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旅游现状.docx
中国养老旅游现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截至2018年底, 全国65岁以上人口达1.67亿人, 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11.9%. 据调查数据预测,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在2025年将达到2.8亿左右, 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20;到2050年, 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8亿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6.5. 2017-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及占比走势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标准,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由此看来, 中国早已成为老龄化社会, 且将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一个老龄化社会中, 如何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意义、愉快和幸福是全社会都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而旅游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步发展,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逐渐加快, 许多专家们对退休老人旅游业的发展愈加关心. 但是, 在目前只存在理论研究而没有实践的情况下, 对养老旅游概念的研究还不够具体, 并没有深刻的对养老旅游的概念进行的研究. 老年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 养老旅游概念的重点在于“旅游”和“养老”这两个逻辑关系, 这是对养老旅游定义的核心. 保证精神上的满足和身体上的需要是养老旅游提出的核心理念, 有关旅游部门只有基于养老退休和其他旅游等活动的相关概念之间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区别, 才能够真正体会养老旅游的内涵. 养老旅游是从老年人旅游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养老旅游是老年人旅游的一个分支, 是指老年人在生活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 中国旅游市场飞速发展, 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 2019年上半年, 国内旅游人数达30.8亿人次, 旅游收入2.78万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8.8%和13.5%. 2013-2019年上半年中国旅游人数文化和旅游部、 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中国的旅游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逐步走向正规化, 走向合理化. 中国旅游业的大发展直接孕育并推动了中国老年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 中国老年旅游产业发展较快, 老年旅游需求强劲, 老年旅游人数增加, 老年旅游产品较丰富, 专业老年旅游企业和老年旅游目的地景区日益増多, 老年旅游市场交易活跃, 老年旅游市场逐渐扩大. 老年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活跃, 老年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 老年旅游企业成长迅速, 形成了多种运作模式, 形成了一系列老年旅游品牌, 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发展空间巨大. 目前中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 老年人出游需求旺盛, 出游率在逐年增加, 每次出游花费数额也在增加.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 生活圈子比较封闭, 社交渠道单一, 如今旅游成为老年人社交的重要渠道. 老年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 因此, 老年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是非常多样化的. 2016年, 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规模为10250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3.71%, 2017年, 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规模为11857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5.68%. 由于旅游市场不规范、导游强制消费事件频出, 2018年老年旅游市场增速有所放缓, 2018年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规模约为12520亿元, 同比增长5.6%, 相比2017年的增速回落10个百分点. 2011-2018年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规模 2016年9月起, 国家旅游局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正式实施, “银发游”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经详细梳理可以发现, 此次新规不仅对旅行社行中的服务质量提出了要求, 对行前的出行准备、合同签订, 以及行后的投诉处理都做出了细化的标准化设定. 旅行团是目前中国“银发游”成行的最重要载体, 此次有望摆脱从前种种乱象, 正式步入规范发展的快车道. 90年代以来, 中国的家庭结构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 由原本的四世同堂变成了现在的两口之家或者三口之家. 在中国的大中型城市, 甚至出现了空巢家庭的结构, 其特点也就是老人独居公寓, 儿女在其他地方定居. 儿女会定期不定期的回家省亲, 于是在很大一部分时间内, 老人都是处于相对孤独的状态, 在这样的条件之下, 它们会尝试使用各种办法来促使自己的老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而旅游活动将会成为他们消遣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城市当中, 老年人独居的现象尤为突出, 很多老年人由于退休在家有固定的收入, 儿女在工作之后, 也会定期给老人一定的零花钱来表示自己的孝心. 