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村支书扎根山区助父老乡亲脱贫.docx
90后村支书扎根山区助父老乡亲脱贫XX村地处城北山区,这里山高坡陡、交通闭塞、通信不 畅,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村和市级深度贫困村。一个年轻小伙子,使这种落后的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改 变,村民走上了脱贫之路。这个小伙子就是XX, 一个90后 村党支部书记。追梦路上,养殖肉羊成功致富1993年出生的xx,高中毕业后便到广东工作。2012年 春节,xx看到自己的家乡与繁华大都市的差距,深感生活在 这里的父老乡亲生产生活的不便,于是作出了一个大胆决 定:留在农村,找到一条致富渠道,帮助这里的老百姓脱贫 致富。XX村山林资源丰富,有林地23800多亩,这里的群众有 养殖山羊的传统,但规模都不大。经过深思熟虑,xx决定从 养羊产业入手,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刚开始,他租用别人的场地,四五十头小规模地养,慢 慢积累经验。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到2015年,xx肉羊养殖规模达到180头,而且还建起了自己的标准化羊舍,当 年收益8万余元。邻里群众见他成功后,都来向他取经,他 从不推辞,先后带动5户村民发展养羊产业。xx虽然人年轻,但他发家致富的志气却不小,而且还善 于团结群众,帮助乡邻,逐渐成了村里的名人。2015年,在村“两委”选举中,xx成功当选为村委会委员o 2016年6月,xx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路上,不知辛劳为民办实事在村里任职后,XX深知,自己的事小,村里的事大。于是,他主动放弃了自己已走上正轨的养羊产业,全身 心投入到村里的各项工作中。“要想富,先修路”,XX村的贫穷与落后,交通不变是重 要原因。于是,XX上下争取筹集资金,完成了 11公里通组 公路的硬化。同时,还向上争取7万元帮扶资金,对四、五、 六组通组路路基进行了扩整,争取xx旅游开发公司帮助修 建旅游公路2公里。xx村是个旱包子村,安全饮水也是群众关注的大问题。 一遇到干旱,有的村民饮水就成了大问题,只能到几公里外的地方肩挑车拉。2018年4月,村里争取资金修建完成了 500立方米的蓄水池,成功解决了全村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为提升阵地形象,村里争取帮扶单位支持援助,投资80 万元、占地面积286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于2016 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后来,村里又投资22万元,在党员 群众服务中心旁边修建了 200平方米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丰 富了村民的文化体育生活。几年来,村里还修建了 50KW光伏发电站,新建4座通 信铁塔,建设U型渠2公里,新建拦水坝、漫水桥共8处。 随着村容村貌的整体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 xx在村民中的威信越来越高,2018年换届选举,xx成功当 选村党支部书记。扶贫路上,不落一户不丢一人2016年,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xx易地扶 贫搬迁项目启动,2017年年底建成,2018年春节后,18户 贫困户43位村民全部搬入新居。作为村里的负责人,xx从项目申请、到工程建设服务、组织搬迁和旧房拆除、复垦复绿,从头到尾都一手操持。为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XX学习和研究中央、省市 出台的相关政策,努力让扶贫政策惠及到更多的贫困家庭。在他的带领下,XX村先后将100余万元的香菇种植产业 资金注入到xx旅游开发有限公司、xx农业公司,以“公司+ 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每年对未脱 贫的30户贫困户分红6.3万元(共5年)。同时,他还推荐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基地务工就业,每天务工费用不低于 80元。为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脱贫致富,村里将包联单 位每年帮扶的10万元定为村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以奖代补 形式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2018年度,奖补45户贫困 户资金共计60850元。为发展易地扶贫搬迁香菇产业,村里 还投资26万元修建冷库、烘干房、仓库,供贫困户和村民 免费使用。几年来,xx还帮助6户有产业发展意愿而无启动资金的 贫困户,成功申请到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为21名学生落实 教育扶贫政策,6名学生落实雨露计划;落实残疾人重度护 理补贴9人,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9人;落实健康扶贫政策, 贫困人口 273人享受每人250元的免交医保,共计68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