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班主任教学计划.docx
三年级下册班主任教学计划班主任工作安排是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一种设想与工作思路,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安排怎么做才完备?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关于三年级班主任教学安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爱。 三年级班主任教学安排篇一 本学期,我班将以学校德育教化的工作思路为指导,以学校少先队的中心工作为重心,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年龄特点,通过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化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加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化、自我管理的实力,使我班具有勤学、守纪、团结、向上的班风,使学生的各方面的实力和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一、学生状况分析:三年级有学生24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0人。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净和善,新奇心强,求知欲高。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化管理,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课堂上能够仔细听讲,主动回答问题,生活中敬重师长,酷爱劳动,能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为班级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学生的养成教化已初见成效。由于年龄小,自制实力差,仍有少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存在着上课时爱随意说话或者做小动作,作业拖拉潦草,不按时完成等现象。这有待于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加强。本学期将实行合理的措施,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二、本学期班主任工作重点:1、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的养成教化和行为习惯教化。2、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以及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各种教化。例如结合三八、清明、五一、植树节等各种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敬重父母等教化。3、抓好班级的纪律、卫生、学习、三操等常规工作,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以班风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高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重点要做好转化后进生特殊是双差生的教化工作,力争做到班级全体学生的均衡、和谐发展4、与学生建立同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化、自我管理实力。5、加强学生的平安教化,做到平安工作的常常性、刚好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班级中杜绝一切平安事故。6、在学生中培育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成果及表现好的同学要常常激励,即要确定成果,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对学习成果以及表现差的学生也不要一棒子打死,要留意教化的方式方法,擅长发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激励表扬,多加强教化,严格要求,使他们有信念、有志气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7、开展写好字,读好书,做好文的活动。在班级举办故事会,美文诗词朗诵会等活动。8、布置美化教室,按月更换优秀作业,出墙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育学生各方面的爱好。同时,在班级中开展有益、健康的课间活动;三、促进良好班风班纪形成的详细措施:1、狠抓班集体建设。进一步加强班委会建设,选拔得才兼备者充溢班级,培育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实力,形成表率,当好班主任的好帮手。充分树立班长的威信,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刚好指导班长开展各项活动。班级里全面培育勤奋踏实、团结向上的班风。树立有影响力的勤奋的孩子的形象,严厉制止违纪现象。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犹如学们发生的小摩擦向班长报告,由班长负责解决。不管上什么课,假如老师每来或者有事出去了,班长就应当自动担起管理义务简洁的布置一些课堂作业,使教室保持宁静。其他全部的班干部有事也干脆向班长反映,由班长解决。坚持每星期一次班会的召开,做到刚好了解状况刚好反馈处理。做到严格要求。2、加强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育。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化,力争逐步做到:自我发觉、自我管理、自我订正、自我养成、自我监督。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文明礼貌教化入手,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好班级中各项任务的评比,形成一套系统的班级评比体系,培育比学赶帮的良好班风。充分利用好班级评比台。以评比促进学生自觉养成习惯。3、针对上学期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培育学生的阅读爱好。(1)、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选举图书管理员,制定好图书管理体制,让学生在有序的借阅中,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借有还,有损必赔"。(2)、为学生定期选一些学生喜爱读的书籍,供学生阅读。(3)、指定时间进行班级集体阅读。召开读书汇报会。激励学生写读书感,摘抄美丽词汇,办阅读小报等。4、加强个别教化,注意学生中的差异。多接近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针对差异实行不同的教化措施和教化方法。5、做好家长工作。做到刚好联系,有问题共同解决。开好家长会,主动引导家长参加到班级工作中来,努力使其成为教化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助手。引导家长多关切子女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刚好反馈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求双向了解,双向教化,起到更好的教化效果。6、重视各项活动的开展,有安排,有落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7、面对全体学生,要顾全大局,做到抓两头促中间;成果、表现好的学生要常常激励,既要确定成果,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关切、爱惜后进生,刚好捕获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激励,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念。总之,本学期我将在实、细、严上下工夫,让班级管理有序进行,更上一个台阶,使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保证学生学习成果的稳定或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三年级班主任教学安排篇二 一、指导思想以素养教化为指导思想,采纳现代化教学方法,结合三年级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细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培育创新精神。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化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化的确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学问的积累状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语文实践实力,培育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其次组和第五组各支配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爱惜四周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珍贵的亲情、友情;奇妙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闻。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化价值。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2、结合专题接着支配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意图文并茂。三、学生状况分析三年级七班共有学生76名,其中男生41名,女生35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优等生精彩,潜力生较多这种状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仔细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肯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潜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打算,不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用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须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欢乐学习,共同进步。四、教学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2.相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相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3.会运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实力。接着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4.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接着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接着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接着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美丽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10.接着培育读书看报的习惯,保藏并与同学沟通图书资料。11.留心四周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加习作的自信念。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共享习作的欢乐。12.能用一般话交谈。在交谈中能仔细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看法与人商讨。接着详细生动地讲解并描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晰明白地讲解并描述一件事情。13.结合语文学习,视察大自然、视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视察所得。14、这个学期,依据班级状况,安排期末成果人平分达到70分,及格率90%,优秀率50%。五、教学措施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留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3、注意口语交际实力的培育及写话实力的培育。4、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建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同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子,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注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老师应转变观念,更新学问,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建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敏捷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5、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学问与实力、情感与看法、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探讨式教学。6、重视情感、看法、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主动的人生看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当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7、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实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建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8、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