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九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 的道理。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同学们,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就是用短小精悍的 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者讽刺 某种人。咱们第9课的两则寓言你都出自一本战国时期历史 整理书籍战国策。(课件1-3)2、今天,我们来学习亡羊补牢。板书课题,这是个成 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2、在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它的意思的?(查字典)(课件4)评价: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小博士!学法指导1:其实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也读了课文,我们 就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 自由回答、提问)评:同学们提到的这些问题,相信在我们的继续学习中 都会得到解决。愿意挑战自己吗?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课件:5)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吗?2、生字词检查过关。(课件:6只读一遍)(1)开火车读:寓言羊圈圆圈窟窿街坊劝告叼走后悔(2)重点强调:“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这里有个多音字,你是怎样来区分它的读音的?学法指导2: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3、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课件: 7) 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好心(劝告),他却(满不在乎),到第二次又丢了羊,他(后悔极了 ),赶快(修补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板书:第一次第二次学法指导3:用上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用一句话归纳文章的主要 内容了。三、理解内容,品读评价,体会寓意1、(课件:8)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默读课文1-4段, 用”划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用划出第二次丢 羊的原因。然后,请你根据上4段的内容,评价养羊人:他是 一个怎样的人?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可以从 他的语言、动作等方面来考虑,因为我们对他人的评价 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1)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 窟窿。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 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2)全班交流评价: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A、(课件:9)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 劝告。“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 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 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指名尝试读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B、(课件:10)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 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 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 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2、(课件:11)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 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5自然段。(1)学法指导:抓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 法.(2)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 我们学习的地方吗?请你再次评价养羊人:他是一个怎样的 人?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A、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 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 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B、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 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 而且很有信心)四、明确寓意,指导实际1、(课件:12)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 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 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 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2、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补全就是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五、拓展阅读,以文代文。1、自由读主题读写的寓言杞人忧天、杯弓蛇影。2、完成杞人忧天、杯弓蛇影课后问题。六、板书:亡第一次丢羊羊 第二次丢羊补 结果毫不在意 未 后悔一一修羊圈为 再也没丢 迟牢 (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也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九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校组织的“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展示给 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我亲切、谦和的教态赢得了老师们的 赞许,同时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致关的重要。 我非常满意的是学生们的表现,学习兴致高涨,参与意识强 烈,发散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良好。一节课的教学安排,老 师可以精心准备,但课上的突发事件(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或 是无关的),确实往往让老师始料未及的,怎样巧妙的处理 好,就要看老师的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继而就本 课书的教学,发表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一)目标明确,方法落实。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 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 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 效。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关键问题为 切入点,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 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 深化,使目标的落实扎实到位。(二)循环反复,螺旋深化,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第 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在课文 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 的意思。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积极的,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 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 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 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三)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但切入点的问题缺少讨 论的价值。这节课环节清楚紧凑,老师以“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还 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 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为切入点,引 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 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在 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 法”,但是我觉得作为切入点的问题过于简单,因此关于 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的意义不大。(四)教学无小事,更应关注细节课后,学生向我指出课堂上我出现的问题,例如:甲同 学在读“则”时,发音不准,我没有及时纠正;乙同学在对 养羊人评价时,说了一个同学们不理解的成语,教师忽视了 这一环节,含糊而过,给同学带来了学习上的阴影。这些只 是学生给我提出的,可能还有一些细节出现了纸漏,作为“当局者”的我也没有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 办法就是:悉心聆听、快速分析、及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