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生作文红楼梦心得-红楼梦读后感500字.docx
2020学生作文红楼梦心得-红楼梦读后感500字一个风光显赫的大家族, 就这么没落了!不知看过红楼梦的朋友们, 是否都和我一样, 为他们感到悲哀、痛心?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红楼梦读后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红楼梦读后感1一袭道袍, 飘飘曳曳, 宛如天外之人, 高洁而不沾染一死凡尘, 她就像那年盛开在她庵外的红梅, 美丽而孤傲, 妙玉的美丽是上天造就的, 但她的孤傲却是命运使然的, 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双亡之后孤身一人流落至此, 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却被误投于深海之中, 贾府的放荡风气与藏圬纳垢, 让她不得不因为保护自己而对别人冷目三分, 甚而让别人觉得她“可厌”!无非就是因为她的无权无势与身份低微. 也许如果没有让她遇到玉贾宝, 也许她没有爱上他, 甚而为他走火入魔, 也许她便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一生, 即使一辈子面对清灯古佛, 独自老去, 她也不会觉得有一丝一毫的空虚, 但她见到了他, 这个第一个待她平等之人, 第一个值得她为之倾心之人, 第一个知她甚深之人, 在妙玉心中, 他是特别之人. 从受到宝玉称赞时的故作正经到一时真情流露时的面红耳赤, 她难道真的是一个心如死灰的道姑吗?不, 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十八岁的少女, 仅仅是被封建礼教荼毒了思想, 她有勇气爱上世俗所不容之人, 却没有勇气去冲破那层束缚, 她清楚的知道, 一但自己不循规蹈矩地做尼姑, 她便会与宝玉见面机会也没有, 凭借了贾府的势力, 岂能容忍此等伤风败俗的事情出现!她只能小心地收拾起所有的心绪, 戴上副不可侵犯的圣洁面具. 但她真的能如此度过余生?虽然红楼梦中有暗示, 妙玉会这里获得幸福, 但我觉得高鄂的续书不无道理, 在续书中, 妙玉被强盗掠走, 生死不知, 乍看, 很悲惨, 但我觉得, 让她在贾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辈子是更残忍之事, 也许此后的她有了一些转机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给宝玉的帖子中写到:“槛外人妙玉遥祝芳辰”, 槛外人”三个字大有深意, 妙玉无疑是聪慧的, 她用三个字向宝玉表明心迹, 体现她不愿让自己涉足于这纷扰的尘世间, 保护自己也保护自己所爱之人, 人人都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千古悲歌, 从来没有人注意到妙玉对贾宝玉苦苦思恋, 黛玉无疑是幸福的, 她毕竟还有一段美好的憧憬与爱情, 但妙玉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结局. 红楼梦读后感2看了很多遍的红楼, 以前总是觉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凉, 总也不忍看后几回中的黛玉焚稿, 宝玉成亲. 觉得那么残忍的结局, 知道就够了, 不想一遍遍去复习那种伤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红楼续补, 以前对于这种书, 我总是排斥的. 觉得那些人搞出一个个大团圆, 或死而复生或仙境重逢之类的结局, 实在是没有意义. 这么粗劣的改续, 无聊的紧. 不过这次去图书馆, 见到书架上好几个版本的这种书, 抽出一本, 粗略的翻了一下, 却使我萌动了重读红楼结尾几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 依然那么难过. 可待到读完, 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我不由黯然. 薛宝钗这样的人物, 也要像李纨一样, 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以前的我, 是很讨厌薛的. 从蜂腰桥扑蝶到最后的成亲, 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 可是现在, 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 其实细想起来, 她的悲剧也许比林的更令人叹惋. 薛宝钗家境富足, 从小饱读诗书. 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 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 没错, 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 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 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 否则就是不尊重. 综观全书她的举止, 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 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 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 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桥下陷害林的一段. 现在想来, 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恶毒举动. 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 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该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 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 但在她, 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 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 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 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 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 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 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 而她, 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 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 这样冷酷的纲常, 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 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 她的作为, 其实并没有多少是自由的选择. 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 她是聪慧有才的, 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 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 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 叫有学问的人听了, 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剧作戏曲, 却认为这些淫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知的, 因而委婉的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 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 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 也就只有流泪接受. 直到最后宝玉出家, 她的悲剧达到高潮. 