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 (2)优秀PPT.ppt
化学平衡移动第1页,本讲稿共27页2NO2NO2 2(g)N(g)N2 2O O4 4(g)(g)H H=57.2kJmol57.2kJmol-1-1 红棕色红棕色 无色无色无色无色 序序号号实验实验内容内容实验实验记录记录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平衡移平衡移动动方向方向)温度温度变变化化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颜颜色色c(NO2)1 1将充有将充有NO2的的烧烧瓶放入冷水中瓶放入冷水中2 2将充有将充有NO2的的烧烧瓶放入瓶放入热热水中水中降温降温颜色变浅颜色变浅减小减小正向正向升温升温颜色变深颜色变深增大增大逆向逆向活动活动探究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第2页,本讲稿共27页将小球放入冰水中,体系温度将小球放入冰水中,体系温度_,小球内颜色,小球内颜色_,说明,说明_增大,平衡增大,平衡_移动;移动;将小球放入热水中,体系温度将小球放入热水中,体系温度_,小球内颜,小球内颜色色_,说明,说明_增大,平衡增大,平衡_移动;移动;降低降低变浅变浅C(N2O4)正向正向升高升高变深变深逆向逆向C(NO2)概括整合2NO2(g)N2O4(g)H=57.2KJmol1红棕色红棕色无色无色第3页,本讲稿共27页在此体系中:在此体系中:在降低温度的瞬间,在降低温度的瞬间,K _,而,而Q _,所以,所以Q_K,平衡,平衡_移动。移动。在升高温度的瞬间,在升高温度的瞬间,K _,而而Q _,所以,所以Q_K,平衡,平衡_移动移动我们的收获我们的收获(1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_(2 2)改变温度对该体系平衡的影响实质上是对)改变温度对该体系平衡的影响实质上是对 _ _影响。影响。不变不变增大增大小于小于不变不变减小减小大于大于减小减小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T/KK/(molL-1)-12986.803330.601正向正向逆向逆向第4页,本讲稿共27页观察思考:1、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有何规律?T/KT/KCO(g)+1/2O2(g)CO2(g)H=283kJ/mol3/2H2(g)+1/2N2(g)NH3(g)H=46.2kJ/mol400400K=2.561032K=62.5600600K=1.161020K=0.043T/KT/KHCl(g)1/2H2(g)+1/2Cl2(g)H=92.3kJ/molHBr(g)1/2H2(g)+1/2Br2(g)H=51.6kJ/mol298298K=2.110-17K=3.810-10400400K=2.810-13K=6.910-82、当温度变化时其化学平衡如何移动?、当温度变化时其化学平衡如何移动?第5页,本讲稿共27页分析结果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而_;_;温度降低时,平衡温度降低时,平衡_移移动;动;温度升高时,平衡温度升高时,平衡_移移动;动;减小减小正向正向逆向逆向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而_;_;温度降低时,平衡温度降低时,平衡_移移动;动;温度升高时,平衡温度升高时,平衡_移动;移动;增大增大正向正向逆向逆向有没有共同规律?有没有共同规律?有没有共同规律?有没有共同规律?第6页,本讲稿共27页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QK平衡平衡平衡平衡移动移动移动移动T 改变改变K改变改变Q不变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升高温度:放热反应的放热反应的K减小;减小;吸热反应的吸热反应的K增大。增大。第7页,本讲稿共27页生活中的化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洗衣粉等洗涤剂时,适当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洗衣粉等洗涤剂时,适当提高水温,会使洗涤效果更佳。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水温,会使洗涤效果更佳。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友情提示:油脂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友情提示:油脂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友情提示:油脂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友情提示:油脂的水解是吸热反应。第8页,本讲稿共27页探究问题二:探究问题二: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第9页,本讲稿共27页活动活动探究探究1.1.请预测:在一定温度下,当请预测:在一定温度下,当c(Fec(Fe3+3+)或者或者c(SCNc(SCN-)增大时,增大时,体系会发生平衡移动吗?