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6篇.docx
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6篇 学科建设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6篇,欢迎品鉴! 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1学科建设目录学科建设学科编辑本段学科建设 desciplinary construction 学科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 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方法 1. 成立完善的领导体系。2. 制定好三年规划,明确阶段任务和目标。编辑本段学科 所谓学科,它的含义有两个: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它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它是偏就知识体系而言,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因此,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学科的第二个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偏指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 有关联。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 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中必然出现分化过于综合的局面,造成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 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在科研方面也表现出研究 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等。故而一些名牌大学不得不采取精减、合并专业的措施,并强化大学科和学科群的意识。不少重 点大学在竞争进入“211工程”时,才感受到尽管过去几年中横向课题增多了,但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乃至个体化,而大项目、高 水平研究的实力、学科的总体优势也随之削弱了。现在各类型的 大学都在搞学科建设,无疑是对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的总结和反思。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教育叙事研究是将叙事研究法运用来研究教育问题,即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其含义如下:教育叙事研究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教育叙事教育叙事研究所报告内容必须是与某个或几个具体的教育生活中的“人”有关的故事。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是将叙事研究法运用来研究教育问题, 即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 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其含义如下: 教育叙事研究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所报告内容必须是与某个或几个具体的教育生活中的“人”有关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所报告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其研究过程如下: 定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 入研究现场获得经验文本. 分析研究经验文本. 表述研究成果.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2011-12-23 本文行家:李三元教师专业发展亦称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为“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亦称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 “ 普通人 ” 变为 “ 教育者 ” 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个案研究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个案研究英文名称:case study定义:研究具体地方的具体事件,在充分认识问题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来考虑普遍性的意义。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社会与文化地理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目录定义意义目的步骤编辑本段定义 “个案研究”case study 这是出自法律研究的一种实践活动。在法律研究中,个案是包含法律行为的一项实践或一组实践,研究者从这种研究中了解有关该案的法律原理和实践。 在社会工作和社会行政中,个案是一种研究的对象,即它要求对当事人、家庭或行政情况作充分的描述,以便使影响到争端或利益问题的一切有关事项都可以被辨认出来。 在社会学中,个案研究方法是一种从整体上来处理一个课题的方法,它通过详细地调查一件实例来了解这一实例所属的整类个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受到社会统计学家的批判,因为它不能提供在方法论上合理的关于一般性质的结论。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发现重要变项以及提供有用的范畴(这些范畴将导致假设的形成,而这些假设又可用大量实例来验证)的一种初步方法,它又是非常有价值的。个案研究的对象通常是家庭、组织、社会群体和小社区。个案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idiographic)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编辑本段意义 就教育领域而言,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编辑本段目的 透过相关资料之搜集与分析,深入了解案主问题,找出全方位的问题解决模式。 邀集相关人员透过沟通与协调,取得共识,并就份内工作适度调整并配合。 透过召开个案研讨会,教师相互分享经验,以增进辅导知能。编辑本段步骤 1、确定个案:指确定研究及辅导的对象。个案来源可从几方面得到: 教师发现:包括导师或科任教师。 训导单位转介:如学生违反校规或偏差行为导致记过等。 家长提出:由家长发现学生行为异常须辅导者。 学生自认有困扰,想获得帮助以解决问题者。 从心理测验结果筛选而得。 2、确定个案的主要问题:是指透过导师、家长、训育人员或案主个人的描述, 以了解案主主要问题之行为特徵,以便搜集相关资料。问题的描述重在具体 、清晰、明确,以事实的呈现为主,而非观察者的个人意见。 3、收集资料:指收集与主要问题相关的资料。 A、资料内容: 案主的家庭背景:如家庭结构、父母亲的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手足人数、排行。 案主个人的资料:如性别、年龄、年级、身高、体重、健康状况、外型特徵、人格特性、案主的重要生长史。 问题发展史:如首次发生的时间、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当时家庭与学校的背景事件、问题的处理及效果。 其他层面的影响:如食欲、睡眠、情绪、行为。 家庭适应:如亲子关系、手足关系、父母管教态度与技巧。 学校适应:如师生关系、同侪关系、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 社会适应:如社区生活、休闲等。 B、资料收集的方法 观察法:指透过教师教学的过程,父母亲平时的相处。或在晤谈中谘商员的观察。通常可了解案主的情绪稳定情形、思考状态、认知能力等。方法虽较主观,但多为资料收集的首要步骤。 测验法:指运用各类心理与教育测验来了解案主的各种能力与心理状态。常见的有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性向测验、成就测验或态度测验等。 晤谈法:指透过与案主的谈话以获得所需的资料。此法所获得的资料通常较缺乏组织与结构,但因是融入晤谈过程中自然而得,故案主合作意愿也较高。 文件分析:指透过收集案主的日记、周记、作文或照片等文件来了解案主的情形。 游戏技术:尤其适用於儿童,通常利用游戏或玩具等相关媒材来了解儿童的想法,如娃娃家、布偶等。 投射技术:指利用绘画或相关投射测验来了解儿童。 生理检查:如怀疑案主的行为症状与生理有关,则应先就诊,以排除生理因素的影响。 4、分析与诊断:资料收集完成后,分析架构常分几个方面来看,包括学校方面、 家庭方面、社区环境方面、及个人因素方面,并根据所搜集的资料提出假设。 严重的偏差行为亦可以依照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所编订之心理疾病诊断及统计 手册(DSM-IV)所订之分类架构,来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此外,再介绍二种 常用模式以兹参考: 1.