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生物新课标解读及实践:“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任务设计.docx
-
资源ID:65137615
资源大小:33.3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生物新课标解读及实践:“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任务设计.docx
2022生物新课标解读及实践:“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任务设计摘 要 :评价任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它上连学习目标,下接教学活动。本文以初中“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为例,阐述了评价任务设计要经历分析学习目标、确定表现标准、选择评价方式、设计评价任务等过程。好的评价任务有利于目标的达成,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性,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 评价任务 教学评 传染病 初中生物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案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确定学习目标,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首先设计确切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最后将评价任务镶嵌到教学活动中去,这种逆向教学设计保证了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一、评价任务的意涵和结构在课程视域,评价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紧密相连,通过评价信息可以判断学生的目标达成状况,从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教学决策。课堂上,评价就是判断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要判断学生的行为表现,需要交给学生一项任务,用以引出学生的表现,以便获得推断学生是否具备相关能力的证据,这种能够达成学习目标、引出行为表现的学习任务就是评价任务。如果说学习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而评价任务就是学生“怎样做,做什么”,“做了之后能否达成学习目标”。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评价实施和评价工具四部分(图1),其中评价任务包括任务情境和具体任务,这里的具体任务包括怎样做、做什么和做出什么,评价工具包括评价量规和记录工具。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评价,要从学习目标开始,分析目标的取向,根据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同时考虑谁来实施,什么时间实施,实施的手段和方式有哪些,最后怎样评价、评价的标准或量规是什么,记录在哪里,有什么用途等等。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图1 课堂教学评价的组成二、评价任务的设计过程2.1 分析学习目标,确定表现标准 高质量的评价来自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1。设计评价任务首先要分析学习目标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目标设计的评价任务也是不同的。如果说学习目标是到达的最终目的地,而表现标准会告诉你什么时候抵达目的地2。所谓表现标准,就是当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回答、行为、作品、方案等呈现出来,它们各有怎样的表现或标准可以作为测评的证据。例如知识学习目标中的理解类可以表述为: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或术语);举例说明什么是(概念或术语);使用(概念或术语)来分析一种情况或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常用枚举法列出通常表现来确定成功标准;而能力目标一般从认知、动作技能、行为表现及成果等维度来设计成功标准。以初中生物学“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为例,制订的学习目标和表现标准见表1。明晰学习目标的要求,确定学生掌握学习目标后的行为表现,是设计评价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要求目标要具体、可测量、可评价就是这个道理。表1 “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的学习目标、表现标准及评价任务设计学习目标表现标准评价任务目标1.分析常见的疾病,区分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归纳出传染病的特点。1.准确说出表格中的疾病类型:传染病及非传染病,并说出原因;2.归纳总结出传染病的两个特点。评价任务1:分析给出的常见疾病,区分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并说出原因,归纳传染病的特点,并找出病原体的寄生部位。目标2.通过分析常见传染病实例,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指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2.列举新冠肺炎、细菌性痢疾、疟疾、狂犬病等不同类型的传染病预防措施;3.归纳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评价任务2:观课视频,分析新冠肺炎在人群中的传播过程,说一说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目标3.通过学习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能够关注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列举家人的生活习惯;2.分析生活习惯与传染病的关系;3.为家人提出“预防传染病健康生活指南”评价任务3:调查并列举家人的生活习惯,分析哪些生活习惯有利于预防传染病,哪些生活习惯不利于预防传染病,尝试完成预防传染病健康生活指南。