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学科有关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点体会.doc
-
资源ID:64883370
资源大小:11.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思想品德)学科有关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点体会.doc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有关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点体会 教会学生知识并不难,教会学生做人,是最难的。现代社会信息和物质急剧膨胀,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因过分追求物质和个性解放而带来的“文明危机”,使一些固有的道德标准遭到了极大的冲击。正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和稳定道德认识。为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创立情境,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使学消费生愉悦心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从而使学消费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考虑,去探明课文内容所包含的道德认识,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老师在大胆的实践中体验、提高,积累经历,总结教训。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老师如此,学生亦如此。因此才有了叶老师说的“课堂上的小游戏,课堂外的大游戏。”人的一切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正如亚里士多德说:“德行不是有了才做,而是做了才有”。已经被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和认识,变成每个个体的道德观念和认识,是需要通过不断的体验来内化和强化。现代教育学的研究说明,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但远大理想的孕育,美妙情感的萌发、高尚情操的养成,都必须通过体验才能完成。只有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刻骨铭心、终身不忘。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多体验多探究多讨论,到达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主地学习。如此,才能使学生构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有效地稳定思想品德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