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油藏描述概念总结.docx

    • 资源ID:64601013       资源大小:28.0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油藏描述概念总结.docx

    一名词解释L储层表征(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定量地确定储层的性质、识别地质信息及空间变化的过程。2 .油藏地质模型是将油藏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是油气藏类型、 几何形态、规模、油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及流体分布的高度概括。3 .储层静态模型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 化和分布照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4 .储层参数分布模型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在三维空间变化和分布的表征模型。5,确定性建模确定性建模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猜想结果,即试图从确定性资料的掌握点如井点 动身,推想出点间确定的、唯一的、真实的储层参数。6.胶结率胶结率二胶干物含量口 X100%从上式可以看出,肢燮包耀?热口皿口得低砂体原始孔隙体积的百分数,亦即反映了胶结作用的强度。 7.油层组油层组为岩性、电性和物性、地震反射结构特征相同或相像的砂层组的组合,是一相对的“不等 时同亚相”沉积复合体。8.储能参数储能参数(%、小、So)1.油藏描述:油藏描述(Reservoir Description),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 用地质、地震、测井及计算机手段,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油藏在三度空间特征的一种综合讨论方法体系。 2.储层猜想模型猜想模型是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的储层地质模型,它具有对掌握点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 数能作肯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猜想的功能。3 .有效厚度夹层是指在工业油流的储层中达不到有效厚度标准的各类岩层。4 .流体单元模型流体单元模型是由很多流淌单元块体(指依据影响流体在岩石中流淌的地质参数在储层中 进一步划分的纵横向连续的储集带,在该带中,影响流体流淌的地质参数在各处都相像,并且岩层特点在 各处也相像)镶嵌组合而成的模型,属于离散模型的范畴。5 .随机建模是指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一组等概率储层模型 的方法。6 .颗粒填集密度测量一般是在岩石薄片中进行测量、统计和分析。薄片下统计填集密度的公式为:填集密度二明显,填集密度越大,压实强度也越大。7 .砂层组 砂层组为油层组内的“等时同亚相”沉积复合体。在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亚相带,相当于 一个岩性旋痛粒蝴砥酬嘤恪猴目当于一个斜反射层叶体。8 .视标准层是留曩款度稳定的砂泥鼻剖面中,分布稳定,相同的沉积环境,不包括油页岩、火山岩、膏 岩、泥灰岩等特殊岩性的非渗透岩层的集合。2 .简述油藏规模的储层模型特征油藏规模的储层模型是对一套油藏的整体表征,主要用于油藏整体模拟,是打算开发战略、划分开发层系 及开采方式的重要依据。这种模型重点表征的是各砂体及其间的宏观非均质特征,特殊是储层的连通性及 层间非均质性,这是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因而模型包括以下四个主要内容:(1)各种沉积环境的砂体在 剖面上交互消失的规律性、平面延展性及三维分布特征;(2)各砂体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3)各层间 隔层的岩性、厚度、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4)构造裂缝的发育状况及分布。