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可穿戴行业产业链发展、盈利结构、出货量、市场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
-
资源ID:65426848
资源大小:506.2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球及中国可穿戴行业产业链发展、盈利结构、出货量、市场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
全球及中国可穿戴行业产业链发展、盈利结构、出货量、市场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发展有待完善成熟 可穿戴技术具有蓝牙和GPS功能以及健康应用的智能手表和物联网设备正在获得市场青睐。据健康专家乔博卡斯说法,可穿戴设备不仅仅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而且它们也是人类和计算机融合的第一步。心率和血糖监测仪等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地被设计用于常年使用。随着技术变得更加高效,智能设备变得不那么笨重,不那么显眼,并且更容易被接受为我们自身的自然延伸。 可穿戴技术起源于60年代,发展缓慢,直到2010年才发展到足以吸引主流关注和消费的地步。尤其是2014年,随着谷歌眼镜(GoogleGlass)和苹果手表(AppleWatch)的全球发布,物联网(IoT)和可穿戴产业迎来了关键一年。 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全产业链涉及众多技术,其发展迅速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国内外IT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及中小型创新企业、创业者、投资者纷纷投入到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 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上包含了从芯片解决方案到外观设计,再到生产组装以及应用开发等一系列流程。硬件公司致力于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容易忽略软件的叠加性和更新性;软件公司致力于可穿戴软件的开发,却在硬件生产、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可穿戴细分领域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产业链各环节脱节,无法形成闭环运作。 二、2019年全球及中国可穿戴行业数据可观,可穿戴市场发展如何? 1、可穿戴设备盈利结构:硬件制造商获得大部分收益 2012年,GoogleGlass首次惊艳亮相,让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从诞生初期的引人注目,再到默默探索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跌宕起伏地走过了8年,2019年可以说这个产业彻底“爆发”。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主要靠真无线耳机、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支撑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大部分盈利仍保留在硬件制造商手中,而基于智能终端产品的服务商只获得了其中很小一部分。数据显示,可穿戴设备75%的利润将被硬件厂商获得;其余25%的利润将被半导体厂商和各种服务厂商瓜分,其中半导体厂商获得3%左右,提供移动商务等服务的厂商获得18%左右,提供数据分析和消费者服务的厂商将获得4%左右。 2、先看全球:2019年全球范围内共售出3.365亿台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89% 2、行业规模:二季度复工加速,二次装修促进远期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2020-2026年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经营风险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3.365亿台。这一增长受益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助听器、耳机等产品形态和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和MR(介导现实)等时新技术的助力。 从全球来看,2019年前五大厂商依次为苹果、小米、三星、华为和Fitbit。苹果2019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106.5百万台,占据31.7%的市场份额;小米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47.1百万台,占比12.4%,位居全球第二。 从四季度单季度来看,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9年第四季度增长82.3,创下了1.189亿台设备的新高。它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智能耳机销量的上涨,占据了整个市场的55.3。在该季度中,其他受欢迎的产品类别也经历了增长,包括智能手表(同比增长15.3)和智能手环(增长17.7)。智能腕戴式设备占总市场的43.8,低于上个假期季节的68.6。尽管智能腕戴式设备的份额有所下降,但该类别本身同期却增长了16.3。 从2019年全年来看,全年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是苹果、小米、三星、华为、Fitbit,总共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66.3%。需要提到的是,在大家传统的观念里,无线耳机只是一种配件,将其划入了智能穿戴领域,并且由于苹果AirPods系列产品销量增长惊人,所以苹果在这份统计报告中拿下了第一名。 苹果凭借其新推出的AirPods,AirPodsPro和AppleWatch以及跨越多个价位的Beats产品,在2019年第四季度以4340万台的出货量领先市场。小米排名第二,出货量为1280万可穿戴设备,其中73.3(940万)为手环。三星以其旗下的明星产品(JBL、infinity等)以及强大的产品组合名列第三。华为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总体增长了63.4。腕带占其出货量的绝大部分,但增长最快的是儿童手表和GT2。华为还在其产品组合中增加了几种新的可听设备,使选择与其他市场领导者保持一致。在经历了两年连续下滑之后,Fitbit的销售量首次反弹,并进入了可穿戴设备前五名的公司。 在全球前五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中,国内厂商占据了两个席位,在国际市场中展现了不俗的竞争力。印度市场为小米全球第二、国内第一的市场份额位臵出力不小,2019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手环市场份额高达48.9%,几乎占据了印度市场的半壁江山。此次成绩大部分来自小米的智能手环,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中,小米出货量为1280万部,其中73.3%来自手环。