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题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训练【含答案】.docx
课题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L (聊城模拟)春秋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却自称为“王" 国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A.分封制遭到破坏B.官僚政治正式确立C.井田制开始瓦解D.宗法制影响扩大选Ao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周天子称为周王,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分封制下的 “各诸侯国的国君”称为“公”或“侯”;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却自称为“王”,这反 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A正确;官僚政治确立的标志是郡县制,材料没有涉及,B错误;据所学可 知,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时期,C错误;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D错误。【拔高训练】周礼考工记载:天子之城“方九里”(约10.4 km2)o从考古数据看,洛阳周王城遗址与之相符;东周故城中,秦都雍城、鲁都曲阜、秦都咸阳宫城等也超过了 10 km2o这反映出()A.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原貌B.地方诸侯冲破礼制束缚C.秦国国家组织能力领先群雄D.分封制的经济基础彻底动摇选B。东周战国时期,秦、鲁等国都城达到了周礼所说的“天子之城方九里'”的规模, 反映出地方诸侯冲破了礼制束缚,B正确;“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原貌”与材料主旨不符,A 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秦国国家组织能力领先群雄,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经济基础即井 田制的“彻底动摇”,D错误。2 .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这说明了()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C.血缘政治得到加强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C.血缘政治得到加强B.分封制的崩溃D.中央集权加强选A。从材料中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分布更广泛”可以看出,华夏文明 对周边部族的吸引力增强,周边部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也在增强,故A正确;分封制的崩溃、 中央集权加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D错误;血缘政治得到加强的表述与战国时期的史实不 符,故C错误。3 .(烟台模拟)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税租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 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 国时期()A.国君集权趋势开始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C.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D.周王失去了 “天下共主”地位选A。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封君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由国君派遣的“相”主管和掌握赵、秦 等国封邑的治理和兵权,这体现的是国君的权力开始集中,因此A正确。B、C是在秦朝,排除;D 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4.(唐山模拟)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论证“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的论据中 最具说服力的是()A.国语中“宗庙之牺,为吠亩之勤”的记载B.春秋时期孔子的一个著名弟子冉耕,字伯牛C.考古出土的春秋时期大量铁犁等生产工具D.刘兴林牛耕起源和早期的牛耕中的论点选C。实物史料是指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包括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等,第一手史料是 指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资料,直接反映当时情况,一般来 说,第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更高,实物史料一般是第一手史料,考古出土的春秋时期大量铁犁 等生产工具,就是实物史料,故选C;国语属于文献史料,文献史料大多是第二手史料,排除 A; “春秋时期孔子的一个著名弟子冉耕,字伯牛”也属于文献史料,排除B;刘兴林的牛耕起 源和早期的牛耕属于史学著作,属于一家之言,排除D。5.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 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使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B.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C.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D.主要在于兴修水利工程选C。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 出现与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6.(济南模拟)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墨家则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他们的主张相同之处在于()A.建立集权制度B.实现富国强兵C.完善人才选拔体制D.打破原有政治秩序选D。依据材料,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 实”,由此可以看出法家主张集权、主张选拔有才能的人出任官员;而墨家提出“虽在农与工 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主张选贤任能,即为“尚贤”,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主张是改变原 来的世卿世禄制,也就是打破原有的政治秩序,故选D;法家思想中有集权思想,但材料中墨家 并未体现集权,排除A;材料反映了法家和墨家如何治国的主张,并未体现他们的目的是富国强 兵,排除B;材料中的法家和墨家都涉及了如何选拔人才,但并未形成完善的人才选拔体制,排 除Co7 .(洛阳模拟)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舍本而事 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这种经济思想()A.体现了富国强兵的要求8 .根源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加速了分封制度的瓦解D.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选Ao根据材料“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 守,不可以战”可知,这种经济思想认为致力于农业发展能有效治理国家,从事工商业不利于国 家防守攻战,故这一思想是为了维护统治基础、满足国家政权积累财富和攻战的需要,体现了 富国强兵的要求,故选A;根据所学,此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排除B;材料中的经 济思想强调重视农业有利于国家治理和防守攻战,并未体现对分封制的瓦解作用,排除C;为小 农经济产生奠定基础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非材料中重视农业、轻视工商 业的思想,排除D。8 .孔子治学主张“博学”,即“多闻”“多见”,掌握广博的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人。论语 日:“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 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据此可知,孔子倡导“博学”的重要目 的是 ()A.增长人的才艺B.立德树人C.培育政治人才D.改造社会选B。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不好学会导致“愚荡贼绞乱狂”, 说明其认为好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道德素养的提升,即立德树人,B正确;题干中不好学的结 果与才艺、政治、社会无关,由此可以推断好学目的不是增长才艺、培养政治人才、改造社会, 排除A、C、Do9 .(青岛模拟)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 (法官),瞽叟(舜父)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日: “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曰:"舜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乐而忘天下J孟子倾向于 ()A.主张治国应当施以仁政B.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C.主张治国应当施以法治D.不遵守法治而顾全人伦选A。从材料中的“舜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乐而忘天下”等信息来看,“窃负而逃” 是孟子依据儒家伦理对问题解决办法的假设,说明孟子倾向于德化天下的王道之治,主张治国 应当施以仁政,故答案为A;材料没有反映孟子区分“庶人”和“大夫”以及不同的解决办法, 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主张“德治”,排除C; “不遵守法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10.(武汉模拟)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J孔子主张“名正言顺”的实质是 ()A.