即使在这时, 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 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 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 却倒来劝我, 这是真真难得的!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 又这样年轻, 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 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 这是她的尊重!与林相比, 他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 林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 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 最终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 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 终其一生, 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这几句判词, 注定了薛是红楼数场悲剧中的一个. 对于她的一生, 作者曹雪芹应该也是叹惋的吧!红楼梦读后感3一部旷世奇作掀起了一场时代的热潮;一首绝韵的史诗唤醒了一种葬花的美妙. 在这部古典名着中, 那顽世不恭痴狂的贾宝玉, 心思缜密, 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 热情善良, 却又不答心机的薛宝钗, 还有那巧舌如簧、最善察言观色的王熙凤, 她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的贾宝玉, 此生却不爱“江山”爱“美人”, 那种古怪的性情似好非好, 似坏又非坏. 他视功名如粪土, 有着文人的洒脱与个性, 却始终离不开世俗的牵绊, 这还真是个碌碌庸庸、无所作为之辈. 而那自幼丧母, 家道中落的孤女林黛玉, 更是命运坎坷. 不仅体弱多病还多愁善感, 最后竟因心爱之人与她人成亲而在病榻惨死. 黛玉虽才华横溢, 但封建社会却阻了她才华的施展, 竟让她这身好文采随棺而去. 从最初的无限风光到后来的吐血而亡, 凤姐的这一生可真是大起大落. 当初她百般算计, 借丫鬟秋桐和大观园众多丫鬟之口借刀杀人, 将那贾琏私自取进门的尤二姐致于死地;而现如今, 凤姐却因银钱不周, 无法为贾母操办风光丧事而遭众人嫌弃、责骂, 最终心怀怨恨, 吐血而亡. 这还真是一报还一报, 前日她借众人之口杀死尤二姐, 今日她也死在了这难堵的悠悠之口中. 薛宝钗的为人着实让人着摸不透. 她看似单纯无害, 却是个颇具心机的人. 从那“金玉良缘”的开始, 就注定了她和宝玉的命运. 宝钗不像黛玉那样, 只知道哭, 她的秉性倒和凤姐有些相像都是善于迎合贾母心意的人, 但她却不和凤姐一样刁钻泼辣. 因此, 薛宝钗的性子是大观园众姐妹中最奇怪的了. 贾母的丫鬟她都各有各的个性. 先说袭人, 她本就合王夫人心意, 又是宝玉房中的贴身丫鬟, 虽有时颇俱善心, 但心到底在宝玉身上. 在当得知宝玉要娶宝钗时, 处处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想着宝钗总比黛玉好相处, 但又怕宝玉对黛玉念念不忘, 宝玉要是因此有个闪失, 自己也落不着个好处. 而丫鬟晴雯却是当时封建社会女子中罕见的人物. 她虽有丫鬟的命, 但却性情刚烈, 不肯讨好巴结主子, 直来直去. 晴雯若生在世族大家庭里, 必当是一代女中豪杰. 红楼梦借贾府的兴势衰败来印证那即将走向穷途末路的封建王朝的命运. 这部数百年前的传世经典,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 他们用不一样的眼光来品读这部让人为之动容的巨作. 红楼梦读后感4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赞叹作者曹雪芹的文采, 更感慨贾府人物的命运!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写出了一个封建社会贵族之家由胜而衰的命运. 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 是来自天上的爱情, 象征着感情的高尚与纯粹;宝玉与宝钗之间的“金玉良缘”, 则是贾府的权势与薛家财富的结合, 把可怕的现实原则, 带到了爱情之中. 红楼梦刻画了多少鲜明的人物:宝玉的天真、叛逆和软弱;黛玉的多愁善感, 诗人气质;宝钗的深沉, 世故与冷静. 在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大观园, 青春的欢笑和烦恼都是那么动人心弦的;然而, 花样年华的“大观园”, 却被残酷的现实社会轻而易举地摧毁. 红楼梦成为万千少女心中的一曲哀歌. 黛玉的葬花吟, 唱出了小说中所有天真少年的共同心音“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绡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 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书中, 有神话式的高远奇特的想象, 让我们的心灵仰望无限的天空;又有童话般美丽纯洁的爱情, 使我们的情感净化, 升华;更有诗歌一样抒情的境界, 大观园的每一片风景, 都象征着一种人生!红楼梦读后感5最近我们学校又发了一本新书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故事的情节非常曲折, 讲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 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小说讲述了林黛玉爱上了贾宝玉, 但是贾宝玉的长辈们不许他跟林黛玉结婚, 林黛玉虽然长得好看, 但是她体弱多病, 而且非常娇气, 一直要哭, 到最后贾宝玉没和她结婚, 结果黛玉忧郁而死. 这篇故事也讲了当时的人们是多么辛苦, 暗示了作者晚年寓居北京西郊, 生活贫困的生活现实. 整个作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展开, 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四大家族的由胜而衰的没落过程. 作品令人深思, 也让我们生活在今天文明富足年代的中国人庆幸生在好年代, 由此也更加珍惜, 并且提醒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 回报生活. 看完书, 掩卷思考. 我觉得林黛玉这个人不好, 我不太喜欢这个人物. 她动不动就哭, 一直含着泪水. 而且身体也不好, 总是生病. 她和宝钗是一个特别大的对比, 宝钗遇事稳重, 识大体, 顾大局, 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对待生活有热情, 有上进心. 从某个角度上讲, 她和宝玉是一对金玉良缘. 但是, 偏偏又碰上贾宝玉厌恶仕途, 由此给这段姻缘增加了一层阴云. 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身边也会有许多人, 他们有抱负, 积极进取, 在权力名誉和地位的方向上坚毅地前行着, 也有一些人, 他们看到再多的财富, 再高的权利和地位, 到头来不过是一片浮云, 生活在他们看来, 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快乐. 所以, 这些人并不去追逐名利, 只是在享受当下. 对待生活,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我的价值观是:无论我们的脚步到达了哪里, 都不能忘记我们出发时瞄准的方向是快乐.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假真真, 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 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 她与常人不同, 她就是她, 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 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 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学生作文红楼梦心得-红楼梦读后感5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