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信息系统管理概述.docx
煤矿信息系统管理概述摘要:假如能够实时查询到人员大致所处的位置和精确的员工数量,突发灾变,第一时间为救援工作决策和实施提供最有效的根据,提高救援效率,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事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本文在分析我国煤矿信息系统应用现状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人员定位信息管理系统,为进一步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关键词:信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1我国煤矿信息系统应用现状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全国约有3万多座煤矿,其中小型煤矿企业2万多座,大中型煤矿500多座,从事井下工作的人超过五百五十万人。近几年,尽管我国加强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对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的煤矿依法关闭整合,但是发生的煤矿事故仍比较多,我国每年煤矿事故中死亡的人数是其它发达国家煤矿死亡总人数的4倍还多。同时也给事故救援带来了很大困难。当事故发生后,假如能查询到井下人员精确位置,那么势必会给营救工作方案带来很大的便利,有利于针对性开展有效抢救工作,削减工作量,节约抢救时间,为遇险人员争得存活的机会,削减人员伤亡。由此可见,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对于煤矿安全管理中应急救援管理的重要性。近几年,我国在煤矿井下生产设备故障的检测、探测危急因素等方面的进展速度的特别快速的。然而,如何确保井下进行安全生产以及对井下人员准时进行沟通和定位,却仍旧处于进展阶段,在系统中却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定位精度特别差、数据不精确、不能实时显示最新信息、通信可靠性较低等缺点。所以,讨论出一套定位精度较高、通信可靠性较强的人员定位系统成为煤炭专家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深入讨论和分析了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法思路,从现场总线的网络组态技术与数据接口技术进行了商量,从而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对将来煤矿井下人员的定位技术的可靠性运行提供了必需的借鉴与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科学进展观的现实应用的实施,信息化管理渐渐成为当安全管理中的最主要的手段。安全信息的获取、传输、分析、总结和运用是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要管理途径,也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可靠保障。当前,一般工业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甚至多数进展中国家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网,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规及其查询系统等。在我国安全信息管理是目前煤矿生产管理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2人员定位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干部走动式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和虹膜考勤系统。干部走动式管理系统是管理人员在走动管理过程中把发觉的问题通过此系统进行提报问题、解决问题闭环并给予评价的管理系统。此系统研发胜利并通过一段试运行,使中心职工更深入的了解现场状况,是领导干部在井下检查工作时向职工现场传达公司管理理念,传达管理理念的很有效的方法。干部走动式管理系统能使公司井下现场管理人员准时把握了解井下现场各种信息,通过干部走动式管理系统把把握了解搜寻的各种隐患问题进行传达上报,并动态了解井下隐患问题处理状况,对处理隐患问题时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准时纠正,削减隐患的再次发生。煤矿通过人工检测所获得环境数据,如巷道断面,安全检测等数据,是利用纸质材料进行记录,并按班次分时段将数据报至值班室。这样的流程流传时间过长,相关记录也不易查询。利用3g无线网络结合编码和条码技术便可实时地将所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准时上传,便于统计和分析,方便领导管理。通过把巷道划分为若干区间段,即可利用条码技术对各分段进行唯一标识。使用条码为各设备编制唯一条标识条码,通过手机灵能终端扫描巷道中相应的条码,即可上传和查看巷道断面或环境等信息,相应的便于对井下信息进行准时掌控。通过手机灵能终端扫描各点的条码,如发觉问题可以准时上传到地面隐患库里,并发出警报。手机灵能终端可以查看设备的相关安规、检修记录、位置改变等具体信息。目前,国内多数煤矿企业考勤采纳的是以人员载体的识别技术作为记工手段,譬如人工记工、射频卡或先进一些的指纹考勤等,但这些方式无法避开“替代识别现象的出现,不能满足煤炭行业特别性的需求。麻家粱矿业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状况出发,安装了利用人眼中独特虹膜活体进行识别的先进技术虹膜考勤技术,运用了人的眼睛虹膜独特特征和个体不同特征的终身不变性使该系统在麻家粱矿业的胜利应用成为可能。本系统具有安全识别功能,不仅可以结合人员定位系统实时、精确地记录和显示井下人数,统计全部井下作业人员的出入井时间,还可以在工作人员到达定义指定工时以上提示工作人员超时工作。采纳虹膜考勤系统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人员管理,在规范人员考勤的同时,也增添了生产管理的执行能力,更有助于降低了发生责任事故的概率,是提升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强力工具。3结论井下人员遇到险情自己无法脱身且没有完善的呼救系统,救援人员没有精确定位目标,救援延迟。假如能够实时查询到人员大致所处的位置和精确的员工数量,突发灾变,第一时间为救援工作决策和实施提供最有效的根据,提高救援效率,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事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另外定位功能的应用,能够快速查询人员到岗值班状况。参考文献:1万国锋.基于专家系统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J.计算机测量与掌握,2006,16(10):1424-1426.2沈宇超,沈树群.射频识别技术及其进展现状J.电子技术应用,1999(01):4-5.3徐公权.DjafarK.mynbaev,lowelll.scheiner.光纤通讯技术J.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29-271.4阳世荣,王少荣.基于rs-485与光纤混合通讯网络的脉冲功率检测系统J.广东电力,2006,19(09):70-72,78.作者:陈文娟 单位:1.太原理工大学 2.同煤浙能麻家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