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65297106       资源大小:50.79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木讷(nè)    饥馑(jn)      芣苢(fú y)   拾掇(du)B. 搭讪(shàn)  撂(liào)下     霓裳(shng)     还酹(lèi)江月C. 天姥(m)      渌(lù)水       贾(g)人       吐哺(p)D. 莳(sì) 种     缅 (min) 怀    慰藉(jiè)    一把锉(cuò)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的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B清华大学联合多所高校,成立未来交通研究中心,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C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D科学研究对于袁隆平来说,从来不是一种枯燥的学问、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而更像是一片美丽的天空、一片广袤的沃野。3.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色彩。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D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中通过描写残秋中的所见、所闻引发所思、所感,抒发自己因南宋破败、家庭消亡、自己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4.假期中,甲组同学计划组织参观XX古村落,了解其历史文化沿革,成员设计了访谈提纲。下面提问不合适的一项是(3分)(   )A您对XX古村落的历史了解多少?B您知道XX古村落最有文化价值的是什么吗?C什么季节是XX古村落的旅游旺季呢?D二十年前的XX古村落与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小题。他扎根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钟扬调侃道。钟扬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那次,我们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这位同事回忆。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篷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5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鸣”火车开动了。B.“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C.我们现在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 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D.只有两条板凳其实, 即使有更多的板凳,屋里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人吃粥的地方。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意思都可以用成语表述,请按要求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可以替换的成语。(3分)“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做某件事很快乐”可以用成语_来形容。“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可以用成语_来形容。“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中“最清楚”可以用成语_来形容。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完成7-10小题(课内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7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天姥连天向天横                失向来之烟霞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今年欢笑复明年C委身为贾人妇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却是旧时相识8下列句子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A一时多少豪杰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铁骑突出刀枪鸣                  D势拔五岳掩赤城9下列句子与“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暧暧远人村                     B多情应笑我C转徙于江湖间                   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10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榆柳荫后檐 栗深林兮惊层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云青青兮欲雨       浔阳江头夜送客A/                B/ C/               D/(二)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1-15小题。(共20分)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末,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置之。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B.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C.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D.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宗是宋朝赵祯皇帝的庙号。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续者称宗。B. 禄养,“禄”为古代官吏的俸给,古人认为官俸为养育亲人之资,“禄养”是指用官俸养亲。C. 闾巷,“闾”,古时以二十五家为一闾,“巷”,里弄,后来用“闾巷”泛指乡里民间。D. 