行为取向的诊断模式: 重点在了解儿童或青少年个案行为出现之前,当时及之后的环境刺激,及案主的行为认知情绪等层面的行为序列之间的关系,以找出个案行为的成因并发展出有效辅导策略,该模式又称ABC模式,共包含三个层面: 先行事件(antecedants):指在个案行为出现之前或同时出现的环境刺激。 行为序列(behavior sequene)指案主面对困难情境时,其认知、情绪及行为三个层面的行为依序出现互相影响的过程。 后果事件RR;(consequences):指案主在出现问题之后,环境或他人所给予的刺激而言(喜欢或厌恶)。 应用此模式来诊断时,应先与当事人或重要他人进行晤谈、或进行实地观察,以仔细辨认问题行为出现过程的先行事件、行为序列或后果事件,以兹诊断。 2.RQC模式转介个案谘询模式: 是由Knott 和Batsche(一九九一)发展出来用以诊断转介过来的个案的理论架构和处理的流程。是一个适於衡鉴适应困难儿童的好模式,其架构包含四个部分: 儿童的家庭、邻居和社区的概况。 儿童的就学和学习环境概况。 儿童个人的特殊状况:包括身心发展,医药疾病历史、个性(气质)、能力、态度、价值观念、期望、社交技巧、人际关系、语言表达、自我调适、自我管理能力等。 儿童的社会情绪结果状况:包括其行为、情绪、人际关系之现况、适应环境的方式等。 5、辅导与处理:通常依据案主问题的成因选用适当的策略。例如进行谘商、 游戏治疗、行为改变技术、进行家庭访问等。 6、检讨辅导成效:辅导成效应作有系统的评量,从案主的反应、相关老师的意见 、家长的观察及辅导者的自我评鉴几方面来进行。关注学生发展,实践课改新理念一、学生的需求分析(一)与学生对话-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快乐音乐课-来自学生心底的呐喊声2、幽默型教师-学生对教师的期望3、故事、游戏、乐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二)与学生对话-教师可以从三方面了解学生的需求1、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2、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与个性3、了解学生的生活常识、特点只有把学生的一切“了然于胸”,教学活动才有开展的可能与意义。否则教学只是教师单向“教”的活动,是教师自说自画的表演,是脱离学生生活基础的枯燥乏味的过程,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形式化的任务,是对教师与学生个体生命的消磨,这样的教学就背离了其存在的意义与初衷。因此,备课本重要。二、钻研教材(一)与教材对话-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1、通览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一个教学思路,你要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达到你的课堂教学思路。过去把“教材”叫做“课本”,“课本,课本,上课之本!”现在成为“教材”,“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这不仅是形式化的变化,更是教学理念上的变化。因此,在与教材对话时,我们一定要明确这样的理念:我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融会综合,荟萃精华教师在与教材对话时,除了与自己手中的教材对话外,还要与其他版本的教材对话;处于任教科目对话外,还要与其他科目对话。汲取一切精华,为我所用。文科可以用理科的的思维方法。(二)与课标对话-尊重课标,尊重自己三、选择教法精备了学生和教材却忽视了教法的选择,教学活动仍然是不完满的教学活动。甚至会因为叫法的选择不当,而使得精备学生、警备教材的努力付之东流。教学方法的使用得当才能叫教师在备课过程所把握的学生特点及对教材的精确分析体现出来,才能准确高效又充满激情地将教材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子啊备课过程中必须教法,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在上课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组合教学方法,使其行之有效地为教学双边活动服务。(一)拓宽教材内容,加故事,加游戏(二)选择性课堂-满足学生的需要(三)小舞台大课堂-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四)用有趣的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个说话幽默风趣,上课的时候俏皮话不断的老师,总会很轻易地让学生喜欢上他,并喜欢他的课,乃至喜欢上他教授的学科。(五)评价促进发展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2 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学科与专业建设是两个永恒的话题,一个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一个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目的,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并且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表现出不同的联系方式,在以学科层次为标准划分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中,层次越高的学校,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联系越紧密,比如,研究生教育就比本科生教育联系紧密,研究型大学就比教学型大学联系紧密,层次越低,关系越疏远,直至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高职学校和专科学校中,学科建设基本上让位于专业建设。 不管二者的关系如何,专业建设始终因为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而始终是办学的主体、重点。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如果以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为办学的基本追求,在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上,“学科建设为龙头”就成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只有学科建设上了层次,学校才能提升层次。另外,现实的社会评价也往往以学科建设的水平为衡量标准。 但是,如果换一种办学思路,不以提升办学层次为基本取向,而以自身的分类定位为前提,“在自身定位上办出一流水平的大学”为取向的话,“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提法就值得商榷了! 比如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在这类高校中基本上处于弱势! 一般而言,高职与普高的区别在于培养人才的目标,高职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普高培养的人才去向广泛,多样性更为突出,创造性强,前程难于预料,故以“基础厚、口径宽,适应力强”为人才培养为基本目标,学科建设很自然就成为实现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普通本科院校也就顺理成章地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为龙头,但是,这种认识是针对本科院校总体而言的,具体到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服务教学型、教学型等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学科建设的作用是不同的!把一般提法的“学科建设为龙头”统一用到所有具体学校,就显得有失偏颇。 比如像怀化学院这一类的地方院校,其历史积淀、生源质量、教师水平、办学条件等在普本系列中都处于劣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不仅承担了很大部分的扩招任务,一定程度上,还由于高职教育的现实缺憾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沿袭,它还承担了原本由高职院校应该承担的任务,这样一来,这类学校的学科建设由于底蕴不厚,生源质量差,学生职业发展的前景较小,专业建设的任务繁重等原因就很难得有所提升,提“学科建设”为龙头就显得有点生搬硬套! 一方面面对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压力,一方面还要面临提升办学层次的压力,原本就资源不足的地方教学型院校在学科建设上就显于两难境地了! 对这类院校而言,学科建设的地位应该是怎样的呢? 不能不搞学科建设,没有学科建设,学校就很难凝聚高水平学术人才;没有学科建设,学校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有自己的学术特色;没有学科建设,课程质量就难以得到质的提高;没有学科建设,服务地方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没有学科建设,学校的学术水平就很难提升,有特色的大学文化难以形成,在现有的高校社会评价体系中就难得有好的口碑与声望! 