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服务收入、全球卫星区域分布及北斗卫星产业规模发展前景分析.docx
-
资源ID:65424289
资源大小:331.2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卫星服务收入、全球卫星区域分布及北斗卫星产业规模发展前景分析.docx
中国卫星服务收入、全球卫星区域分布及北斗卫星产业规模发展前景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已成为带动全球航天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8年全球航天经济规模达到3600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总收入高达2774亿美元,占比77%,较2017年增长3.28。在卫星产业的具体细分领域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服务,为1265亿美元;其次是地面终端,为1252亿美元。2018年发射卫星总数超过300颗,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达到2100颗,增长20%以上,其中遥感卫星占发射总数的39%,商业通信卫星占22%。 2010-2018年,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保持逐年增长,2010年全球卫星应用产业收入已达1680亿美元,2012年全球卫星应用产业收入突破2000亿美元,达20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19%,增长速度自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截止至2018年全球航天产业规模达3600亿美元,其中,卫星应用产业总收入为2774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卫星应用产业收入占航天产业规模整体的77%。 随着卫星遥感及空间信息服务行业需求的增长和鼓励政策的不断落地,国内遥感卫星的发射数量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遥感卫星发射量达到40颗,占全球的接近三分之一,包括高分一号02、03、04星,高分五号、高分六号和高分十一号等多颗高分卫星。中国的遥感产业规模不断上升,从2008年的11.4亿元上升到2017年71.5,年复合增长率22.63%。 目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我国主导的北斗系统分三步走:第一步,北斗一号系统工程于2000年建成并开始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等服务;第二步,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于2012年底完成,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第三步,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预计2020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47%。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全球在轨正常运行卫星数量为2062颗。其中导航卫星数量为139颗,占比为6.7%。导航卫星数量要远远小于地面观测卫星和通信卫星数量。 2019年3月31日,全球在轨正常运行的导航卫星数量为139颗,其中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拥有40颗,位居全球第一。 美国的GPS系统拥有32颗,欧盟(ESA)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拥有26颗,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导航系统拥有28颗。 预计未来5年,我国还将发射约120颗卫星,其中包括通信卫星20颗左右、遥感卫星70颗左右、导航卫星30颗左右。 在卫星制造和发射领域,我国企业实力突出,竞争力较强,能够实现整星出口和发射任务,由少数企业所垄断。卫星制造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隶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卫星等几家机构完成;卫星发射包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卫星发射)、航天电子(提供卫星发射的控制系统、利用系统、逃逸系统和遥测系统等配套设备)、航天动力(提供液体火箭发动机等配套设备);而卫星地面设备公司较多,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星、北斗星通、国腾电子、华力创通、南方测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