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力和运动》复习课件.ppt
初三物理复习力和运动一、参照物与机械运动一、参照物与机械运动物理学中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的位置的改变叫_._.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体叫_,_,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这个物体是这个物体是_的的;如果没有位置的改变则是如果没有位置的改变则是_的的.整个宇宙是由不断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整个宇宙是由不断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所说的运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不同的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不同的_来说的来说的.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参照物参照物运动运动静止静止参照物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择一个标准物体,这个标准物体先要选择一个标准物体,这个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叫做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的。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不能把研究对象本身当作参照物。不能把研究对象本身当作参照物。做一做做一做 月亮在云中穿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行,是以_为参照物,当乌云为参照物,当乌云遮住了月亮又是以遮住了月亮又是以_为参照物为参照物。云云月亮月亮1 1、下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地、下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_的,以加油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它是机为参照物,它是_的。的。运动运动静止静止C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学生有如图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学生有如图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A、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B B、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D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是运动的练一练一练练 李白在李白在望天门山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择的参照物是()A.A.岸边和行船岸边和行船 B.B.行船和岸边行船和岸边C.C.都是行船都是行船 D.D.都是岸边都是岸边B B二、速二、速 度(度(v)(1)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的物理量比较速度快慢通常有二种方法:比较速度快慢通常有二种方法:A、比较它们在、比较它们在 _,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B、比较它们在、比较它们在 _,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运动快慢运动快慢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路程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路程相同路程上所用的时间相同路程上所用的时间 (2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果在_这种运动叫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3(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速度等于_ 单位单位:国际单位:国际单位:m/sm/s 常用单位:常用单位:kmkmh h 换换 算:算:l l m/sm/s3.6km/h3.6km/h 公式公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计算公式:v v表示的速度:表示的速度:ms kmhs表示运动路线长度:表示运动路线长度:m kmt表示对应于路程所表示对应于路程所 经历的时间间隔:经历的时间间隔:s hs=vt t=1m/s=3.6km/h 1km/h=m/s 4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说明在某段路程或在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说明在某段路程或在某段时间内某物体的运动快慢计算方法是:某段时间内某物体的运动快慢计算方法是:v=s/t=总路程总路程/总时间总时间5物体沿着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物体沿着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线运动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值是一个确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值是一个确定值,速度值的大小与路程长短的选择和时间长短值,速度值的大小与路程长短的选择和时间长短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与时间值成反比。4.4.单位换算:单位换算:1 m/s=_km/h 10 m/s=_km/h1 m/s=_km/h 10 m/s=_km/h72 km/h=_m/s 54 m/s=_km/h72 km/h=_m/s 54 m/s=_km/h5.5.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65,它,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是_._.练一练3.63620309:106.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v=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速度与路程成反比练一练C例题精选例题精选 一列长一列长150m150m的火车用的火车用5 5分钟时间匀速通分钟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过一座长度为7350m7350m的大桥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千米桥时速度为多少千米/时时?S S解:解:S S=S S桥桥+S+S车车=7350m+150m=7500m=7350m+150m=7500mt=5min=300st=5min=300sV V=S St t=7500m7500m300s300s=25m/s=25m/s=90km/h=90km/h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90km/h90km/hS S桥桥S S车车1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的物理量。2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1min内通过的内通过的路程是路程是 120m120m,则它的速度为,则它的速度为 m/sm/s,其物理,其物理意义为意义为 。3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4s内通过的路内通过的路程是程是20m20m,则它在前,则它在前2s2s的速度一定是的速度一定是()()A A、80m/s B80m/s B、10m/s C10m/s C、5m/s D5m/s D、无法判断、无法判断4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V=S/t,下列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A.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v v越大,通过的路程越大,通过的路程s s越长越长B.B.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v v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大,所用的时间t t越少越少C.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D.物体物体v v由由s/ts/t决定,但与决定,但与s s、t t的大小无关的大小无关运动快慢运动快慢2 2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米米 C CD D 三长度长度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1)工具:刻度尺工具:刻度尺观察、放置、读数观察、放置、读数(2)单位:)单位:m(kmdmcmmmumnm)(3)记录:数字)记录:数字+单位单位(4)测量方法)测量方法:a.精确测量精确测量b.特殊测量法特殊测量法(5)误差误差:定义、减小方法:定义、减小方法.与错误的区与错误的区别别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工具:计时器工具:计时器单位:单位:hmins例: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例: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确?()D没对齐、没对齐、没紧贴没紧贴没放平、没放平、没紧贴没紧贴没紧贴没紧贴正确正确长度的间接测量法长度的间接测量法1.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将细铜丝在铅笔上密绕将细铜丝在铅笔上密绕n圈圈(如如50),用刻,用刻度尺测出铅笔上铜丝排列的长度度尺测出铅笔上铜丝排列的长度l,铜丝的,铜丝的直径为直径为l/50 累积法(以少代多):累积法(以少代多):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量放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在一起测量。如:测纸张的厚度;测邮票的质量;硬币的厚如:测纸张的厚度;测邮票的质量;硬币的厚度;头发的直径;度;头发的直径;细铜丝的直径等。细铜丝的直径等。2.如何测圆锥体的高度、硬币直径?如何测圆锥体的高度、硬币直径?平移法(以内变外):平移法(以内变外):当物体的长度不当物体的长度不便直接测量时,想办法将它等值平移到便直接测量时,想办法将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如硬币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如硬币的直径、球的直径等。的直径、球的直径等。例例2:测量小球的半径,下图哪:测量小球的半径,下图哪个正确?个正确?D如图所示如图所示,把一根金属丝在铅笔杆上把一根金属丝在铅笔杆上密绕密绕20圈,用刻度尺测量出圈,用刻度尺测量出20圈的长度圈的长度为为()m,那么这根金属丝的直径那么这根金属丝的直径是是()mm。