但是,也不能全方位的进行学科建设,这是资源与生源等各方面条件制约下的理性选择,对这类学校而言,专业建设是立校之本,学科建设是兴校之源。实施求事地讲,从资源获取能力来讲,这类院校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问题,自身的办学定位、自身的服务领域、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自身的特色,以及自身的资源获取渠道都需要更加清晰与稳定,也就是说,还没有多少精力和资源进行“兴校”的学科建设。 这类学校介入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之间,在这两者之间的定位,从总体上来讲,不应该笼统地讲是综合型的,而应该是兼顾型的。就二级学科(专业)建设而言,有的需要侧重于学科建设,有的则需要侧重于专业建设!这样,就全校整体而言,才能实现“兼顾”的定位特点。 于是,比较好的战略选择就是要分类型、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建设!学校要有一个基于本校学科水平评估后的学科建设规划,对纳入学科建设轨道的学科进行重点投入,有区别的管理,对学校发展而言,他们是办学的“亮点”,是特色发展的“引路人”,是应对社会评价的重要棋子! 所以,关于“学科建设是龙头”的争论可以转化为: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工作,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亮点”工作,具有发展性、选择性;两者都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既要在专业建设的平台上,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建设,也要注重围绕课程建设与校园学术氛围的营造两方面进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3信息与通信系统一级学科建设思考(讨论稿)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全体同仁共同努力,我院信息与通信系统一级学科硕士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我院办学层次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对今后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学院发展历史的新机遇,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需要全体同仁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摸索、积极主动、富有成效脚踏实地地开展建设工作,现将学科建设的一些建议呈于院领导,请批复。(一) 现状分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包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曾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点,具有一定的研究生培养经历,设有信号与信息校级重点实验室。主要针对智能信息处理、信源编码理论与数据压缩技术;自动测量系统、测角的数字化、模拟信号数字化,信号的检测及数据处理技术;无线通信中电波在复杂系统和随机介质中的散射、传播、衰减以及无线通信的环境电磁辐射监测与控制;以及宽禁带半导体信息材料的制备、理论模拟和应用,固体电解质和纳米光电器件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等,形成了“信息处理与电子信息材料”、“信号传感与检测”、“无线通信中电波的散射和传播”、“新型电子材料”等四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近几年来,学科组成员先后在Chin.Phys.Lett、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金属学报、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等刊物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已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检索或收录44篇。完成或在研各类科研项目1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省厅局级科技成果奖6项,陕西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该学科教师积极参与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被评选为延安大学精品课程,“地方高校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和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问题及不足(1)学科队伍结构松散,现有研究方向对该一级学科支持力度缺乏,科研方向特色不明确。(2)在国内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偏少,学科人员梯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3)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奖励数量匮乏,纵向课题多,无横向课题。(4)同企业实质合作少,研究成果多数重理论轻实践,明显缺乏效益。(5)管理制度规范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三)建设目标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强化科研支撑,改善人才培养和科研条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学科队伍根据学科建设目标要求,加大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建设一支以拔尖人才为核心,知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通过引进和培养,拥有35名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建设实力较强的学术团队,产生810名具有较高水平和良好发展潜力的科研骨干;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40%以上。积极争取同其他单位进行硕士生联合培养工作,使更多的学术骨干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资格。(2)科学研究以坚持有限目标,实现错位发展为原则,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推进学科交叉,特别是加强与生命科学学科及石油化工学科的结合,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研水平。承担和完成一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在建设期内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79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篇以上,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篇次以上;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3项;获发明专利2项以上;出版专著与教材2部以上;科研总经费超过100万元。(3)教学与人才培养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对学位点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成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四年内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陕西省精品课程2门,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优秀教学团队1个。(4)科研条件加大建设经费投入,多方争取,添置高端科研设备,扩大实验室面积,改善研究生培养的条件。加大对信号与信息处理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使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为学科开展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运行机制,实现科研环境和人才培养条件的高效利用。(5)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活动。(6)社会服务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发挥信息处理、通信系统和系统集成配套的优势,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四) 建设措施(1)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学科带头人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和协调学科建设工作。