3 简述关键井的讨论及多井评价内容(1)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岩心资料的数字化与深度的匹配,保证同一口井的全部测井和地质资料都有精 确的深度和深度对应关系。(2)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及数据标准化。(3)关键并分析,确定井剖面地层的岩相。(4)弄清讨论区目的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的基本特征。(5)分析讨论区储层四 性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影响储层参数的各种地质因素。(6)确定适合于全油田的测井解释模型、解释方法 及解释参数,包括岩性模型(骨架成分及其测井参数)、反映测井值与储层参数关系的测井响应方程、解释 参数(胶结指数m、饱和度指数n、地层水电阻率Rw)等。(7)建立测井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参 数间的油田转换关系。(8)讨论工区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及其分布规律。(9)用岩心及其他地质资料,检 验所计算的储层参数,并依据检验结果修改测井解释模型与解释方法。(10)改进并完善测井分析程序,处 理关键井资料。(11)多井评价,即讨论储层岩性、物性、油气水在平面上的变化规律。为到达上述目的,应以测井、地 质及数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具体观看讨论工区取心并岩心,分析各种测井、试验室分析化验等资料。4 .层内渗透率韵律类型及其特征?讨论认为陆相油藏,常发育5种韵律类型,即:(1)正韵律型(A):其最高渗透率相对均质段在底部。(2)反韵律型(B):最高渗透率相对均质段在顶部。(3)均质型(C):渗透率相对均质、稳定。(4)复合型(D):进一步细分为正复合型(D2)、反复合型(D3)、正反复合型(D1)、正复合型其最高 渗透率相对均质段在底部,反复合型相对高渗段在顶部,正反复合型最高渗透率相对均质段在中部。(5)随机型(E):相对渗透率均质段很难划出,或纵向上分布无明显规律性。1 .如何进行剩余油分布讨论?剩余油分布是二次采油后期油田,挖潜和制定三次采油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美国和前苏联等国特别重视 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讨论。美国于1975年成立了剩余油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剩余油饱和 度确定方法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拟。前苏联在杜玛兹油田特地打了24口评价井来讨论油田水淹后期剩余油分布状况。主要采纳了以下方法: 物质平衡法;以岩心分析及注水模拟为基础的方法;地球物理方法;水动力学方法;与岩石物理 学有关的方法。我们国家很多老油田在剩余油分布讨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主要有六大类讨论剩余油分布方法:以 开发地质学为主的方法;以油藏工程理论为主的方法;矿场资料的数理统计分析法;以测井为主的 方法;以地球物理为主的方法;检查井取心分析法。但仍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精度较高的方法可以推广 使用。剩余油分布讨论,首先必需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建立精细的猜想模型,深化讨论储层非均质特征、 流体非均质特征以及开发工程对水驱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掌握作用。同时,必需进展各种测定剩余 油饱和度的方法和技术,目前主要包括取心、测井、试井、井间示踪剂等各种测试方法,以及物质平衡、 数值模拟等油藏工程计算方法。2 .论述精细油藏描述的进展趋势。1.定量化要求:要搞情高含水后期油藏内部简单而又分散的剩余油分布特征,抽藏描述必需向精细化和 定量化方向进展,建立能够反映地下客观状况的、精细刻画油藏非均质特征的三维定量地质榴型.一是通 过油藏地质的层次化讨论到达精细化的目的:二是充分采用密井网资料和井间信息,将沉积学最新讨论成 果和地质统计学相结合,采纳随机地质建模等先进技术,建立预淤剩余油分布的精细地质模型.2 .