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人体司令部》单元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4564030       资源大小:29.3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人体司令部》单元教学设计.docx

    刺激与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以体验活动为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围绕区分刺激与反应这个 主题展开四个活动。活动一,认识刺激与反应。为了说明两者的区别,课文用图 片的方式列举了四个场景,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些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引 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以及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活动二,感受刺 激与反应。课文提供了两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己接收刺激后的反应 行为并发现人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活动三,紧接活动二,以资料的形式介绍人 的起跑反应时间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人的反应速度可以很 快。活动四,体验人的本能反应。课文首先带领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应急反应事例, 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做互相往对方脸上投棉球的游戏,通过观察被投者眨眼 的次数,体验本能的快速反应,并发现其往往不受自己的意志控制,深化对刺激 与反应的理解。二、学习目标1 .通过体验活动,知道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以及反应是由刺激导 致的。2 .知道身体在刺激的作用下,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3 .能在互相往对方脸上投棉球的游戏中感受到本能反应。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懂得刺激与反应的区别和联系。难点:在感受和体验活动中,区分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四、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电子秒表。4 生分组材料:20厘米长的直尺、护目镜、小棉球。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刺激与反应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会做出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的呢?2 .出示书本47页的图片:观察这四幅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六、板书设计18.从刺激到反应刺激> 大脑 > 反应(脊髓)听上 大脑一> 抢(屁股、脚、手) 看 / (脊髓)我们的大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五年上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中的第3课我们的大脑是生命科学 领域的内容,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刺激和反应”已有认识,主要落脚点在于通过 体验让学生自主了解人脑这一器官的内在特点和功能,为后续保护大脑和科学用 脑奠定坚实基础。本课的教学主要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绘画一一阅读 体验”认识大脑。引导学生动手体验,从脑的质量有1400克左右,大脑的 体积是自己两只拳头握起来的大小,大脑的形状类似核桃仁的表面,大脑的软硬 程度类似豆腐的软硬等几个方面,全面地认识大脑。第二部分,通过“记一一控 辨一一思一一想”五大游戏体验了解大脑功能。从“大脑有哪些功能? ”这 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脑有记忆、识别、控制、推理、创造等功能,继 而开展测试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 人的记忆能力和创造潜能是可以被充分开发的。从以上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初 步认识我们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并思考如何去保护我们的大脑。二、学习目标1 .能够通过体验观察和阅读资料,初步了解人体大脑的形态、结构、质量、 位置、软硬程度等基本情况。2 .通过游戏体验,初步认识人体大脑的部分功能。3 .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探究人体大脑暗箱的兴趣,愿意将自己的探究结 果与同伴分享。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了解人体大脑的形态、结构、质量、位置、软硬程度等基本情况, 知道大脑的功能。