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计划.docx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计划想要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做好复习工作,教师应当制定好打算。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打算,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还请关注哦。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打算(1)一、复习内容分析: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共分为四部分: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和图形,统计。二、复习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学问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稳固数的慨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胜利体验,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进一步稳固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统计等学问,加深对这些学问的理解,提高对这些学问的把握水平。(2)进一步把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三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学问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4)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规律;进一步把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步把握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进一步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洁的路线图。(6)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依据折线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进展趋势作出简洁的预报。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受复习整理所学学问的过程,并通过必要的练习及沟通活动,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三、复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2、难点:(1)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敏捷应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四、本年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本年级主要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学习看法不够端正,听课效率低下,比较浮躁和傲慢,有爱做小动作的现象。需要对其加强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看法;2、每班都有少数学困生,学问前后学习不够系统,学问上存在许多的缺漏。因此,除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本学期重点基本学问的训练外,还应对班级中的个别学生进行课后的辅导,以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3、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答题习惯很差。审题浮躁,不能静心细审。计算答题马虎,看法马虎潦草,不能仔细对待。五、复习的方法与措施: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自查每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准时提出,解决。通过做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稳固学问。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纳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稳固复习的目的。3、多做综合训练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用作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学问进行综合考验,培育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缺乏,实行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4、抓住个别落后生,实行一对一的复习。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实行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稳固学问,缩小落后面。注重对个别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问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依据他们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打算(2)一、复习指导思想: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学问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学问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学问内化为学生的学问素养,使学生对学问的把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2、敏捷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学问进行分类、整理,关心学生找出各学问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好的学问体系,到达举一反三、能综合、敏捷地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育,进展学生规律思维能力。4、养成学生仔细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二、复习形式:分类复习、综合复习、做复习提纲相结合三、复习目标:1、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改写等学问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2、进一步稳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究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3、把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4、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把握统计的基本学问和方法,并能依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5、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6、通过整理和复习,经受回顾本学期的学习状况,以及整理学问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育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四、复习措施: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学问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复习后准时进行检测。复习作业的设计表达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准时批改,准时发觉问题,查漏补缺,做到学问天天清。2、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纳多种方法,比方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3、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实行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把握。4、加强补差,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纳“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关心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协作,鼓舞和催促其进步。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舞,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学问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育,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育。6、在抓好基础学问的同时,全面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培育学生总结与反思的看法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打算(3)一、主要学问点(一)复习内容:1.除法;2.角;3.混合运算;4.平行和相交;5.观看物体;6.运算律;7.解决问题的策略;8.统计与可能性;9.认数;10.使用计算器;11.整理与复习。(二)具体学问点:1.除法、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1)口算:几十或几百几十除以几十(商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简洁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2)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四舍法试商和五入法试商,推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估计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3)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有括号的)及正确计算。(4)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中出现的减法、除法中的一些简算方法。2.直线、射线和线段,角,以及平行和相交;观看物体。(1)认识直线、射线,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全部连线中线段最短。(2)认识角,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与量角,知道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会用三角尺画一些指定度数的角。(3)锐角、钝角、直角的认识,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知道相交和平行是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分辨平行线和垂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能度量。(5)观看物体并依据指定视图进行操作。3.统计和可能性(1)让学生经受调查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2)让学生依据所提供的游戏素材及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4.找规律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并用这一规律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5.解决实际问题;(1)能依据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解决。(2)通过两步计算或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实际问题。6.用计算器计算和认数;(1)用计算器计算:计算大数目的混合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2)认数:基本的读、写方法和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 “亿作单位的数,近似数。二、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学问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学生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究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进行含有两级运算或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能敏捷运用运算率使计算简便。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直线、射线、直线、角以及平行和相交等基础学问,在观看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统计的基本学问和方法,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7、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受回顾本学期的学习状况,以及整理学问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育反思意识和能力。三、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上课气氛很好,学习的主动性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马虎,计算比较简单出错。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习时应当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育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学问也需要进行复习稳固。而有少部分成果优异的学生对学问的把握程度较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四、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 除法、角、混合运算、平行和相交、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和可能性、认数。复习难点: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复习策略1.仔细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状况进行回顾与整理。通过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回忆、沟通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适时摸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状况、体会和看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胜利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2.依据不同领域内容的特点,采纳敏捷多样的复习形式。(1)除法笔算中要突出不怜悯况的比较,引导学生沟通除法笔算和试商的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在沟通中突出怎样试商快,怎样才能少出错。并把握验算的方法,培育学生的验算习惯。(2)混合运算中要让学生娴熟的把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并强调在做题之强要仔细审题,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确保计算的每一步都能到达正确。(3)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复习时,先出示字母表达式,让学生说说各表达什么运算律及其具体含义,并重视引导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应用运算律或其他规律,选择简便算法。(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关心学生稳固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 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突出培育学生运用策略的自觉意识。(5)多位数的认数复习要抓住其读法、写法2,沟通万级、亿级数的读写与个级数的读写的联系,以便对整数学问有较为系统的把握。(6)复习空间与图形学问,先联系具体图形复习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及有关垂直、平行的学问,进一步把握量角、画角、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通过物体视图的分辨,进一步体会有关物体相对的位置关系,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7)统计与可能性的复习,通过让学生经受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重点放在促使学生进一步增添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进展统计意识,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3.重视不同领域学问的融合,提高综合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再相应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联系,开展一些综合运用学问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沟通各领域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