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3篇 驻村第一书记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x
2023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3篇 驻村第一书记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时间不知不觉,我们后知后觉,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制定一份工作总结吧。下面是我整理的2023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3篇 驻村第一书记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2023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1自被选派为_镇_村第一书记的一年时间里,我根据关于开展“到基层、办实事、走前列”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化基层,深化群众,实现作风在一线养成,形象在基层提升为工作目标,仔细开展工作。现将有关状况总结如下:一、充分相识驻村工作的重要性,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党员领导干部担当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是我区农村基层工作的一大创举。相识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农业发展、农村富有、农夫增收事关全局,做好“三农”工作,是实行十八大精神的详细体现,也是实现全区三年目标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二、工作开展状况(一)深化了解村情民情,为驻村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面对生疏工作环境,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零起先,从村情实际动身,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动身。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识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村干部学,做到多沟通、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识村情。入村初始,我坚持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探讨,具体了解困难群众的基本状况,摸清村情民意,弄清村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在通过大量调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村的实际,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克难攻坚,解决村民一些实际困难。三是勤于熬炼,积累阅历。为尽快认知、熟识和驾驭农村基层工作阅历,通过调研,我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工作安排,着力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1、_村位于_镇东北部,距离圩镇2公里,209国道从村边蜿蜒而过,辖朝南屯、同昌屯、龙庆屯、大岭屯、田心屯、瓦窑屯等6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人口3300人。朝南屯有1329多人,同昌屯有551多人,龙庆屯有675多人,大岭屯有225人,田心屯有240人,瓦窑屯235人。全村耕地面积2160亩。其中水田约1000亩,旱地约800亩。经济上该村“多元”养殖业活跃,走的是一条以养猪业、养兔、养鸽为主,其他养殖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外出务工人口约500人,占全村人口的15%。2、_村抓住新农村建设和被列为广西第三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村)契机,依托本村区位优势,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多元”养殖业发展,形成了以养猪业、养兔为主,其他养殖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该村有生猪存栏2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20多家,生猪存栏2万多头,年出栏3万多头,占全镇生猪存栏总数的1/4以上,200只规模以上的养兔场3家,此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养鸽场、养鸭场、养鸡场等,渐渐形成一个以养猪业为主,其他养殖业为辅的多元发展养殖专业村。每年为农夫增收达300多万元,当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8000多元,领先赶超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_村大岭屯是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该屯有45户,人口250多人。全屯以养猪业为主要特色产业,生猪养殖已成为该屯群众经济收入的一个新亮点。全村现有规模养猪场3个,生猪存栏6000多头,年经济纯收入达60多万元。近年来,该屯主动打造“园林特色”新农村,加强“三清三改”,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共筹集15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村中“一环路”和二环路”,村中主、支干道硬化率达90%以上;投资30多万元建设屯级文化活动室,并修建了村青年小公园;村民自筹资金18万元建设村前三面光水利引水工程和渠道清淤工程;全屯沼气池入户率达100%,80%以上农户完成改水改厕工程,群众生产生活和文化消遣活动条件明显改善。该屯还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新农村建设联合产业园,集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和果树种植为一体,实现了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动的目标。大岭屯屯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现每年屯级收入仅种养殖就达到了3万多元。屯里先后成立了村民领导小组办公室、新村建设办公室、畜牧业产产供销联合会、养猪专业合作社和老人慈善基金会等,使得屯中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民主化。该屯创建的养老慈善基金会,7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可享受到60元钱的生活补助,逢年过节还发放慰问品等。目前,_村大岭屯管理民主,乡风文明,产业特色明显,已成为_区新农村建设一大亮点。(二)加强城乡清洁卫生,一是广泛宣扬发动,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二是动员全村老少,每家每户把房前屋后打扫整理好。发动群众清理村中垃圾,大力整治村中脏、乱、差现象。三是通过制定村规村民约规范猪、牛粪堆放,村内及村周边一公里以内严禁露天堆放猪、牛粪。第四,要有吃苦耐劳精神;第五,要做好打长久战的心里打算,将此项活动长期进行下去。在此基础上,引导各家各户在屋前屋后及可种树的山坡种植果树、经济林,既绿化、美化村屯,又能在不久的将来增加农夫群众的收入。(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凝合班子合力。一是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合发展合力。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不断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加组织的战斗力。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加。二是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实行“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信任党支部肯定能够引导、保障、协调、服务好合作社,发挥好党支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功能,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看法,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实现支部帮合作,农夫实惠多,形成促进农夫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三、存在的不足与困难自挂任第一书记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阅历,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四、_年工作安排一、村容村貌与环境卫生:发动广阔干部群众、特殊是留守在村里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要马上行动起来,高度重视,投入到“漂亮_·清洁乡村”活动中,要发挥“主子翁”精神,共建美妙家园。