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才引进实施办法.docx
大学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XX大学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XX 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 面向学校建设“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 学”的办学定位,为我校“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提升我校 服务XX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坚实的智库 保障和人才支撑,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结合我校实际,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目标任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 的支撑引领作用,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或国内学术前 沿、满足我省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 人物和创新团队。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至2020年,学 校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海外著名学术机构的外籍院士、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 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国(境) 内外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等杰出领军 人才35人左右,引进青年优秀人才和师资博士后400人, 形成人员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竞争力的高层次等渠道发布人才需求信息;第十六条精英计划二层次以下全职人才(师资博士后除 外)引进程序:1 .个人申请。应聘者根据我校的招聘方案向用人单位提 交申请,按照相关要求向学校提交个人简历、身份证、学历 证、学位证、荣誉证书、论文、著作等科研成果、应聘工作 设想等材料;精英计划二/三层次人才、优秀博士毕业生申请 者另需提供2名同行专家的推荐函;2 .资格审查。用人单位按照学校文件规定,对应聘者提 供的应聘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各用人单位提出初步审核意见 并报人事处审核后确定试讲、面试的时间安排和参加面试的 评委名单;3 .教学和学术水平评价。对于拟引进的精英第二、三层 次人才,优秀和普通博士毕业生,人事处根据用人单位面试 方案及报名情况,安排试讲和答辩。用人单位须通过谈话、 面试、试讲等形式,对应聘者的道德素质、思想表现等进行 考察;用人单位、人事处、教务处及教学督导组组成专家组, 对应聘者的教学技能进行考核,教学技能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制;用人单位学术委员会组成专家组对应聘者科研水平进行 考核,对引进的必要性进行论证,拟引进人才的同意推荐票 数须占评审专家人数的2/3以上,用人单位根据专家投票结 果,形成拟引进人才报告(包括考核评价、拟引进层次、聘 用方式、待遇和聘期工作目标等建议)后报人事处;4 .审核及认定。人事处及时审核拟引进人才的相关材料, 对需要学校学术委员会评议的应聘者,人事处联系校学术委 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对需要通讯评议的应聘者,人事处 组织专家进行通讯评议;人事处结合专家评议,与相关单位 和处室沟通,根据拟引进人员的材料、用人单位的报告并考 虑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等提出是否引进、引进档次、 相关待遇等方面的意见;5 .学校审定。学校领导讨论审议人才引进的意见,确定 引进人选、层次及待遇等问题;6,签订合同。人事处代表学校与经体检合格的拟引进人 才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聘用) 年限、工作要求、相关待遇等。第十七条对学校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军人才与 杰出专家(全职特聘教授)、精英一层次人才,经校长提名或 单位推荐,由人事处直接受理申请,通过通讯评议或学校学 术委员会评议,提交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第十八条人才引进工作采用“一人一议”的形式,引进 审批程序做到及时、高效。对特殊人才、紧缺专业急需人才或人才政策适用范围不 明确的人才,在学校文件规定的考查程序之外,各单位可向 人事处提出拟引进人员的引进必要性及其工作条件、待遇等 特殊申请报告,启动特殊人才引进程序,最终由学校领导作 出引进决定,确定聘用方式和引进待遇。第五章引进人才管理第十九条协议管理。学校对全职引进的人才采用多元化 的聘用方式,具体聘用方式通过面谈确定,并在协议中予以 约定;各类引进人才(含入编和非入编)需与学校签订XX 大学引进人才聘任协议,按照聘任协议进行管理。第二十条服务期限。入编的领军人才与杰出专家(全职 特聘教授),在校服务期限一般不少于八年,实行聘期管理, 四年一个聘期;选择入编的其他引进人才,在校服务期限一 般不少于六年(属学校解聘情况的除外),实行聘期管理,三 年一个聘期;全职在岗工作的时间按每年12个月计算,引进 的国外高层次人才全职在岗工作时间每年按9个月计算;服 务期内,学校原则上不批准引进人才提出的辞职、离职、脱 产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调离等申请。第二十一条非入编人员待遇。选择非入编方式引进(全 职在校工作)的人才,聘任期间享受年薪待遇(发放方式按 照协议约定方式进行);协议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不 享受校内业绩酬金和校内科研奖励(若学校业绩酬金和科研 奖励做重要调整,学校将根据调整政策对其年薪进行适当修 订);超出规定任务部分的教学和科研业绩可按学校职工标 准享受相关津贴和科研奖励;学校按国家和XX省规定,为非 入编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第二十二条协议中止。各类引进人才在聘任期间若因特 殊原因提出终止协议,或因考核不合格、违反学术道德、触 犯刑律、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行为被学校解聘的,按协议承 担相应违约责任,并按协议约定比例退还相关待遇。第二十三条考核及续聘1 .各类人才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条款进行考核;2 .精英三层次以上的引进人才完成规定岗位职责要求 的,可签订第二个聘任协议;未达到考核指标体系要求或未 完成目标任务的,将取消相关待遇直至解除聘用关系;3 .