2.2 依据表现标准,设计评价任务 学习目标和表现标准都明确后,要考虑怎样的情境任务能够达成学习目标、引出学生的行为表现,以便获得推断学生是否具备相关能力的证据。课堂上常见的评价包括纸笔测试和表现性评价,纸笔测试主要用以检测知识目标,表现性评价是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来展现其掌握学习目标的活动。两种评价任务各有优缺点,一般地,纸笔测试易于操作,适合于检测一节课的低认知维度目标,而表现性评价则适合于检测一个单元(或学期)综合性、高认知维度的目标。不同维度的目标应该设计不同的评价任务,低认知维度的目标设计的评价任务简单,高认知维度的目标设计的评价任务相对复杂,真实开放的评价任务利于学生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深层思维能力。仍以“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为例,其中目标2“通过分析常见传染病实例,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就是理解(含运用)维度的概念性知识,有必要将原先的评价任务修改为表现性评价:2020年1月,武汉发生了新冠肺炎,很多市民对防疫知识不甚了解,需要做一次网络演讲,假如你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你打算怎样设计这场演说?请你写一份书面报告,从传染病的病因及预防等方面在班内展示。这样的任务有真实的任务情境,有知识的建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养成设身处地的思考与人合作、参与社会等品格。2.3 为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评价量表 表现性评价一般要设计评价量表,评价量表包括要素、等级和指标,要素主要包括识别和衡量学生在特定任务情境下的主要表现,每个要素通常设计3个或5个不同的等级,然后对这些不同的等级进行描述。设计评价量表可以依据往年学生不同层次的作品(表现)自下而上设计,也可以依据成功标准自上而下设计。教师设计评价量表的过程,有利于进一步明晰学习目标和表现标准,如果条件具备,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同设计评价量表,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较大的改进。评价量表应该与评价任务一起分享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明确了“怎么做,做什么”,也清晰了“做到什么程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针对上述关于传染病预防的演说,可以设计评价量表2。表2 设计的评价量表要素优秀(A等)合格(B等)不合格(C等)传染病的病因讲清楚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能够说出传染病的部分原因及特点。不清楚新冠肺炎的发病原因,也不知道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预防全面列举了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并解释这些措施的原理;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列举的预防措施不全面;或者措施与原理不匹配。不清楚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也不清楚预防传染病的原理。内容的条理性与适切性语言表达条理,思维清晰,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新冠肺炎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有适当的肢体语言及受众意识。语言表达欠条理,出现了内容前后不一致的现象,有肢体语言,但没有受众意识。思维混乱,内容前后不连贯,没有肢体语言和受众意识。三、设计评价任务需要注意的问题3.1 评价任务要指向目标达成 评价任务要依据学习目标设计,同时要催生出丰富的评价信息,如果没有评价信息出现,我们就无从判断学生是否达成了目标,可见,评价任务要指向目标达成。评价任务不仅要与学习目标的内容维度相匹配,还要与学习目标的认知维度相匹配。例如依据上述学习目标2设计的评价任务2,假如学生说出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就能够预示着学生达成了“举例说明”这一认知维度吗?学生是否可能仅仅记住了答案?可见,评价任务设计完成后,要反推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与成功标准之间的关系,确保评价任务指向目标达成。3.2 评价任务要使学生清晰明白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认知能力不同,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设计评价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评价任务指导语要清楚地向学生交代要求和条件,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如果用语言不能交代清楚,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动作示范、提供支架等形式给予辅助,评价任务如果叙述不清,容易导致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干扰学生的学习和正常的思维,这一点特别需要我们警惕。3.3 评价任务要引发学生深层思维 笔者在具体的备课和上课过程中,不断研磨目标和评价任务之间的关系,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这一生物核心素养,笔者设计了学习目标3关注自己及他人的健康,评价任务由原先的“举例谈一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传染病”改为“针对生活习惯设计健康指南”。原先的评价任务是获取结论,然后利用结论解决问题,学习就停留在浅层思维,而修改后的评价任务是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运用已有知识,经历调查、分析、归纳和创造等探究过程,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才凸显学科本质。总之,评价任务是从学习目标到学习活动的桥梁。设计评价任务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清晰学习目标,思考达成证据,选择学习方式的过程,确保学习目标在课堂中落到实处。评价任务设计好后,要将评价任务镶嵌到教学活动中,确保教学活动催生出评价信息,教师(学生)通过收集、研判、处理评价信息,确保教学活动是始终向着学习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