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类护肤品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分析.docx
功效类护肤品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1、热点品类符合护肤品行业消费升级趋势 国产护肤品起步于千禧年前后, 初期聚焦空间广袤的基础保湿市场.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发展阶段较初级的市场, 当下市占率前列的多渠道综合性护肤品牌基本诞生于2000年左右. 萌芽期护肤市场消费者的主要诉求是基础补水保湿, 40%左右的CS门店是由补水保湿类撑起过半的SKU供应和销售额, 约30%的CS门店补水保湿类SKU和销售额占比在30%-50%. 国产综合性护肤品正式起步于千禧年前后 按针对性程度, 我们可以将护肤行为分成使用护肤品保养的基础护肤、功能性护肤和借助仪器与药品的医疗护肤三个级别. 其中“基础护肤”指的是“清洁、保湿、防晒”三个护肤基本步骤, 适用于所有肤质, 拥有最广泛的使用群体和深刻的消费者教育, 保湿系列是几乎所有护肤品牌的标配产品系列, 同时也是多数综合性国产护肤品牌的核心系列. 随着护肤意识升级, 消费者对护肤产品的需求从基础的清洁、保湿与防晒, 向个性化的细分功效进阶, 功效明显的护肤品成为新轮次增长热点, 例如高浓度精华. 基础护肤、功能护肤与医疗护肤 2、功效类护肤品崛起 1)什么是功效类护肤品 皮肤是人体的器官之一, 人们希望健康状态的皮肤得以保持, 非健康状态的皮肤得以治愈. 面部皮肤长时间裸露在外, 受到外部环境与内部身体机能变化的双重影响. 比较严重的肌肤病变和肌肤创伤, 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而护肤品的作用在于日常养护皮肤, 按国家规定, 不可以宣传治疗效果, 仅可施用在皮肤表面. 功能性护肤品, 按国家规定, 不可以宣称“药妆”, 属于护肤品的一种类型, 相较于一般护肤品, 功能性护肤品的配方精简、针对性强(有效成分浓度较高)、致敏率低(安全性方面通常由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 广义而言, 综合型护肤品牌推出的有效成分浓度较高的功效类产品同样属于功能性护肤品. 药、医用敷料、功能性护肤品、一般护肤品 2)功能性护肤品成为新一轮次的护肤消费热点 如上节所述, 功能性护肤品与一般护肤品在国家官方审核与施用方法层面完全一致, 但该类护肤品近两年显示了大幅优于行业平均的强劲增长力. 近两年“成分党”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化妆品消费者正在从粗放式购买向关注化妆品产品本质进阶. 在化妆品(尤其护肤品)这样信息不对称性较高的行业中, 相比于普通化妆品, 功能性化妆品突出强调产品中某几种有效活性成分, 具有“卖点鲜明、配方精简、单效突出见效快”的优势, 使体感产品信息透明度增高, 并迎合了消费者变美需求的迫切性特点. 3)国内功效类护肤品市场上行空间大, 或将提升人均护肤消费额 市场对庞大的基础护肤用户进行深挖. 从20世纪90年代(1990-1999)海外护肤品牌打开中国市场, 到21世纪初(2000年前后)国产护肤品牌萌芽, 到如今天猫已入驻3400多个品牌同台竞争, 中国的护肤市场消费者教育已有30年, 存量护肤品消费者随着年龄的增长, 肌肤对高肌能产品需求自然提升;新增护肤品消费者则直接在更早的年龄接受更丰富专业的护肤意识科普, 促进护肤年龄的前移. 消费者护肤需求点热度指数对比 居民消费力的提升为功效类产品的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 中国居民消费力提升, 剔除食、住、行、医的必要消费后, 城镇人均可选类消费支出较21世纪初提升5倍左右. 功效类护肤品由于在原材料方面添加更高浓度的有效成分, 并且这类产品通常作为品牌的核心明星产品, 投入更大的研发和营销资源, 因此同品牌的功效类护肤品的售价通常高于基础护肤品. 同一品牌的功效类产品相比于基础护肤产品的售价更高, 功效类护肤品的使用渗透率提升, 将提升整个中国护肤市场的人均消费额, 并提升国产护肤品牌的毛利率. 消费者护肤需求点热度指数对比 近两年来“成分党”群体, 基于消费者对产品成分安全和信息透明化需求的日益攀升, 而逐渐壮大, 成分类APP“美丽修行”已积累超过1000万用户, 国家药监局亦上线了化妆品备案信息查询APP. 从2016-2018年的成分热度趋势来看, 消费者选择促成了“明星成分”诞生, 例如美白功效的烟酰胺、保湿功效的玻尿酸、舒敏功效的神经酰胺等. 中国的化妆品的护肤品已经经历了飞速发展期, 护肤品的渗透率已经相对较高, 整个护肤品行业正在逐渐迈入成熟期,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消费者正在不断的趋于成熟,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护肤品的具体成分与功效, 而对于其营销关注度有所下降. 近年化学原料为成分的功能性护肤品受到追捧, 功能性护肤品以医学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 突出针对性、功效性、安全性, 主要用途是美容护肤和促进皮肤健康, 解决轻微肌肤问题. 2018年双十一成分党崛起天猫美妆中化学原料成分占比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