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规范:9.山东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
资源ID:65139462
资源大小:24.2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规范:9.山东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山东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同时生物科学也是一门实验课程。生物科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利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解释和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凸显生物学学科属性、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发挥教学目标积极导向、注重教学过程实践体验、体现教、学、评高度一致性等基本原则。为更好地引导教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特制定普通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设计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是当前实施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依据,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结构化;探索增值性评价,增强评价的适宜性、有效性。(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教学的终点。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从下几个问题入手思考:第一,所制定的目标是否符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契合单元教学主题,指向每一个学习活动的结果;第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第三,所制定的目标是否体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学科价值;第四,所制定的目标是否指向提升学生关于认知、人际、自我三个领域维度下所包含的能力;第五,所制定的目标是否可以进行量化,可以进行评价。 结合上述问题,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如下:对照单元教学主题分析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情况、相应教材结合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论证是否可评价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三)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时,应围绕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展开,依据重要概念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更好地设计学习活动,首先需要厘清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否能够体现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第二,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否能够体现教学目标,能够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情境,变为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活动及任务,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及思考;第三,所设计的学习活动阶段性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导入、探究、总结、迁移的逻辑;第四,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关于认知、人际、自我三个领域维度下所包含能力的提升;第五,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否能够体现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所达到的程度。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及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学习活动。(三)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地。教学评价的设计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持续性地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评价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是对学习者学习能力水平的评估,也是对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更是对教学目标的不断反思和修订。通过评价活动,统筹课时目标从而回归单元目标,形成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整体结构,并在此过程中促进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单元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除了“逆向设计,评价为先”即目标之后呈现“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之外,课堂教学嵌入评价量规,类似于评分标准,在思维障碍处、学习困难处搭建“问题解决”或“活动规则”评价支架,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自我反思。 二、教学实施(一)明确目标,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其次,允许课堂上学生有不同的声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顺势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探讨;再次,关注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关注个性化发展,进行适当的情感激励和目标激励,让学生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和持续学习的动力。(二)多元活动,促进学生参与互动课堂教学活动要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单元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决定了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功。只有学生主动融入课堂,认真切实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单元教学规划和课时教学目标。教师利用生物实验、小组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展示、角色扮演、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广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三)整合资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单元教学强调将教材、教学活动整理成为一个完整的单元并展开相应的教学,将零散的知识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合理挖掘有用资源,创设开放性、弹性化的教学内容非常必要。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根基,创新性地引入生活中的生物学科课题、现代生物科技发展等知识内容,将其他学科的专业资源与生物学科的专业资源进行有机融合,挖掘学生感兴趣、有挑战性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系统、更易于实现迁移。(四)创设情境,发展高阶学习思维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巧妙设置悬念,创设学生探究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开拓思维,引导实现深度学习;其次,通过组织探究学习活动,加强生物科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同时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思维形式,以此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第三,巧妙利用对比式教学,对相似或相反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用图表或可视化工具进行直观展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五)思维锻炼,关注迁移能力发展单元教学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推理论证、归纳分析等高阶思维,进而提升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锻炼学生的思维。首先,联系生活化教育锻炼思维。通过研究生活中的实验现象、分析生活中的数据及探讨生活中的常识等多样活动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形成原有认知水平的思维冲突,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迁移理解生命现象的因果联系和生命规律;其次,认知冲突中培养生物创新意识。认知冲突是思维与创新的开端,也是学习的起点,注重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高效提问,在质疑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训练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六)有效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反思 课堂教学评价是整个课堂进展的动力,一方面明确教学前进的方向,决定着学什么知识,渗透怎样的情感和价值观,阐明什么样的课堂才可能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为教学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有效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反思,给知识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反馈,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要注重观察学生回答问题、参与活动、讨论发言、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理解、技能掌握等进行评价。要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行为表现,选用恰当、生动的语言进行即时评价。三、教学评估与改进教学评估与改进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课堂教学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要坚持教、学、评一致性,保证评估内容的完整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兼顾过程性与成果性评价相结合。要把教学评估与改进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学评估的主体要以学科组教师为主,坚持单元整体评估与改进。(一)教学设计方案评估教学设计方案评估的价值要指向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依据课标、学情和教材,积极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理念,全面评估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评价任务与学习任务的一致性、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的交叉性。(二)学生学习效果评估以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生物学大概念、重要概念等主干知识为依托,评估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具体如下:1.学生生命观念的培育。学生是否逐步形成了认识生命的基本观念,如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等。学生能否运用这些生命观念,探索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学生是否逐步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运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演绎与推理、创造性思维、评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的能力。3.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学生是否具备了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以及探究结果的分析、交流等能力。4.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是否具有关注社会重要议题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的意愿和能力等。(三)教师实施过程评估通过评估分析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知识体系的构建、高阶思维的开拓、迁移能力的发展、主动反思的促进等方面的操作与实施,促进教师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改进,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最终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