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饲料项目运营方案_范文.docx
MACRO.泓域咨询 /洛阳饲料项目运营方案洛阳饲料项目运营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9一、 行业基本特征9二、 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0三、 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12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3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15一、 行业壁垒15二、 行业影响因素16三、 行业规模19第三章 项目概述21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21二、 项目建设地点21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21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21五、 建设背景、规模22六、 项目建设进度23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23八、 环境影响24九、 建设投资估算24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5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27第四章 选址分析28一、 项目选址原则28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8三、 创新驱动发展34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6五、 产业发展方向36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9第五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40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0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0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1第六章 法人治理42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2二、 董事47三、 高级管理人员52四、 监事54第七章 SWOT分析说明56一、 优势分析(S)56二、 劣势分析(W)58三、 机会分析(O)58四、 威胁分析(T)59第八章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63一、 人力资源配置63劳动定员一览表63二、 员工技能培训63第九章 原辅材料分析65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65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65第十章 劳动安全分析67一、 编制依据67二、 防范措施68三、 预期效果评价71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分析72一、 环境保护综述72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3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7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78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8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79七、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80第十二章 项目投资分析81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81二、 建设投资估算82建设投资估算表84三、 建设期利息8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4四、 流动资金85流动资金估算表86五、 总投资8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7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8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90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4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7三、 偿债能力分析9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9第十四章 项目招标方案101一、 项目招标依据101二、 项目招标范围101三、 招标要求101四、 招标组织方式103五、 招标信息发布105第十五章 项目总结106第十六章 附表10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08建设投资估算表10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1流动资金估算表11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8报告说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出于降低饲料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抗风险能力等目的,一些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在市场地位相对稳固后,开始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进入原料贸易、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领域;而一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出于掌控上游资源和实施一体化经营的目的,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而进入养殖业。这些一体化的企业为降低成本,将设立或者并购饲料企业,从而压缩商业饲料的市场容量,产业间的整合也致使饲料加工行业呈现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6255.7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056.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39%;建设期利息224.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6%;流动资金5974.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75%。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51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1065.56万元,净利润7782.2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86%,财务净现值8564.0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8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经分析,本期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相关政策,项目建设及投产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因此,项目投资建设各项评价均可行。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好成本,制定好项目的详细规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加强项目建设期的建设管理及项目运营期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加强产品生产的现金流管理,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足,同时保证各产业链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控制产品的次品率,赢得市场和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的局面。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行业基本特征1、饲料需求继续增长饲料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预计到2020年,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0%以上,随着养殖业规模化进程的加快,饲料行业集中度将随之上升,养殖业稳健发展亦为饲料产业发展提供较大空间。2、行业整合升级,集中度不断提高随着饲料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饲料产量不断增加,规模企业间竞争加剧,经营规模小、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低的饲料加工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饲料行业在不断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饲料加工企业开始提高饲料、畜牧及食品加工产业关联度,推动了饲料加工行业的转型和提升。饲料加工企业不仅要依靠扩大产量和提高市场份额获得竞争优势,同时要不断提高饲料生产科技水平,降低农产品等原料成本,研制和开发新产品。3、“优质、安全”是生产趋势随着人们对绿色肉蛋奶类食品要求的增强,人们对养殖业、畜牧业乃至其上游的饲料加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饲料作为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源头,与食品安全紧密相连。为避免饲料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在动物体内对食用者造成危害,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已在饲料安全的要求上加大力度,未来可能出台强制性的规定,出现饲料安全问题的企业将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由此来看重视安全、坚守安全的饲料企业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二、 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从饲料生产企业分析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底全国获得饲料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0,858、10,113和7,061家,2015年进一步降到了6,000余家。