制定新一轮主干道综合环境整治提升 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对象山港路(迎恩路至西溪路)、天安路(府 前广场至银波路)、巨鹰路(塔山路至三联农庄)、新丰路(西 街至滨海大道)等4条主干道进行改造,并逐步对中心城区19-24 - 条主次干道进行优化提升。合理布局地面、地下和立体车库,中 心城区新建公共停车位750个以上,配建专用停车位10000个。 整治沿线建筑立面、提炼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商业街区气氛等方 式,综合提升主干道沿线公共空间环境,塑造具有滨海城市特色 的主轴形象。高标准实施中心城区城市家具有机更新、道路有机 更新和路域环境整治、灯光照明改造提升、户外广告专项整治等 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工程。大力优化河道公共空间,建成投用东大 河二期工程,启动西大河综合整治,谋划南大河下游拓建工程。2 .公园城市打造。深化推进亚运城市行动,联动老城区改造、 新片区开发,加快大目湾青创社区建设,打造山海相融的公园城 市。推动实施中心城区绿道建设、社区15分钟文体圈建设、公 共空间微更新微改造、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及公园提质)、大地景 观塑造、中心城区LOGO及城市小品、雕塑工程建设等专项行动, 对城市公共空间、绿化、健身、街景等进行全面整治提升,让城 市更美好、让市民生活更舒适更便利。3 .城市文化展示。深入挖掘塔山文化、丹文化、渔文化、海 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稳步推进石浦老街、明清海防遗址等保 护开发,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和认可度的文化标识,塑造象山文 化品牌。抓好核心景区和乡村旅游两大类旅游产品提档升级,着 力打造“养眼、养肺、养胃、养脑、养心”的全域旅游环境,不 断满足国内外游客多元化、个性化和家庭化的中高端旅游消费需 求,打造“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加快美丽街区建设,在完 成一期工程基础上,加快二、三期前期进度,力争2025年基本-25 - 建成一批规划有序、配套齐全、环境优良、生活和美的宜居宜业 宜游美丽街区。(三)住房产业体系建设工程1 .保障房建设。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困 难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公共住房保障对象,建成欢乐家园三期B 区、洋心安置区、石浦凤栖安置小区、周建里新安置小区、城西 丹山人家安置小区、石浦幸福苑三期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含安置 房)4000套,共计约40万平方米。加强对城市低保家庭无房户、 残疾人、孤寡老人、军烈属和主要劳动力丧失对象的住房保障, 做到申请一户,保障一户。2 .公租房建设。持续推进住房租赁企业开业申请和新增住房 租赁工程的申报工作,加快城东工业园文创广场白领公寓、大徐 智能小微企业等工程建设,完成新改建租赁住房2700套,盘活 租赁住房1000套。3 .商品房建设。重点建设旧城区块、人民广场区块、南部新 城区块、城西区块、大目湾区块,建成高低搭配、环境优美、功 能齐全的宜居之城。至2025年,新建改建的商品房建筑面积约 为250万平方米。4 .未来社区建设。以“一心三化九场景”为核心内容,完成 未来社区前期选址研究工作,加快推进城中村拆迁安置工作,完 成未来社区试点土地招拍挂,高质量严要求打造未来社区试点, 力争到2021年完成未来社区工程谋划,2022年完成未来社区试 点土地招拍挂,到2025年完成至少1个未来社区试点工程建设 工作。5 .物业管理提升。持续推进象山县物业管理工作提升三年攻 坚行动,深化“红色物业”创立,持续加强物业企业诚信体系建 设,大力推进物业服务水平提升、住宅小区消防设施维修改造、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智安小区创立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社区物 业的治理水平,积极打造智慧、平安、高水平服务的新型社区、 未来社区,至2025年,全县物业管理覆盖率提升至70%,建成 匹配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基本形 成全民参与、分类自觉、治理高效、和谐有序的治理格局。(四)城乡一体统筹建设工程1 .美丽城镇建设。深入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作, 以“十个一,标志为基本要求,实现县域范围美丽城镇建设全覆 盖,加快完成各镇乡医院、学校、文化中心、养老中心、给排水、 污水处理等一批公共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建成 镇村5、15、30分钟生活圈体系。2 .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中心村建设,合理引导农村住宅 和居民点布局;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加强历史文化村 落保护利用,打造具有象山特色的美丽乡村,不断推进“浙派民 居”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促进美丽乡村点线面集 成、片区化开展,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和美丽经济交通走 廊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公路85公里。至2025年,改造农村危旧 房1000户以上,创立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00个和精品 村3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镇乡7个、乡村振兴示范带5条、-27 - 小集镇式中心村5个,县级精品村10个、特色村50个,美丽宜 居示范村15个。加快探索“未来乡村”建设试点,争创全国乡 村振兴示范县。3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共享。建立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 建设、管护机制,统筹推进农村联网公路、乡村公交、电网改造、 广播电视、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改造,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 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至2025年,全县行政村(居、社区)生 活污水覆盖率和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率到达95%以上,新(改)建 农村厕所250座以上,建成水美村庄20个,整治镇域水环境3 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实现高质量全覆盖。