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学科《资本论》理论资源的再开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
-
资源ID:64882159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思想品德)学科《资本论》理论资源的再开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资本论理论资源的再开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内容提要】资本论是一部包含着丰富理论资源的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的科学价值和历史地位,是任何其他经济学著作所不能代替的。它所包含的丰富的经济理论资源,关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研究和对待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征询题,仍然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性的实践意义。对其理论资源的再开发和在新的社会经济实践中加以运用,都将丰富和开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关 键 词】资本论/理论资源/再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正 文 】 一、征询题的提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终生心血和智慧凝成的一部博大精深的划时代巨著。它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学说为一体,不仅深化提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开展的内在规律和必定趋势,而且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消费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再消费过程和经济治理的一般原理。因而,资本论并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判决书,而且仍然一部包含着丰富理论资源的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然而,十分遗憾的是,我们在学习、研究和应用资本论理论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注重和强调了资本论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定性的结论性原理,大概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资本论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甚至已经“过时”了。但是,当我们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转轨道后,市场经济开展所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征询题,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资本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强大的理论活力。它的科学价值和历史地位,是任何其他经济学著作所不能代替的。它所包含的丰富的经济理论资源,关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研究和对待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征询题,仍然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性的实践意义。仅就当代中国的经济开展来说,能够断言,对资本论理论资源的再开发,其中包括对某些资本范畴只要抽象掉特别的资本属性的再开发,必将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开展带来强大的活力与活力,同时,在新的社会经济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得到新的丰富和开展。 由于资本论理论资源极大丰富,这里仅就其中的假设干征询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资本论理论资源的再开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开展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说明,并希望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化,使研究成果有效运用于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开展。 二、征询题的说明 (一)社会经济开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文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开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注:资本论第1卷,第12页。)这里所讲的“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开展和变革,遭到社会开展内在规律的支配,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定性,从而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一是就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开展来说,由人类社会消费力与消费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形态代替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代替奴隶社会的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都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二是就人类社会实现社会经济联络或经济调理的根本方式而言,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今后计划经济代替商 品经济,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反复说明,我们能够顺应社会消费关系一定要习惯社会消费力开展规律的要求,进展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但我们绝不可能超越商品经济其中包括市场经济开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或阶段,而把今后计划经济作为现阶段的根本经济方式。假设违犯这一“自然历史过程”,不仅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会延误经济开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三是就人类社会消费力开展的阶段或形态而言,由工业经济代替传统的农业经济,由知识经济代替传统的工业经济,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重新学习、研究、开发和运用资本论关于社会经济开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论,意在认真研究和提示包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过程中的各种客观规律,从而提高按经济规律要求办事的自觉性,以及各种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正确指导当代中国经济的振兴和开展。 (二)社会经济开展的“机体变化”论 马克思在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机体时,有一个科学的说明:“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同时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注:资本论第1卷,第47页。) 消费材料的所有制,是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或经济形态的根底。这种根底作为一种机体,也处在经常变化之中。不仅资本主义的消费材料私人所有制在占有方式和实现方式上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而且社会主义的消费材料公有制在占有方式和实现方式上也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因而,我们不应该把人类社会的消费材料所有制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消费材料公有制,看作原封不动的坚实的结晶体,也不应该把哪一个经典作家对此的一个论断当作万古不变的信条。正如恩格斯在晚年答复费加罗报记者提征询时所说:“我们不计划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今后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当我们把消费材料转交到整个社会手里时,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628页。 )倒是我们曾用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本人为本人划定了自我束缚的“框框”。 重新学习、研究、开发和运用资本论关于社会经济开展的“机体变化”论,关于指导我们接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寻找和开展有利于促进社会消费力开展的所有制实现方式,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社会经济的“劳动消费率”论 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因而能够最终代替和战胜旧的社会经济制度,究其渊源,是由于新社会经济制度能够制造高于旧社会经济制度的劳动消费率。资本论中关于“劳动消费率”的理论,科学地提示了提高劳动消费率的机密所在:“劳动消费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过去劳动的份额增加,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注:资本论第3卷,第290页,第127页,第722页,第816 页,第864页,第97页,第716页。)而且,还强调指出:“在消费者按照预定调理消费的社会中,甚至在简单的商品消费中,劳动消费率也无条件地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注:资本论第3卷, 第290页,第127页,第722页,第816页,第864页,第97页,第7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