难点:初步了解大脑质量、软硬等基本情况。四、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o学生材料:1400克的钩码、豆腐、学习资料与记录单等。五、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 .孩子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一起猜猜。前面的课大家对于 刺激和反应有了认识,而且都知道了帮助作出判断和指挥的器官是一一大脑(板 书)。现在给你1分钟,回忆一下自己认识的大脑。2 .学生活动.没错,谜底就是大脑,对于大脑,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活动体验,建构知识。1 .孩子们,你们知道大脑的样子吗?2 .把两只拳头握起来并拢,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与此相似。那大脑具体长 成什么样呢?我们可以观察核桃仁,它和我们大脑长得很相似。请大家拿起笔, 边观察边画出你认为大脑的样子,请看活动要求:活动一:画一画(1)根据观察和自己的认识,画一画你认识的大脑;(2)时间3分钟。3 .时间到,现在那位小伙伴愿意来与大家分享下自己的作品。4 .通过分享,老师发现大家对于大脑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但有些小伙伴 还是有很多疑惑。这样,今天,老师让大脑自己做了一份自述,详细介绍了下自 己,材料就在你们手中,请每位同学自主阅读,请看要求(课件出示):活动二:读一读要求:利用语文学科所学的批注这一阅读方法,阅读大脑的自述这一资 料,将关键信息进行圈画。5 .孩子们,通过阅读,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呢?谁来分享一下。6 .大家的分享中,有些小伙伴对于大脑质量有疑惑,这样,以小组为单位一 起体验下,具体要求请看屏幕:模拟体验1:掂一掂要求:掂一掂1400克的钩码,掂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7 .孩子们,掂玩这些钩码,你有什么想分享的。模拟体验2:掘一掘8 .听了大家的分享,老师发现大家对于大脑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在抽屉中, 还有一份豆腐,小组3号同学拿出来后,组内每位同学都轻轻掘一携,感受下,请看要求:轻轻掘豆腐,感受豆腐的软硬程度,谈谈自己的思考。9 .孩子们,通过体验,你们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1分钟梳理,在小组内交流。10 孩子们,通过系列活动,大家对大脑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给大家1分钟独 立梳理的时间。11 .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小结。(三)游戏体验,认识功能。1 .孩子们,你么可真棒,通过自己的研究,认识了大脑的基本情况。大家都 知道大脑对于我们而言非常重要,那大脑重要作用体现在哪儿呢?2 .这样,我们接下来通过几个游戏,一起来感受下大脑的都有哪些作用。游戏1记一记:看右图10秒,凭记忆说出图上有哪些物品。游戏2控一控:弹象棋,让它尽量停在红点上。游戏3辨一辨:从表情包中你看懂了什么?游戏4思一思:根据前三图的规律,思考第四图可能是什么?游戏5拼一拼:用七巧板拼出不一样的图案3 .这些游戏反映了我们大脑的哪些功能?(记忆、控制、识别、推理、创 造)(四)资料阅读,了解分工1 .出示课本56页大脑的分工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我们大脑 的分工情况,再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大脑分工的有关知识。2 .播放视频左右脑分工六、板书设计位置 质量 大小 形状 软硬位置 质量 大小 形状 软硬19.我们的大脑记忆 控制 大脑 Y 识别推理大脑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整单元第四课,第一课区分刺激与反应,第二课探究信息传递过程, 第三课探究大脑的轻重、模样、功能和分工,第四课爱护大脑和科学用脑。四课 采用递进式结构,按照“从概念到过程,从过程到内在,从内在到爱护和使用” 的逻辑编排。本课采用分列式结构,围绕脑科学的运用,以四个活动为核心展开 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学习图形表征。活动1:接课文“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为 学习科学打下了基础”之后,借助大脑功能图,指导学生分析此图怎样将相关知 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气泡图的形式和作用。活动2:用图片介绍鱼骨图的形 式,指导学生把卡片提供的“人类在不同阶段对地球的认识”,按照鱼骨图的要 求填到相应的空框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此形式的作用并初步学会使用。第二 个内容,认识人工智能。活动3:通过阅读课文关于人工智能的资料,采用图文 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开拓学生的视野,增进对未来 科技的向往。第三个内容,讨论大脑保护。活动4:阅读介绍大脑保护的资料, 辨别具体做法是否合理。课文首先以资料的形式介绍大脑工作消耗能量的情况和 与保护大脑相关的一些知识,然后启发学生依据上述资料,对具体做法进行辨析, 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怎样保护大脑的知识。二、学习目标1 .