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代帝王诸侯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王安石才华横溢,喜好读书,擅长为文,曾巩曾经带着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十分赏识王安石,四处为他扩大名声。B. 文彦博、欧阳修等人先后向朝廷推荐王安石,王安石都以祖母年老为由予以拒绝,因此士大夫们认为他无意于为世所用。C. 王安石性格果敢,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向宋仁宗呈言事书,要求对国家法度进行全面改革,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势。D. 王安石清楚地知道,他的改革主张在当时会遭到顽固派的非议,但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只不过他的见解在宋仁宗时候没有被采纳,而到宋神宗的时候才被完全采纳。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2)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15. 为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势,王安石在“万言书”中向皇帝提出了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2)琵琶行中表现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共鸣,也是全诗的主旨的诗句是“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                ”。(4)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诗人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7-18小题。(共6分)元日田家【唐】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注】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蛮榼:酒器。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士林:此处指读书人。17.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南村雪后初晴,与此不同的是,北村却梅花盛开。B.第二联写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大家携美酒串门,狗儿欢快地迎接客人的到来。C.第三联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丝毫不觉岁月流逝、老年将至。D“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18.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共17分)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称我们这种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我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19下列关于中国乡土社会“家的性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作为一种事业社群,具有绵续性,而西方的家庭无需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一般具有临时性。B氏族作为事业组织,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这种长期性同样是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所具备的。C家庭关系的主轴在纵向的父子、婆媳之间,而不是在横向的夫妇之间,这一显著特点是由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决定的。D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注重绵续性,求效率,讲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只有夫妻间的相敬如宾,没有两性之间的情感安慰。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依据人类学上的说法,部落是由氏族扩大形成的。部落和氏族都具备事业组织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是相同的。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根据事业的大小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事业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诸多方面。C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发生变化,跟该社群担负的功能有关。西洋家庭担负生育功能,中国家庭担负事业功能。D作者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形容夫妻的两性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在生活上安慰夫妻双方。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乡土社会采取差序格局作为结构原则,这仅是作者的假设,由此得出的基本的家具有氏族性的判断并没有客观依据。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结构如仅限于亲子的小组合而不加以扩大,就会影响家的长期绵续性,也就不利于经营复杂性事业。C中国的家法和“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强调讲究负责和服从的纪律性,追求事业维系和发展的效率,冲淡了家人间的亲情。D在论述“中国的家”的特点时,作者一再强调“乡土社会”这一概念,表明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乡土社会的性质密切相关。22节选文字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列举两例,并简析作者通过这些对比想要表达什么观点。(4分)23. 在文字下乡中,费老说乡土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一方面空间上不需要,因为总是可以面对面;另一方面是时间上不需要,因为在乡土文化中有声音就足够了,乡土社会有文化但不需要文字,因为他们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生活的需求。