养殖的集约化发展,使得技术、质量、售后、品牌落后的小企业的淘汰速度进一步加快,根据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年产100万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集团达到40家,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可见,饲料加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高,大中型企业控制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出于降低饲料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抗风险能力等目的,一些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在市场地位相对稳固后,开始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进入原料贸易、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领域;而一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出于掌控上游资源和实施一体化经营的目的,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而进入养殖业。这些一体化的企业为降低成本,将设立或者并购饲料企业,从而压缩商业饲料的市场容量,产业间的整合也致使饲料加工行业呈现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2、从产品结构角度分析饲料产品中如铜、铁、锰、锌等微量元素含量高或抗生素含量高都将导致养殖污染物排放超标,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居民饮水健康。研究开发低氮、低磷、低微量元素排放饲料配方技术,推广环保型饲料产品,促进养殖污染物减排是新的发展趋势。整体来看,无污染、无残留、无副作用、抗疾病、无耐药性、促生长的环保型绿色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是目前饲料加工行业产品发展方向。3、从原料供应角度分析生产饲料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玉米、大豆、鱼粉、赖氨酸等。根据USDA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4年国内玉米产量为2.42亿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总量连续五年保持增长;2014年国内大豆产量为0.16亿吨,比上年度略有下滑,但进口大豆总量为0.71亿吨,同比增长12.61%;2014年国产鱼粉产量为44万吨,进口鱼粉90万吨,合计供应总量约为134万吨,而总消费量约为133万吨。自2015年4季度以来,玉米价格的大幅下挫降低了饲料企业的原料成本,同时提升了产品的单吨毛利及毛利率。以上数据表明,国内饲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供应情况基本稳定,有利于饲料行业的平稳发展。4、从消费市场角度分析(1)猪饲料产量自2007年至今首次出现下滑由于猪价连续低迷,2014年年初以来我国生猪养殖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全国猪粮比价连续71周低于6:1盈亏平衡点;其次,进口猪肉数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生猪市场,据慧通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进口猪肉近80万吨;此外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的实施,导致2015年至少有500万中小养殖户退出历史舞台。截至2015年底,母猪存栏量在4,000万头左右,低于近几年的历史平均水平。(2)蛋禽饲料和肉禽饲料出现大幅增长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蛋禽饲料产量3,019.80万吨,同比增长4.10%;肉禽饲料产量5,514.80万吨,同比增长9.60%。全国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规模养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扩大饲料加工市场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以及养殖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我国饲料加工工业虽然短期出现调整,目前处于增长期并逐步走向成熟。三、 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饲料加工行业是养殖业的上游。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畜、禽、水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并具有稳定性,因此饲料行业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上升或下滑特点。受粮食生产区域性的影响,全国各地饲料品种存在差异,饲料的消费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对于产粮大省,如东北、华北地区,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在市场中所占比例较大,而对于南方沿海养殖大省,饲料产品以配合饲料为主。受畜牧产品的市场消费和养殖动物生长的季节性特点影响,我国饲料消费市场存在季节性。畜产品消费市场季节性主要表现为:重大节日前消费旺盛,节日后通常会出现消费疲软。每年“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十一”等节日,市场畜产品消费量会明显增加。其中以春节前后饲料的消费季节性最为明显,每年春节前,我国南方地区有杀年猪和制作腌腊制品的习惯,肥猪与家禽会在这段时间大量出栏,在出栏前的一段时期,大量育肥形成饲料消费的旺季。而在春节后两个月,猪和禽的养殖存栏量大幅下降,形成饲料消费的淡季。水产养殖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更为明显。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冬天寒冷,并非鱼类的最佳生长温度,且大多数鱼类在寒冷季节基本不需进食,因此每年11月到次年的4月为水产饲料销售的淡季,5-10月为水产饲料销售的旺季。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行业壁垒1、行业准入壁垒国内对饲料生产企业实施严格的行政审批制,企业只有获得饲料生产许可证才能从事饲料生产经营。该许可证办理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新设立企业通过相关认证比较困难,从而较难进入饲料加工行业领域。2、技术壁垒饲料技术主要体现在配方技术,饲料企业通过研究动物营养需求来不断优化饲料配方,可以促进动物高效生长,同时又降低饲料成本,最终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效益。饲料技术的难度体现在技术研发的持续性,需要根据养殖区域变化、动物营养需求变化,持续优化饲料配方,长期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饲料企业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组建一个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建立长效的研发机制,不断进行技术和工艺研究,以满足饲料加工行业的技术要求。随着饲料加工行业逐渐进入新的竞争阶段,不掌握较高的饲料技术,仅凭资金和营销手段已经无法在饲料行业顺利发展,而掌握饲料技术需要较高研发投入和较长的时间积累。因此,饲料加工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3、规模及资金壁垒饲料产品存在运输半径的限制,一般情况下,配合料的运输半径为60-100公里,浓缩料的运输半径为150-200公里,预混料的运输半径为300-500公里。因此企业想要快速扩大市场规模,就需要扩大企业规模,采取属地经营的模式。同时,饲料生产企业对资金周转能力要求也较高,资金实力将成为进入饲料行业的限制性因素之一。4、品牌壁垒品牌是企业技术、规模、营销等方面的综合外在体现。品牌已经成为大型饲料加工企业业务规模扩张的重要手段。在饲料行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知名度高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相对更容易被大型农牧企业、养殖场和贸易商接受,新入行的企业则因为知名度低,增加了业务拓展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市场开发的费用支出。规模小或者新进入的企业由于品牌知名度低,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市场开发,提高品牌影响力,才能逐步被客户所接受。二、 行业影响因素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农业一直以来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业发展提出明确的要求,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和生猪养殖行业都得到了国家政策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现代饲料产业、现代畜牧业、粮食加工业等多个层面给予的支持和鼓励,国家对饲料加工企业进行生产许可制管理,税收方面给予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措施,给饲料加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2)下游消费市场拉动饲料行业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居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膳食结构也逐步改善,社会公众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日益增长。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到2020年,全国人均年肉类消费29公斤、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水产品18公斤。一方面农村居民口粮消费继续下降,畜产品消费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对优质安全畜产品需求不断升级,也促进了饲料的产量和质量提升。饲料加工行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3)养殖业规模化将促进饲料加工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养殖行业规模化养殖方式比重越来越高。在各大城市相继实行畜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后,由于饲养分散、生产标准不统一、技术管理水平不平衡、卫生防疫难以保障等问题,养殖行业开始由原来的散养方式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规模养殖模式转变,规模化养殖基本全部使用工业饲料。