维护封建君主统治秩序B.维护奴隶制社会的稳定C.孔子的仁爱思想I).维护奴隶制社会等级秩序选D。孔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他认为“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 足”,所以孔子主张“名正言顺”的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社会的等级秩序,故选D;孔子代表的是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排除A;孔子不仅是要维护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要维护等级秩序,排 除B;材料反映的是孔子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思想,而非仁爱思想,排除Co【加固训练】荀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日:分(指差异性)。分何 以能行?日: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J荀子强调“群”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等级秩序,实现社会和谐B.用礼乐规范行为,使人向善C.反对苛政刑杀,建立统一国家D.呼吁王道和仁义,以德治民选Ao荀子认为,有了等级名分才有了社会群体,根据道义确定了等级名分,人们就能和睦协调、 团结一致,力量就强盛。由此可知,荀子强调“群”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等级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用礼乐规范行为,故B错误;材料没有表达反对苛政刑杀、以德治民, 故C、D错误。在先秦的百家争鸣中法家出现较晚,但却异军突起,逐渐取得与儒、道、墨家相抗衡的地位 并一度占据优势。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在于法家()A.比其他各家思想优越B.提出了系统治国理论C.重视维护君主的权威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选Do各家学说地位平等,无法说明哪家思想史优越,A说法错误;百家争鸣中众多学派都提出 了系统的治国理论,故B错误;重视维护统治者权威不是法家独有的,故C错误;法家主张建立 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故D正确。【加固训练】(潍坊模拟)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 子”,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的相同之处是都主张()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选D。根据材料孟子主张天下统一,墨子认为天下百姓与天子相同,只有在统一后才会处于相同 的国家内,韩非主张中央集权,也是维护国家统一,故选D;君主专制是法家主张,排除A;仁政是 儒家思想主张,题干未体现,排除B;以德治国是孔子主张,排除Co12.战国时期虽有显学,却无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之别,更无法确定谁是统治思想,谁是被统 治思想,各家地位平等,竞流并逐,都有可能通过“上说下教”进入王者的殿堂,或在民众中产 生重要影响。材料意在说明战国时期 ()A.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B. “士”阶层活跃并且受到重用C.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大变革时代D.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开放的特点选Do战国时期,各家学派地位平等,竞流并逐,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故选D;A不符合材料 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士”阶层受到重用的信息,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礼崩乐坏,排 除Co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儒、法两学派思想是古代中国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 已(如果只有本性),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荀子材料二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呵斥)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 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 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 爱、听于威矣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 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1)根据材料一,归纳荀子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背景。(6分)根据材料二,归纳韩非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秦朝施政的影响。(6分) 第题第一问主张,根据材料一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得出人天性不知礼义(或人性本恶); 根据材料一 “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得出通过学习、思考获取礼义;根据材料一 “人 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得出礼义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第二问背景,根据所学知 识,从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的局势分析。第题第一问主 张,根据材料二“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 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得出以 法治国;根据材料二“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得出厚赏重 罚;根据材料二“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得出法令统一。第二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 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积极影响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消极影响是容易造成暴政, 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国家灭亡。答案:(1)主张:人天性不知礼义(或人性本恶);通过学习、思考获取礼义;礼义规范个人行为, 维护社会秩序。背景: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封建制度确立);礼崩乐坏。(6分)主张:以法治国;厚赏;重罚;法令统一。(任答三点即可)影响:积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消极:造成暴政,激化矛盾。(6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晋献公曾祖父(非嫡长子)被封到曲沃(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很快,力量壮大起来。经过七十年时间,晋献公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将晋国国君消灭。西周天子对此违反宗法制 度的行为束手无策。晋献公即位后,地位不稳,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强大,威胁到国君。于 是,晋献公将同姓的公族消灭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 虽然消除了公族内部对君位的威胁,可是这样一来,政权就渐渐落到卿大夫手中。这种卿权坐 大的现象在秦国却并不严重。晋国的卿权强大,发展到极致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强大统一的 晋国顷刻间消失了。卿权坐大是春秋时期历史的必然,但发生在晋国等少数诸侯国中又是历史 的偶然。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王立群读史札记材料二 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个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 如果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一个人来替代他,并且这个替代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 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试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的角度解析晋国解体的原因。据材料一 “西周天子对此违反宗法制度的行为束手无策”得出在政治上,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据材料一 “农业发展很快,力量壮大起来”得出在经济上,井田制在不断瓦解;结合所学得出在 文化上,礼崩乐坏;据材料一 “卿权坐大是春秋时期历史的必然”得出最终三家分晋只不过是 周王朝走向解体的一个缩影,它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据材料一 “晋献公将同姓的公族消灭 屠杀殆尽”得出,晋献公将同姓的公族消灭殆尽,导致“晋无公族”,削弱了其统治的宗族支持 基础;据材料一 “发生在晋国等少数诸侯国中又是历史的偶然”得出,“晋无公族”是晋国卿 权坐大和晋国走向解体的偶然因素。答案:原因:在政治上,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在经济上,井田制在不断瓦解;在文化上,礼崩乐坏。最终三家分晋只不过是周王朝走向解体的一个缩影,它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6分)晋献公将同姓的公族消灭殆尽,导致“晋无公族”,削弱了其统治的宗族支持基础,这是晋国卿权坐大和晋国走向解体的偶然因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