尤其是那些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回家的儿女, 会给予老人更多的经济补偿来弥补自身陪伴的缺失. 在现在的条件下, 年轻人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着更加强烈的创业需求, 他们更多的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创业, 而不再依靠父母的支持, 老年人自己的实际收入也就成为了其可支配的收入. 中老年人旅游月收入占比 中老年旅游者主要来自上海、江苏、北京、广东、天津、浙江等地区, 其中上海、江苏、北京的占比高达36.7%. 调查数据显示, 中老年旅游者中, 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占比57.8%, 其中月收入超过7000元的高收入者占比31.3%. 一二线城市等经济条件较好区域也成为银发游最主要的出发地. 离退休的、正在家里颐养天年的老年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拥有充裕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因此, 很多老年人已经把外出旅游当成度过这些自由时间的最好选择之一. 面对节日放假期间人满为患的旅游形势, 不受时间限制让老年人避开了旅游的高峰期, 选择不太拥挤的淡季外出, 这样既避免旅游高峰时的拥挤不堪, 又为淡季旅游注入了活力, 使旅游淡季不淡. 调查显示, 中老年人出游时间更加偏好随时出游, 仅有16.4%的中老年人选择节假日出游. 中老年人出游时间占比 养老旅游是老年旅游者异地的养老方式, 其是不同于工作、定居以及长期移民的一种方式, 其主要是以旅行、暂时居住以及游览为目的地, 它将度假、游览、休闲、修养等多个主体融合成为一个主体的旅游类型. 老年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度假旅游的基础含义, 国内外就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讨, 但是在现今这个时代, 依旧不具备一个最具权威以及被大家所认可的含义. 度假旅游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汇,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旅游者得到放松以及疗养. 以此为主要依据,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养老旅游的基本是度假旅游中的一类, 在养老旅游开展中多数也是将度假旅游作为主体. 度假旅游休闲的本质可以很好的适合老年旅游群体的需求, 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适合养老的方式. 那些自身有一定特殊爱好需求的老年旅游群体, 就会有一定的特殊旅游项目, 以达到满足. 从这方面来看, 这两者之间还是具备相同之处的, 又或者说, 老年度假旅游是养老旅游中的一类. 老年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 为老年产业带来成长动力, 相关法规的推行让老年游有法可依, 将推动市场走上合规竞争、快速发展道路. 因老年群体生理特性与心理需求, 造就了老年旅游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不同, 他们旅游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出行时间长, 年均出行次数多, 单次出行人数多. 在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闲暇时间较多、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消费观念转变等有利因素刺激下, 老年人旅游需求增速明显, 成为目前旅游客群细分市场中最具有潜力的蓝海市场. 老年人由于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 在消费时比较理性, 消费观成熟, 所以当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消费习惯后, 很少改变. 在旅游中也是如此, 当老年人习惯或认定某种旅游产品和某个旅游企业后, 他们就会成为该产品和企业的忠实消费者. 当然, 与年轻人欣赏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相比, 老年人通常会“精打细算”, 做好充分的旅游计划. 而与此同时, 近年来中国关于老年旅游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 特别是此次实施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 首次对银发游的各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标准, 让老年游正式有法可依, 必将推动市场走上正规快速发展. 尽管老年游客更爱国内游, 但随着出境游景点开始出现更多的中文服务以及众多国家推出免签及签证便利举措, 不少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游客, 开始渐渐倾向出国游玩, 2015年, 老年游出境游同比增长217%, 增速高于国内游(95%), 老年游客较为青睐的境外目的地国家有日本、韩国、泰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美国、俄罗斯、越南. 从这一排行榜可以看出, 老年游客主要选择飞行时长较短的周边国家作为目的地, 但也不排斥出境长线游, 看更广阔的世界.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但相对老年消费群体的扩大, 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消费的市场却显得相对滞后. 一些企业尚未看到老年市场的巨大潜力, 忽视老年市场的开发, 使得老年市场长期被冷落, 形成了老年市场供求失衡的现状. 就旅游行业而言, 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传统思想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了旅游者的行列, 这必将形成一定规模的老年旅游市场. 进军老年旅游市场必须从老年人特点出发, 提供特色服务. 应发挥老年游客的时间优势, 选择淡季出游, 从航空、地接、宾馆饭店等相关行业取得最低折扣, 降低成本, 增加竞争力, 获取最大利益, 从而形成良性发展. 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 对出游活动的安排比较慎重, 旅游行程中猎奇的心理成分较少, 偏重于内容丰富, 体力消耗少的短途旅游, 在旅游线路设计上要短而精, 长短线结合, 以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