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及人口老龄化解决对策分析.docx
-
资源ID:65394588
资源大小:330.4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及人口老龄化解决对策分析.docx
中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及人口老龄化解决对策分析 一、中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1)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2)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 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10%,即表示这个国家进入了严重老龄化社会。世界各地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和绝对数量都在急剧增加,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关键性的政策难题。 2012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以及2050年的预测比例。目前该比例超过30%的国家仅有一个,即日本。 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10%,即表示这个国家进入了严重老龄化社会。世界各地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和绝对数量都在急剧增加,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关键性的政策难题。 目前该比例超过30%的国家仅有一个,即日本。2015年各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2050年老龄化人口占比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到2018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11.9%。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未来中国老龄人口将进一步增加。 预计2040年时的老龄比例将超30%。2050年,预计中国老龄人口将占全球总数的近1/4。2013-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走势 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增加到34.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增加到28.1%;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增加到22.36%。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老年人口是养老服务需求的主体,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人口高龄化都呈现逐步加深态势。人口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分别达到2.55亿人、3.71亿人、4.37亿人和4.83亿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分别达到0.29亿人、0.43亿人、0.67亿人和1.08亿人。未来,我国老年人口群体将进一步扩大。2020-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走势预测2020-20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走势预测 二、人口老龄化解决对策 1)调整我国的人口结构 有人认为我国现在已经步入老龄化了,所以应该提高生育率,增加年轻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来应对人口老龄化。但是我国13亿人口已经到来,我国总资本较多,但是人均资本较少。这种情况使我国不能单纯依靠出生率的增加来改变人口结构。而另外一方面生育率和生育结构该不该调整,怎样调整,这都是一个要慎重考虑的问题,需要去深入研究和探讨,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比如,如果我国要提高生育率,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会出现生育率过快增长的局面;相反,如果保持低生育率,那么我国的老龄化局面又会严重。总而言之,我国生育结构的调整必须要兼顾年龄结构的优化。 2)积极开发“银发市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出现了关于老年人的市场,这就是所谓的“银发市场”。老年人是有市场需求的,比如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对一些衣食住行等的需求,那么针对于老年人的需求,就会有市场供给,这便形成了老年市场。比如,保健品市场,医疗服务业,敬老院,以及现在的高校培育出来的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照顾的专业人才,这都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迅速发展。老龄化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所以要大力发展老年人的市场。 3)建立和健全老年医疗保险制度 与总人口相比,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因此在建立面向整个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有必要对老年人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老年人医疗的基本需求。对于城镇人口需要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而对于农村人口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方法。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改善特困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4)要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 国际上的有关研究和经验均表明,疾病和伤残并不是老年期的必然产物,通过努力完全和可以把它们压缩到生命最后的较短时期内,即实现健康的老龄化,这是老年人及其家庭乃至老龄化社会的期望。其中要特别要注意家庭小型化趋势下老年家庭看护照料的供需状况,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措施。 5)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 我国实行性别、职业差异的退休年龄制,与那些预期寿命与我国同水准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普遍较低。从而两种现象不可避免:一是退休人口大量隐性就业;二是退休时工龄越长养老待遇往往也就越优。前一现象使无法真实地了解、反映和掌握当前的就业状况;后一现象意味着求学时间越长退休时比同龄人的养老金会更低,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6)家庭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过渡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高龄老人迅速增加,对于老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医疗方面都需要人来照顾。目前的主要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独生子女已经进入婚配阶段,这些独生子女一方面要承受社会的残酷竞争,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四二一”结构下的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这种压力难以承受。所以政府要积极引导由家庭式的养老向社会式养老过渡。在养老机构上,我国现存的养老机构全是政府融资建设的,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的养老机构供不应求,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应该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实现由个人、企业、社会、政府相结合的养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