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X月县政府全体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2022年X月县政府全体会上的发言材料尊敬的县长, 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 现就分管领域工作简要发言, 不妥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一、20xx年工作回顾(一)稳增长、提质效, 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全力稳粮猪、塑特色, 实现农业总产值105.9亿元, 增加值70.9亿元、增长7.7%. 整治撂荒耕地1.7万亩, 粮食播面达169万亩、产量61.8万吨, 出栏生猪92万头. 新发展5+N特色产业2万亩、达92.5万亩, 大竹白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 大竹香椿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粮油园区成功创建省五星级农业园区. 新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 省级新型经营主体5家. 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糯稻)全产业链典型县、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全国首批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糯稻产业发展经验获得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二)固成效、促衔接,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3次, 全县无一人漏测失帮, 顺利通过省对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评估考核.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5亿元, 持续完善农村六网基础设施, 整村推进厕所革命49个. 培养致富带头人246名、新型职业农民468名, 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发放劳务报酬190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256元、增长10.4%. (三)办实事、抓提升, 水利水务稳步发展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580处, 新修加固堤防8.66公里, 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0.4公里, 渠道清淤4.4公里, 疏浚河道3公里,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7平方公里, 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65万亩, 新增节水能力207万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3.8%. 土地滩水库枢纽工程达到蓄水条件;全域供水项目水源地完成整治;引水入竹项目完成立项审批, 正在开展可研编制. (四)强治理、重保护, 环境改善态势良好顺利通过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大考, 反馈问题全部按期整改销号. 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推进, 面对连续重污染天气, 果断采取超常规举措, 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20天、达标率87.7%, 在全省71个重点县级城市排名第10、改善幅度全省第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保持100%, 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保持98.3%, 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考核目标, 11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提升至81.82%, 提升18个百分点;农村面源污染有效控制, 固废危废医废妥善处置, 未发土壤污染事件, 土壤环境总体平稳. 与此同时, 完成化肥淡季储备7000吨, 新建5个村级供销社, 培育5个星级服务社;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有力保障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助力重污染天气情况缓解;统计责任不断夯实, 各项统计调查任务顺利完成. 由于时间关系, 还有很多成绩没有提及, 敬请在座部门见谅. 二、2022年工作打算(一)紧盯三大重点, 做优做强现代农业第一产业坚持粮猪安天下、特色促增收,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5+5+3产业体系, 确保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70亿元. 一是保供固安全,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防止非粮化, 整治撂荒土地X万亩, 新建粮油示范基地10万亩, 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170万亩、产量60万吨以上;加快推进10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场、45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建设, 确保年出栏生猪稳定在70万头以上. 二是特色促增收, 做大做强5+N特色农业名片, 新增特色产业基地X万亩, 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400个, 做强区域公共品牌, 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 以优质企业带动产业提升,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园区育产业, 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 突出体现农业科技作用, 争创国家级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 争取苎麻现代农业园区纳入2022年省级培育项目, 争创高明杂交水稻制种、川主金槐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创建3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 切实把农业园区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素集聚地. (二)抓实三大任务, 聚焦聚力乡村振兴第一战略一是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不断优化就业帮扶、公益岗位、低保兜底、补贴减免等政策, 通过以工代赈等方式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常态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重点对象, 针对落实精准帮扶,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 新(改)建公共厕所30座、无害化厕所1万户, 科学布局垃圾收运和处理设施, 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集中处理. 三是务实推进乡村建设. 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以上, 新建(改造)提灌站10座, 建设中型水库灌区渠道110公里, 治理中小河流8公里, 整治病险水库8座, 加快推进全域供水、土地滩水库等水利工程. 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向农村延伸, 不断提高农村基础配套水平. (三)打赢三大战役, 压紧压实环境改善第一责任聚力联防联治, 做到常态常治, 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推进五烧管控, 严抓扬尘治理, 完善重点排放企业布局, 城区全面禁燃、禁放烟花爆竹, 力争2022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8%以上. 深入落实河(湖)长制, 完善城乡污水管网, 提升污水处理厂运维能力, 严控畜禽养殖污染,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98%以上. 实施农药化肥减量控害行动, 完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做好全域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坚持问题导向, 建立健全常态化自查自改和回头看机制, 持续巩固历年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成效. (四)坚持人民至上, 守好守住防汛减灾第一底线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 全力防范水旱灾害风险, 加快建设防汛减灾信息化系统, 力争在汛期来临前投用, 实现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统一, 提升防御能力, 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同时, 统筹抓好气象、供销、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 如有不慎侵权, 请联系作者删除, 谢谢!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