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记承天寺夜游北师大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
-
资源ID:65439282
资源大小:40.4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记承天寺夜游北师大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
2021记承天寺夜游北师大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记承天寺夜游教材分析: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梁衡有一篇文章叫做秋月冬雪两轴画这其中一轴画就是记承天寺夜游的确,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它就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明澈,淡定与安详。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啊?只有“闲”着的苏轼才能读懂它,只有达观洒脱的人才能读懂它,只有闲情逸致的人才能读懂它。月因人而格外美丽淡雅,人因月又倍增潇洒而达观,二者交相辉映。因此,我觉得这篇精美短文主要扣住两个词:一个是“月”,另一个就是“闲”。知识能力目标:1、读准字音,读懂文意,掌握重点实词及重点句子的意思。2、品读文字,领悟意境。3、朗读揣摩,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过程方法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美丽的月夜,并能描绘月夜美景。2、朗读,读出月夜的恬淡,读出作者的欣喜孤独旷达。3、知人论诗。提供相关资料,辅助学生深刻理解此文及苏轼。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苏轼的背景介绍,和对“闲”的领悟,学习作者旷达乐观从容的心态。教学重点:文字的揣摩与品味。教学难点:“闲”字的多重含义。教学设想:抓住两个关键词:“月”和“闲”。赏“月”,悟“闲”。教学过程:一、在钢琴曲中导入新课:月亮,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多情的月亮承载着乡思,传递着祝福,也抚慰着一颗颗落寞的心灵。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千多年前的那一轮明月,你可曾听懂一位文人在月夜下的心语呢?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相约于皓月当空的承天寺,共赏一轮明月,共话坎坷人生。二、初读文本生读课文,检查拼音、重点实词的意思,疏通文意。三、赏美景,品意境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作秋月冬雪两轴画,这一轮秋月曾让无数人陶醉。那么今天我们也不要辜负这一轮明月,和苏轼、张怀民一起去赏月吧。文章描写月光的句子是(课件展示):学生齐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A、有人对这个句子作了这样的一个评价: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大家仔细地读这个写景的句子,看看月亮都藏在哪些字词里。B、学生品析后老师小结:全句没有一字写月,可又是字字得月!这句话先写“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月色之浓。C、再读这个句子,把自己融入这个意境。(点击背景音乐。)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听老师读,你在脑海中想像:(老师提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是一幅皎洁空灵的画面,明亮的月光洒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是一幅摇曳多姿的画面,竹柏的影子就像是水草交错纵横,仿佛触手可及,是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是一幅似真似幻的画面同学们,把刚才浮现在你脑海中的那幅画用你灵动的笔描绘出来。三、话“闲人”,悟主题。A、读题目:从题目可知本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在夜晚与朋友到承天寺游玩。B、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应该是露深雾重,寒意不浅。苏轼为什么跑到承天寺去游玩呢?因为它是一个“闲人”本文中的“闲”可以有哪些解读?(闲)对,闲,可以组哪些词?悠闲,有闲情逸致,有清闲。悠闲:月色入户,相与步于中庭。闲雅:月光之美。清闲:体悟最后一句话,并补充相关资料:(背景介绍,苏轼的相关介绍)C、两个闲人在清明澄澈的月光下散步,两人相顾无言又心照不宣,或许只有那一轮明月能理解他们吧。同学们,你们理解了苏轼吗?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资料。(孤独,郁闷,淡泊,宁静,达观洒脱)D、是的,明月懂他们,他们也懂明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只有有闲情逸致的苏轼他们才能赏它,只有处在人生的低谷仍然保持那样一颗闲适恬淡的心情的苏轼他们才能赏它。一千多年前的那一轮明月,因为苏轼的欣赏而永恒,而那块伤心地黄州也造就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才子苏轼。四、与苏轼同行同学们,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幅清闲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颗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一颗恬淡的心灵去欣赏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心灵,更是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去舒”的旷达情怀尽管千年的时空相隔,使我们无法与苏轼握手相拥,但人性中豁达、乐观等美好的心态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漫漫人生长路,我们也许会遭遇逆境,身处低谷,那时,请你记住承天寺夜游,记住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念无与为乐者念:相与步于中庭步: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盖竹柏影也。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作者描绘的世界:作者的心境:【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3)庭下如积水空明()2.翻译句子(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附答案】:【一】1、念:考虑、想到步:散步、漫步2、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3、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答出如何巧喻月色)【二】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2、盖/竹柏影也3、(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4、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三】1.高兴地。想。形容水的澄澈2.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3.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记承天寺夜游古文练习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填空,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5)庭下如积水空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月色入户()盖竹柏影也()(3)念无与为乐者()(4)相与步于中庭()(5)怀民亦未寝()(6)欣然起行()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5、.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月色?写月语句描写方法6、记承天诗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