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预习复习资料精简版.doc
-
资源ID:653450
资源大小:5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预习复习资料精简版.doc
-_-_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 、 、适宜的 。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 ,但生长需要 。 3.植物生长需要 、 、适宜的 、 、 。 4.蚯蚓喜欢生活在 、 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 ,互相 的。 7. 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 。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 10.食物链通常从 开始,到 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 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 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 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 。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 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 个 。如: , , , 。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 。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 。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1.向 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 。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 。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 、 和 。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 、 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 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 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 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 时影子最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 9.光以 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 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 造成 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反光也是以 形式传播 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 、 、 。 12 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 ,光强时瞳孔 。 13.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 。光 温度就 ,光 温度就 。 14.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 、 。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 、 、 、 。 16.太阳表面温度达 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 摄氏度。-_-_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 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 快。 18.物体和太阳光 时升温快。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特点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地球上 面积比 面积大;我国西部多 ,东部多 。 3、 和 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 、 、 三部分,绝大部分 的地震发生在 内,火山活动与 和 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 和 ;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 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 、 、 、 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 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 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 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 的作用、 的作用、 的作用、 的活动等。 7、由于受 、 、 或 的作用,岩石 ,这种现象叫 。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 (小石子),中间是 和 ,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 ,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 。 9、土壤是 、 、 、 、 和 等物质的混合物。 10、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 个生物体。土壤为他 们提供了 和 ,也为人类提供了 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和 都能使土壤的 更丰富。 和 能松动土壤,为 和 营造空间。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 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 。 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 、 、 等。 13、在 的地方,河流流速 ,土地会被 ;在 的地方,河流流速 ,会发生 。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 和 的现象发生。 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 而 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 和 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 、 、 、 和 都会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 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 和 ,来减少 对 土地的侵蚀。 17、 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 的力,这个力就是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 的 或 。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越大,小车运动得 。 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 ,行驶速度 ,行驶距离 ;橡皮筋 绕的圈数 ,行驶速度 ,行驶距离 。-_-_ 4、 、 这样的物体在受到 作用时, 很容易改变,在 改变时,它们会产 生一个 的力,这个力叫 。 5、 、 、 、 和 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 的推力,这个力叫 。 、 、 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 运动的。 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 。 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 作力的单位,简称 ,用 表示。1 牛约等于 克的 力。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 ;(2) ;(3) 。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 ,运动物体要受到 一种 的力,这种力叫 。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 方向拉一个物体, 的力 就是它受到的 。 12、物体间接触面 ,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 ,摩擦力 。物体 ,运动时 的摩擦力 ;物体 ,摩擦力 。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和 两种方式。 14、对于相同的物体, 的摩擦力小, 的摩擦力大。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 伴随着。 16、自行车上 摩擦力的地方: 、 、 、 ; 摩擦力 的地方: 、 、 、 、 。 17、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 (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 阻力减到最低;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 。(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 )、相互( )和相互( )的。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 )需要阳光。 3.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 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 、 、 、 ),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 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 、 、 、 ),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 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 、 、 、养分 ),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 )提供,不需要施肥。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6.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的。 8.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 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0.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 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_-_ 11.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 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 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2.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 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 因素 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16.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1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1956)年。 18.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 系? 答: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 ,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 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19.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答: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 寒冷的气候。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 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20.在草原上鹰、兔、草有一方少了,会怎样? 答:如果那样,草原的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草原的生态系统就会失 去平衡,其他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21.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答:在我国的北方,由于我们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草原的生态平衡,至使一些草原 沙化,遇到大风就形成了沙尘暴。 22.写出水田中的 5 条食物链。 老鹰 狗尾草 水稻 小鸟 老鼠 蝗虫 蛇 答:狗尾草老鼠蛇老鹰 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 水稻老鼠蛇老鹰 水稻蝗虫小鸟老鹰 水稻蝗虫小鸟蛇老鹰 23.写出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答:草兔鹰 草兔蛇鹰 草蝗虫鹰 草鸟蛇 草蝗虫蛇鹰 草鸟蛇鹰 24.分析题: 美国西部是一块资源丰富、森林成片、草原辽阔、土地肥沃的宝地,是美国农业发展得天独 厚的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粮食短缺,小麦价格上涨,促使美国中部各州的农场主 纷纷赶来开发西部。为了扩大耕地,他们把大片的森林砍倒,把大片的草原、草甸开垦出来 。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农场主们种植了粮食作物,然后通过卖粮赚了许多钱。1934 年 5 月 1 1 日凌晨,一场灾难降临了,从美国西部刮起了一场遮天蔽日的黑色怪风,怪风携带着泥沙 腾空而起,自西向东迅速蔓延,持续了整整 3 天 3 夜! 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 系统就失去了_ 平衡。 破坏美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是 为扩大耕地,砍倒大片的森林,开垦大片的草原、 草甸 。 如果美国政府聘请你担任农业大臣,你改变这种状态所采用是:退耕还林,。-_-_ 光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没燃烧的蜡烛不是光源。 2.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了( 温暖)。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4.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5.影子产生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6.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的角度改变而 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一天中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正午)最短,(清晨和傍晚)最长。 7.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离光源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 (越小); 8.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 的影子。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 10.古代,人们用日影观测仪(也称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 化而变化)。 11.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 万)千米。太阳离地球 的距离为 1.5 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约需要(8)分钟。科学家根据光速计算出 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12.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生活中我知道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物品有(梳妆镜)、(倒 车镜)、(太阳灶)等等。 1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造的侦察工具。 14.太阳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物体在吸收阳光的同时也吸收(热)。 15.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 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16.18 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支加热一种化学物质 ,从而发现了(氧气)。 17.在同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光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传播路线(可能发生 变化)。 18.太阳外部温度达(6 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 千万)多摄氏度,是地球上最大的 (光源)和(热源)。地球只得到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19.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 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在阳光下,物体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物体按(与阳 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20.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1.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 能电池板)。 22.影响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因素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性质)、(接收太阳光的位置 )和(角度)。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_-_ 1.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常见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山地)、 (盆地)、(平原)、(湖泊)等。 2.什么是大陆漂移说? 答: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 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单人床,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形成了现在 的大陆板块。 3.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 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 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4.(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5.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 6.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7.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 ),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8.(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 )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9.(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可以减少土地的流失。 10.(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 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 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3.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 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4.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河流从上游冲下来很多的泥沙,当到下游和中下游的和入海口时,水流变慢了,所 以发生了沉积,因而形在了平原。 运动和力 1.水往低处流,人从滑梯上往下滑,向上抛的物体最终要落回地面.这些运动都是因为 (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2.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3.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 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5.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即滚动还是滑 动”)有关。 6.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 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8.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9.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会 想办法去(减小它); 20.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 ,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_-_ 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