多学科综合:特高含水期油藏油水关系特别简单,剩余油分布讨论难度很大,仅凭单一学科猜想剩察, 油分布存在很大局限性,只有应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才有可能精确地猜想剩余油分布:多学科综合讨论要求最大限度地采用综合信息,地质,地璋物理、油藏工程等不同专业的专家共享一个数 据库,以单一的统一地质模型为媒介.以猜想剩余油分布为目的,紧密协作,协同攻关。要求每一学科从 其它学科不行替代的方面为猜想剩余油分布供应依据,而且允许各学科从自身角度动身来评价本学科和其 它学科对剩余油分布进行猜想的结果是否全都.3 .地质条件约束:通过油藏地质精细讨论,可以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掌握因素,它为采用其它技术猜想 剩余油分布供应了条件.猜想剩余油分布的测井,井间猜想.油藏数值模扣技术均要求给定一个地质模型 和地质约束条件,同时要求必需有地质上的科学依据。4 .动静态结合:国内过去开展的油藏描述侧重于静态描述,采用原状地层参数,建立概念模型和静态型。 开发中后期储层讨论那么必需开展动静态相结合的精细油藏描述,充分采用动静态资料,考虑储层及流体参 数在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大庆,成功等油田每年都要打一些检查井,为搞清油藏中的动态变化供应依 据.动静态相结合的油藏描述要求进行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扛。一体化讨论,动静结合地揭示剩余油分布。5 .猜想精度:随着油田开发工作日趋深化,精细油藏描述的核心问题就是讨论的精度,不同开发阶由于讨 论内容、目的和任务不同,对于储层讨论精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精度必需依靠多信 息综台、多学科综合、地质条件约束、动静态结合等先进的猜想理论、方法和技术。1.简述拼合状储层结构特征这类储层结构的主要特征为:(1)由一系列砂体拼合而成,而且单元之间没有大的间距。(2)砂体连续性 较好。储层内间或夹有低渗或非渗透层,某些重叠砂体之间也存在非渗透隔层。(3)砂体之间会消失岩石 物性的突变,某些砂体内部的岩石物性存在着很强的非均质性。陆和油藏中,具有这类储层结构的砂体成因类型主要有辫状河砂体、点坝砂体、三角洲河口坝砂体、湖泊 浊积扇砂体(中扇和外扇)等。3 .简述关键井一般应具备的特征关键井是位于油藏关键部位,具有良好地质掌握条件的井,其一般应具备如下特征:(1)位于构造的重要部位且近于垂直的井。如位于某含油层构造高点、边缘、过渡带。(2)取心井,有系统的岩心分析和录井资料,地质状况比拟清晰。(3)井眼好,泥浆好,具有最有利的测井条件和测井深度。(4)有工程齐全的裸眼井测井资料,包括最新测井方法的资料。(5)有生产测试、测井和重复式地层测试资料,有齐全精确的油气水产量、压力和渗透率等资料。4 .有效厚度的夹层扣除标准是什么?鉴于目前常规测井资料最高区分率约0.10.2m,我们将储层有效厚度起算值定为0.2m,也即无论储油层物 性、含油性如何,只要低于0.2m,那么不作为夹层扣除。同样,假如大段油层中,含有0.2m以下的泥质或钙 质岩层,能扣除那么扣除,不能扣除那么作为有效层处理。讨论认为,陆相油层夹层扣除应遵循下述原那么:(1)对泥质夹层,当微电位回返到微梯度位置,且其回返 位置低于微电极平均幅度那么扣除,起扣点为微电位转折点。(2)对钙质夹层,当微梯度提升到微电位位置, 且其提升幅度高于微电极平均幅度那么扣除,起扣点为微电位转折点。(3)顶(底)部渐变层。对顶(底) 部渐变层,夹层起扣处为渐变界面上微电位半幅点或转折点之下(上)0.10.2m处。(4)顶底突变层。夹 层起扣处为微电位转折点。除上述原那么之外,得出如下几点熟悉:(1)只要搬电极有回返或提升显示,那么需扣除,起扣点为微电极转 折点或侧向半幅点。(2)假设4米、0.45米、微电极之一显示较好时,由4米或0.45米最小值为有效井段的顶界, 最大值为底界,或由微电极曲线拐点为有效厚度顶底界。同时参考声波时差,SP曲线。主要宗旨以显示较 好的曲线为主。(3)微电极(微电位)曲线回返程度达幅度差1乃时扣除,顶底界由拐点处定,假设微电极回 返不太明显,而其它曲线有明显显示,那么需综合判定,顶底界扣除同(Do (4)微电极曲线特别的钙质夹 层,按曲线拐点扣除。1.论述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特点考虑到所能获得的资料状况和确定剩余油分布的要求,晚期储层精细讨论或精细油藏描述应当具有以下特 点或到达的目标:1 .精细程度高:表现出幅度25m的构造,断距225m,长度vlOOm的断层.