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方案.docx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方案一、机遇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 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 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征程、新目标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 教育体系,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 活。全省教育事业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握大势,抢抓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努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 在前列作出应有贡献。从全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大变局演变。复杂多变的 国际形势对教育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稳定性不确 定性明显增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人 才培养成为国际竞争焦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以互联 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 变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方式。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 大势,把教育这一重要先手棋谋划好、布局好。从国内看,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坚持以推 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 骨干作用。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优化社区教育+ 模式,培育一批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鼓励学校和社会机构教育资源向 社区教育延伸,服务居民终身学习。到2025年,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 中心达标率100%,建成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200个,城市、农村居民 的社区教育参与率分别达到70%、50%以上。3、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骨干作用,分工协作构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 体系,建设一批示范性老年大学(老年学校)。鼓励发展远程老年教 育,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院校举办的老年大学进一步面向社会开放。 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老年教育发展基金。促进 老年教育与文化、体育、科普、旅游等相结合,提供开放便利、灵活 多样的老年教育服务,探索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新形式,提高老年教 育的可及性。鼓励开发适合不同需求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丰富老年 教育内容与形式。到2025年,全省每个设区市至少有4所老年大学, 每个县(市)至少有1所老年大学,7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 大学分校(老年学校),50%以上的村(社区)建有老年大学(老年学 校)学习点。六、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十三五时期,统筹推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全省教育发展规模、 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教育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为 十四五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出台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及实施 方案,倡导适合的教育,开启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新征程。持续开展 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如期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有效落实,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江苏学生拥有更多享受优质 教育的机会,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全省中等及以下教育毛入学 率均超过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2. 4%,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高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资源短缺明显缓解,质量水平 不断提高。全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00所左右,完成1122所 城镇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5%; 90%以上的 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 建设得到优化提升;普通高中学位明显增加,全省超过90%的普通高中 学生在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就读。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质 量水平继续领跑全国。部省共建打造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 展样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十一连冠、教学大赛获得九连冠, 2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布局结构 得到优化,质量水平迈上新台阶。15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43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88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 业建设点,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社区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继续教育 资源和平台进一步拓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快构建。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 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 革取得新突破。通过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等举措,深化放管服改 革。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地方普通高校年度综合考核,推进差异化、 特色化发展。高考综合改革顺利推进,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 级学生开始实施3 + 1 + 2模式。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 条例,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成国家高职扩招任务。深化学校 体育综合改革,全面普及校园足球,大力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促 进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公民同招。深入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义 务教育学校普遍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健全支 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举措,启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系 统设计并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教育对外开放,全省中外 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双边多边教育合作成效显著。教育服务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累计培养本科以上毕业生 150多万人,在省内就业创业比例超过70%,累计向社会输送职业院校 毕业生250多万人,全省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提高至929人。 全省高校共获科技经费1052. 83亿元,较十二五增长63%。全省高校 建有各类科研平台7738个,其中国家级平台69个、省部级平台1175 个,位居全国第一。全省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108项, 其中获科学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24所高校进入中国高校 专利转让百强榜,其中位居前十的4所,进入百强的高校共转让专利 14877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贡 献了全省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教育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1.5万亿元,其 中财政性投入L 2万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1. 63倍和1. 67倍, 经费投入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全面实施15年免费特殊教育。学生资助 政策实现所有学段、公办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教师 队伍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多途径多形式增加教师总量,扩大高层次人 才规模,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增加13. 03万人,全省高校拥有 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国家高层次人才超过1800人,占全国高校总量 的 10%o(二)机遇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 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征程、新目标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 教育体系,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 活。全省教育事业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握大势,抢抓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努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 在前列作出应有贡献。从全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大变局演变。复杂多变的 国际形势对教育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稳定性不确 定性明显增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人 才培养成为国际竞争焦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以互联 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 变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方式。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 大势,把教育这一重要先手棋谋划好、布局好。从国内看,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坚持以推 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 展格局,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需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以教育的 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必须抓住新机遇、推出新举措,主动适应新时代新需求,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世界水 平的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之路。从江苏看,经济发展进入创新引领加速、质量全面提升的阶段, 民生发展进入加快品质提升、促进共同富裕的阶段,人民群众对高质 量教育的期待更加迫切,更加追求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 方式、充满温度的教育服务。全省学龄人口将持续增长,老龄人口规 模不断攀升,外来人口保持高位。必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 群众期待,超前谋划、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打造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显著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切实将争当表率、争 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转化为江苏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 动实践。从教育领域看,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 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在社会牢固确立, 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和教育评价机制尚不完善;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 不充分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 有待提升,教育体系、层次与布局结构有待优化,职业教育对产业转 型升级的适应性有待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够契合。 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与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教育运行内向,社会参与教育不够充分,家校合作机制有待改进,教育治理 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参考资料: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展格局,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需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以教育的 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必须抓住新机遇、推出新举措,主动适应新时代新需求,提高各级各 类教育质量和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世界水 平的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之路。