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汽车密封条市场竞争格局与产业链分析.docx
-
资源ID:65424496
资源大小:441.9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 年汽车密封条市场竞争格局与产业链分析.docx
2020 年汽车密封条市场竞争格局与产业链分析一、汽车密封条分类状况汽车密封条产品分类。汽车密封条具有车身密封、隔音、防尘、防水、减震、装饰等功能,对于提高车内驾驶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保护车体和车内部件有着重要的作用。按照使用部位、材料构成等方式划分种类众多。按照使用部位可分为车门框密封条、窗框密封条、 导槽密封条、发动机盖密封条等。按照材料划分可分为橡胶密封条(EPDM 混炼胶)、塑胶密封条(PVC 粒子)和金属辊压件等。中国汽车密封条分类状况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汽车密封条产业链整体分析我国汽车密封条整车配套市场的发展与整车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受益于下游汽车行业 发展,汽车密封条市场也快速增长。我国汽车密封条行业市场规模在 175 亿元(2019 年数据)左右,市场相对较为分散,其中外资与合资企业市场份额约为 63%,本土密封条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约为 32%,市场较为分散,内资、外资、合资企业占领国内密封条市场。目前国内主要企业为浙江仙通、浙江兴宇和贵航股份等,未来随着整车密封和汽车减振产品 的拓展,进口替代有望进一步提高。汽车密封条产业链全景图谱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上游原材料供应PVC 是汽车密封条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产量对塑胶密封条的影响较大。数据显示,自2012 年起,我国 PVC 行业产量整体表现为稳步增长趋势,仅 2015 年受市场价格和需求变动影响产量有所下降,2020 年我国 PVC 产量 2074 万吨,开工率 78%,产量同比 2019 年增长 3.1%。上游原材料的稳定供给为我国汽车密封条行业的发展奠定了的不可忽视的基础。2012-2020 年中国 PVC 行业产量及增长率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下游需求状况汽车行业步入成熟期,近几年为景气下行周期。我国汽车行业经历多年高速增长于 2017 年达到产销量阶段性高峰后,受整体经济影响,行业景气度进入下行周期。根据中汽协数据, 2018 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 4.2%和 2.8%;2019 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 7.5%和8.2%;而 2020 年受疫情影响,汽车产销量同比下滑 2.0%和 1.8%。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汽车作为可选消费品首当其冲,连续三年行业数据下滑。2000-2020 年中国汽车销量变动情况资料来源:中汽协,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三、汽车密封条市场现状分析受下游汽车需求下降影响,我国汽车密封条市场规模自 2017 年起连续两年下降,数据显示,2018 年汽车密封条市场规模下降 3.1,2019 年我,市场持续下行,市场规模仅为 175 亿元,同比 2018 年下降 6.4%。2012-2019 年中国汽车密封件市场规模及增长率2、竞争格局根据下游不景气导致密封条行业洗牌,优势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此前统计前 33 家企业占据 95%的市场份额,竞争格局较为分散。近三年汽车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整车厂竞争白热化,上游配件供应商因此承压,市场加速出清。很多长尾参与者在市场下行过程中已经 倒闭,因此上游密封条领域也出现了一轮洗牌。预计密封条行业未来将进一步向规模化、配 套能力强、同步开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中,中小供应商由于难以满足整车厂对于成本及技 术的要求,势必会加速淘汰出局。汽车密封条主要企业竞争格局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四、汽车密封条前景分析1、技术趋势随着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消费,汽车生产商为增强竞争力,更多车型逐步采用欧式密封条。目前欧式导槽应用范围从豪华车逐渐转向 10 万元普通车市场,欧式密封条渗透率逐步提升趋势。根据搜狐汽车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大部分厂商汽车密封条渗透率逐步增加, 目前大多数企业欧式密封条渗透率超过 50%。欧式导槽成主要趋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进口替代内资优秀企业优势明显,行业进口替代有望快速推进。在整个国内汽车密封条市场中, 外资或者合资企业市场份额达到 68%,但近几年国内相关企业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外资企业。以产品合格率为标准,其中龙头企业浙江仙通已经达到 90%以上,而业内优质标准为 85%,日资龙头公司为 88%。我们认为,内资汽车密封条企业已具备较强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已足以具备替代进口产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