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
保健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保健酒是酒与药结合产生的全新酒品, 是指喝后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酒, 是传统药酒的分支, 是普通白酒的延伸. 其主要特点是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了药材, 主要以养生健体为主, 有保健强身的作用, 其用药讲究配伍, 根据其功能可分为补气、补血、滋阴、补阳和气血双补等类型. 根据保健酒原材料的不同, 以及各产品的配方差别, 形成了具有各种不同功效的保健酒种类. 这些产品的类型主要包括肾功能保健酒、延年益寿保健酒、功能强化保健酒、营养保健酒和其他保健酒. 一、现状 2010年全国保健酒产量仅为18.42万千升, 2013年全国保健酒产量突破50万千升, 同比增长26.66%. 到了2016年全国保健酒产量增长至80.58万千升, 同比增长1.13%. 截止至2017年全国保健酒产量达到了88.82万千升, 同比增长10.23%. 预计2018年全国保健酒产量将达到97.68万千升. 从消费量来看, 随着社会公众对保健酒的认识及接受度提高, 保健酒正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 尤其是中老年人. 据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保健酒市场总体需求量已由2010年的17.53万千升增长至2017年的82.92万千升, 2018年达到91.18万千升左右. 2010-2018年全国保健酒产量及增速2010-2018年全国保健酒消费量及增速 2001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市场规模仅为8亿元. 2005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45亿元. 2012年时中国保健酒行业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 同比增长42.9%. 到了2014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此后几年, 保健酒行业依旧处于发展的成长期, 市场扩张增长速度很快. 截止到2017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25.4亿元, 同比增长18.7%, 与2001年的8亿元相比, 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6.1%, 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2018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56.4亿元, 同比增长9.5%. 2010-2019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市场规模级增速 二、格局 相比低档保健酒, 中档产品一般是指通过餐饮渠道、商超渠道、药店渠道等方式销售的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保健酒, 如劲酒、椰岛鹿龟酒等;高档产品一般是礼品保健酒, 在价格和品牌方面要求更为严格, 以茅台集团生产的不老酒和白金酒以及五粮液集团生产的龙虎酒和黄金酒为代表. 由于低档保健酒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中高档保健酒市场的消费需求除了礼品市场外, 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直接消费需求市场. 因而, 目前中高端保健酒的需求量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市场容量占保健酒行业市场容量的比例不到20%. 2013年中国中高档保健酒市场规模仅达43.55亿元, 截止至2017年中国中高档保健酒市场规模增长至81.35亿元. 2018年中国中高档保健酒市场规模将接近90亿元左右. 2013-2018年中国中高档保健酒市场规模趋势 保健酒行业未能壮大, 主要原因之一是技术没有太大突破. 据调查数据统计, 2008年以来, 保健酒行业相关技术专利申请量不多, 2016年最高时也只有610件. 2018年, 保健酒行业相关技术专利申请量为323件. 2008-20108年中国保健酒行业相关专利申请量趋势 三、发展趋势 尽管与白酒产业相比, 保健酒市场规模依旧有限, 但随着时下消费者对健康饮酒的关注与理性消费观念的形成, 保健酒将成为广大消费者日常饮酒的新选择. 未来几年内, 保健酒产业必将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保健酒认知的深入, 消费者的需求会进一步激发. 未来会朝着充分满足消费需求方向进一步细分功能, 比如补肾、抗衰老、抗风湿、补血、养颜排毒等更为多元化的诉求目标. 简单来说, 保健酒功能将进一步细分. 保健酒过去由于药味过重消费饮用的口感很差, 限制了消费人群的广普化. 因此, 未来保健酒企业更多将产品研发的重点关注到酒液的口感、色泽和酒体的选择, 保健酒口感有望得到优化, 最终将达到中高端酒的水准. 在口感优化趋势下, 保健酒产品也将迎来新一轮升级. 竞争趋势方面, 虽然一线品牌已经成为全国性品牌, 也是地方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但由于全国各地消费的喜好存在巨大区别, 不同口味的地方品牌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一线品牌在全国市场的发展仍不均衡, 局部区域发展还很薄弱, 这给二三线品牌留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时间. 保健酒行业监管将加强. 保健酒行业鱼龙混杂, 产品参差不齐, 违法乱纪现象普遍, 极大地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因此要加大监管力度, 提高保健酒的准入门槛、生产标准和品质要求. 同时, 树立一种良好的消费氛围, 不仅要打击虚假夸大宣传, 还要引导消费者对保健酒的饮用知识, 倡导健康饮酒、文明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