从江苏看,经济发展进入创新引领加速、质量全面提升的阶段, 民生发展进入加快品质提升、促进共同富裕的阶段,人民群众对高质 量教育的期待更加迫切,更加追求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 方式、充满温度的教育服务。全省学龄人口将持续增长,老龄人口规 模不断攀升,外来人口保持高位。必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 群众期待,超前谋划、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打造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显著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切实将争当表率、争 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转化为江苏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 动实践。从教育领域看,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 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在社会牢固确立, 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和教育评价机制尚不完善;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 不充分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教育体系、层次与布局结构有待优化,职业教育对产业转 型升级的适应性有待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够契合。 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与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教育运 行内向,社会参与教育不够充分,家校合作机制有待改进,教育治理 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庭和社会各方全面参与的育人体系。充分 发挥学校在学生成长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育 人水平。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 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作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注重言传身教,传承良好家风,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 系建设,密切家校合作,推动教师家访制度化、常态化。强化全社会 协同育人,丰富校外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 教育有效衔接。三、提升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加快构建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并行的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高地,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社会认 可度和吸引力,建设技能型社会。1、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等方面的衔接贯通。探索长学制培养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实施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建设一批省 级一流中职学校、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群),注重为高等职 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支持有条 件的中职学校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试办社区学院。实施技工院 校提升行动,打造一批优质特色品牌。优化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布局 结构,建成30个左右示范性专业集群。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标杆, 推进国家双高计划项目单位建设,深入实施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 展卓越计划,建设一批一流高职院校。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支持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围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求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 育。促进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结合职业生涯规划, 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 色综合高中。2、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推进机制,推动建立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 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发展路径与模式,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 展,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贯彻实施江 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带动行 业骨干企业联合职业院校等组建产教融合联盟,推动南京高等职业教 育创新创业园建设,支持常州等地开展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建设。推 动职业院校与重点产业、骨干企业深度合作,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 学院、企业学院,打造一批跨区域跨校联合产业学院,建设一批与职 业技术标准对接的资源共享型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推动职业院 校开展技术技能积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的能力。率先探 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新路径新机制,加快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 完善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吻合度预警机制,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 的适配度。推动职业院校扩大职业培训规模,鼓励开展补贴性培训和 市场化社会培训,到2025年,全省职业院校年培训人次达到全日制在 校生规模的12倍以上,高水平高职学校达到2倍以上。打通职业学 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的通道, 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3、完善职业教育育人机制强化标准引领,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全面推进实施性人才培养方 案、课程教学要求等教学标准开发工作。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 育人模式,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实验、实训I、实习等实践 教学体系的质量管理。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加快推进职业技 能等级认定,培养培训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对接新经济、新技术、 新职业,加快传统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持续建设国家级、省级和 校级三级高水平专业群体系。实施三教改革攻坚行动,建立具有江苏 特色的企业实践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聘用考核制度。适应生源多样 化特点,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推广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建设一批省级教材研究基地,支持校企合作开发一批活页式、工作手 册式、融媒体教材。健全省、市、校三级竞赛制度,以赛促教、以赛 促学。推动落实学生实习实训强制保险全覆盖。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培养补充教师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引领,以保障 待遇为关键,推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引导广大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1、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 的首要要求,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 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 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队伍。健全教师荣誉 制度。加快师德教育基地建设,挖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扩大 社会影响。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 的职业、令人羡慕的职业。严格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师德失 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 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2、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 0,整体推进教师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完善师范教育体系,支持高水平师范院校扩大师范生规模,鼓励高水 平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扩大师范生培养规模,提高培养层次, 创新培养模式,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鼓励师范专业提前批次 录取,注重入校后二次选拔。完善师范生定向培养机制,探索师范生 公费教育和优秀师范毕业生推荐就业制度。积极推进师范院校教学实 践基地建设。积极支持和鼓励在读研究生到农村学校帮扶支教。构建 以技术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参与的 职教教师培养新格局。3、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实施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持续 实施乡村教师系列培养培训计划,每年招收定向培养师范生3000人左 右。创新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培养和补充机制,严格幼儿园教师入职 门槛,突出保教实践和课程游戏化能力,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 和待遇。做好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师资保障。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 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重点建设一批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的教师培养 培训基地,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双师型教师认证体 系,制订江苏省中职、高职及职业本科教育双师素质标准。规划建设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对人才的凝聚作用,搭建高校 青年教师成长和高层次人才发展阶梯。加强教师培训机构专业能力建 设,构建省、市、县、校四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推进教师培训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培训模式,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师继续教育基地 和优秀教师访学平台,促进教师终身学习。4、优化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创新教师编制管理,通过统筹调剂,确保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按照标准核定、备案管理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公办幼儿园 教师编制备案管理,备案制人员与事业编制人员同岗同酬,并按国家 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参照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水平建立年金制度,所需 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施高校人员总量管理,完善岗位设置管理, 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 制改革,强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管理权,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 岗位管理制度,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提高教师编制、岗位等使用效益。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满足教育发展需要。普通高中招聘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学历的紧缺学科教师,可先上岗后考证,职业院校可通过直接考 察的方式公开招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深入推进减轻中小学教师负 担工作,为教师安心、精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好环境。进一步保障教 师地位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增长长效联动机 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 工资收入水平。五、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创新发展方式,丰富发展内容,重点加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服 务供给,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1、完善终身学习制度加快推进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 累与转换,畅通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全社会人人学、时时学、处处 学。大力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学校、培训机构与行业企 业协同开展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制度。建立健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 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沟通衔接机制。到2025年,江苏学习在线开 放共享视频学习资源达到5万个,注册用户达到300万人。2、健全社区教育办学体系推动各类学校向社区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形成多 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教育体系。发挥各级开放大学在社区教育体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