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64588420
资源大小:19.6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此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3题。作为鲁迅笔下“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不蹈袭前人成法,不断追求新变,其对音乐之 贡献 o中国古代重要乐种清商乐,便创始于曹操。清商乐兴起于曹魏时期,此时文坛较活跃的是建安文人团体的核心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他们不仅促成乐 府民歌的文人化转型,更让清商乐。曹操于 之际,不废吟咏,他填写的乐府诗如蒿里行短歌行等在当时就众口相传,风行一时。曹操基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兼以宏伟之想象,对乐府诗的体制进行了大胆革新,发壮心,抒豪情,表现出尚实精神与通 达作风。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 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历经1800年的岁月流转,清商乐依然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容小觑A.不容小觑风生水起厉兵秣马流光溢彩B.不容小觑声名鹊起戎马修俗熠熠生辉C.非同小可风生水起戎丹住健流光溢彩D.非同小可声名鹊起厉兵秣马熠熠生辉解析:第一组,“不容小觑”指不能小看;不能轻视。“非同小可”指情况严重或事情 重要,不能轻视,语境是说曹操不蹈袭前人成法,不断追求新变,其对音乐之贡献不能小看, 故应选“不容小觑”。第二组,“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声名鹊起” 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语境是说建安时期的核心人物“三曹”父子不仅促成 乐府民歌的文人化转型,更让清商乐的知名度大增,应选“声名鹊起”。第三组,“厉兵秣马” 指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戎马作德”形容军务 繁忙。语境是说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军务繁忙的闲暇之际,不废吟咏,应选“戎马 住惚:第四组,“流光溢彩”本义是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 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来,一般用来形容车灯、霓虹等,有时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 宝的色彩艳丽。“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语境是说历经1800年的岁月流转,清商 乐依然光彩闪耀,应用“熠熠生辉”。答案:B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增强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 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B.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 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C.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 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D.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清 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通过”造成主语缺失,应删除“通过”。 搭配不当,原句的“拓宽”和“表现力”不搭配,应在“表现力”前加一个动词“增强”。 只有D项全都修改正确。答案:D3 .文段中,以下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改造文章的祖师”B.核心人物C.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D.蒿里行、短歌行解析:书名号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引号之间也不能用顿号隔开。答案:D(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此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每当深秋时节,万花纷谢,唯有菊花凌寒怒放,竞斗芳菲, 成为一种深受国人喜爱的传统花卉,菊花仪态万方,气宇轩昂,悠悠千余年间,成为文人墨 客诗赋吟咏的对象,而写菊的诗篇更是浩如烟海,晋代诗人陶渊明,因爱菊名闻天下,其“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乃传世咏菊名句。菊花原产于我国,早在春秋礼记月令篇就有着“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 菊花的原始形态是野菊,只能开出铜钱似的小黄花,但经过千百年来的自然和人工杂交,。如今,全国优质菊花品种已近3000个,世界上 。公元4世纪,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 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普及全球。 ,在神农本草经 中,菊被列为上品,能助人“耳聪目明” “延年益寿”。明代李时珍也认为菊花有利五脉, 调四肢的功致。杭菊和贡菊,杳气障浓,还是一种上好的清凉饮品。4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答案:新的品种层出不穷许多国家的菊花皆源自中国菊花可以药用也可以食5 .简述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 过50个字。答:答案:作为传统花卉,菊花以其凌寒怒放,竞斗芳菲深受国人喜爱,更因其仪态万方, 气宇轩昂成为文人吟咏的对象。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苦寒行曹操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黑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注】 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 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诘5)屈:盘旋曲折。怫(%)郁:忧虑不安。东山:诗 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6 .以下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一开头就引出山势高耸、道路纤曲的太行山。紧接着文势一顿,发出“艰哉”的 喟叹,先在心理上造成惊恐状态,而后围绕“艰”字写景抒情。B. “巍巍”叠用,展示出太行山的高耸入云,这是写仰望。接下去写平视,道路名口 “羊肠”,又以“诘屈”形容之,那么狭窄曲折之形,历历在目。C.五至十句,一方面写自然景色凄苦,一方面写野兽当道,但又相互交错,以突出行 军之艰险。自然之景“悲”,野兽夹道“啼”,都融情入景。D.在诗人笔下,太行山之高,羊肠坂之阻,风雪之交加,树木之摇落,熊黑之状,虎 豹之声,莫不逼真逼肖。这得力于诗人采用正侧描写结合的手法。解析:D项“正侧描写结合”理解错误,应为“得力于诗人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 <,答案:D7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从诗歌中可以找出直接流露诗人情感的关键字词,加 以体会。“怫郁”“思归” “悲” “哀”等词以及注释都是答题依据。答案: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真实地写出当时的内心波动:“延颈长 叹息”写诗人登攀险坂的慨叹、“我心何怫郁”写诗人瞻念故乡的怀思、“担囊行取薪”写 诗人担薪做饭的悯伤。这些真情实感与诗人安定天下的壮怀有密切的联系。(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那么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将:岂。纪:经营。8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B. “有酒斟酌之”的意思是邻人间互相招呼饮酒。C. “无为忽去兹”的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解析:A项错误,通过“农务”“力耕”等词,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 表达生活感受的诗歌。答案:A9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哪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答:解析:本诗写诗人移居之后,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以“春秋”发端,说明一年四季 中常有生活的乐趣。对诗人来说,新迂南村,登临胜地,更觉欣慰。除登高赋诗之乐外,更 有与邻人过门招饮之乐、忙时闲聚之乐。答案:(1)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纯真而质朴的感情。(2)这种乐趣 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拟古(其七)陶渊明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喀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10 .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是一首仿拟同类题材的古诗而创作的诗歌。本诗承袭了从屈原到古诗十九首, 再到曹植所形成的借“美人”来抒写自己情感的文学传统。B.开头两句写春天口暮时分的景象,天空明净澄澈,春风轻柔温和,构画出一幅自然 春意融融、人物心旷神怡的沐春图,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C.在这美好的清夜,一位佳人一边饮酒一边唱歌,直到天明。良辰、美景、赏心、乐 事,四美并具,写足了 “信可乐也”的情绪,也为后面的抒情蓄势。D.五、六两句乐极悲来,写佳人唱完歌后发出长长的叹息,善感的心中生出种种复杂 的思绪:如此的美丽春夜乂能存在几时?自己的芳华乂能保持多久?解析:“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的说法不恰当,全诗的情感有先乐后哀的明显转变。答案:B11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答案:运用叠词和衬托手法写景,用“皎皎”状月并以云相托,用“灼灼”写花,兼 以叶相衬,生动传神地写出花月交辉的美好景象。(叠词和衬托,答出一种即可)运用比喻 手法,以月和花之美来比喻佳人正值青春年华,靓丽动人,享受着生命和生活的美好。以 乐衬哀,眼前如花似月的一切越美好,越能反衬出下面诗句“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所表达的抒情主人公的惶恐、失意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