体系会发生平衡移动吗?Fe Fe3+3+3SCN+3SCN-Fe(SCN)Fe(SCN)3 3 黄色黄色 无色无色 血红色血红色 c(Fe(SCN)c(Fe(SCN)3 3)c(Fec(Fe3+3+)c3 3(SCNSCN-)Q=变化变化预测预测分析分析增大增大c(Fe3+)增大增大c(Fe(SCN)3)增大增大减小减小不变不变小于小于增大增大增大增大不变不变大于大于平衡正向平衡正向移动移动平衡逆向平衡逆向移动移动c(Fe3+)_,Q_,K_,Q_Kc(Fe(SCN)3)_Q_,K_,Q_K第10页,本讲稿共27页_反应物浓度或者反应物浓度或者_生成物浓生成物浓度时,度时,Q_K,平衡,平衡_移动;移动;_反应物浓度或者反应物浓度或者_生成物浓生成物浓度时,度时,Q_K,平衡,平衡_移动移动;温度一定时温度一定时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减小减小正向正向逆向逆向第11页,本讲稿共27页Q Q K K 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正向移动;Q Q K K 平衡逆向移动;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吸热方向移动浓度改变浓度改变温度改变温度改变C(C)CC(D)dC(A)aC(B)bCCDdAaBbQK概括整合第12页,本讲稿共27页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探究问题三:探究问题三:第13页,本讲稿共27页三支针筒中均抽入三支针筒中均抽入10mlNO2气体,将针筒前端闭。气体,将针筒前端闭。原理:原理:N2O4 2NO2(1)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ml处(现象如下图中处(现象如下图中a b c 所示)所示)(2)将第三支针筒活塞迅速拉至)将第三支针筒活塞迅速拉至20ml处。(现象如下图中处。(现象如下图中A1 b1 c1 所示)所示)请观察针筒中气体颜色变化,并尝试用化学平衡移动的观点请观察针筒中气体颜色变化,并尝试用化学平衡移动的观点进行解释。进行解释。a1b1c1观察观察.思考思考bca第14页,本讲稿共27页T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 2NO2(g)N2O4(g););H0假设假设K的数值为的数值为a实验条件实验条件现象(颜色变化)现象(颜色变化)现象变化的原因现象变化的原因增大压强增大压强红棕色红棕色减小压强减小压强红棕色红棕色先变深后变浅先变深后变浅先变浅后变深先变浅后变深Vc(NO2),平衡正移,平衡正移c(NO2)Vc(NO2),平衡逆移,平衡逆移c(NO2)a1b1c1bca第15页,本讲稿共27页在在T时对下列处于化学平衡的三个反应将时对下列处于化学平衡的三个反应将压强均增加至压强均增加至2倍倍(假(假设三个反应在设三个反应在T时的时的K的数值分别为的数值分别为a、b、c)编编号号反应反应Q K g平衡移平衡移动方向动方向2NO2(g)N2O4(g)aN2(g)+O2 2NO(g)b2NH3(g)N2(g)+3H2(g)ca a2 2正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正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g0 0,达到平衡后,改达到平衡后,改变变下列条件,下列条件,则则指定物指定物质质的的浓浓度及度及平衡如何平衡如何变变化:化:(1)增加增加C,平衡,平衡_,c(CO)_。(2)减小密减小密闭闭容器体容器体积积,保持温度不,保持温度不变变,则则平衡平衡_,c(CO2)_。(3)通入通入N2,保持密,保持密闭闭容器体容器体积积和温度不和温度不变变,则则平平衡衡_,c(CO2)_。(4)保持密保持密闭闭容器体容器体积积不不变变,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则则平衡平衡_,c(CO)_。练习练习第25页,本讲稿共27页2、关节炎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尤其在、关节炎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尤其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为: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为:HUr+H2O Ur-+H3O+尿酸尿酸 尿酸根离子尿酸根离子 Ur-(aq)+Na+(aq)NaUr(s)下列对反应下列对反应叙述中正确的是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的正反应的H0 B.正反应的正反应的H0 C.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BD第26页,本讲稿共27页3、(2007上海,2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CH3OH(g)(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后略)300500otBtA时间时间(min)nAnB甲甲醇醇的的物物质质的的量量(mol)减小减小第27页,本讲稿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