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高中化学(必修2).ppt
-
资源ID:64859992
资源大小:254.49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高中化学(必修2).ppt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主讲:吴思杰 专题1 微观结构和物质的多样性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二、教学要求解读三、教学建议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吴思杰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专题教学内容具有下列三个特点本专题教学内容具有下列三个特点2本专题的内容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本专题内容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的素材1三个单元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层次递进 关系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专题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具有下本专题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具有下列三个特点列三个特点2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3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增强直观性1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引导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基本要求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解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有以下内容: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总是先排满内层再依次向外层排布;各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2n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外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在正确书写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基础上应能说出其具体含义及各电子层的名称。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基本要求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性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随元素核电荷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解读: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应能说出相应的实验判据与实验事实。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基本要求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了解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了解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除知道周期、族的位置外,还应了解如下关系: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族序数;IVAVIIA族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8-主族数。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发展要求 原子序数大于18的部分典型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解读:原子序数大于18的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不应放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之前,应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结合起来,这既可使学生更为熟练地运用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又可使学生更为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发展要求1.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史话”查阅有关元素周期律发现和应用的史料,并从历史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各种形式。解读:查阅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各种形式,只是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上作引导,不作知识的要求。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基本要求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力,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多样性理解物质的多样性。解读:不要求全面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只要知道两者相比后者的作用力要小得多就可以了。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基本要求知道离子键的概念和成因,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知道共价键的概念及其成因,共价分子的特点,了解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差异的原因。解读: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判断只要求含活泼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和铵盐。共价分子的特点主要指和离子化合物相比两者之间的差异。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的可从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数目、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加以比较,不正面涉及共价键的键能大小。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基本要求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能将共价分子的电子式转换成结构式。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解读: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仅限于由单原子形成的阴、阳离子化合物及强碱。共价分子电子式的书写仅限于八电子(氢原子2电子)稳定结构。了解分子间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是指物质的硬度、熔、沸点。不要求解释溶解性等其它物理性质。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展要求了解一些简单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键能的概念。以水为例认识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解读:因教材中出现了水、氨、甲烷等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可让学生根据模型认识这些简单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情况。键能概念的了解只为后续课程作铺垫,此处不作教学要求。了解水分子间存在的氢键对水的物理性质的影响,不必讲氢键是怎样形成的。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基本要求从微观结构了解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以碳、氧的同素异形体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解读:主要从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晶体分类角度去认识物质的多样性。除碳、氧以外的同素异形体,可作一般了解,不讲解分子组成和结构。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基本要求以C4H10和C2H6O为例认识同分异构现象。了解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石英的微观结构,知道晶体可以分成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解读: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不作更多的扩展。只要求知道金属晶体是晶体中的一类,不要求掌握构成该类晶体的微粒和作用力。二、教学要求解读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发展要求 知道四类晶体的主要特性。解读:原子晶体的判断仅限于金刚石、石英、单晶硅。晶体的特性主要是指硬度、熔、沸点等。金属晶体的通性不要求从晶体的结构去加以解释。单元名称内容建议课时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2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0.5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1.5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同素异形现象1同分异构现象1不同类型的晶体1专题回顾和小结1合计10课时分配建议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彰显两条主线彰显两条主线微观粒子相互间的作用力 物质运动取能量最低方式 2灵活采用探究式教学和有意义讲灵活采用探究式教学和有意义讲解式教学方式解式教学方式表1-4 硅、磷、硫、氯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元素14Si15P16S17Cl单质与氢气的反应高温下反应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加热时反应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SiH4PH3H2SHCl最低化合价-4-3-2-1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不稳定 不稳定受热分解稳定表1-5 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元素11Na12Mg12Al14Si15P16S17Cl原子结构示意图(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略)最高化合价+1+2+3+4+5+6+7酸碱性强弱强碱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弱酸中强酸强酸 酸性更强“用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研究硅、磷、硫、氯四种元素的单质和氢气化合的难易及它们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无机化学反应手册(湖南科学出版社)P98:Si+H2=SiH4(加热到硅的熔点以上才发生此反应)无机化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P574室温下SiH4是稳定的,“稳定性比甲烷差”“SiH4在773K以上分解为Si和H2”“SiH4能与氧气猛烈反应,在空气中可以自燃”无机化学反应手册(湖南科学出版社)P54 300以上“2P+3H2=2PH3+5千卡(PH3的产率不超过1%)”有意义的讲解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l第一,要求师生进行大量的相互作用。教师在呈现教材的同时,必须引起学生的思考反应。l第二,大量地运用例子。这种教学虽然强调有意义的言语材料学习,但也可以运用图画,图解或图片辅助教学。l第三,这种教学是演绎式的。教学首先呈现最一般的包容广的上位概念,而后从其中推测出较具体的下位概念。l第四,这种教学具有一定的程序。教材的呈现必须遵循某些步骤,尤其是先要呈现一个先行组织者,然后再把下位的内容逐一呈现出来。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3.适当强调同主族的元素的性质相似性适当强调同主族的元素的性质相似性 4关于化学实验的建议关于化学实验的建议(1)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探究实验(1)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探究实验 操作和观察:将擦亮的镁条放入水中,观察到镁带表面仅有少量有很小的细密气泡,且在镁条的边角处气泡更多一些。提出问题:从观察到现象似乎还不足以证明两者是否发生了反应。如何证实镁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1)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探究实验 操作和观察:从钠和水的反应得到启示,在试管中滴入酚酞,观察到镁带表面似有若隐若现的粉红色。提出问题:如何加快反应的速率?操作和观察:通过加热试管的方法,可看到红色充满整个溶液,并有较多的气泡。提出问题:镁和水能反应的主要证据是什么?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3.适当强调同主族的元素的性质相似性适当强调同主族的元素的性质相似性 4关于化学实验的建议关于化学实验的建议(1)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探究实验(2)补充其它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和水的反应(3)C4H10分子结构模型的制作1.彰显两条主线彰显两条主线2灵活采用探究式教学和有意义讲解式灵活采用探究式教学和有意义讲解式教学方式教学方式 谢谢各位,请提出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