你赞同费老的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4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小题。(共13分)丈夫孙犁今天是中秋节日,可是还有一场黑豆没打。上午,公公叫儿媳妇把场摊上,豆叶上满带着污泥,发着臭气。日本黑心鬼,偷偷放了堤,淹了老百姓,黑豆没长好,豆子是秕秋的。草不好,黄牛也瘦了。儿媳妇站在场里没精打采的。年景没有了,日子不好过,丈夫又没消息。去年,他还在近处,八月十三那天还抽空回家来看了看,她给他做了一件新棉袄,两个人欢天喜地。八月节,应该团圆团圆;她给他做了猪肉菜,很丰富。今年,鬼子从四月里翻天搅地,丈夫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吃过中午饭,她带着老二孩子,要去娘家看看,解解闷。孩子才七岁,在炮火里跟着跑了四五年了。“还记得爹吗?”“记得呀!”“爹在哪里呢?”“在铁道西啊!”“在那里干什么?”“打日本啊!”娘笑了。丈夫在家就喜欢这个孩子,临走总嘱咐她好好教养着。娘儿俩说着,就到了娘家村里,本来只离着三四里地。到家里,姥姥正坐在炕上。“你看人家多么热闹,人家也都是养儿养女的。”姥姥说,嘴角却有些讥笑。“谁家?”女儿问。“你婶子家。”“热闹什么?”“你大姐来了,他女婿也来了。”“她女婿不是在这里当伪军?”“现在人家敢出来了,三天一来,两天一来,来了就嘻嘻哈哈。”姑娘想起她是和这个大姐一年出嫁的。她两个同岁,她大姐嫁了一个独生子,她也嫁了一个独生子。她大姐的女婿在绸缎店里当学徒,她的女婿在保定府上学。那年正月里,两个女婿来住丈人家,大姐的女婿好赌钱,整天在家里成局;自己的女婿好念书,整天在家里翻书本。她那时候还不高兴自己的女婿这么呆气,人家那么好玩,好说笑,街上的青年子弟都找人家去热闹,自己的女婿这么孤僻,整天没个人来,只有几个老头子称赞。后来丈夫走了,很少家来,不在北平,就在上海。大姐的女婿却常来,穿得好,一来就住下,嘻嘻哈哈。她埋怨丈夫不家来,忘了她。可是丈夫并没有忘了她,有时家来,也很爱她,她生了一个小孩,丈夫也很喜欢,只是怨她不识字,知道的事少。抗战了,丈夫立时参加了军队。把洋布衣服脱下来,换上粗布军装。两条裤腿,每天跑百八十里山路,也有了劲了。“为什么你出去受罪?”“抗日是受罪?你真糊涂透了。”“可是为什么人家不出去?”“谁?”“大姐的女婿。”“呸,呸,你怎么叫我和他比。”渐渐,她也觉得丈夫不能和那个人比。村里人说自己的丈夫好,许多人找到家里,问东问西。许多同志、朋友来说说笑笑,她觉得很荣耀。日本鬼子烧杀,她觉得不打出去也没法子过。她大姐的丈夫的店铺叫日本鬼子抢了,他回到家来,后来跑到城里当了伪军。自己的丈夫越来越忙,脸孔虽然黑了,看来,倒壮实了些。仗打得越紧,她越恨日本鬼子了,他也轻易不回家了。她守着孩子过日子,侍候着公公。上冬学,知道了一些事,其中就有她以前不知道的丈夫心里的事,现在才知道了些。她瞧不起她的大姐夫,这是个什么人呀!今天,娘却提到了他。正提到了他,大姐就来了。大姐听说妹子来了,姐妹好几年不见面,来看望她。手里托着一包点心,身上穿着花丝葛,脸孔白又胖,挺着大肚子,乍一见面很亲热,大姐说:“你家他爹可有信?”“没有啊!”“说起来,人家他有志气,抗日光荣,可是留下了这些孩子们。”大姐说着就拉过孩子,教孩子吃点心,问孩子:“你想爹吗?”“想啊!”“快叫娘把他叫回来。”“叫回来,打日本吧!”孩子兴奋地说。大姐立时没话说,脸也红红的,像块生猪肝。姥姥也笑了。“听说你女婿又来了。”“早走了。”“怎么这么快就走了?”“有事。”大姐坐不住,告辞了出去。走到屋门口又回来,小声说:“大妹子,你家他爹回来,你顺便和他学学,就说俺家他爹是不得已,还想出来的。”说过就慌慌地走了。姥姥说:“看起这个来就不光荣,准是又有什么风声吓走了。”天已经晚了,姑娘带着孩子回来。在路上,她看见一小队人背着枪走过去。后来回头一看,那一小队人进了她娘家的村子。大孩子正在村边等,见了娘就跑上来小声说:“大队长到咱家来了!”“哪个大队长?”“县游击大队长,黑脸大个子老李呀,娘忘了,去年和爹一块去拿过书,吃过羊肉饺子的。”“说什么来?”“有爹的信,爷正看哩。”母子三人赶紧到了家里,公公正坐在场里碌碡上,带着花镜念信,见儿媳妇回来,就说:“信来得巧,今年的节我又过痛快了!”媳妇当然更快活,快活了一晚上,竟连那圆圆的月亮也忘了看。一九四二年中秋节记于阜平2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鬼子从四月里翻天搅地”“一小队人背着枪走过去”,写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特点,从字里行间可见抗日战争在紧张进行。B妻子在娘家和大姐的对话,从细节上展现了人物的情态,无论是妻子还是“姥姥”都不再羡慕大姐,人物的成长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感动人心。C小说多次运用对话描写,例如“她”和儿子、和丈夫和大姐的对话等,对话的内容雅俗共赏,符合人物的特征。D本小说具有“诗性小说”的特点,我们学过的百合花也具备这个特点。25分析小说中“丈夫”的形象特点。(4分)26孙犁的小说具有“生活美”,“生活美”源于“生活的真实”,请简要分析本文包含哪些“生活的真实”。(6分)四写作(60分)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类发展史显示,就地理空间维度而言,科技与人才并不是均匀分布的。那些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往往集聚更多人才,产生更多创新成果。16世纪以来,世界先后形成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5个新科学和人才中心,带动了所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华罗庚、钱学森、陈景润、屠呦呦、袁隆平等“大先生”,以探索学术前沿的坚毅勇气和厚重的家国情怀,成为知识分子的榜样和楷模。特别是一代代坚守在特殊岗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优秀人才,一代代坚守在最基层、最艰苦、最一线的祖国最需要地方,在平凡岗位干着不平凡事业的优秀人才,以其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凸显着“国之大者”的品格。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结合材料,以“奋斗正青春,以才著华章”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 一 语 文 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A  【解析】 B项“霓裳”为cháng, C项“吐哺”为b, D项“莳种”为shì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搭配不当,“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的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语义混乱,可以修改为“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B.结构混乱。“寻找解决.破解之道”杂糅,应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C.