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趋势也致使工业饲料普及率逐渐增加,为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4)政府和民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日益重视食品的安全,政府也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标准,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由于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我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消费者也更加注重绿色健康食品。因此,在日益重视食品安全的背景下,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的饲料企业必将更多地得到监管部门的支持,日益受到市场消费者的认可,其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动物疫情的爆发对饲料加工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近年来屡次发生的猪链球菌病、猪高热症、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情对饲料加工行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动物疫情容易引发消费者的恐慌心理,直接导致肉类消费市场的需求量下滑,禽畜等肉类食品需求的下降影响养殖业的平稳发展,进而对饲料加工行业造成冲击。(2)质量安全形势日趋复杂饲料安全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础。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是监管薄弱、主体复杂、诚信缺失等各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3)科技支撑依然不足总体来看,饲料加工领域引进技术多,自主创新少,一般性科技成果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少。科研与技术推广结合不紧密,成果转化速度慢,水平不高。随着现代养殖业迅速发展,饲料行业科技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面临艰巨的任务。三、 行业规模从我国的饲料行业规模来看,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全国饲料产量20,009.00万吨,同比增长1.40%,8个省份饲料产量过千万吨,按总产量排名分别为广东、山东、河北、河南、辽宁、湖南、广西、江苏,8省饲料总产量为11,744.90万吨,占全国饲料总产量58.70%,同比增长2.50%。其中,广东、山东饲料产量过两千万吨,分别达到2,573.00万吨和2,288.10万吨。2015年,猪饲料产量8,343.60万吨,同比下降3.20%;蛋禽饲料产量3,019.80万吨,同比增长4.10%;肉禽饲料产量5,514.80万吨,同比增长9.60%;水产饲料产量1,893.10万吨,同比下降0.50%;反刍动物饲料产量884.20万吨,同比增长0.90%;其他饲料产量353.70万吨,同比下降10.90%。2015年,我国猪饲料产量8,343.60万吨,同比下降3.20%。其中,猪配合饲料总产量6,802.10万吨,同比下降2.10%;猪浓缩饲料总产量1,173.50万吨,同比下降10.00%;猪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总产量368.00万吨,同比增长0.10%,可见在猪饲料中以猪配合饲料为主,占比约82.00%。据农业部预测,未来我国饲料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0年增至21,430.00万吨,展望期间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50%。预计中国饲料工业总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是配合饲料,2024年将达到19,559.00万吨,约占饲料工业总产量的86.10%。第三章 项目概述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洛阳饲料项目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61.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按照项目建设公司的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二)技术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2、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4、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蛋禽饲料产量3,019.80万吨,同比增长4.10%;肉禽饲料产量5,514.80万吨,同比增长9.60%。全国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规模养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扩大饲料加工市场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以及养殖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我国饲料加工工业虽然短期出现调整,目前处于增长期并逐步走向成熟。(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0667.00(折合约61.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79339.38。其中:生产工程52700.79,仓储工程12492.4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9841.98,公共工程4304.19。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吨饲料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普通豆粨、鱼排粉棉、仁粕、花生饼、菜粕、膨化大豆饼。(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原料清理筛、磁选设备、布袋脉冲除尘器、旋转分离器、回转分级筛、分级方筛、粉碎机、破碎机、配料称、热粉机、混合机、颗粒清理筛、制粒机、原料膨化机、饲料膨化机、冷却柜、后热柜。八、 环境影响该项目在建设时,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处理好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烟尘、污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分别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帮界噪声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该项目在建设生产中只要认真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6255.7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056.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39%;建设期利息224.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6%;流动资金5974.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7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0056.5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7588.8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55.24万元,预备费412.43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1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1065.56万元,纳税总额5003.22万元,净利润7782.2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86%,财务净现值8564.0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8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0667.00约61.00亩1.1总建筑面积79339.381.2基底面积25620.21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8.922总投资万元26255.732.1建设投资万元20056.562.1.1工程费用万元17588.892.1.2其他费用万元2055.242.1.3预备费万元412.432.2建设期利息万元224.932.3流动资金万元5974.243资金筹措万元26255.733.1自筹资金万元17075.073.2银行贷款万元9180.664营业收入万元51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1065.56""6利润总额万元10376.32""7净利润万元7782.24""8所得税万元2594.08""9增值税万元2151.02""10税金及附加万元258.12""11纳税总额万元5003.22""12工业增加值万元16813.91""13盈亏平衡点万元18651.48产值14回收期年5.5815内部收益率21.86%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8564.09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第四章 选址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当地工业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相一致。2、项目选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3、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4、项目选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5、项目选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6、项目选址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7、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8、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229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洛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十三五”时期是洛阳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浓墨重彩的五年。