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基础(多学时)单元七课题三电子教案.docx
-
资源ID:64549475
资源大小:16.4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职)机械基础(多学时)单元七课题三电子教案.docx
【课题】齿轮传动【教材版本】【教学目标】L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与类型。2 .解渐开线的形成及其特性。3 .熟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4 ,了解参数与儿何尺寸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齿轮传动的主要特性、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教学难点:渐开线的特性及模数的含义。【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将静态的图形直观展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观察、分析、讨 论,师生充分互动,做中教,做中学,采用大量联系实际的安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全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课时安排】2课时(45分钟X2)【教学建议】教学中应交替使用教材、实物和动画。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及学习本次内容后的总体反响, 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过程】任务导入(5分钟)通过零件互换性的实际应用,设疑引入保证产品互换性的方法,从而引入本课题。新课讲授(75分钟)一、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齿轮传动是最常用的机械传动,它是在圆柱体的外圆周上加工出具有一定形状的凸齿,靠两 个齿轮的凸齿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1 .齿轮传动的特点由于齿轮是靠轮齿来传递运动的,而且又具有特定的齿形,所以其传动比准确恒定,传动效 率高且工作寿命长,但是制造比拟困难,需要专门的机床才能生产,本钱较高。2 .齿轮传动的类型齿轮传动按两轴的相互位置可分为两轴平行、相交和交错三种形式。二、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轮轮齿的两侧都由渐开线的齿形组成称为渐开线齿轮。1 .潮开线的形成及特性直线沿固定的基圆作无滑动的纯滚动时,直线上的任一点的轨迹即为渐开线。演示时一定要 用一固定的宽边基圆,再用直线作纯滚动。2 .渐开线的五个性质 1)NK = ND 2) NK为渐开线上长点的曲率半径,也是该点的法线,又是基圆的切线,即法线二切线。3)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基圆为无穷大时,渐开线就成为直线。4)基圆内无渐开线。5)渐开线上的压力角处处不相等,越远离基圆,其压力角越大,基圆上的压力角为0。 三、渐开线齿轮各局部名称及符号1)1)齿顶圆"a轮齿齿顶所在的圆。2)齿根圆4齿轮齿根所在的圆。3)4)5)6)分度圆d 齿厚S 齿槽宽e 齿距p齿厚等于齿槽宽的圆。一个齿两侧齿廓之间的圆弧长。一个齿槽两侧齿廓之间的圆弧长。 相邻两齿之间同一齿廓的圆弧长。以上不加注脚标表示分度圆处的尺寸。7)齿顶高a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8)齿根高瓦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9) 四、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1)模数加 应用分度圆周长的两种计算方法得出:c-lld - pzd = z p I r = zm令根=/兀,称之为模数。加越大,也越大,轮齿也越大,承载能力也越强,我国已对模数作了统一的规定。2)压力角由于渐开线齿廓各点的压力角不等,把分度圆处齿廓线上的压力角称为分 度圆压力角,国家规定其标准值为20°。3)齿数Z 齿数多,分度圆大,渐开线齿廓越平直。4)齿顶高系数耳规定标准值为1。5)顶隙系数/ 传动时齿顶与齿根间的径向距离为顶隙,用。表示,它与模数之间关系为c = cm1 *齿顶高M二a m齿根高1=(/+/)/齿轮的基本参数为5个,应当熟记,它是几何尺寸计算的基础。五、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略)六、小结1)渐开线齿轮的最大优点是传动比恒定,所以应用非常广泛。2)渐开线的主要性质有五条。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五个,它是计算几何尺寸的基础。学习评价及作业(10分钟).学习评价充分表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其能够进行客观地自我反思, 清晰地认识自我、自我总结的一个过程;通过小组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小组的团结协 作、互相学习,加强团队意识;通过教师评价,表达教师在教学中的另一主体地位,引导教 学的方向和进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探索、发现规律,同时,培养能力强的学生 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激励能力弱的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参与,以提高教学效果。1 .课堂小结简要小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学生归纳,老师点晴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2 .布置作业:1)预习课题四内容2)见课后习题感谢您的支持与使用如果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仅供教学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