建立的三维数据地质模型,三 维网格的精度至少在100mX 100m X 0.2m以内。2 .基本单元小:精细油藏描述的最小最基本单元是流淌单元.同时描述应当包括了从大到小即从油田规模 一层系一油层组一小层一单砂体规模直到流淌单元规模的各种层次的平、剖面上的储层非均质性.3 .与动态结合紧:储层精细讨论不是一个单一的地质静态描述,而必需与油田生产动态资料紧密结合,用 动态的历史拟合修正静态的地质模型.4 .猜想性强能比拟精确地猜想井间砂体、物性的空间分布,各种夹层和断裂以及流体的空间分布等。5 .计算机化程度高:小层比照和沉积檄相划分人机联作或较强的自动化;有完整的储层讨论综合数据库; 地质、地震、测井、动态数据一体化处理及建模系统化、计算机化:大多数图件由计算机制作完成.1勘探阶段阶段油藏描述关键问题:(1)油藏空间形态及边界条件(油藏类型、空间分布、边界性质及具体位置等);(2)储层地质 特征(储层成因、孔隙度、渗透率、夹层及非均质性);(3)流体系统及动态变化(油气水性质、压力、动 态变化);(4)提高采收率讨论内容:(1)地层划分与比照、构造特征与边界条件、沉积特征、储层分布地震猜想、猜想技术方法系 列;(2)储集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特征、层内及层间非均质性、储层物性测井解释、储层物性地震解释;(3)流体性质、流体性质检测、含油气边界、含油气饱和度、流体压力系统及猜想、流体变化动态;(4) 原始地层压力、产层的产能及规模、剩余油分布。目标:(1)建立油藏地质模型;(2)建立储层地质模型;(3)油气开发方案及调整。2.勘探阶段的油藏描述的内容是什么?此阶段油藏描述是指第一口觉察井到开发方案制定前的讨论工作。目的:多探明储量和进行开发可行性评价。资料:少数井及地震信息。方法:石油地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岩性学以及测井地质学等。讨论内容:(1)地层特征:建立地层层序及综合剖面,划分生储盖组合,确定含油层。(2)构造特征:确 定圈闭(类型、高点、面积、闭合高度)及断裂系统、主断层的分布及性质。(3)储层特征:储集类型及 分布、储层岩性及厚度、物性参数及变化规律。(4)油气与地化特征:源岩性质及分布、油藏类型、流体 性质及分布以及含油面积。(5)建立油藏的概念模型,计算探明储量:选择先导开发试验区为开发方案预 备必要的基础。2开发初期阶段油藏描述任务:(1)钻好开发井,取全取准油田静态参数;(2)油田正常生产管理;(3)依据地质再熟悉调整开发 层系和注采井网;(4)取全取准各项动态参数。主要内容:(1)落实地质及可采储量;(2)具体确定构造及油气水分布;(3)全油田小层比照及统层;(4) 建立和完善储层静态模型。主要技术和方法:(1)全区小层划分比照统层技术;(2)以三维地震结合井网、动态资料为基础的具体构 造解释技术;(3)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的多井储层评价技术;(4)动态监测、跟踪模拟技术;(5)储层静态 模型建立技术。1.开发早期阶段的油藏描述的内容是什么?开发早期阶段 此阶段为开发方案初步实施(即开发井网全部钻完)阶段。目的:搞清油气富集规律,指明高产区、段,模拟流体流淌规律,猜想可能发生的暴性水淹及储层敏感性, 为提高无水采收率和可采储量动用程度服务。资料:岩心和测井资料。方法:关键井讨论及多井评价。 讨论单元:小层。讨论总体内容是影响流体运动的开发地质特征以及流体性质变化及分布规律,流体与流场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描述内容:(1)沉积微相;(2)成岩储集相;(3)裂缝相;(4)岩石物理相;(5)储层非均质特征;(6)渗流地质特征;(7)建立分级的油藏地质静态模型,计算开发探明储量。在开发方案实施阶段还需采用各种测试资料、生产测井(开发测井)资料、生产动态资料所供应的信息进 行油藏动态描述,即描述油气藏基本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动态模型为调整方案供应依据。3开发中后期期阶段油藏描述任务:(1)增加可采储量;(2)维持油田经济有效地生产;(3)确定挖潜、提高采收率措施主要内容:(1)微构造讨论;(2)精细沉积微相讨论;(3)流淌单元的划分与比照;(4)层内及微观非均 质性;(5)剩余油空间分布确定;(6)建立储层猜想模型主要技术和方法:(1)微构造讨论技术;(2)细分沉积微相讨论技术;(3)层次结构和流淌单元空间结构 讨论技术;(4)储层物性动态变化空间分布规律讨论技术;(5)剩余油描述技术;(6)储层猜想模型建立 技术;(7)地质、油藏、数模一体化技术4、地层比照的讨论方法:比照原那么:(1)等时地层比照、由大到小逐级比照、等时与相结合比照;(2)高级储层单元划、比照分以 地震资料为主,以钻井资料标定;低级储层单元以钻井资料为主,以地震资料掌握;地震与钻井综合比照, 建立初步方案,作井间比照与调整比照思路:建立井、震比照掌握一标准剖面、骨架网,比照标志:(1)岩性标志层:特殊岩性一油页岩、碳酸盐岩、化石层、海侵层、盐层、煤层、土壤层, 含特殊矿物层:海绿石;(2)电性标志层:特殊岩性反映、高放射性层反映、低速层等;(3)地震界面比照:不整合面、沉积间断面、海侵面、井震标 定后的同相轴。