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制度研究.docx
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制度研究摘要:为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022年后国家先后发布多部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大幅提高了绩效经费的比例,并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文章以A大学为例,通过讨论其绩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采纳托付代理理论、权变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讨论提出其绩效管理制度优化方案。文章的讨论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关键词:大学;绩效管理;优化;问题一、引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r&D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始终保持在2%以上,到达国外发达国家标准1.5%2.5%,这说明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进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开始,国务院、科技部及财政部陆续发布多部关于中央财政科技打算的相关管理工作的重要通知,制定了一系列中央财政科研改革的新思路,并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优化了科研绩效管理,提出了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强化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科研信息公开制度,建立表达科研成果的有效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新要求。我国的绩效经费管理分别经受了探究阶段、规范阶段和完善阶段。目前,纵向科研经费中的间接经费含绩效经费比例进一步加大,相应要求项目承当单位应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和绩效管理方法,妥当处理好间接经费使用和科研人员绩效激励之间的关系,并真正实现绩效经费与科研人员实际奉献挂钩的一致性。本文将结合国家相关新政策的要求,以A大学为例,分析其绩效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完善方案。本文的讨论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二、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问题讨论A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具有讨论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现行绩效管理制度包括A大学理工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和A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2022年3月6日发布,学校各层级在纵向项目间接费用上的管理架构、权责安排及其与科研新政新要求的呼应关系如表1所示。综合分析表1,可以得出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如下。1.A大学纵向科研经费中的间接经费安排比例较为清楚,学校向项目组发放绩效支出主要根据项目的年度进展、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关键环节。但是,在间接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缺少了审计部门的相关职责,这与中办发202250号等国家新政中“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管理方法不相符。2.项目组成员的绩效支出直接由项目负责人发起,而个人绩效的发放根据主要是项目组成员任务分工和完成状况确定,但是发放的具体比例没有参考标准,主要由任务负责人直接确定,缺少相应的绩效考评方式或指导意见,这与中办发202250号、财科教2022113号、财科教20226号等国家新政中“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管理方法不相符。三、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优化讨论国家新政在间接经费的规定上,参考国外的先进科研经费管理阅历,对间接经费进行了重大创新,包括提高了间接经费的比例、取消了绩效经费在间接经费中的比例限制等。通过前文的讨论可知,在A大学的现有绩效管理制度中,制定了清楚的间接经费安排比例,并明确了项目组成员绩效支出由项目负责人发起,科技处、二级单位审核备案,财务处发放的管理流程。但是,缺少了审计部门职责和绩效考评方式的制定两方面内容。针对以上两方面内容,根据托付代理理论、权变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提出如下绩效经费管理制度优化讨论方案。一审计部门职责。考虑到讨论团队个人的绩效经费已由项目负责人考评,并由二级单位和科技处审核、审批,建议给予审计部门审批与备案的职能,并可加入到A大学理工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和A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中。二绩效考评方式。绩效考评主要发生在研发团队内部,因此可以由学校统一下发绩效考评指导意见,各研发团队进行细化实施,建议指导意见如下。从工作分工方面,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研发团队的绩效考核内容及标准,并按周期组织内部绩效考评,根据管理流程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绩效嘉奖发放。研发团队负责提报绩效考核材料,协作课题负责人开展绩效考核。从考核周期方面,包括年终考核、课题中期考核和课题结题考核三个阶段。从绩效考核证明材料方面,包括任务年度进展报告、任务经费使用状况报告、阶段性成果证明材料、文档材料技术文件、会议记录等、其他需提供的材料。从考核方式方面,绩效考核方式根据平衡计分卡理论设计。平衡计分卡理论强调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考查团队的业绩,结合课题讨论团队的研发特性,主要是平衡研发团队与研发任务下达者的利益关系。因此,编制课题讨论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参考标准见表2,具体分析如下。在财务维度,科研团队与企业管理不同,关注的主要是科研团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考核的分目标主要是直接经费、间接经费的支出和与经费使用相关的票据文件。因此,科研团队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合理的使用经费、掌握经费的使用进度、并且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是财务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客户维度,研发团队的客户主要是科研项目的来源单位,纵向科研项目的来源主要是科技部,考核的分目标主要是讨论成果及讨论成果应当到达的技术指标。因此,科研团队在获取科研项目后,要按时、保质和保量的完成研发任务书承诺的科研学术成果,并保证研发的相关理论、设备及系统到达承诺的技术要求,力争到达先进水平是客户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内部流程维度,研发团队通过有效的组织程序,合理组建团队成员并制定实施方案,确保研发工作进度和研发任务质量,按时、保质的提交各类技术文档是内部流程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学习与成长维度,只有不断的提高团队的个人研发能力,利用各种绩效激励措施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能力,才能保证科研项目的研发质量、增添研发团队的研发能力、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因此团队个人能力和团队执行能力是学习与成为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四、结论随着科技体制深化改革阶段的到来,科技创新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到达了空前的高度,各项旨在进一步释放科技动力的新政策陆续公布,极大了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本文主要根据科研新政策的新要求,从高校的实际科研管理制度出发开展高校绩效管理制度专题讨论。针对研发团队的绩效考评工作,提出工作分工、考核周期、绩效考核证明材料、课题绩效嘉奖兑现的建议,并根据平衡计分卡理论,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编制绩效考核评价参考标准。本文的讨论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参考文献:1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打算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方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22434号)Z.2022.2财政部,科技部.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财教2022502号Z,2022.3王军,李敏.高校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探究J.教育财会讨论,2022(06).4王俊峰,秦亮.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间接本钱核算补偿讨论J.会计之友,2022(08).作者:赵雅茹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财务处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