成立学术委员会,聘请国内著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指导学科建设工作。(2)制定责权利相结合的、超常规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政策,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形成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学术氛围。(3)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学科带头人负责建设规划的长期目标的制定和阶段性目标的实施。明确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推进目标管理,建立目标考核和奖惩机制。补充足够的科研编制,使骨干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4)积极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专兼职)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参与指导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吸引和遴选中青年杰出人才,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进行重点扶持培养。实施青蓝工程,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5)抓好学科基地的建设工作。做到人员落实、任务落实、经费落实、制度落实、管理到位。(6)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均每年邀请3名以上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合作科研;平均每年召开12次学术会议,每年选派15人次以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或科研合作。(7)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科研条件和资源建设。利用中央支持地方资金,用于引进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学术团队、信号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以及信息获取与处理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等。(8)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增产学研基地23个。加强与宝鸡圭彬光电有限公司、延安联通、移动、延长油矿等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加强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五) 近期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1)一级学科获准,二级学科如何构建?设置几个二级学科,如何设置?(2) 人员调整与分布,我院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博士9人,让具有一定研究能力,承担过一定数量研究项目,研究方向明确,科研能力突出的人才参与硕士生指导工作。(3)制定责任明确,时间准确的工作计划,开展扎实的建设工作。(4)招生宣传工作急需展开,一定数量的生源是日后具体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5)邀请本领域专家,指导建设工作。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4学科建设方案一、学科建设的要求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持续关注社会上新成果、新经验、新动态,动态优化我校的专业设置。二、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1、目前我校学科建设实行逐级管理,系主任主导的体制。2、系主任定期提出本系各专业学科建设的优化方案(包括增减专业),具体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工作描述、核心就业竞争力、课程设置、毕业作品形式等。3、学院对系主任的优化方案进行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评优,评价结果上报学校。4、学校审批学院报送的学科建设方案,并对优秀方案进行表彰。三、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1、学校要尽快推动学科建设由系主任主导转化为教师主导。2、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研究任务要纳入统一管理协调,避免过多重复研究。3、学校组织对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对于满足要求的方案,学校授予该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责任和待遇。4、学科建设优化方案每年评价一次。目前人才培养定位方案,不是研究。研究要更详细,视野更宽。主观设计的成分多,客观验证少。而到了教师主导阶段,要对客观验证进行,专业化程度更细致的研究。四、学科建设的评价激励1、学科带头人承担学科建设研究课题享受固定津贴。2、优秀课题可以获得额外奖励。3、各级负责人给予评优奖励。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5善用多媒体构建轻松英语课堂生本高效课堂的构建摘要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技日益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知识整合到一起,以使学生能得到更加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关键词 多媒体、课程、整合、英语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的重任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进取、学习和创新。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应加强自身素质,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进步。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新精神的培养创设了良好的基础,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现在英语教学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多媒体与英语学科整合,重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设置问题设置情景,并通过步步提示,让学生发现和掌握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可以说,英语学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是培养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将受到越来越多英语教师的钟爱,只要在整合过程注意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运用的恰当教学模式并妥善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师生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加强网络技术的操作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因素,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条件。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掌握多媒体与课程整合的方法,积极探索应用多媒体,探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因此作为21世纪的教师在具备任何普通教师最基本的素质的同时还应该掌握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师生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加强网络技术的操作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因素,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条件。