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行业市场现状.docx
人造肉行业市场现状 一、人造肉行业市场现状 根据使用的原料以及工艺, 人造肉可以分为:植物肉、昆虫肉、微生物肉和实验室培养肉. 市场的热点主要是植物肉和实验室培养肉. ”植物肉”主要利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质, 生产类似动物肉品的口感、味道或外观的食品;”实验室培养肉”是从动物体内的肌肉组织进行细胞分离, 提取少量干细胞, 放在营养液里培育, 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干细胞, 继而生长分化为”人造肉”. 在培育的过程中, 还可以人工控制加入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 使造出来的肉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预计在健康、环保等需求的推动下, 未来几年肉类替代品的市场规模将稳健增长. 根据数据, 预计到2023年, 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4.3亿美元, 2018-2023年CAGR为6.8%;其中亚太地区的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增速最快, 预计CAGR可达8%以上. 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及增速2023年肉类替代品分区域市场规模及复合增速(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在健康以及环保的内生需求催动下, 素食消费倾向也在持续提升. 有责任意识的消费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较为深厚, 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中高产消费者也支持这种消费趋势. 2018年全球素食主义者增加量的前十国家数据, 东南亚、欧洲是最主要的增长区域. 2018年全球十大素食主义者人口增长最多的国家(万人) 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 预计每年将以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由于全球消费者对植物性食品的偏爱越来越多, 许多公司包括初创企业和老牌企业都进入了这个高增长市场. 嘉吉(美国)和泰森食品(美国)等知名食品公司已投资于生产植物性肉类产品的初创企业, 预计未来几年这将促进植物性肉类产品的销售, 人造肉呈现一片蓝海市场. 2019-2025年全球人造肉行业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长久以来, 猪肉在中国居民的日常饮食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009-2018年, 猪肉产量波动上升, 同时猪肉在整个肉类生产总量中, 也占据中超过60%的份额. 2009-2018年猪肉产量及占肉类生产比重 2010-2019年间, 猪肉价格经历了数轮价格波动, 其波动周期一般持续2-3年, 波动振幅适中;反观疾病影响, 如2019年在非洲猪瘟的联动影响下, 国内猪肉价格一路攀升, 这不仅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成本, 更有甚者, 将带来通货通胀. 2010-2019年猪肉价格变动 二、人造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城市化、人口增长和中产阶级的崛起导致肉类消费量增加 根据数据统计, 2016年全球约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68, 与此同时, 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接近98亿. 如何可持续地养活后代成为一个摆在全球面前的巨大问题, 而人造肉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2050年全球人口将接近98亿, 城镇化率将提升到68% 2.人造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牲畜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因此减少牲畜养殖对缓解温室效应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畜牧业产生的肉类会消耗大量土地、粮食作物、水资源等自然资源, 如果改变大规模种植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喂养牲畜的养殖方式, 改成从植物中直接获取蛋白并且让它粘黏起来, 就可以跳过动物养殖从植物中生产肉类, 节省粮食资源、土地和水资源. 生产每千克蛋白质对环境的影响 3.消费者正在寻求更健康的蛋白质来源 家畜养殖场会长期给牲畜喂食生长激素和抗生素, 这可能导致人类遭受肉类中抗生素耐药菌的危害, 存在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隐患的可能. 数据显示, 普通肉类会导致患癌症的可能性增加16%, 心脏病的患病风险增加21%. 在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下, 消费者对人造肉的兴趣越来越大. 北美消费者选择素食的原因 4.越来越多的替代食品创业公司应运而生, 并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风险资本的支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当属BeyondMeat、ImpossibleFoods和MemphisMeats, 三家公司累计融资金额约9.3亿美元. 三、人造肉行业发展壁垒 1. “培育肉”技术路线成本仍高, 无法量产 尽管在过去几年, ”培育肉”成本随着制造工艺的逐步成熟大幅下降, 但仍然无法实现量产. 2013年, MosaMeat的创办人MarkPost教授造出第一块人造肉饼的成本是32.5万美元. 2017年, MemphisMeat培育的人造鸡肉产品制作成本为每磅9000美元. 2018年, 以色列公司FutureMeat生产的人造肉成本还在每磅10000美元左右. 降低”培育肉”成本的决定性因素是降低血清成本, 血清主要作用是给肌肉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促进细胞的自然复制, 目前单算血清成本就远高于鲜肉价值, 导致“培育肉”缺乏价格竞争力, 不能作为大量生产人造肉的可行方法. MemphisMeat计划于2021年将成本降到足够低的水平, 向市场批量供应人造肉. 2.口感及形态距离真肉仍有差距 即便是以好调味、好上色、可塑性极强的大豆蛋白为原料, 混合肉也难免存在着口感不够好、卖相不够佳等问题. 而且现在的人造肉形态主要是碎肉形态, 尽管有些可以模拟出动物肌肉和脂肪的口感味道, 但是并不能模仿骨头、筋膜等的口感. 3.人造肉重构产业链, 冲击畜牧业 以细胞培养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