二、发展教化方面:“两基”迎国检是当前我市教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市各级政府及各部门正在努力抓紧抓好此项工作,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三、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在通过大量的调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本村的实际,与村党支部、村委及群众一起制定出符合本村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深化开展普法教化,教化和引导农夫学法、知法、懂法、遵守法律,增加法制观念,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的合法。五、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作有关部门督促村委干部建好村办公用房;协作有关部门实施大石山区大会战工程,修建好进村的四级马路。拟建村务公开宣扬栏。完善自来水进农户的收尾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履行党员义务,立足该村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推动_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气。2023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2自被选派为_镇_村第一书记已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了,我心里感受颇多。从市直机关一名一般的财政干部转变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工作环境和对象的不同,使得我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重。现就这半年来工作状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状况(一)村情民情方面:驻村后,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村情调研。_村位于_镇政府东北部5公里处,紧靠_水泥专用线西侧,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占地260亩,耕地1230亩,有276户1061人,其中819人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94人缴费参与了农村养老保险,142位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低保户41户,五保户13户。(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村共有党员18人,其中2人于今年下半年转为正式党员。村两委成员4人,小组长1人,在村支部书记孟_、村主任倪_两位同志的带领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村支部书记孟_同志的支持下,我们多次和_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洪_同志进行沟通,打算在该合作社建立党支部。_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_市级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通过实行“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信任党支部肯定能够引导、保障、协调、服务好合作社,发挥好党支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功能,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看法,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实现支部帮合作,农夫实惠多,形成促进农夫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三)社会管理方面:通过走访农户,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村内道路问题。经实地查看后发觉,村内道路狭窄,坑凹不平,大雨过后,泥泞不堪,村民出行非常不便。在走访农户的同时,始终坚持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工作,并主动和司法、纪委、公安等部门加强联系,刚好发觉和处理冲突,争取歼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好社会稳定。(四)村级发展方面:_村土地流转面积318亩,用于蔬菜大棚建设,种植20余种蔬菜。土地租金550元/亩,租金于每年6月1日兑现于农户。蔬菜基地为黑龙江伊春伊林果蔬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各类大棚共计108个,与之相配套存储量达3000吨的恒温库也已完成主体建设,主要种植黄瓜、辣椒、茄子、韭菜、冬瓜、西红柿等30多种蔬菜,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在该基地成立了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推广更多的新品种、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村里现有规模较大的两家编织袋加工企业,年产值20_余万元,利润256万余元,解决了村内170多人的就业。其中_市启航塑胶有限公司于04年建厂,07年正式注册公司,生产编织袋远销日本。另一家企业_编织袋厂产品也产销两旺。村民除了靠基本作物收成以外,部分人员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经商或者外出打工,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员利用农忙闲余时间在本村蔬菜大棚和两家企业内打工。20_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8365元。(五)民生建设方面:在驾驭了本村基本状况的前提下,为了尽快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细致探讨,并召集在家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一同出谋划策。虽然市里村内道路网化工程项目资金能够补贴一部分,但要完成户户通的村内道路铺设在资金还有很大的缺口。为解决资金问题,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想方法,号召村民捐款20余万元,发动在外工作的_村人捐款10万多元,争取“一事一议”项目上级补贴可利用资金11.6万元,财政局帮扶10万元,目前已硬化村内道路6400米,解决了村民许久以来的出行难问题。二、存在的问题(一)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有些村干部不能一心靠在村里工作,有些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才大量外流,不愿留下来在村里任职。(二)村集体经济薄弱。_村除了土地之外,没有其他资源优势,村集体收入也只有土地租赁收入,村集体经济特别薄弱,目前除了应付日常开支之外,基本没有什么结余。没有经济保障,村集体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开展修路、修理水利等公益事业,只能发动村民捐款,因此想为村民办好公益性事业特别困难。村级活动阵地房屋也年久失修,办公条件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由于村级没有建设用地指标,发展经济也受到没有生产、经营场所等条件的制约,所以导致群众致富发展经济难上加难。2023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3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支配,今年4月份,我被市委农办(扶贫办)选派到新县浒湾乡郑店村担当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郑店村广阔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快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深化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生疏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验,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起先,从村情实际动身,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动身。