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掌握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积极探索应用多媒体,探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教学技术是指以各种教学机器为主题的教学手段,包括幻灯、广播、投影、电视、计算机等在教学中应用。教学技术的现代化经历了视觉教学、视听教学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阶段。对课堂教学渗透是一个永远不会终止的过程,它的影响包括教学技术观念的现代化和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英语教师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技术。1 利用制作英语课件。课件的一般意义在于它能够提高讲课的节奏,减少板书的时间,快速而又清晰显示预先设计的问题和参考答案。课件的最重要的意义是要压缩教师的讲述,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优化教学过程,从而真正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地位。2 掌握因特网的信息搜索技术。要在浩如烟海的万维网信息资源中遨游,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上网查资料往往是浪费了时间却没有得到期望的信息。3 充分利用电子邮件: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充分利用电子邮件,提高英语的写作表达能力,它是一种关系到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学习技能。4 建立教师个人网站。教师通过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和应用。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将成为一种趋势。英语教学应该是较早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如投影仪、录音机的使用。但我个人认为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相对落后于其它学科。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截止到03年4月10日,在知名的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上传的英语的教学课件为1010例,是语文的35,数学的15.8,占课件总量的0.4。其它教育网站也有类似情况。这说明英语课件的制作有一定的难度。可是,有时候用简单的Powerpoint课件上课确能带来很好的效果。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较简单。课件里面视频和图片的应用,不是为了教学生知识,而是创设一种情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课本)让学生用语言去表达,去讨论。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去获得新的知识。English cannot be taught. It must be learned因此考察一堂课的好坏,新颖与否,主要看有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效果怎样,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度,以及学生智能的培养等全面评价。而不能仅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所以,运用新技术教学手段,必须有新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更新观念,否则只是穿新鞋走老路。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弊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而这些与我们英语语言的学习规律是非常相似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英语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最理想的技术应用是进行网络化教学。学生登录INTERNET,或教师制作的网页课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人手一个鼠标,个个成了负有任务的探索者,自主自控的学习者;教师真正地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提供网址和制作网页课件),和指导者(提出任务,提供帮助)。在这样的课上,学生自己动手,把自己浸入了一个多媒体的全英语的语言环境,阅读各种英语说明文字,聆听纯正的英语录音,欣赏有英语解说的影片,接触的是全新的多源化的英语材料。在各个环节当中一定要逐一课件表现形式不能太花俏,过分追求动画、声音与版面背景,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知规律。如果那样做,既不能体现课件和课堂教学水平,也使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随意注意较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总之,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势不可挡,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不可估量。教师角色也必需转变。网络时代的英语教师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能够查阅大量的英语资料),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网络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学生的操作、实践等活动,也并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它只是一个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好工具。如同其他科技手段一样,现代教学技术本身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决不能取代激励学生学习的教师,更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刻苦学习,而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一手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是问题的关键。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6高校学科建设浅析作者:吕 青 张建生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02期 反映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标志则是专业建设水平。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内涵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可以用两句话说明: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学科是“源”,专业是“流”。 学科,在英语里称之为discipline,该词具有多种含义,包括学科、学术领域、课程、纪律、严格的训练、规范准则、戒律、约束、熏陶等。辞海把学科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 高校是以学科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所以,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建设,牵涉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高校的一切工作都与学科建设有关,但不能由此说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学科建设工作。高校学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组建学科队伍、确立学科方向、争取和设立学科项目、建设学科基地、建立学科制度、营造学科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与普通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现代高校,专业主要用于说明高校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针对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 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科学的发展与学科的分类和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专业设置的依据是科学的分类和社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