练一练练一练:2.50 1.25四、力及其作用效果四、力及其作用效果(1)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a力是力是_孤立孤立的一个物体不会出现力的作用,且的一个物体不会出现力的作用,且受力物体存在时,一定有受力物体存在时,一定有_存在存在b_ 当甲、乙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力时,当甲、乙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力时,甲对乙物体有作用力的同时,乙对甲对乙物体有作用力的同时,乙对甲物体也有力的作用甲物体也有力的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施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力的两种作用效果是力的两种作用效果是:(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状态包括:_ (2)力可以改变力可以改变_.力可力可以把物体拉伸、压缩或弯曲以把物体拉伸、压缩或弯曲.运动状态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形状关于力:关于力:两两图各图各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方向、作用点有关有关,因此因此,把力的把力的_叫叫做力的三要素做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习惯上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的越远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的越远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门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4)(4)力的表示法力的表示法 (1)(1)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做叫做_._.(2)(2)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上受到了力,就是就是_._.力的图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例、如图所示,重为例、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上,画出木箱所受重力的力的示意图。画出木箱所受重力的力的示意图。G G=500N1、手竖直向上托一本书、手竖直向上托一本书F=5NF=5N2、与水平方向成、与水平方向成30角角斜向上拉木箱斜向上拉木箱F=10NF=10N300F=20N3、重物受竖直向、重物受竖直向下下F=20N的压力的压力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也可以改变物体的,也可以改变物体的_。2、力的单位是、力的单位是_3、下列现象中,属于力产生的效果是(、下列现象中,属于力产生的效果是()A、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 B、用力弯铁片,铁片变弯了、用力弯铁片,铁片变弯了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D、小冰块在光滑的水面上匀速滑动、小冰块在光滑的水面上匀速滑动4、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小朋友在荡秋千、小朋友在荡秋千 B、雨滴从空中竖直匀速下落、雨滴从空中竖直匀速下落 C、关闭发动机后,正在向前滑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正在向前滑动的汽车 D、停靠在路旁的自行车、停靠在路旁的自行车你掌握了吗?你掌握了吗?形状形状运动状态运动状态NA B CB D2 2、电灯悬挂在电线下端、电灯悬挂在电线下端,电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电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对于对于电灯所受的拉力电灯所受的拉力,施力物体是施力物体是 A.A.只有地球只有地球 B.B.只有电线只有电线 C.C.地球和电线地球和电线 D.D.电线和天花板电线和天花板B练一练3 3、在湖中划船时、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A.A.人对船的推力人对船的推力 B.B.浆对水的推力浆对水的推力 C.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D.水水对浆的推力对浆的推力C练一练五、牛顿第一定律五、牛顿第一定律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响?三.牛顿第一定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_结论: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结论: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速度减小越慢.滑下时速度相同滑下时速度相同练一练要探究运动物体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要探究运动物体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的作用下研究它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的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受到不同阻力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受到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平面越平面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速度减小得越 。在分析现象时,科学家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表面上运在分析现象时,科学家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更远,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动的距离更远,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体将保持 。著名的。著名的 就是在这样的基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出来的,内容:础上总结和推理出来的,内容:,1.1.。光滑光滑小小慢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让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不同表面运动让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不同表面运动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惯惯 性性 (1)定义定义:物体保持物体保持_叫做惯性叫做惯性.(2)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属性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属性.不论物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不论物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不管物体是否受力、以及受力的大不管物体是否受力、以及受力的大小小,物体都具有惯性这种性质物体都具有惯性这种性质.(注:惯性不是力,说明问题时应该注:惯性不是力,说明问题时应该说:说:“由于惯性由于惯性”)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和联系: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和联系:区区别别联联系系 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不受外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不受外力时所遵循的力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运动规律,是有条件的,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才遵守;而即只有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才遵守;而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属性,与物体是否,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一切外在因素无关,受力、运动状态等一切外在因素无关,任何时候都存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因为物体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因为物体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状态,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定律。你体验过吗你体验过吗?汽车做什汽车做什么运动?么运动?汽车做什汽车做什么运动?么运动?练习练习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C.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D.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D2、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汽车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后汽车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离,这是由于_的缘故;最的缘故;最后还是停下来,这是因为的后还是停下来,这是因为的_结果。结果。惯性惯性汽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汽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3下下列列现现象象中中不不能能用用惯惯性性知知识识解解释释的是的是()A跳跳远远运运动动员员的的助助跑跑速速度度越越大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用力力将将物物体体抛抛出出去去,物物体体最最终终要落到地面上要落到地面上 C子子弹弹离离开开枪枪口口后后,仍仍能能继继续续高高速向前飞行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B B例例 析析: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质叫做惯性。.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高速前进,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变式练习变式练习 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米秒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米秒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绳子断开后物体().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立即匀速下落立即匀速下落.由于惯性,物体以米秒的速由于惯性,物体以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度匀速上升.