知道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学习科学打下了基础。2 .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前景。3 .能利用资料,辨析一些做法是否有利于大脑的保护。4 .能用图形表征表达一些事物的联系。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人们对脑科学知识的运用。难点:用图形表征建立事物的联系。四、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视频素材等。学生材料:气泡图、鱼骨图、概念图等记录纸。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课1 .谈话: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体大脑有一些基本的功能:记忆、 认知、语言、书写、情绪、思考、运动2 .如果利用图形表征对它们进行整理,可以是这样子的(出示气泡图)3 .引导观察、思考:观察大脑功能气泡图,你能发现什么?(预设:大脑功能很丰富) 气泡图所列的每项功能之间是什么关系?(预设:独立的、平行的) 你还知道大脑具有哪些功能吗?4 .播放片段,谈感受:(1)这段视频中,最令你感叹的是什么?(2)你还想知道什么?(你是不是很好奇,视频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这 些“特异”功能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也能拥有这样的技能吗?如何获得?)5 .(你认为)什么是大脑的开发和利用?(板书课题)(1)指名汇报,调查学生前概念(2)过渡谈话:人类对大脑的开发和利用经历了一些特殊的阶段。(二)体验大脑的开发和利用L任务驱动:阅读以下资料,独立用鱼骨图表达“人类对大脑的认知理论” 模型。人类对大脑的开发和利用经历了一些特殊的阶段,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 公元前三世纪,属于自然哲学理论;1811年,贝尔(C. Bell)根据高等动物和人 的脑形态与功能不同,开启了脑机能定位理论;19世纪末,英国生理学家谢灵 顿和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几乎同时创生了经典神经生理学理论;后来,又出现 了细胞神经生理学理论和化学通路理论,使人类对脑功能的认识推进到了分子水 平;70年代中期,当代神经科学理论崛起。6 .交流、讨论(1)在小组交流各自的表达结果,与同伴交流疑惑。(2)讨论:公认的表达结果是怎样的?还有其它不同的表达方式吗?为什 么?7 .引导归纳(1)对比前面的“气泡图”,这种鱼骨图的图形表征有什么特点?(2)仔细观察刚刚整理好的鱼骨图,你有什么更深入的发现?(人类对大脑的认知越来越全面,从另一侧面说明大脑功能越来越复杂)你觉得这些复杂的大脑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它们原本就有吗?(有些有,但是利用得越来越好;有些没有,没有的被开发出来)(3)板书:开发一一从无到有;利用一一从有到优。(三)认识人工智能1 .谈话:人类对大脑的开发和利用正飞速发展,而今,我们全面进入“人工 智能时代”2 .设问:你直觉中的“人工智能”是怎样的?3 .阅读资料,归纳总结(1)初读,提取关键信息:什么是人工智能?(2)再读,提取关键信息: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大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表现为 哪几个方面?(3)三读,提取关键信息:人工智能不同于简单机器人的特点?4 .拓展信息,畅想未来(1)观看视频,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2)畅想未来,说说: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做哪些事情(应用领域)?5 .讨论“人工智能”概念图(1)演示:汇总以上表征,形成的“人工智能”概念图(2)观察“概念图”的内容,对比气泡图、鱼骨图,这样表征有什么好处? (四)讨论大脑保护L谈话:大脑的开发与利用永无止境,大脑需要被保护(板书:保护)2 .阅读资料,汇报:保护大脑健康需要关注哪些方面?(板书:睡眠、作息; 空气、心情)3 .再读资料,辨析:(1)出示课本58页最后的三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想一想这些做法 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原因是什么?(预设:第1幅图,开窗通气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大脑的工作耗氧量大,开 窗通气,有利于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大脑健康非常有帮助。第2幅图,戴头盔玩滑 板车是正确的。因为大脑柔软,经不起撞击,戴头盔可以预防大脑受到撞击。第 3幅图,不吃早饭是错误的。因为大脑是人体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不吃早饭, 身体的营养得不到保障,对大脑健康不利。)(2)总结、反思:良好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会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板 书:习惯、环境)六、板书设计20.大脑的开发与利用开发 无f w大脑- 利用 存f优r习谶澎睡眠入.作?息. 保护-环境.空汽7:图中的这4种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预设:图1是人睡觉时,被闹钟发出的声音叫醒,准备起床。