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洛阳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的决策部署,聚焦“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全面推进“9+2”工作布局,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在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贡献了洛阳力量、体现了洛阳分量。这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迈上4000亿元、5000亿元两个大台阶,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由“十二五”末的第49位攀升至2019年的第45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565”现代产业体系立起了支撑洛阳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向“三二一”;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全面启动,洛阳发展迎来高光时刻。这五年,是攻坚战役成果辉煌的五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在河洛大地成为历史;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国土绿化提速提质,治水兴水由“四河五渠”向全域拓展,黄河流域中下游生态屏障作用不断巩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洛阳发展增添了新优势;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五年,是动能转换全面提速的五年。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更加强劲,自创区洛阳片区建设扎实推进,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较“十二五”末实现“双倍增”,一批大国重器闪耀洛阳创新元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55%提高至63%;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积厚成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场域载体落地建设,格力、银隆、凯盛“新洛玻”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全方位开放格局加速形成,在改革开放创新中积蓄了城市发展之势、实现了城市气质之变。这五年,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的五年。“四级联动”城镇总体布局基本确立,一中心、六组团、南部四县协调联动发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城镇化率由52.7%提高至60%以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更加完善;高铁、高速、快速路网建设全面提速,“地铁时代”即将到来,小浪底南岸灌区、洛宁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工程扎实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网络日趋完善,城乡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这五年,是文化优势日益凸显的五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取得重大成果,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最早中国”,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展现盛唐气象,“东方博物馆之都”初具规模,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加快建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两节一会一论坛”影响力持续提升,央视中秋晚会盛装出镜,“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名片更加靓丽。这五年,是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的五年。公共服务全面提质,民生支出逐年递增、占比保持76%以上,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0年实现翻番,城镇新增就业超过50万人,教育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健康洛阳”建设全面推进,15分钟“阅读圈”“健身圈”“就医圈”“养老圈”基本形成,一大批惠民品牌彰显“洛阳温度”。这五年,是社会治理成效显著的五年。“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全面依法治市成效明显,扫黑除恶、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生动展现了“中国之治”的洛阳实践。这五年,是管党治党有力有效的五年。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理论武装走深走心走实,“河洛党建计划”成效显著,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更加鲜明,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巩固拓展,全市上下“学、严、干”的氛围更加浓厚,各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持续提升,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因时因势完善防控措施,实现感染少、清零早,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全面实施“五提”行动,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转好、持续向好。“十四五”时期是洛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科学研判洛阳发展的“时”与“势”、辨证把握前进道路上的“危”与“机”,在短期波动中把握长期趋势,在危机挑战中创造发展先机,在外部变局中塑造发展新局。从机遇和条件看,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扩大内需、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我市发挥产业、区位、交通等优势,打造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和支点、枢纽和平台。省委省政府支持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都市圈,一系列政策机遇交汇叠加、各方面资源要素竞相集聚,有利于我市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打造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新引擎。“十三五”以来,我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发展路径清晰坚实,形成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思路举措、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创新、生态、文化等优势持续厚植,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发展态势催人奋进,全市上下人心思进、事业思干、发展思变,凝聚起实干兴洛、奋勇争先的强大正能量,形成了全面落实洛阳新发展定位的良好态势。从困难和挑战看,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我市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不高,城市能级与新发展定位还不相称;产业结构仍需优化,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开放引领作用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较为突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亟需进一步破解。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地位优势不断强化、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治理水平系统提升、内在向上态势持续彰显的重要阶段,国家重大战略与洛阳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前所未有,构建新发展格局给洛阳开放发展带来的机遇条件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同时洛阳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矛盾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远大于挑战,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市高质量落实新发展定位的新使命新任务,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大格局大战略中找准方位、谋势蓄势,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洛阳新发展定位,奋力开创洛阳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三、 创新驱动发展展望二三五年,我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三个强市、两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洛阳。在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上,生态特色更加彰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引领区、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三区一枢纽一中心”建设成效显著,联动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中西部地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强市建设上,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地区生产总值在“十四五”基础上翻一番,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新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在生态强市建设上,全域生态保护治理成效显著,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互融共促,黄河中下游重要生态屏障作用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