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良种苗木繁育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doc
-
资源ID:6545387
资源大小:1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金银花良种苗木繁育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doc
金银花良种苗木繁育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南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边缘,米仓山南麓。全县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海拔3072507米,境内高山迭起,沟谷纵横,耕地46万亩,荒山荒坡40万亩,森林覆盖率62.2%,属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区。县内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252天,立体气候和小气候明显,光照充足,无污染,生态环境优异,是种植金银花的最适区域之一。全县辖48个乡镇,52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65.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59万人。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有绝对贫困人口7.35万,低收入人口10.78万。金银花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是常用中药材之一。现代医学发现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及解热、保肝、降血脂作用等。清·汪昂(1694)本草备要载金银花“散热、补虚、疗风、养血止渴”;梁·陶宏景谓忍冬“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南江县就在全国率先进行人工栽培金银花。1981年5月在河南省原阳县召开的全国金银花生产会议上,南江县被定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县。2001年1月,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协调领导小组,正式批准我县为“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南江科技示范区”。 7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下达第三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计划的通知(国质检200168号)正式将我县金银花列入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计划。9月,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长江上游经济植物篱农作保护利用坡耕地的试验示范生态、高效经济植物篱金银花护埂保持水土项目在我县起动,目前项目实施顺利。2002年2月被省农业厅授予四川省第一批优质金银花基地。2002年3月,编制了南江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南江金银花分级标准、南江金银花茶等3个地方标准,被市技术监督局采纳为行业标准。2003年12月南江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南江金银花分级标准、南江金银花茶等7个标准被市技术监督局采纳为地方标准。2004年5月正式发布了以南江县金银花栽培技术为基础的无公害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金银花。南江金银花茶获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称号。2004年3月农业部推荐参加日本东京国际食品博览会和中日绿色食品贸洽会。南江县金银花主要品种之一的灰毡毛忍冬写入中国药典2005版。2005年5月9日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南江县金银花实行原产地域保护。2005年12月南江金银花茶产品在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获银奖。2007年6月“南江金银花”证明商标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实施。2009年1月省农业厅授予我县为四川省优势特色农业金银花基地县。南江现有栽培和野生金银花面积25.5多万亩,年产金银花干花410多万公斤。为加快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下大力气对南江金银花良种繁育及标准化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和推广,是发展金银花产业的科学基础和先决条件,不仅能加快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区建设步伐,增加农民和财政收入,同时又是保护全县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之一,并将为川产道地中药材进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机遇,对进一步弘扬民族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优质无公害金银花产业化发展规划,计划到2010年,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SOP标准生产示范基地20000亩。县人大制定了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化发展管理办法,确保持之以恒,一届一届地抓下去。二、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新建无公害金银花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0亩、优质苗圃基地150亩、种苗繁育技术中心675平方米、微水池2个、新修机耕道3公里。推广应用南江金银花标准化栽培技术及管理技术。项目建成后,项目区银花投产后年可新增金银花产量75万公斤, 增加收入2250万元,实现税收180万元,户平增收6200元,人平增收20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