图2是人因 便急赶往洗手间的情景。图3是人们根据红绿灯的变化情况,决定是否过马路的 情景。图4是老师宣布明天大家去秋游时的情景。)3 .我们为什么会在这些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行为呢?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 就是刺激,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反应。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刺激 与反应。(板书课题)4 .小结:刺激其实就是环境的改变或者信号。反应就是人们由刺激引起的相 应活动或者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是动作上的也可以是情绪上的。现在我们再来观 察这4幅图片,分别说一说这4幅图片中的刺激和反应是什么?(预设:图1:闹钟声是刺激,起床动作是反应。图2:人因感受到体内的腹胀 或腹痛,而又憋不住,就会急忙赶往洗手间排便,体内的腹胀或腹痛是刺激,赶 往洗手间的行为是反应。图3:绿灯亮是刺激,过马路的行为是反应。图4:老 师宣布明天去秋游的消息,学生听到后欢呼,教师宣布消息的话语是刺激,学生 欢呼的行为是反应。)(二)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活动一:玩“翻转打手”游戏,看谁被打到的次数少。1 .出示课本49页翻转打手游戏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游戏方法以及游 戏规则。2 .学生两人一组,开始玩翻转打手游戏,看一看谁谁被打的次数少。3 .全班交流,说一说不被打的秘诀。(预设:在这个游戏中,刺激是进攻方 翻手的动作。不同的人,反应快慢是不同的。)活动二:玩“快速抓尺子”游戏,看谁抓到的尺子下端短。1 .出示课本49页快速抓尺子游戏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游戏方法以及 游戏规则。2 .学生两人一组,开始玩快速抓尺子游戏,看一看谁抓到尺子下端的长度比 较短。3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抓到尺子下端的长度,在游戏中如果抓到尺子下端的长度长说明什么?长度短说明什么? (预设:如果抓到尺子下端的长度长,说明在这个游戏中反应比较慢,反之,长度短,说明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反应比较 快。)4 .教师引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因为一些不同的因素, 反应快慢是不一样的。资料阅读,加深认识1 .观看刘翔比赛视频,说一说人的起跑反应时间是多少?2 .出示课本49页“人的起跑反应时间”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段 资料,初步了解人的起跑反应时间。3 .全班交流:人的起跑反应时间有快有短,普通人一般是多长时间?训练有 素的运动员一般是多长时间?(预设:普通人反应时间通常在0.2秒到0.3秒之间,训练有素的运动员通常在0.1秒到0.2秒之间。)4 .教师小结:由此看来,人的反应时间是有快有慢的,而经过专门的训练, 人们在某一些事情上面可以提高反应速度。(三)人的本能反应1 .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2 .出示课本50页上面三幅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片内容,想一想在 这三幅图片中的人遇到了什么情况?又有什么反应?(预设:图片1,听到放鞭炮,连忙捂起耳朵。 图片2,要踩到钉子,急 忙缩回脚。图片3,手指刚一触碰到仙人掌的刺,就缩了回来。)3 .在这些情况下,人体产生的反应与我们之前在游戏中所说的反应是否一样 呢?出示课本50页中间的一段文字:有些时候,人体会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 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4 .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认识人的本能反应,知道什么是人的本 能反应?5 .全班交流:什么是人的本能反应?(人的本能反应是在大脑不受控制的 情况下做出的非常迅速的反应。)为什么人会有这种本能反应?(这是人体 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6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人的本能反应? (预设:手被烫到之后, 首先的反应是拿开手而不是感觉到疼。饥饿的人看到食物会流口水。晚上走夜 路本能的感到害怕,心跳加快。当身体失去平衡时,两手会伸开晃动。)7 .体验人的本能反应(1)教师引导:本能反应是不受大脑控制的,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我们的 本能反应。(2)出示课本50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 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活动的方法及规则。全班交流(3)所需的材料:一个棉球、一个护目镜。(4)实验步骤: 两人一组,相距1米左右面对面站立。 一人出其不 意地向对方面部投棉球,一次投一个,一共投10次,记下对方眨眼的次数。交 换角色,重复游戏。(5)活动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游戏,记下对方眨眼的次数,比一比谁 眨眼的次数少。