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进展,高等院校也面临着新的考验,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进展,依据社会的需要,高校必需转变教学模式,构建更加适合如今高校的人才培育模式.在当前高校崭新的进展形势下,就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教学必需关注的重点,不能厚此薄彼.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实际状况则是在教学过程更加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所以我们要对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在高校转型的形势下也对其提出相应的改良意见.关键词:高校转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自20世纪90年月末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以来,地方高校始终是吸纳高等教育群众化需求的主要力量.尽管地方高等教育出现了大规模扩张,但高校的多样性并未随之上升,反而呈现出了地方院校与讨论型高等院校办学定位相同、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育模式相近,学习活动“重理论、轻实践,科研活动“重科学、轻技术等现象,难以培育出适合地方经济社会进展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的经济进展需要脱节,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等院校的转型进展刻不容缓.在高校转型的进展形势下,对高校里的各个专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应当统筹各个专业的理论学问和实践阅历的关系,转变其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学前教育专业将如何转变其教学理念和形式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学前教育专业要提高其实践教学的能力,就要增加和培育实践、创新能力,关心学生更好的面临社会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在高校转型的基础上要求该专业加强实践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幼儿园见习活动、实习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所以在高校转型进展的形势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转型进展刻不容缓.1高校教育转型的背景我国高校转型肯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外国的相关理念的影响,最开始是西欧工业化的进展,使得国家和社会需要更多的技术性人才,这就催生了应用技术性的相关学校的产生,这样的学校适应了社会的进展要求,满足了当时的工业生产和社会进展对于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需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度的加深,我国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在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开始有一批高校开始向技术型高校转型.目前在我国许多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下培育的学生大都是讨论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供不应求,这就导致市场上所需的技术性人才和讨论型人才的供需关系失衡.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进展和满足人才的需要,必需加快我国的高校的转型,建设更多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培育更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在高校转型的大趋势下,我们对每一个专业都要有所规划,以促进每个专业都有所改善,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培育更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基于高校转型进展形势下,我们对学前教育实践教学问题需要展开探讨,在给出相关的对策之前,我们首先对学前教育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2.1实训缺乏打算性和系统性.学前教育专业的校内实训,是其开展实践教学的一大措施,通过实训,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学问付诸实践,能很好地提高学生面对社会所需要的能力.但目前高校的相关的实训教学的环境设计和管理都比较滞后,没有真正发挥实训的作用.首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场地和支配太过分散,没有指定科学的、系统的实训教学方案.学前教育的实训往往穿插在其他专业没有实训教学时进行,对相关的技能的培育零散,不能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与社会真正所需要的实践有所脱节,在实训时脱离教学的现实需求,无法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目前我们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校内实训大都以模拟教学的形式开展,而非真实的幼儿园教学环境,无法让学生真正的感受现实的需要,而且模拟教学的水平也对实训的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2.2见习不够深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就是在相应的幼儿园见习,学生真正地进入幼儿园,参加幼儿园相关岗位的工作,对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和需要做的事务有比较清楚的认知.这样的见习机会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对于学前教育方面人才的要求和自身能力的缺乏.但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见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缘由,主要是高校与幼儿园的沟通不到位,高校没有建立实习质量保障机制,见习的时间也缺乏,学生刚开始熟识实习岗位就要返回学校,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往返途中,使得学生在幼儿园的实习并不深入,无法真正地了解需要把握哪些技能,学生无法从实习中发觉自身的缺乏,也无法提高岗位所需的能力.2.3实习缺乏指导.在实践教学的支配中,还包含许多需要学生自主实习的模块,这种实习和学校实习不同点在于实习的地点、内容、时间都是由学生自主支配的,学校只负责接收实习报告,这就导致实习的水平良莠不齐,由于实习中没有相关老师的指导,学生最终的实习效果完全由自己负责,许多学生实习的岗位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化,无法到达提升实践技能的目的.2.4实践教学缺乏校企合作.国家三部委关于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转型的突破口.这是因为校企结合是转型的关键枢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成效.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转型进展也同样离不开校企合作,即学前教育专业与地方幼儿园、早教园所等教育机构的有力合作.可是,就当下现实状况而言,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并没有校企合作,导致整体的办学思路受到局限,培育的人才与地方园所的对接度不高,毕业刚入职的学生必需要通过完全的岗前培训,才能顺利入职,否则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3在高校转型的背景下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3.1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的支持.高校转型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和政府的支持.政府对实践教学模块加大资金的支持,公布一系列鼓舞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措施,能有效地促进高校转型工作的开展,建设相关的实践培训基地,如就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建设长期有系统有规划的实训基地,做到校企结合,从而给予系统化的培训和专业的指导老师,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2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高校转型要求教师培育学生的应用能力,建立健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因为实践教学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所以实践能力的培育也难度很大,而实践教学体系能为学生学习和把握职业技能提供很好的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更加利于学生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所以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钢琴训练室、幼儿园教学仿真式、绘画技能实训室、舞蹈实训室、婴儿教育实训室等,而且高校还要加强对对口岗位的联系,争取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地点.3.3完善教学考核和评价机制.科学的实践能力考评机制主要是指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以分数定成败,而重点关注对象是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即本文所提到的实践能力.此外,考核方式可以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同时实行自我评估与教师评价同时开展,进行全方位的阶段性考核和综合性测评.具体而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不能局限于课堂考核,同时要注重对其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结合其课堂表现以及课外实践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的校内表现状况以及实习状况.除此之外,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机制能有效地避开一些学生盲目的选择实践内容和指导老师不负责的状况.学校可以将教师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育技能作为评价中的重点,激发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对学生设立实训的考核,避开学生自主实习和校内实习不够重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主动性.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拓展自己的就业空间,提升竞争能力.3.4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高校的转型,除了政府和学校的努力,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双师型教学队伍是一支专业学问与实践水平互补、教学技能与科研水准相长的专业型师资队伍,它要求学校在原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不断鼓舞教师的继续教育,以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为了保证教师对行业进展趋势的了解,教师定期到具体的幼儿园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学校有打算地选派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学科设计与行业进展技能紧密联合,引进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或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将最先进、最新奇的行业资讯带到课堂当中.4结语如今的社会需要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这就推动了我国高校的转型.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高校的一门课程,是一个将学生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紧密相连的专业,它要求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加强学前教育的实践教学建设,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实践能力考评机制,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本行业真正需求的专业对口人才.参考文献:1欧阳洁,陈朝晖.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思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3(8):47-48.2董爱霞.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225.3邓扬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讨论:电子版,2022(10).4吴超.试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22(10).5王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1):137-138.6贾蕾.高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育模式的新思讨J.现代经济信息,202212.7董爱霞.中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比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9.作者:董爱霞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