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 第二课时听评课记录表.docx
听评课记录表教学内容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课型新授听课记录一、复习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这一课,读课题,读出吸引力。生:(有感情地朗读)复习生字词。(字的结构、部首、读音)增光添彩(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勿写成“小”)笼(注意读音)“返”的第4笔遮半包围结构师:课文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化又多、又快、又美)。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庐山云雾的特点吗?生:(畅所欲言)二、质疑、引导学生学会品文的方法。师、你觉得这节课我们该解决哪些问题?生:1、作者是怎样把这两个特点写明白的?2、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三、精读课文:师: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把庐山云雾的特点写清楚的?第一小节:生: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在 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从“尤其”可以看出来。“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体现了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人们 漫步山道有虚无缥缈的感觉。(教师补充词汇:缭绕、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师:读完这一小节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仿佛自己如临其境。师:读好这一小节,读出美。第二小节:(千姿百态)生: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句式基本相同。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写作顺序由上往下。师:你最喜欢哪个位置上的云雾,为什么?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分句,并谈谈喜欢的理由,说说自己的 感受。)师:仿照书上的句子来说说别的位置的云雾。(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师对学生的错句进行纠正,适当补充词汇。)庐山的云雾是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 的秀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教师在课堂中 利用课件,展示庐山风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庐山风景的秀丽,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出示了庐山云雾的图片,学生都情 不自禁地说:哇!很美啊!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集中对庐山的 云雾作了精彩的描写,是一篇很适合用来训练朗读的材料.在课堂上 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分男女或小组比赛 读.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 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的图片,使学生在头 脑里初步把文字描写变为具体的图像.然后再引导抓住重点句和重点 词去进行深一步的理解.第一自然段,抓住变幻无常神秘腾云驾雾飘 飘悠悠等词语.其中游览山上漫步山道的感觉,要引导学生意会.第 二,三自然段,抓住段首的重点句子引领对下文的学习,并抓住比喻 句,让学生借助想象,把不同的比喻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具体图像.通 过这样的图文结合,并展开想象,把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遥远空间拉近, 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注:若表格不够,请自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