搭配不当,改为“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思考”。故选D。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南宋”错误,声声慢是在北宋灭亡、词人南渡后的作品。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得体表达的能力,涉及第四单元内容。A.“古村落的历史”符合访谈历史范畴,合适;B."“古村落最有文化价值的"符合访谈文化范畴,合适;C.“什么季节是xx古村落的旅游旺季"不是历史文化的范畴,不合适;D.“二十年前的xx古村落与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是历史范畴,合适。5、C  【解析】A.表示声音的延长,B.表示话题转换,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对前文的补充说明, C项破折号作用和文中所给的,都表示解释说明。6  乐在其中     命悬一线     了如指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结合“做某件事很快乐”可以用“乐在其中”。 命悬一线: 处境危险,随时可能丧失生命。结合“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可以用“命悬一线"。 了如指掌:清楚得好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形容对事物的了解非常透彻。结合 “最清楚.的情况”可以用“了如指掌"。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本题共4小题,8分)7答案:B  【解析】A.“向”,介词,对着。/副词,原来,先前。  B.“复”,副词,又。 C.“为”,动词,成为。/连词,因为。  D.“是”,代词,这。/动词,表判断。故选B。8答案:A 【解析】A.“豪杰”,才能出众的人。古今意思一致。B.“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数学的一个分支。C.“突出”,古义,突然冲出;今义,超出一般,鼓出来。D.“拔”,古义,超出,今义,拉出,抽出。故选A。9答案:C【解析】“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A.谓语前置句。B.宾语前置句。C.状语后置句。D定语后置句。故选C。10答案:D【解析】“荫”,名词作动词,遮蔽。“栗”“惊”,均为使动用法,使战栗,使震惊。“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归”,使动用法,使归顺。“雨”,名词作动词,下雨。“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故选D。(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1.答案:A12.答案:D(“社”指谷神,“稷”指土神”错误,应是“社”为土神,“稷”为谷神。)13.答案:B(“王安石都以祖母年老为由予以拒绝”错误。原文是说“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即并没有提到王安石以祖母年老为由拒绝文彦博的举荐。)14.朝廷每次想要任命他一个官职,总是担心他不愿接受。(“唯”总是,“患”担心,“就”就职、接受,各1分,句意1分。)安石变法的事理深奥之处,在这封言事书中大致有所显现。(“蕴”深奥之处,“略”大概,“见”显现,各1分,句意1分。)15.要改革法度,效法先王政令精神;要重视理财;要重用人才。(从“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可知,要改革法度,效法先王政令精神;从“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末,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可知,要重视理财;从“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可知,要重用人才。)参考译文: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担任三司度支判官之职。王安石,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曾巩曾经带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王安石传播声名;他考中了进士第一名,被授予淮南判官之职。按照宋初旧制,地方官员任期满后,允许向朝廷呈现文章申请考取阁职,唯独王安石放弃了这个机会,被调任鄞县。到任后,他修筑堤堰,浚治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秋后百姓加些利息偿还,使官仓中的陈谷能够换新粮,鄞县的百姓也感到方便。不久,他调任为舒州通判。当时文彦博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以此来遏制为名利而奔走竞争的风气。不久他通过朝廷考试而被选任为馆职,王安石没有去上任。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理由而推辞。欧阳修又把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的情况向朝廷说明了,于是朝廷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他又推辞不上任。他向朝廷恳求外调为地方官员,担任常州知州,调任提点江西刑狱。王安石与周敦颐相遇,接连交谈几个日夜,王安石回去后深入地思考,至于废寝忘食。先前,馆阁的命令多次下发王安石总是推辞不接受,士大夫们认为他无意于仕途,遗憾无缘结识王安石;朝廷每次想要任命他一个官职,总是担心他不愿接受。等到他就任度支判官,听闻的人没有不高兴的。王安石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大意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的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人力物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天下人消费,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是这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宋仁宗读过之后放置在一旁。吕祖谦评价说:“安石变法的事理深奥之处,在这封言事书中大致有所显现。”只不过他的见解没有在宋仁宗时候被采纳,而到宋神宗的时候才被完全采纳,人世间的兴衰变迁沉浮的关键,大概还是存在的。(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16.(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7-18小题。(共6分)17.A (A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18. 