深化古村落、 古建筑、古(名)树保护开发,推进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创新。(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 .“新基建”建设。立足象山县大数据产业基础,抢抓5G产 业格局重构和市场迭代的开展机遇,创造新型产业开展路径、引 领数字产业化开展,赋能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数字化 变革,加快建设象山县基础信息网、智慧能源网、枢纽交通网、 科创产业网四大“新基建”建设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 设工程,着力谋划高铁、城际交通站点配套。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 5G+4G网络融合覆盖,实现5G信号全覆盖。推进下一代互联网 规模部署和应用,提升县域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推动新一代互 联网协议标准(IPv6)规模化应用。建立健全道路、桥梁、路灯、 -28 -雨污水、绿化、防涝、燃气、综合管线等日常管理数字化系统建 设,积极推广智慧停车及APP应用。依托象山县“城市大脑”, 建设“智慧住建”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数字 化、智慧化管理体系。推进城区智慧化排涝体系建设,全面提升 水情信息准确性、及时性。3 .智慧社区建设。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面覆盖,建立高 效、智能、协同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社区建筑节能 改造,实现社区基础设施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社 区政务服务能力和效率,实现社区安防和治安管控智慧化、社区 治理现代化,形成具有象山特色的智慧社区治理模式。为社区居 民就近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六)平安生产管理保障工程1 .住宅小区消防设施提升。全面启动住宅小区消防平安整治 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消除消防平安隐患。全力抓 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排烟 系统、应急疏散照明系统、各类标识、微型消防站、电瓶车充电 设施及配套消防设施等住宅小区消防设施维修改造工作。至2025 年,力争完成55个高层住宅小区消防设施维修改造工作。2 .平安生产综合治理。重点围绕道路交通平安综合治理,强提升中心城区 对人员密集场 逐个消除平安 特种设备等重-29 -提升中心城区 对人员密集场 逐个消除平安 特种设备等重-29 -化源头管控和路面查处,积极推进智慧交管建设, 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紧盯消防平安薄弱环节, 所、出租房、企业等重点场所开展大排查大整治, 隐患。进一步统筹抓好旅游、建筑施工、危化品、 人民防空专项规划修编,人民防空不断深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 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开展大局。2.城乡统筹深入推进。坚持“全县一盘棋”,着力构建县乡 联动开展机制,推进县乡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城乡统筹协调 推进。中心城区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建成区规模由2016 年的29平方公里扩大至2020年的31. 65平方公里,增加2. 65 平方公里;丹东、丹西街道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南部新城基础 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大目湾新城城市框架进一步展开。截止 2020年底,全县常住城镇人口到达34. 85万人,城镇化率到达 60%以上。美丽城镇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6月份在全省率先启 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集镇建设),涉及16个镇乡(街 道),建设工程181个、总投资11亿元,通过两年时间,全部 完成整治任务,我县获评省优秀单位,4个镇乡(街道)被评为 省级样板,3个镇乡被评为市级样板。在此基础上,2020年全面 启动美丽城镇建设,其中9个镇乡(街道)列入省级样板创立计 划,石浦镇、晓塘乡、茅洋乡3个镇乡的建设行动方案获评省级 优秀方案,爵溪街道、西周镇、贤庠镇、定塘镇、墙头镇、新桥 镇6个镇乡(街道)获评市级优秀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 开展农村“安居宜居美居”专项行动,累计完成22个“改旧” 示范村,新增省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5个,改造农村公厕718 个,治理农村低收入农户危旧房3212户,完成30吨/日规模以 上农污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治理。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建筑工程精品化、 质安监管信息化和平安监管精准化。六、保障举措(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十四五” 规划实施中的统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思想和作风 建设,持续抓好“两个责任”落实,不断强化监督执纪。统筹协 调各类城乡建设领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优化协调象山县城市品 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领导小组等工作小组职责, 形成助推城乡建设开展的合力。加强城乡建设领域调查研究,制 定完善城乡建设领域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 制,提高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二)完善体制机制切实根据全面深化改革以及高质量开展的要求,深入推进城 乡建设事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1 .谋划重大建设工程投融资改革。科学确定投资工程建设时 序,保障政府性投资工程资金需求;推进各地投融资平台市场化 改革,鼓励合规的社会资金参与有一定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