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40分析和总结.docx
学习工业4.0时代的中国制造心得体会2015年6月12日参见集团中层干部培训工业4.0,目前最火热的技术 名词,大数据、云计算大致都了解过了,现在自然也轮到了工业4.0,针对当前 集团发展需求和二次创业发展要求,工业4.0及我国的2025发展计划实现企业 转型升级是必不可少的资源,通过胡权教授的精彩讲解。在我看来,工业及第二 产业,依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有力的表现。中国的工业化,尚没有完成, 中国的真正强大,依然需要在工业上革新。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首 先是工业崛起,具备了超过世界竞争对手的强大生产率。英国如此,德国如此, 日本如此,美国如此。所以,按照林毅夫的说法,目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 国的1/4,也就意味着中国在工业方面还有巨大的可成长空间。这次培训应该是为了响应德国政府工业4.0号召,真如胡权老师所讲:开 创工业4.0时代新局面的先锋必然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新型企业家,他们主动 拥抱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带来的工业4. 0市场机会,应该说工业4. 0更像是企 业转型升级驱动,尚不是完全的技术驱动和革新驱动。所攒的各个章节在主题思 想上和实现路径上,还有观念不统一、愿景不统一、利益不统一等问题,讲工业 4.0依然是盲人摸象。对于工业4.0的概念厘清,更需要靠自己通过经验和学 术背景的合理畅想。客观的说,也缺乏对工业界背景的深刻理解,如果没猜错 的话,所以对整个工业链条的啮合也不是很清楚。文中名词都对,但总体读起 来,总是像没有上油的齿轮咯吱作响。通过培训谈谈我对工业4.0的认识:首先要谈的是工业4.0提出的背景。 工业4.0首先是德国政府提出来的概念,德国人没有赶上美国人的信息革命, 也看到了中国咄咄逼人的后发优势。为了保住德国在世界制造业上的领先地位, 保证未来德国在世界大舞台中的大国地位,从而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其核 心是,保住德国企业未来在工业制造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一个小而精悍的 企业生态圈内,实现工业制造从需求到管理到制造到反馈的完美闭环,从而实 现德国企业对精密制造和按需制造的可控。德国人的这种工业4.0思路,我认 为是错的。工业的专业化会不断衍生出新的职业、行业和企业,即使是再智能 的工程机械、再完备的工业管理平台,也无法应对人类对于制造的多样化需求, 以及应对这种需求的高度专业化。其次是未来的工业4.0,更像是移动互联网,任何工业制成品更像是多个 APP共同运行之后的物理结果。未来工业制造的最重要资源是数据。特别是来自 于人联网和物联网中出现的数据,将极大改变制造的形态。而未来最为重要的 企业机会,是来自于对于数据的融合汇聚和解读应用。特别是连接人联网和物 联网的数据翻译,把人类信息翻译为机器数据,把机器数据翻译为人类信息, 未来的工业制造,全球只有四个玩家,德国、日本、美国、中国。德国的优势 在于标准化,日本的优势是自动化,美国的优势是信息化,中国的优势在于山 寨化。这里的山寨化倒不是贬称,是中国要求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所以在标 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三个方面并没有明显短板,处于第二三名的水平,算是 综合实力最强,而且中国有四个国家中最为齐全的工业门类,也具备了最优良 的工业人口基础,对于未来的工业裂变,有着较好的生存土壤。最后一定要记住的谈资是四次工业革命的分类。第一次是纺织机和蒸汽机 为代表的机械生产方式,第二次是以辛辛那提屠宰线和福特汽车流水线为代表 的流水线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第三次是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 实现了工业制造的自动化。第四次是以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的广泛融合,引发 工业制造的信息物理融合革命工业 4.0,工业4.0强调“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其实质是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 旨在保持德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当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因 此,学习和借鉴工业4.0的理念,建设智能工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敬业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方。轧钢事业部卷板辅助车间-康奇2015. 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