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识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沟通、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识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化田间地头、深化农户、深化群众绽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仔细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识乡村工作状况。三是勤于熬炼,积累阅历。为尽快认知、熟识和驾驭农村基层工作阅历,我主动参加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化到浒湾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郑店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化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冲突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化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郑店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毅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郑店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郑店村勾画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妙蓝图。二、深化创建,谋求发展合力“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合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领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加组织的战斗力。培育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化学习增素养。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特地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浉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敏捷学习方式,增加村干部学习爱好,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加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化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看法,根据“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峻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阔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安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当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加。三、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始终是我思索的问题。依据郑店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一个方面是要走出去,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为此,我多次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到新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信阳电子学校等地培训,联系县“阳光工程”到我村现场培训,帮助群众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外和国内、省内企业务工,使郑店村外出务工人数快速突破了500人。另一个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郑店村山场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主动与市、县国土部门联系汇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板栗林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目前,县国土部门已到我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签订了1000亩土地整理协议。同时,对山场上无法进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着手进行品种改良。为此,我专程到信阳农专农业科学系邀请尹健等3位专家到山场实地察看,化验土壤成份,现场诊断论证,探讨改良对策,并多次到市、县科技部门寻求技改项目支持。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科技改良项目资金3万元,拟于今冬明春建设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一个,力求以科技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郑店村地域优势明显,离乡镇和县城较近。我主动引导当地种养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规模养殖业等。目前,一个10多亩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一个小型淮南猪养殖场动工兴建了,一个散养固始鸡养殖场建成了,群众参加产业发展的热忱日渐高涨。四、内引外联、寻求项目支撑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状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根据省里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我坚持从郑店村的实际状况动身,针对当前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编制出分期分批实施的项目规划。为了争取项目,在自身单位市委农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省、市、县涉农部门间,起先了“化缘之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先后争取到市科技局支配的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个、市交通局支配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一个、省财政厅批复的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一个,到位项目资金73万元。尤其是争取到市交通局支配实施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我村4个村民组近600人反映多年而没有解决的出行难问题,群众非常满足。目前,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3公里水泥路已经铺设,村内河道治理和文化广场建设正在启动,预料12月中旬可以实施完毕。同时,我还坚持从实际动身,主动为浒湾乡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为两个省级贫困村苏畈村、李榜村各争取到了15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项目的逐步实施,让一个因长期上访不断,长达数年无项目资金投入的郑店村群众乐开了花,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好评。在争取项目的同时,我还组织编制了郑店村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将郑店村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连接试点工作。申报了新县2023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老区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交通村组马路建设项目、农村平安饮水项目等,申报资金达156万元。任职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阅历,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阅历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下一步,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与郑店村广阔干群一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在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