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以荷尔的公众号为例.docx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刍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以荷尔的公众号为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刍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以荷尔的公众号为例二级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 业 网络与新媒体 学生姓名 袁紫露 学 号 173010279 年级 2017级 指导教师 谢晓东 教务处 制表2021年01月26日刍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以荷尔的公众号为例专业:新闻学学生:袁紫露 指导老师:谢晓东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日新月异发展,彝族文化的传播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进入了新闻媒体和公众视野,这是少数民族同胞在互联网时代对于传承本民族文化所做出的尝试,有效推动了民族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但在运用新媒体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使之与实践相适应,否则民族文化的传承仅仅只是对于文化符号的片面刻画,而无法留住民族文化中的精粹。微信公众号作为移动端代表性产品之一,比如以彝族作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仍然存在这传播渠道和内容窄化的问题。与此同时,当前的新媒体时代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刻板印象,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刻板化印象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混淆了人们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阻碍了少数民族同胞对文化的传扬。本文以作为彝人的荷尔在公众号“HxopluPoetry”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荷尔是一本彝文诗刊所衍生出的公众号,其创办人都是新一代彝人,它在的个人简介中写道:“诗歌、彝族、母语、文艺。”作为一种不为主流的文化,在新媒体浪潮之中,彝族应该如何和将民族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范围?而我们如何去看待背负重重标签的彝族?又该从何角度去观照这个时代的迭代发展所施加在传统文化社会中的压力?关键词:新媒体 少数民族 文化传播 公众号 Discussion on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Yi Nationality from Multiple Views - Taking Hol's Official Account as an ExampleMajor: JournalismStudent: Yuan Zilu Instructor: Xie Xiaodong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he transmission of Yi culture has entered the view of the news media and the public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and its nat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 has a typ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nat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products of mobile terminal,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is easy to be copied as simple mechanical cultural symbols for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inheritance.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represented by Yi nationality still faces the problem of narrow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cont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rent era of new media has exacerbated this stereotype to some extent, and many negative and stigmatized labels are "appropriately" affixed to ethnic minority compatriots everywhere.This paper takes the public account "Hxoplupoetry" of Yi peop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it. Hol is a public account derived from Yi poetry periodical, whose founders are the new generation of Yi people. He wrote in his personal profile: "Poetry, Yi people, mother tongue, literature and art". As an unmainstream culture, in the wave of new media, how should the Yi nationality spread its national culture to a wider range? And how do we look at the Yi people who are burdened with so many labels? Should we look at the occurrence and fission of such a complex social issue in a traditional minority society?Key words: Social media, Monority, Cultural diffusion,Official account目录1导 论51.1选题目的及意义51.1.1选题目的51.2研究现状61.2.1国外研究现状61.2.2国内研究现状61.3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71.3.1研究思路71.3.2研究方法72 彝族文化与文化交流困境82.1. 