精英二、三层次人才最多执行两个聘期,第二个聘期 结束后,按其实际业绩水平聘任到相应的岗位等级,并享受 相应待遇;4 .非入编引进人才聘期期满,完成规定任务并经考核合 格的,经双方协商,可续签合同,也可选聘入编按其实际业 绩水平聘任到相应的岗位等级,并享受相应待遇;未完成聘 期规定任务或考核不合格的,学校不再续签合同。第六章相关规定第二十四条承担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任务的学科、有一级 学科博士点的学科、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招聘教学科研人员时,一般只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及以上层 次人才;双一流学科建设资金预算应保证人才引进需求。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须严格审查应聘人员材料的真实 性、合法性、有效性,严把引进人才的学历关、年龄关、学 术水平关和学术道德关;做到引进管理并重,切实发挥引进 人才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中 的引领作用。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XXXX年1月1日起施行,原有规 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七条之前与学校已签订协议的教师,继续按原协 议执行。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人才队伍。第三条人才引进工作重点。人才引进依照学校发展战略 需要,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 需要相结合,优先保证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重大科研 项目、重点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的人才需求,着 力支持我校办学定位的高水平。第四条人才选拔与服务。各学院和研究机构负责人才的 初步考察与遴选;人事处负责人才引进的规划、服务与管理; 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部分领军人才学术水平的评价;学校领 导负责人才引进的决策;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为各类人才 提供高效、到位的管理与服务。第五条管理与考核。对引进的人才实行目标任务管理, 明确工作任务、聘任期限、聘期待遇、考核标准、违约责任、 解聘等事项,严格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第二章引进条件及待遇第六条引进人才的基本条件:(一)遵守宪法、教师法、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二)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三)身心健康,能胜任高校教 学、科研工作;(四)具有博士学位(应用型技术人才和术科 人才除外)。第七条引进人才层次(一)领军人才与杰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 部委员;国家级科学技术最高学术称号获得者;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邵逸夫奖、阿贝尔奖、肖邦奖等国际 著名奖项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入 选者;“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高层次外国专家长 期项目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经通讯评议达到与此相当学术 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二)“精英层次”人才1 精英一层次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较大的 发展潜力,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对本学科领域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具有创新性工作思路, 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并获同行专家认可,富有学术活力和发 展潜力者。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海 外人选)获得者;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海外著名大学教授/副教授、 海外著名研究机构相当于教授/副教授水平的专家;“长江 学者”青年项目人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 年拔尖人才、创新人才;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在Nature或Science上发表过高影响力学术成果的论文责 任作者或第一作者;或经通讯评议达到同等学术影响力的学.精英二层次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主持国家基金面上(一般)项 目(或同级别及以上项目),作为责任作者(或第一作者)在 本领域顶级刊物(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一区刊物,社会科学一 类刊物)发表过3项及以上研究成果;或作为责任作者(或 第一作者)在本领域顶级刊物(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一区刊物, 社会科学一类刊物)发表过4项及以上研究成果。2 .精英三层次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作为责任作者(或第一作者) 在本领域顶级刊物(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一区刊物,社会科学 一类刊物)发表过2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作为责任作者(或 第一作者)在本领域顶级刊物(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一区刊物, 社会科学一类刊物)发表过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并在本领域 顶级刊物(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二区刊物,社会科学二类刊物) 发表过2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作为责任作者(或第一作者) 在本领域顶级刊物(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二区刊物,社会科学 二类刊物)发表过5篇及以上学术论文。