比照方法:(1)建立储层单元与旋回的关系;(2)旋回比照,分级掌握;(3)古土壤、切片法、等高程对 比方法综合运用比照方案及调整依据:(1)各级单元厚度及隔层的厚度;(2)平面旋回变化、厚度变化的合理性;(3)与 流体系统、压力系统的比照6、关键井关键井:位于油藏关键部位,具有良好地质掌握条件的井。作用:是地质、地震、测井和试采等多种讨论手段的结合点,各类信息相互标定与掌握;建立全油田统一 的刻度标准和油田转达换关系,实现对全区的掌握与指导;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关键井特征:(1)地质要求:位于重要的构造部位,揭示地层齐全,对沉积相反响敏感。(2)技术要求: 井眼好,泥浆好,垂直井,资料牢靠;测试仪器先进。(3)资料要求:有系统的取心和录井资料,生产测 试资料齐全,测井资料全。7、微观规模剩余油的分布形式:呈簇状分布于水驱不到的孔隙或孔隙群中;以薄膜形式吸附于颗粒外表;以油滴形式卡段于孔隙喉 道中、颗粒外表的坑凹处等;被粘土矿物吸附;在孔隙的一些特殊部位残留下来。8、剩余油分布的讨论方法:以开发地质学为主的方法;以油藏工程理论为主的方法;矿场资料的数理统计分析法;以测井为 主的方法;以地球物理为主的方法;检查井取芯分析法。9、千层饼状储层结构:特征:由分布宽广的砂体叠合而成,为同一沉积环境或沉积体系形成的层状砂体。砂体连续性好,单 层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小,即使变化,也是渐变的。砂体水平渗透率在横向上没有大的不连续或大的变化, 单层垂向渗透率在横向上也是渐变的。形成环境:陆相,湖泊席状砂、风成砂丘等。10、拼合板状储层结构特征:由一系列砂体拼合而成,而且单元之间没有大的间距。砂体连续性较好。储层内夹有低渗或非 渗透层。砂体之间会消失岩石物性的突变,砂体内部岩石物性非均质性强。形成环境陆相:辫状河砂体、 点坝砂体、三角洲河口坝砂体、湖泊浊积扇砂体(中扇和外扇)等。11、迷宫状储层结构特征为小砂体和透镜状砂体的特别简单的组合。砂体连续性常具方向性,在剖面上不连续,在平面上 不同方向的连续性也不一样。砂体之间局部为薄层席状低渗透砂岩所连通。形成环境陆相:低弯度河道 充填砂体、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上扇浊积砂体等。12、油藏描述的内容(4)油藏渗流地质特征讨论。主要讨论油藏渗流屏障特征、渗流差异特征、储层敏感性特征及孔隙渗流地 质特征(孔隙骨架特征、孔隙网络几何特征、孔隙内粘土矿物特征及孔壁特征)。(5)流体性质及非均质特征描述。(6)建立油藏分级静态模型。(7)已开发探明储量计算及油藏质量综合评价。13、油藏评价阶段的任务(1)阶段任务:探明油气臧;评价油气藏;开发可行性评价(2)基础资料:大井距的探井和评价井资料(岩心、测井、测试资料),地震资料14、储层评价的任务(1)地层划分比照(2)开展储层微相分析,确定微相类型(3)确定储层与非储层界限,进行储层分类分 级(4)明确各类储层分布状况剖面上和平面上几何形态及规模、连通程度)及储量分布状况(5)进行储 层敏感性评价(6)建立储层概念模型15、开发设计阶段的任务(1)进行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建设工程的总体设计。(2)对开发方式、开发层系、井 网和注采系统、合理采油速度、稳产年限等开发战略问题进行决策。基础资料:大井距的探井和评价井资料(岩心、测井、测试资料)、地震资料、开发试验区资料16、方案实施阶段的任务确定完井射孔投产原那么,对开发层系划分、注采并别选择作出实施决策,确定每口井的井别、射孔井段, 交付实施投产。据此进一步猜想开发动态,修正开发指标,并编制初期配产配注方案。调整阶段的任务:进行开发分析,把握油水运动状况、储量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状况;实施各种增产增 注措施,调整好注采关系。渗透层:即储层,具有可供流体储存和渗流空间的岩层。有效层:具有工业油气流的岩层。隔层:对流体渗流起隔挡作用的非渗透层或极低渗透层。