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旧唐书-张九龄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 资源ID:64579610       资源大小:15.2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旧唐书-张九龄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旧唐书张九龄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 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日:”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九龄以才鉴 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 每称平允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叙为昭穆,尤亲重之。 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可替之礼。说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已之所亲摄官而上,遂 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日:“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 望为先,劳旧次焉。假设颠倒衣裳,那么讥谤起矣。”说日:“悠悠之谈,何足虑也!” 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 说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龄为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寻丁节性归 乡里。二十一年十二月,起复拜中书侍郎。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 奚、契丹败娅,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上特舍之。九龄奏日:“禄山狼子野心, 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日:“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 思良。”遂放归藩。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 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果不悦。二十四 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 又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御史中丞卢怡等结交友善。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 渝,甚为当时之所称。遇疾卒,年六十八,谥日文献。至德初,上皇在蜀,思九 龄之先觉,下诏褒赠,赠司徒,遣使就韶州致祭。(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注牛仙客:边疆小吏出身,目不知书。10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 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B.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 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C.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 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D.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 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1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校书郎,掌校跳典籍,订正讹误的官员。东汉朝廷臧书于东观,置校书 郎中。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唐秘书省与弘文馆皆置。B.右拾遗,隶属于中书省的谏官,即咨询建议的官员,字面意思是捡起皇 帝的遗漏(政策失误),相当于当代的监察兼助理机构人员。C.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 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D. 丁母丧,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遭逢母亲的丧事,官员要 辞官归乡,为母守孝一年。也称“丁艰”“丁忧”。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张九龄天资聪颖,才华出众。他幼时聪明敏捷,擅写文章。十三岁时, 写信求见广州刺史王方庆,得到赞赏,后考中进士。B.张九龄思虑周密,富有远见。安禄山战败,皇上要赦免。张九龄认为安 禄山绝非善类,将来必为祸害,劝杀之,以绝后患。C.张九龄不囿私情,直言无讳。张说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是当张说处事不 当时,张九龄却能直言相劝,说官爵应以德望为先。D.张九龄深受信任,仕途顺利。登进士第后,张九龄生前先后担任过校书 郎、司勋员外郎、中书侍郎、尚书右丞相、司徒等职务。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译文:(2)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渝,甚为当时之所称。译文:14 .李林甫为何要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请简要说明。【答案】10. A11. D12. D13. (1)官爵是天下共用的器物,应该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劳 的旧臣排在后面。(2)严挺之等人有才干,而交往终始不曾改变,被当时的人大加称赞。14. 李林甫本无学术,看到张九龄被皇帝赏识,心里非常妒忌他。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张九龄必然会进谏反对,这样就会引起皇上对张 九龄的不满,从而排挤张九龄。【解析】15.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张九龄凭借(善于)鉴别人物的才能被推崇,当时吏部考试选拔人才 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让张九龄和右拾遗赵冬曦考核他们的等级。前后屡次, 每次都堪称公平。“见”在此处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见推”意为被推崇,其间不可断开,排 除BCo “人”和“应举者”是由“及”连接的并列成分,都作“试拔萃选”的 宾语,要连在一起,据此排除D。应选A。16. 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 “为母守孝一年。也称丁艰丁忧”错误。“丁艰” “丁忧”指父亲或 母亲去世。守孝时长不是一年,是三年。应选D。12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仕途顺利”错误,结合“寻丁母丧归乡里”“九龄屡言不可,帝果不悦” 等分析,“仕途顺利”不准确。“张九龄生前先后担任过校书郎、司勋员外郎、中 书侍郎、尚书右丞相、司徒等职务”中的“司徒”错误。“司徒”是死后追赠, 不是生前担任的职位。应选D。13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判断句;“德望”,道德名望高的人;“劳旧”, 有功劳的旧臣。(2) “交道”,指互相交际来往的事,交往;“渝”,改变;“称”,称赞。14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分析,李林甫本 无学术,因为张九龄的文章与德行被宣帝赏识,心里非常妒忌他。结合“乃引牛 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果不悦”分析,于是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张 九龄屡次进言认为不可,皇上果然不高兴。李林甫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张九 龄屡次反对,这样就会引发皇帝的不满,到达排挤张九龄的目的。【参考译文】张九龄,字子寿,又名博物。他年幼时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十三岁时, 写信求见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非常赞赏他,说:“这个人一定前途远大!“(后 来张九龄)考中进士,被授予校书郎官取。张九龄凭借(善于)鉴别人物的才能 被推崇,当时吏部考试选拔人才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让张九龄和右拾遗赵冬 曦考核他们的等级。前后屡次,每次都堪称公平。开元十年,屡次升迁担任司勋 员外郎。当时张说担任中书今,叙为宗族兄弟,张说特别亲近、看重他。开元十 三年,皇帝东巡,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张说多推荐两省录事主书和自己亲近的 官员代理官职登山,于是(对他们)特别加以晋级,破格授予(他们)五品官职。 当初,张说命令张九龄草拟诏书时,张九龄对张说说:“官爵是天下共用的器物, 应该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劳的旧臣排在后面。如果像穿衣裳一样上 下颠倒,指责和批评就会产生。”张说说:“荒唐无据的议论,哪里值得担忧呢!” 等到诏令出台时,朝廷内外的人对张说有很多指责。当初,张说掌管集贤院事, 经常推荐张九龄担任学士,来满足(皇帝)顾视咨询。张说去世后,皇帝想起他 的话,召见任命张九龄为中书侍郎。张九龄常常有秘密的陈奏,经常被皇帝采用。 不久,遭逢母亲丧事回到故乡。二十一年十二月,被起用又授以申书侍郎一职。 当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因为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致,捉拿押送(安禄山)到京 城,请求按照朝廷典章实施(处分)。皇上特别赦免了安禄山。张九龄上奏说“安 禄山狼子野心,面有谋反之相,请求皇上根据他的罪行杀掉他,希望断绝后患。” 皇上说:“你不要因为王夷甫了解石勒这个旧例,误害了忠诚善良的人于是放 安禄山回到藩地。开元二十三年,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李林甫本无学术,因为 张九龄的文章与德行被宣帝赏识,心里非常妒忌他。于是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 (或者译为“掌管政事”),张九龄屡次进言认为不可,皇上果然不高兴。开元二 十四年,升任尚书右丞相,免去了知政事。后来宰相每次推荐公卿时,皇上一定 会问:“他的风度能够像张九龄吗? ”张九龄又和中书侍郎严挺之、御史中丞卢 怡结交友善。严挺之等人有才干,而交往终始不曾改变,被当时的人大加称赘。 后因患病而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谥号叫“文献二 至德初年,太上皇在蜀地, 追念张九龄的先知先觉,下令褒奖、追封官职、连赠司徒、又派遣使者到韶州祭 奠。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旧唐书-张九龄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