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模板.docx
-
资源ID:64855764
资源大小:14.8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模板.docx
2023年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模板 地理老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打算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以下是我整理的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安排,希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安排1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初步驾驭了学习地理的方法,驾驭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驾驭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需驾驭的地理基础学问和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娴熟的运用所学的地理学问说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实力和分析推理实力,提高学生绘图的实力。同时,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驾驭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驾驭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相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相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驾驭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驾驭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其次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驾驭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留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驾驭。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缘由。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实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学问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说明地理现象产生的缘由的实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意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学问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驾驭所学的地理学问,并提高应用地理学问的实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觉问题刚好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学问的精确性,同时培育学生敬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五、详细措施 1、仔细参加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2、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仔细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 4、主动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化教学实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学问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打算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安排2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教育处工作安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学问有更深化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索;能够在探究实力、学习实力和解决问题实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亲密联系的地理学问,传达地理思想,培育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和初步实力,最终培育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当八年级三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任务。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学问有了肯定的感性相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推断的实力。对世界概况有了肯定的了解。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驾驭。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意分层次,面对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动身点,建立新的教材结构。供应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实力。本册教科书始终如一地留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实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说明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沟通等实力的训练。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探讨、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共分四节。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状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驾驭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其次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留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驾驭。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四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共分三节。介绍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影响交通、农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四、教学任务: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相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驾驭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2、相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能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相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相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了解交通运输网络和工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5、接着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实力和空间想象实力,并能运用所学的地理学问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实的受到爱国主义教化,感受祖国的宏大和美妙,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安排3 一、基本状况分析 该年级现有学生70人,而且七年级地理基础打的比较扎实,成果很好,这给八年级的教学供应了很大的帮助。但总体上讲,学生读图、识图的实力还很差,主要是靠死记硬背。而且随着学科的增加,学生可利用的课外时间也相对削减,也给成果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教学目标 本期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图版八年级上期,包括:陆地与海洋、多样的世界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其中,前两章为重点内容,而且为中考必考章节,难度相对较大。 三、实力培育 针对该年级学生读图、识图实力较差的问题,本期主要加强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实力培育,主要是充分利用好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并加强学生这方面的专题练习,教会学生如何去读图,如何在图中去找寻有效信息,如何正确地解题。并能把所学学问敏捷地运用,而得到扎实驾驭的效果。 四、教学进度支配 1周:海陆分布 2周:海陆变迁 3周:世界的气温柔降水 4周:世界的气候类型 5周:学月检测 6周:气候与人类活动 7周:人种和人口 8周:语言与宗教 9周:聚落 10周:半期检测 11周: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改变 12周:国家和地区 13周:国际合作 14、15、16周:八年级下部分内容 1720周:期末复习 教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