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65686451
资源大小:16.1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
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自202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3届,每年选树10位先进个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牢记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不晓得你们有何感想?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3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喜欢。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篇一】 王行环、李玉、陈厚群、胡郁、李东、陈亮、仝小林、次旦央吉、程相文、郝吉明等10人,都是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他们中有的积极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舍生忘死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有的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的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的积极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用科技服务民生他们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谛,有力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现场播放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主办单位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发“最美科技工作者”证书。 “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自202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3届,每年选树10位先进个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牢记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创新自信、接力精神火炬,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汇聚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篇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鼓舞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主战场,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联合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市人大副主任刘圣珍、市政协副主席卞建平等领导及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直机关工委、市网信办等单位领导出席发布仪式。 王宝维,年夫顺,刘韶庆,孙运波,辛永宁,张旭明,陈录城,崔洪芝,谭兰,魏志强等10人,都是来自全市科技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优秀典型。他们中有的矢志不渝自主创新,有的扎根基层和科普一线,有的严谨治学甘为人梯,有的逆行抗疫,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他们在科学研究、学术创新、科技服务、科学技术普及以及抗击疫情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了突出贡献。 榜样的力量2023“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青岛电视台举行。现场播放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颁发了荣誉证书。现场同时还公布了10名2023年“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选获得者。发布仪式还邀请到了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连钢创新团队的5位成员来到现场。 据市科协介绍,2023“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自5月份启动,经过广泛动员、组织推荐、网络评选、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共遴选出10名“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0名“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选。他们来自全市各行业,是青岛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长期投身科技事业,为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影响力。 参加发布仪式的科技工作者代表纷纷表示,“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们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大家要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学习最美,争当最美,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为青岛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力量助我们前行,前进的路上几多波折,但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让我们持之以恒。此次发布仪式是青岛市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一项具体行动,旨在讲好青岛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感人故事,大力宣传他们的突出贡献和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汇聚科技创新力量,为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篇三】 2023年大年初一,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十科科主任王拱辰刚下夜班,接到通知,便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进入应急病区,勇担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大连第一机动队队长的重任。“在年初,这个疾病在武汉刚爆发的时候,所有的人包括我们,无论是对这个疾病的了解,还是对这个疾病的防控,都知之甚少。”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长裴霞说:“我记得特别清楚,他推着呼吸机进来的,看着他,我确实特别特别激动。”这台呼吸机是专门为救治第一例重症患者准备的,虽然用不上最好,但是王拱辰和他的呼吸机一样,给病区带来了希望。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于明芳说:“主任当时就跟我们说跟我干没有问题。” 王拱辰从事传染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9年。从刚踏入临床的住院医师到主任医师,从一个普通医务工作者到科室主任,一心扑在病人救治上。2023年,作为重症救治医师,全程救治了大连市危重症的“非典”病人,为了精准判断非典病情变化,他时刻坚守在患者有创呼吸机旁直到患者病情平稳;2023年,作为应急病区主任,他成功救治出院“甲型H1N1流感”病人27人。可是这一次的病毒,实在太特殊了。“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听到当我们的队员,有发烧的时候,我甚至晚上要做噩梦。” 对每个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问诊,亲自给患者进行床边ECG、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这些令普通人费解的专业术语,意味着身为医生的王拱辰,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也意味着他一次次与危险的正面较量,一次次与死亡的零距离博弈。“怕,当然怕,在治疗的选择方面,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在40多天的救治后,经过王拱辰救治的25例新冠肺炎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包括辽宁省前3例治愈出院患者,全病区工作人员无一例院内感染。“哪有什么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医生,这也是我们传染病医生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四】 “我要带着护士守护好自己的家园,那么我们就要做好院内的疫情防护工作,包括我们的预检分诊,包括发热病房以及普通病房的防护工作。” 史铁英,大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2023年1月19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到上级通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史铁英立即带领全院1848名护士坚守在了抗疫的各个“战线”上。 规划新冠病毒肺炎专门诊区;协调应急物资、调整人员班次;规范发热门诊消毒隔离流程在医务、院感、住院部、门诊部等各个部门,都能看到史铁英忙碌的身影。 “对我来说,主要是做好人员的培训,调控以及整个布局的调整。培训工作的流程、防护的技能以及咽拭子的采集。” 抗疫以来,史铁英始终保持着斗志。她知道,主帅的精神决定了护理部这支部队的斗志。然而这位在工作中雷厉风行的“铁娘子”,也曾有过难以抉择的时刻。“在1个小时之内报了279名护士积极地申请去武汉,那么对我来说不是要选择谁去武汉,而是选择不让谁去。” “她握着我的手,当时我发现她已经眼含热泪了,哽咽地跟我说,永宁,麻烦你一定要把所有的队员安全地带回来。”出发前往武汉前,史铁英握着她的手说的这句话,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刘永宁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最终,大医援鄂护理团队以在院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成绩,给援鄂任务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护士告诉我,主任,我下班了主任,我平平安安回来了。”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篇五】 今年1月22日,大连首个输入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确诊,全市7万多名医疗工作者奔向了他们的战场,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始终在最前线。1月24日,除夕夜,窗外辞旧迎新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在市六院应急病区,几名医护人员正密切关注着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他们已经工作了十多个小时,只能用纸和笔写下新年心愿。“别的话我什么都不说,就说这一句话,要我们每一个人平安回家。”市六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第一应急机动队护士长薛娜说。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是大连市唯一一所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承担着大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任务。作为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大连中心,负责承担大连、丹东、营口、鞍山四城市境内境外确诊新冠肺炎病患救治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观察,以及核酸检测工作。大连中心全力以赴开展各项诊疗、防控工作,为科学、有效、及时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医院制定了新冠肺炎应急处理预案,并根据疫情变化多次修订和完善。 1月29日晚上9时多,辽宁省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走出隔离病区。“那是晚上,我记得挺清楚的,特别激动,真的特别激动。”市六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第一应急机动队护士长裴霞说。 大连“722”疫情爆发后,市六院承担了“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10-in-1test)技术”的科研项目并以最短时间完成任务。使得大连在1周左右时间内就完成了近70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高鹏说:“该技术的使用能够平均缩短检测时间将近90%,节省试剂成本将近90%。” 此后,该技术在山东青岛、云南瑞丽和新疆喀什等人群集中核酸大排查中都被采用。市六院另一项科研成果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院感染防护的研究,使得医护人员在潜在污染区穿一级防护就能够巡视和看护普通新冠患者,而通常情况下,这是需要医护人员在污染区穿二级防护完成的工作。“在同样确保医护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既节省了大量防护物资,也更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感健康保健部主任韩常新说。 “结合现在疫情防控的特点,我们有信心为全市人民的健康,在新冠疫情防控战线上筑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墙。”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张勇说。 2023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