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速度越来越快。D D 中考演练:(05柳州、北海柳州、北海)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带的作用是()A防止惯性的产生防止惯性的产生B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冲去”D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D (05四川四川)与观察法、实验法一样,在实验基与观察法、实验法一样,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也是物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也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在物理学史上通过实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在物理学史上通过实验分析、经过推理得出,却不能用实验直接验分析、经过推理得出,却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定律或原理是(验证的定律或原理是()A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B欧姆定律欧姆定律C焦耳定律焦耳定律D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A (05莆田莆田)“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大多数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曲中含大多数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曲中含有许多物理知识,例如:有许多物理知识,例如:(1)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了人身上汗液的_。(2)倒映的白塔是光)倒映的白塔是光_射而形成的射而形成的_像。像。(3)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这两个力是一对_力。力。(4)船浆向后划水,船向)船浆向后划水,船向_运动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的.生活 物理 生活蒸发蒸发反射反射虚虚平衡平衡前前相互相互(一)本章知识结构网络(一)本章知识结构网络有关力有关力的知识的知识力的概念:力的概念:力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如推、拉、压、推、拉、压、提、吸引、碰撞提、吸引、碰撞等作用均称为力等作用均称为力力的特点力的特点(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施力物体和受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力物体是相对的的(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3)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运动大小和运动方向方向(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单位:力的单位:N(牛顿)牛顿)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力力力力和和运运动动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时即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时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如果物体处(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状态,实际上是物体所受力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状态,实际上是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合力为“O”)惯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把物体保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对惯性对惯性的理解的理解(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原来的即原来的状态不变,速度的大小、方向不变状态不变,速度的大小、方向不变(2)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不论运动状况如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不论运动状况如何,受力与否)都有有惯性受力与否)都有有惯性(3)惯性不是力)惯性不是力惯性与惯性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定律的区别:惯性定律是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由于物体具惯性定律是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惯性则是物体本身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惯性则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力力和和运运动动力平衡:力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几个力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为运动状态,就说几个力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为“O”。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概念:概念: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同同体,等值,反向,共线体,等值,反向,共线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在平衡力作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时的运动:用下时的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效果与不受力一样),将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效果与不受力一样),将保持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平衡状态:平衡状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平衡力与相互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是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则是力;相互作用力则是“分别作用于两个分别作用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相互作用的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物体上用于两个物体上二力平衡二力平衡GF悬挂着的电灯悬挂着的电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NG牵引力牵引力阻力阻力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同异、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同异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平衡力平衡力相相同同点点大小大小方向方向 区区 别别作用作用对象对象作用作用时间时间力的力的作用作用效果效果相反,且在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直线上 相等相等 相等相等 相反,且在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直线上 分别作用在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个物体上 同时作用在同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一个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消失 没有时间关没有时间关系系 两个力分别作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用在不同物体上,一般产生上,一般产生的效果不同的效果不同两个力共同作用两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状态 哪个拉力大?静止V=5米/秒V=1米/秒匀速匀速GGG相等相等 一一架架直直升升机机重重力力为为60006000牛牛顿顿,当当它它在在空空中中静静止止不不动动时时,空空气气对对它它向向上上的的举举力力_6000_6000牛牛顿顿;当当它它匀匀速速上上升升时时,空空气气对对它它向向上上的的举举力力_6000_6000牛牛顿顿;当当它它匀匀速速下下降降时时,空空气气对对它它向向上上的的举举力力_6000_6000牛牛顿顿。(选选“大大于于”“”“等等于于”或或“小于小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1.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2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请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请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某工人用某工人用100N100N的水平推一放在水平的水平推一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则木箱受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则木箱受到的阻力为到的阻力为_N_N;改用;改用150N150N的的力推也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阻力力推也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阻力为为_N_N。100150力和运动典型例题解析:力和运动典型例题解析:例例1、竖直向上托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竖直向上托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是因为()A、球受到向上的托力球受到向上的托力B、球受惯力球受惯力 C、球有惯性球有惯性 D、球受惯性作用球受惯性作用分析:球和手脱离接触后,分析:球和手脱离接触后,不会再有手对球向上的托力不会再有手对球向上的托力,A A是错的。是错的。惯性不是力,说排球受惯力或球受惯性作用都是错的,惯性不是力,说排球受惯力或球受惯性作用都是错的,所以所以B B、D D都不对。都不对。球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球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球有惯性因球有惯性。答案:正确的选项是答案:正确的选项是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