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共4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19.答案D【解析】“只有夫妻间的相敬如宾,没有两性之间的情感安慰”表述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不能推测出“只有夫妻间的相敬如宾,没有两性之间的情感安慰”。20答案C【解析】“中国家庭担负事业功能”错,根据第一段“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可知,中国家庭同样包括生育功能。21答案A【解析】A项文中“假设”的对象是可以用“差序格局”这一理论术语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而不是“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这一客观特点本身。22答案(1)把夫妻关系与同性别、同年龄的人之间的关系对比;中国与西洋人在感情生活上的表现对比;夫妻之间分工不同的对比。(一点一分,答对两点得两分)(2)通过这些对比,作者表达了乡土社会在两性感情上是矜持、保留甚至是冷漠的。(2分)23【答案】示例1赞同。(1分)文字的不适用性。在面对面的社群中,在其工作生活中,不需要文字。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而且文字是间接的说话,对于乡下人来说是不完善、不方便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人们不会选择用文字来“说话”。(1分)文字的局限性。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运用文字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而说话却便宜得多,不需要注意文法,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面对面的语言交往如此直接,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交流方式而采用文字呢?(1分) 文字的不必要性。在乡土社会中,语言就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上千年的生活过程中并没有新的东西进入到乡土社会。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验和知识只需要口耳相传就可以了,无需用文字来记载。(1分)示例2不赞同。(1分)乡土社会尽管世代相传,很多非物质遗产是由代代相传并非文字而记录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产生了很多文化的消亡;(1分)除此之外,费老的乡土中国是以上世纪40年代的社会为背景创作的,已经不适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2分)。(三)现代文阅读24C    25勤奋上进,思想进步。他热爱读书,踊跃参军。为国奉献,不怕吃苦。为了抗战,离别亲人;以苦为乐,拥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情有义,关爱家人。嘱咐妻子教养孩子,爱妻子,惦念家人,给亲人写信。(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26环境真实。豆叶带污泥,发臭气。日本黑心淹老百姓,黑豆是秕秕的,草不好,黄牛也瘦了。这是女主人公生活的环境,也是真实的农家生活。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文中三位女性“比女婿”的神态、语言、心理等真实生动,儿媳妇、姥姥的语言口吻符合村庄人物特点。情节的真实。文中“姥姥”和婶子家比热闹的情境,“她”在心里和大姐比女婿的情境等,都很符合农村的情境。情感的真实。小说开头女主人公因丈夫无消息等产生的无精打采,结尾收到信的欢喜,公公收到信的“痛快”等,符合人物情感变化发展。(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对话的内容雅俗共赏”错误。文中的对话具有生活气息,谈不上“雅”。故选C。2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由“自己的女婿好念书,整天在家里翻书本”“抗战了,丈夫立时参加了军队”可知,丈夫热爱读书,踊跃参军,可见他勤奋上进,思想进步。由“把洋布衣服脱下来,换上粗布军装。两条裤腿,每天跑百八十里山路,也有了劲了”“为什么你出去受罪?抗日是受罪?你真糊涂透了。”可知,丈夫为了抗战,离别亲人,以苦为乐,拥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可见他为国奉献,不怕吃苦。由“她埋怨丈夫不家来,忘了她。可是丈夫并没有忘了她,有时家来,也很爱她,她生了一个小孩,丈夫也很喜欢”可知,丈夫有情有义,关爱家人。由“丈夫在家就喜欢这个孩子,临走总嘱咐她好好教养着”“有爹的信,爷正看哩”可知,嘱咐妻子教养孩子,爱妻子,惦念家人。2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体裁特征的能力。题干要求赏析本文包含哪些“生活的真实”,作答本题,需要从小说的要素的角度分析。从环境的的角度来看,“豆叶上满带着污泥,发着臭气,日本黑心鬼,偷偷放了堤,淹了老百姓,黑豆没长好,豆子是秕秕的。草不好,黄牛也瘦了”可知,小说描写了农家生活的场景以及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时代背景,具有真实感。从形象的塑造上看,文中描写了三位女性,她们“比女婿”的神态很真实,如姥姥谈及自己的女婿时“你看人家多么热闹,人家也都是养儿养女的。姥姥说,嘴角却有些讥笑”是的神态“讥笑”,表达了她对人家女婿的不屑;如大姐“大妹子,你家他爹回来,你顺便和他学学,就说俺家他爹是不得已,还想出来的。说过就慌慌地走了”,“慌慌”表现出大姐说到自己丈夫时的心虚以及惭愧的心理,真实生动。从小说情节的描写来看,“你看人家多么热闹,人家也都是养儿养女的。姥姥说”“那年正月里,两个女婿来住丈人家,大姐的女婿好赌钱,整天在家里成局;自己的女婿好念书,整天在家里翻书本。她那时候还不高兴自己的女婿这么呆气,人家那么好玩,好说笑,街上的青年子弟都找人家去热闹,自己的女婿这么孤僻,整天没个人来,只有几个老头子称赞”,姥姥和婶子家比热闹的情境以及“她”在心里和大姐比女婿的情境等,符合农村妇女的真实的心理。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小说开头“儿媳妇站在场里没精打采的。年景没有了,日子不好过,丈夫又没消息”,女主人公因为丈夫无消息等产生的无精打采,这中情感的表达很真实;结尾“公公正坐在场里碌碡上,带着花镜念信,见儿媳妇回来,就说:信来得巧,今年的节我又过痛快了!”“媳妇当然更快活,快活了一晚上,竟连那圆圆的月亮也忘了看”,收到儿子(丈夫)的信,公公和她的情感表达很真实。五写作(60分)【详解】本题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学****享)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