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巧组游戏《彩虹通天塔——魔法城堡》说课稿.docx
-
资源ID:64651216
资源大小:12.5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小班巧组游戏《彩虹通天塔——魔法城堡》说课稿.docx
小班巧组游戏彩虹通天塔魔法城堡说课稿“彩虹通天塔”是由三种不同形状和五种不同颜色的积木组成,其玩 法多样,能充分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刺激幼儿视觉辨别能力的发展。在 积木建构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和认识积木,并在反复操作中形成对三 种大小积木之间的等量关系的初步认识,提高对平面图形及立体空间的想 象力和认知能力。在日常游戏中,孩子们喜欢用这份材料搭建各种各样的高塔、桥、房 子、城堡、小动物、生活用品等等,平面拼摆、立体组合、探索平衡的能 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普遍的 问题,就是孩子经常选择木柱、木片来拼组,很少用到小木块,或者自己 的材料盒里没有木柱和木片了才去使用小木块。经过讨论,孩子们说小木 块不好用、容易侄U,这说明孩子还不能很好地利用其等量关系来实现平衡。 为此,我设计了 “魔法城堡”的游戏,以“木块精灵想一起玩”的游戏情 境来激发孩子们更多使用木块精灵,从而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三种形状之 间的等量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我预设了三个活动目标:1 .实际操作目标:尝试运用“1个木柱二2个木片二4个木块”的等量关 系进行拼组。2 .思维训练目标:能搭出颜色、形状不同的高塔造型,提高空间布局 和结构造型能力。3 .情感态度目标:在高塔倒后能重新进行拼组,提高抗挫能力。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整个活动以情境游戏和幼儿自主操作贯穿,通 过“情境激趣一一自主操作一一经验分享一一拓展提升”四个环节,逐步 带领幼儿深入地去感知、体验和理解。第一环节:问题导入,情境激趣。我首先出示木块精灵很伤心的图片,同时播放以木块精灵口吻的录音 “小朋友们,我是木块精灵,我今天有点不开心,因为你们不喜欢邀请我 出来做游戏,我好伤心呀! ”来激发孩子们参与游戏的兴趣。以此来引出今 天的主题:邀请木块精灵一起玩游戏。引导幼儿围绕“木块精灵不开心” 这个问题简单讨论,然后进入操作区进行实际操作,进入第二环节。第二环节:自主操作,教师指导。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会重点关注以下几 个方面:1 .观察幼儿是否选用木块进行搭建,是怎么用的?2 .观察幼儿是一开始就选择木块进行搭建,还是最后时才用?木块用的 是否灵活?3 .关注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语言,了解幼儿操作时的想法,活动后进行 有目的地分享与提升。4 .观察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5 .观察幼儿是否用到“1个木柱二2个木片二4个木块”的等量关系。6 .根据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必要的交流和鼓励。第三环节:分享交流,经验总结。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根据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预设的游戏经验 进行交流分享。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梳理:首先是请幼儿来介绍一下 搭建了一个什么样的城堡,是否请出木块精灵来玩游戏了,引导幼儿说说 解决“木块精灵不开心”这个问题的办法,比如:我邀请了四个木块精灵 跟木柱精灵一起做游戏了。其次抓拍幼儿搭建过程中积木块散落的情况, 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搭建的城堡会倒?倒了之后心情是怎样的?接下来是怎 样把问题解决的?以此来达成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其中,在幼儿搭建的 作品中有意识地捕捉有等量关系的部分作品,拿出来重点分享,帮助幼儿 进一步巩固理解“1个木柱二2个木片二4个木块”的等量关系,从而突破本 次活动的难点。第四环节:经验运用,拓展提升。最后一个环节是整个活动的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刚刚在操作和分享中获得的经验,去进一步装饰魔法城堡,让魔法城堡变得更漂亮、 更有趣,在魔法变变变的愉快氛围中结束游戏。在本次活动中,主要有以下三个亮点:1 .在情境中唤起乐趣小班幼儿存在一种独特心理一一泛灵心理,也就是皮亚杰的泛灵论。 他们会将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因此我预设了木块精灵不 开心的情境,并且以积木精灵的口吻录成音频,瞬间唤起孩子们的同理心, 产生共情,从而激发他们邀请木块精灵一起出来玩的意愿。2 .在操作中探究发现小班幼儿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获取经验的途径主要通过直接 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将幼儿的自主操作作为 活动的重点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分享操作中的发现,“1个木柱二2个木片 二4个木块”的等量关系也逐渐被孩子们感知和理解,并能够在接下来的游 戏当中进行运用。3 .在运用中拓展经验经过情境的激发、实际的操作,幼儿更有意识地去使用木块进行拼组 游戏,等量关系的运用频率也变多了,我抓住这样的契机引导幼儿进一步 感知“1个木柱二2个木片二4个木块”这个规律,然后趁热打铁,营造一个 去好朋友的城堡参观的情境,使幼儿在游戏运用中巩固积木间的“等量关 系”这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