(三)优秀博士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作为责任作者(或第一作者) 在本领域顶级刊物(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二区刊物,社会科学 二类刊物)发表过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作为责任作者(或 第一作者)在本领域顶级刊物(自然科学一级学科一区刊物, 社会科学一类刊物)发表过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四)博士学位青年学者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的应届博士毕业生。(五)非入编引进人员具备优秀博士及以上条件者,可选择人事入编也可选择 非入编方式来校全职工作。(六)师资博士后(全职科研博士后)师资博士后的管理办法见XX大学师资博士后实施办 法。第八条引进人才待遇人才类别购房补贴、安家费(万元)年薪(万元)配偶、子女 与其他科研启动经费、 设备费(万元)领军人 才与杰 出专家两院院士、社科 院学部委员等 (2500)提供具 有竞争 力的薪 酬配偶随迁随 调,协助安排 子女入托入 学,可配科研 助手理工科类22000 人文社科类,500 (根据需要配备)千人、长江学 者、杰青等(2150)提供具 有竞争 力的薪 酬配偶随迁随 调,协助安排 子女入托入 学,可配科研 期工理工科类300-1000人文社科类100-300 (根据需要配备)精英一 层次80-12030-60安排配偶工作(配偶硕士以 下学位的按人 事代理方式办 理),协助安排 子女入托入学理工科类100-1000人文社科类50-150 (根据需要配备)精英二 层次6020-35安排配偶工作 (配偶硕士以下 学位的按人事代 理方式办理),协 助安排子女入托入学20-1000精英三 层次20-3010-20协助安排子女 入托入学10-30人才类别购房补贴、安家费(万元)年薪(万元)配偶、子女 与其他科研启动经费、 设备费(万元)优秀博士毕业生10-25;首聘期 间(来校3年 内)发放住房和 生活补贴1000 元/月按照国 家和河 北省相 关规定 执行协助安排子女 入托入学8-15博士学 位青年 学者6-18首聘期间(来校3年内) 发放住房和生活 补贴1000元/月按照国 家和河 北省相 关规定 执行协助安排子女 入托入学8-10师资博 士后 (全职安排临时周转住 房或发放租房补 贴8-16协助安排子女 入托入学6-8科研博 士后)非入编 全职引 进人员10-35协助安排子女 入托入学根据入职时提交的科 研计划,提供一定数 额的科研经费;提供 临时周转住房注:比照校内同岗位同类人员标准,执行社会保险和 住房公积金;执行年薪制人员,若学校业绩酬金和科研奖 励做重要调整,学校将根据调整政策对其年薪进行适当修订。第三章引进人才的工作任务引进人才应服从所在单位的工作安排,完成单位安排的 基本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任务之外,引进人才应完成以 下任务。第九条领军人才与杰出专家(全职特聘教授)根据领军人才的类型,积极完成以下任务:1 .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培养本学科创新型人才;2 .带领本学科在前沿领域保持国内先进水平,承担重大 科学研究任务,主持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发表具有高影响 力的研究成果,领导团队的科研成果达到一定的规模,在省 部级及其以上科研奖励上取得突破;3 .领导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在重点学科建设、重 点科研平台建设上取得突破;4 .承担所领导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任务,引进和培养本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5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企业 或高校进行合作并取得实质性成果;6 .应用型领军人才瞄准经济和产业发展,开发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地方政府、企业或机构开展产学研合 作,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第十条精英人才(一)精英一层次人才聘期内完成以下三项任务中的两项:1 .三年内主持国家级面上项目或同等及更高影响力科 研项目1项;2 .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一类/一区) 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1项。(二)精英二层次人才聘期内完成以下三项任务中的两项:L三年内主持国家级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或同等 及更高影响力科研项目1项;3 .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二类/二区) 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或在一类/一区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得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1项。(三)精英三层次人才聘期内完成以下三项任务中的两项:1 .三年内主持国家级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或同等及更高影响力科研项目1项;2 .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二类/二区)上发表3篇论文(或 在一类/一区发表1篇);.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1项。第十一条优秀博士毕业生。三年内主持国家青年课题、 教育部重点项目或同等及更高影响力科研项目1项,在本学 科权威刊物(二类/二区)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一类/ 一区发表学术论文1篇)。第十二条非入编人员。根据协议待遇,比照以上各层次 人才岗位职责执行。第十三条以上所涉及的科研任务,学术论文本人须为第 一作者(或通讯作者)、“XX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承担 项目本人须为项目负责人,“XX大学”为依托单位;获奖本 人须为第一完成人、“XX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第四章引进程序第十四条人才引进计划制定。各学院(研究机构)学术 分委员会和党政联席会议根据发展需要和岗位情况制订年 度人才引进计划;第十五条招聘信息发布。人事处按照省人社厅公开选聘 要求及我校招聘管理规定,制订、上报选聘方案并通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