然而,虽然目前小米2019年市场份额占据了第二名的席位,但是相比于2018年,苹果、三星、华为在2019年的出货量增长都超过了120%,而小米2019年的出货量仅仅增长了78.8%。可能是考虑到这点,小米在2019年相继发布了两款智能手表,该领域或许将成为小米智能可穿戴业务新的增长点。 华为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后续发展同样值得人期待。2019年,华为已经超越苹果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二大的智能手机公司,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基础。同时,华为智能手表从HUAWEIWatchGT开始就放弃了谷歌的WearOS操作系统,采用了自己的LiteOS系统。此外,基于自研的芯片架构,华为智能手表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颇具竞争力。 2019年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真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三大类。智能耳机在众多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全年全球出货量为1.705亿台,比2018年的4860万台增长了令人惊讶的250.5,预计到2023年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至56%。智能手环截至2019年末全球出货量为6940万台,比2018年的5050万台增长了37.4。这与过去几年徘徊在近4800万台的出货量相比有了显著的改善,预计到2023年智能手环出货量会稳定维持在6970万台。手表出货量达到9240万只,比2018年的7530万只增长22.7。此时,苹果作为智能手表市场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占到了28.5的市场份额。这是苹果的年度市场份额首次跌破40,原因是华为,三星和多家较小的供应商也抢占了市场。预计到2023年,手表所占市场份额将缩至22.30%。 预测到2020年,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将达到8600万台,而耳戴式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7000万台。终端用户将在智能手表和智能服装上花费最多的钱,预计这两项支出分别增长34%和52%。2020年,全球终端用户在可穿戴设备上的支出预计将达到410亿美元。 3、再看中国: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5.2%,健康类穿戴设备具有更广阔的市场 2019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9924万台。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化浪潮的到来,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在飞速发展着。2019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9924万台,同比增长37.1%。 从国内市场来看,2019年中国市场前五大可穿戴设备企业分别为小米、华为、苹果、步步高和奇虎360,其中小米出货量达2489.1万台,占据25.1%的市场份额;华为2019年可穿戴设备出货达2025.1万台,占据20.4%的市场份额;苹果以13.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2019年出货量为1360.9万台。 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761万台,同比增长25.2%。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227万台,同比增长22.1%,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534万台,同比增长40.0%。 小米手环4在本季度继续保持稳定且大规模的出货,而耳机类产品,尤其是无线耳机获得了显著的同比增长。华为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手表产品表现亮眼,尤其是华为GT2扩张势头迅猛。苹果的耳机类产品在年末促销的刺激下,同比增长显著。小天才成功从2G市场向4G市场转移,并在线上渠道拓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奇虎360在逐渐调整渠道政策,渠道策略逐渐向保守型调整,另外推出老人手表,准备探索老人健康市场。 中国可穿戴市场2019年在耳戴式和腕带式产品上均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2020年伊始,由于疫情影响,中国可穿戴市场即使正处于上升期,也势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预计下降21.7%,全年预计增长18.6%,受到产品供应、渠道物流和需求疲弱的影响,增长幅度有所下滑。后续随着疫情的好转和公共管理政策的逐渐放开,2020年市场增长速度预计将出现先抑后扬的趋势。面对突发的疫情状况,中国可穿戴市场将迎接新的机会,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更多消费者更加关心健康和免疫力问题。无论日常运动习惯的养成,还是对于自身身体指标的关注,都会释放更多潜在消费需求。从厂商角度出发,健康类可穿戴产品也是下一阶段竞争的蓝海市场。 三、2020年可穿戴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增速或出现先抑后扬趋势 2019年6月4日,随着工信部正式公布中国将于近期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跨入5G时代。 5G的真正意义在于打开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5G商用产品也将突破以往的手机、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更多的人工智能产品将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生活标配。未来将是5G与物联网碰撞的时代,可穿戴设备将迅速普及,成为物联网的重要入口与应用终端。 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对供应链的影响,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长幅度将大幅缩减。据预测,在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将增长9.4%,出货量将达到3.682亿件。相比之下,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9年增长了89%。 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预计下降21.7%,全年预计增长18.6%,受到产品供应、渠道物流和需求疲弱的影响,增长幅度有所下滑。后续随着疫情的好转和公共管理政策的逐渐放开,2020年市场增长速度将出现先抑后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