学生两人一组开始活动,体验人的本能反应。教师巡视,了解学 生活动情况,提醒学生注意游戏安全。(6)全班交流:汇报自己在活动中眨眼的次数,比较谁眨眼的次数少? 引 导学生说一说,在活动中是不是很难做到不眨眼睛。(7)教师引导:眨眼睛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是一种人的本能反应,一般情 况下,我们是无法抗拒人的本能反应的,因为人的本能反应是不受大脑控制的。 不过经过长期的训练或者有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减少眨眼的次数。(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刺激和反应,知道人体的反应有快有慢, 经过一些特殊的训练,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不过在有些时候人体会在不受大 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也就是人的本 能反应。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人的反应方面的知 识。六、板书设计刺激容易受大脑控制的反应 ,反应类型L难以受大脑控制,用于保护自己的 反应快速反应本能反应-反应速度个体的反应速度有差异从刺激到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从刺激到反应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中的第2课。本课从学 生生活实际出发,围绕神经系统的组成,采用先总体后局部的逻辑结构,分四部 分展开探究活动。第一部分,以玩“抢椅子”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游戏中的 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并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来。通过游戏与画图使学生初步了解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二部分,分析并完善人体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过程。活动 -:分析游戏中从刺激到反应的过程,明析大脑具有高级功能,能够指挥人的行 动,并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信号的传递过程,为学生建立形象化的神经系统概况 做好铺垫。活动二:以生活或比赛中的常见例子巩固并丰富人体轮廓图中神经系 统信息传递的路径。分析人体神经系统可能的结构分布。第三部分,感受神经系 统的各项差异以及大脑错觉。活动一:探究人体不同部位皮肤敏感性和不同部位 反应的快慢。通过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和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来说明 人身体神经分布的不均匀。再次补充完善增加人体神经系统信息传递图。活动二: 通过目测比较两幅图中线段、图形以及视频,让学生明白我们大脑有时也会产生 “错觉”。第四部分,以学生在生活中常见本能的应急反应,分析脊髓在信息传 递中的作用。通过阅读脊髓和保护脊髓注意事项的资料,让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 观念。二、学习目标1 .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 用,知道一些有关脊髓的知识以及保护脊髓的注意事项。2 .能模仿例子,针对具体情况画出神经信息传递流程图。3 .通过测试活动,感受到身体不同部位在反应速度上存在一些差异,以及大 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出错。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人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难点:用箭头画出神经信息传递的流程图。四、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脊髓的模型。学生分组材料:废报纸、铅笔、橡皮、刻度尺。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玩“抢椅子”游戏。思考:这个游戏与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有联系吗?2.学生分析游戏中刺激和反应的过程,教师板书。(预设:刺激,听、看; 反应,抢(屁股、脚、手)板书:刺激(听看) 反应(抢:手、脚、屁股等)(二)认识人体神经系统1 .上台游戏的五个同学接受到的刺激一样,反应结果一样吗?是什么使他们 反应不一样?(预设:有的同学反应快,抢椅子游戏中我们用到的器官有耳朵、 眼睛、手、脚、屁股等,还用到大脑。大脑使他们反应不一样。)2 .大脑在刺激与反应的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他们三者是什么关系? 是怎么工作的?师生交流:大脑处于刺激与反应的中间,刺激的信号传给大脑,大脑做出指 令传给手脚等产生反应。3 .老师这里有张人体轮廓图,请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游戏过程中信号的传递 过程。学生画图,展示汇报(引导学生认识传入、传出神经和信号传递的过程。)4 .分析:为什么刺激产生的信号都连接到大脑?大脑起到什么作用?(预设: 总指挥、司令部)5 .出示“抗震救灾总指挥的现场图”:为什么说大脑起着指挥部的作用?他 们是怎么工作的?我们来看下这幅图,官兵们是怎么弄分工合作进行抢险救灾 的?