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正数和负数 目标教案.docx
1.1正数和负数一、教学内容:第24页。二、教学目标:1、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感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类比的数学思想。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以及数0表示的 量的意义。2、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四、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请大家观看下表,你是否能发现一些你不熟悉的数呢?城市天气高温()低温()哈尔滨小雨156沈阳小雨197呼和浩特小雨831州雨夹雪34这些数的出现说明小学学习的数够不够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将数的范围扩大,并研究3、-4都是什么数?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二)认定目标:板书、用小黑板或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三)导学达标:1、正数、负数的引入:(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 1),黄队胜蓝队(1: 0),蓝队胜红队(I: 0),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3) 2006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 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教师解释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介绍确定足球比赛排名顺序的规定;两队积分不相同, 净胜球多的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净胜球数都相同,进球多的队排名在前。问题:在以上儿个问题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数据:-3、-2、.2.7%它们表示什么含义?问题:我们小学知道数。表示没有,仔细观察上述的各例子,数。都表示没有吗?如果 不是,请举例说明。教师给出正数、负数的概念,并说明。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号,例 如,+3。+ , +0.5就是3、0.5o 一个数前面的” +- ”号叫做它的符号。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是一个确定的温度,0的意义 已不仅是表示“没有“。2、正数、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一: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珠 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它表示什么含义?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它表 示什么含义?问题二:记录帐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则收入300元可记为多 少元?支出100元可记为多少元?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3图L12, L13,并思考上面图中 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什么?能否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例子。解释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后来正数和负数 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例如: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 (规定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为0)(四)达标测评:教科书,第3页练习1、2、3、4题教师巡视、指导,师生评价。(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的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说一说吗?2、“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的说法对吗?3、一a 一定是负数吗?4、在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5、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吗?你是如何面对的?(六)布置作业:教科书P3,第1、2、4、5题。五、课后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