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常态化疫情防控心得体会.docx
2022常态化疫情防控心得体会2022常态化疫情防控心得体会日前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强调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为我们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 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 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动态清零的目标是追求以最低的社会成本, 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 动态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应、精准防控. 快速反应体现在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快速阻断. 精准体现在疫情防控的流调排查、隔离管控、社区防控、临床救治等全链条的各个环节. 中国的防控实践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事实证明, 新冠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保障了中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新冠疫情必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不同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对减少和控制这些负面影响存在着差别. 从实践看, 中国的总感染人数、发病人数、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都非常少, 说明中国的防控成本效果比是高的. 从成本效率看, 中国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2个最长潜伏期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疫情, 成本低、效率高. 从成本效用看, 通过动态清零、精准防控, 中国保证了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减少了因疫情带来的不便. 从成本效益看, 如果仅按疫情发生地、疫情发生时的成本来算成本效益, 是不全面、也不客观的, 应该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 算大的经济账、大的社会账、大的民生账. 事实证明, 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国情, 符合科学规律. 中国的抗疫实践表明, 坚持动态清零是我们14亿多人口大国当前务必守住的疫情防线, 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践行, 也是对国际抗疫的最大贡献. 抗疫实践启示我们, 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才是最有效果、代价最小的防控. 要提高分区分级区别化精准防控水平, 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 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 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 近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发布, 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将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写入方案、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为进一步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提供了遵循. 要不断加强重点部位、重点群体疫情防控工作, 补齐短板弱项, 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 全面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 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的同时, 要防止个别地方在政策执行中出现走样变形、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 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保持战略定力, 坚持稳中求进,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疫情冲击之下, 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 越是这个时候, 越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解决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要保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 保障好群众就医需求. 要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 深入企业了解实际困难, 加强政策支持,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 深入防控一线, 深入群众, 解难题、办实事、求实效, 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疫情防控是大战也是大考. 只要我们严格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 坚定信心, 坚持不懈, 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就一定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