师生交流:气象报告员和部队情况报告员收集信息。司令员接受信息,进行 思考,做出决策,下达命令。传令兵传达指令。6 .再观察、再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赛场上还有哪些这样从刺激到反应的 过程?生交流,师播放体育赛场图片及日常活动。(预设:收发短信、守门员扑球 等。)7 .观察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图,想一想在这幅图中小女孩的神经系 统是如何处理信息的。8 .全班交流:传入信息的路径是:手机一眼睛一脑。传出信息的路径是:脑一手。9 .通过小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分析,我们发现在处理信息的时候, 人体的脑、脊髓和周围神经是共同协作,分工完成整个信息传递过程的。想一想 守门员扑球的信息传递流程,然后在图中画出来。10 学生展示交流(学生图示比较杂乱),师生质疑:我们体内的神经系统是 如此杂乱吗?11 展示人体体内的神经系统结构图,分析脊髓的位置及结构特点。(三)感受神经系统的各项差异以及大脑错觉活动1:大脑的错觉1 .大脑每天都要进行着各种指挥与判断,每次判断都能准确无误吗?(预设:人脑也会错误的处理信息,如考试等。)2 .教师图片展示两幅图,生目测并比较两幅图中两根线段的长度以及是否平 行。(预设:看起来长度不等的两根线段其实一样长,看起来不平行的两根线其 实是平行的。大脑也会出错,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实证确认。)所以眼见不一定为 实。产生错觉是人脑的正常现象,同学们不要为此而担忧和紧张。3 .眼睛传递的刺激可以使大脑做出误判,人体还有其它的刺激也会让大脑误 判吗?比如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他们的敏感度一样吗?可以怎么研究?4 动2: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1 .用一支或两支铅笔的笔尖触碰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看看大脑能否分辨出 来?2 .测试要求:触碰的力量大小一样、被测试者必须闭上双眼、测试不同的部 位并记录。3 .学生分组实验。4 .学生汇报分析: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敏感度不同、反应速度不同。可能有的 部分神经多、有的部分神经少。活动3: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1 .刚刚我们测试了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那么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 慢一样吗?下面我们继续来测试。2 .出示课本53页上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初步了解测试的方 法。学生两人一组,避让从相同高度落下的橡皮,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 看看身体哪个部位的反应最快,哪个部位的反应最慢。3 .测试要求:(1)请被测试者将手放在桌子上,紧闭双眼,测试者将橡皮从距离手背一 米处自由落下,时间记录者记录被测试者作出反应的时间。(2)请同一被测试者坐在椅子上,紧闭双眼,赤脚放在垫子上,测试者将 橡皮从距离脚背一米处自由落下,时间记录者记录被测试者作出反应的时间。(3)测试者和被测试者两位同学交换角色进行测试。4 .学生两人一组,按照要求进行测试。5 .学生汇报分析:反应快的部位先做出动作。手的反应比脚的反应快,因为 手到大脑的距离比较近。6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两个测试活动,我们发现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 是不一样的,而人体不同部位的反应也有快有慢。因此我们身体各部位在应对外 界刺激的时候,反应也各不相同。(四)脊髓的作用及保护1 .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 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那么脊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呢?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脊髓呢?2 .出示课本53页“我们的脊髓”文字资料,学生自主阅读资料,进一步了 解有关脊髓的知识。3 .脊髓在人的神经系统中有怎样的地位?(预设: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 有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4 .为什么要保护脊髓?(预设:因为脊髓分布在能弯曲的脊柱中间,虽然被 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但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一旦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 重则瘫痪。)5 .怎样保护脊髓呢?(预设: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在没有保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人体司令部》单元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