层间非均质性:砂层之间的差异性,包括层系的旋回性、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等。平面非均质性:砂体的平面差异性,包括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连通性、平面孔隙度和渗透率 的非均质程度及方向性。层内非均质性:单砂层内垂向上储层性质的变化。孔隙非均质性:孔喉外形、大小、分选及相互连通关系颗粒非均质性:颗粒分选及排列的方向性储层地质模型:反映储层地质特征三维变化与分布的数字化模型。储层相(结构)模型:储集砂体的大小、几何形态及其三维空间的分布储层流淌单元模型:影响流体流淌的地质参数在内部相像的、垂向上和横向上连续的储集单元。储层概念模型:针对某一种沉积类型或成因类型的储层,把它具代表性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典型化和概 念化,建立一个对这类储层在讨论区内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储层地质模型,即所谓的概念模型。储层静态模型: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 分布照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称为储层静态模型。储层猜想模型:猜想模型是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的储层地质模型。它要求对掌握点间(井间)及以外地区的 储层参数能作肯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猜想。储层相模型:储层内部不同相类型的三维空间分布。确定性建模: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猜想结果随机建模:以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可选的、等可能的储层模型。 剩余油:剩余油是指对地下未采出原油的总称,即注水开发油田处于中高含水期时剩余在油藏中的原油 储层构型:储层及其内部构成单元的几何形态、大小、方向及其相互关系。流淌单元:储层内部被渗流屏障界面及渗流差异界面所分隔的具有相像渗流特征的储集单元。沉积微相讨论是油藏描述的重要组成局部,一般针对测井资料相比照拟丰富的油田开发时期进行储层方面 的讨论。沉积微相的讨论方法或流程一般是先依据露头、岩心资料确定沉积微相类型,然后确定标准对测 井资料进行标定,其次对测井相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平面及剖面沉积相微相的展布,总结沉积 演化规律。但在油藏描述的不同阶段沉积微相讨论的内容和方法不同:(1)勘探阶段的油藏描述是在含油 气区内少量勘探井见到工业油流,钻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相对较少而以地展资料为主的状况下所开展的油藏 评价讨论。本阶段的沉积相讨论是以沉积学、地展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以地质和地震资料为主,结合钻井 资料、运用盆地构造岩相带分析方法,以地展层序为单元,讨论储集体的分布和沉积相类型。该方法首先 是通过地展资料的分析,应用地展反射终止特征划分地震层序,建立起层序地层格架,在每个地展层序内, 依据内部反射结构,识别出每个地展层序内的地震相类型,再依据速度谱、转换成沉积相、归纳出沉积体 系类型,确定构造岩相带的分布。(2)滚动动勘探开发阶段的油藏描述是在猎取了大量地质、地震、测井 和钻井资料、对油藏有了肯定的熟悉,并有了局部开发井的状况下,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而开展的油藏 综合评价工作。本阶段的沉积相和沉积微相讨论,是以沉积学、岩性地震地层学等为理论为指导,充分采 用地质、地震、测井和钻井资料,以亚地震层序为单元,开展沉积亚相和砂体微相讨论,痒明砂体分布和 油气富集的关系。(3)开发阶段的油臧描述是在油田地质讨论基础上,综合应用钻井、测井和油田生产动 静态资料,对油藏进行的整体解剖,目的是揭示油藏在三维空间的变化特征,为进行油藏数值模拟,选择 增产措施,优选合理开采工艺,改善开发效果,供应充分依据。本阶段的沉积微相讨论,主要是为了查明 砂体展布,微相带宽度,并按开发小层为单元,进行细分砂体微相讨论,从而揭示储集砂的非均质性。

    注意事项

    本文(油藏描述概念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