彝族文化内涵 82.2. 新媒体时代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障碍93.新媒体中由彝人言说的彝族文化113.1.彝族公众号自媒体的发展现状113.2.彝族公众号自媒体存在的问题124.彝人自媒体荷尔的公众号分析134.1.荷尔公众号134.1.1 关怀彝族族裔母语人文环境:荷尔的诗刊134.1.2 荷尔的现代性反思:必须重新建立坐标轴154.2.荷尔公众号对彝族文化的传播启示164.3.荷尔公众号存在的问题174.3.1荷尔仍未突破民族与文化间的屏障174.3.2“圈内”分享:受众单一且传播力弱184.3.3文章呈现形式较为单一185.彝族文化新媒体传播改进策略195.1改变内容分享的同质化倾向195.2.突破民族视野,需顺应新的文化发展195.3.语言上:彝语和汉语共同传送205.4.内容呈现和排版需要改进206.结语21参考文献211导 论1.1选题目的及意义1.1.1选题目的我国媒介中的少数民族形象,常常被一些符号化所简单替代。于是呈现出的形象流露出一种定型化: 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衣着五彩斑斓佩戴各式各样显眼的配饰、拥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并且对于浪漫的爱情抱有强烈渴望。我们的记忆被这些信息所覆盖,而实际上这仅仅是一种浮现于表象的文化记忆呈现。其中,涉及彝族就会展现他们华丽的服饰,豁达耿直的性格以及洋溢热情地劝酒。通过对民族形象上的刻画,的确显示出了各个少数民族独具风韵的历史文化特征,但也容易造成另一个极端,即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深化会进而导致以浅层片面的文化符号取代真实世界中的原真的少数民族生活,与此同时真实细腻的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得到消解。于是,这种刻板印象的造成实际上是将少数民族变得更加客体化,同时更使得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群体本身产生无可避免的疏离感,以至所理解的民族文化是非常片面单薄的,甚至是与事实存在偏差的。自多民族制度建立以来,又在日益多元社会语境的加持之下,专门以少数民族地域的生活习俗作为报道对象的媒体文化传播日益多见。可是,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在民族制度构建进程中,很难避免会出现对于“他者”的想象,在赛义德的东方学这本著作中,提出了“东方主义”概念,即当西方对东方进行想象时,东方总是被“女性化”,由于东方的遥远和特异性而被西方观赏,在一定程度上,该理论仍有对于现代中国民族地区进行借鉴和反思的意义。以彝族文化为例,作为一个古老的有史诗和文字的民族,它有自己的精英文化,同时也有民间文化,比如说语言文化、建筑文化、手工制作文化、歌舞艺术文化以及习俗节庆文化。本文选取了一些由汉族与少数民族作为话语权主客体的不同视角,以主流媒体对凉山彝族文化的报道分析和作为彝族的荷尔的公众号“HxopluPoetry”为例,通过对这些文字和影像进行比较阅读, 就本身所呈现出的传播内容差异,以期发现在新媒体时代多元化民族交流文化传播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作为“他者”来说应该如何越过自身文化的阈值和疆域,对主客体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试图消解、建构新的文化疆界的问题进行思考。1.2研究现状为了给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笔者在开始研究前对于世界范围内学者的相关观点及研究进程做了一定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做出以下综述:1.2.1国外研究现状就彝族本身国外的研究文献极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彝族文化不够源远流长。实际是,彝族文化与世界的连结在公元13C就有迹可循。马可·波罗在建都州就提到了凉山。而凉山自古以来就作为中国彝族人民生活的地方而被熟知。而贾里约翰逊、卡拉汉亦在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交媒体:扩大加利福纳人文化一文中站在跨文化传播的事业对彝族文化进行了探索。他们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文化并没有得到重视,反而被隔绝在主流传播文化之外。但社交媒体的出现为其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传播甚至可以是跨地域、跨文化的,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更多地得到了社会的接纳。来自美国的文化研究专家西蒙科特尔则提出了“新族群”这一透过少数民族聚落文化作用视角来观察文化传播的理念。“新族群”概念详细地说明了信息世界中族群社会在媒介发展下逐步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多元文化主义、多元种族主义概念做了更科学的阐释,推动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此外,立足于中国少数民族本体进行研究的也不在少数。华盛顿大学的学者褚怡婷在少数民族形象: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科学教科书中的少数民族形象中就以中国少数民族为本位做了研究。在她看来,少数民族普遍地展现出在视觉范畴内的某种缺失,且这种缺失往往出现在一些较为重要的方面。1.2.2国内研究现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以更加灵活生动的方式传沿下去,厘清少数民族形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化时代,更加应该注重的是少数民族的虚拟媒体形象刻画。来自浙江大学的高焕静在研究基础上将少数民族虚拟媒体形象大致分为了包括民族文化传承者、德行圣洁者、分裂民族者等9个方面。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曾路罗列出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代表性文化样式加以实证分析,在他看来,厘清少数民族形象不仅仅应该只局限于文化符号,更应该深入挖掘构成文化符号的个体元素,如此才能灵活地对少数民族文化符号进行传扬。在知网上检索“彝族文化”这一关键字,共有816篇期刊论文。彝族文化很早就有学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彝族的风俗习惯、原始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服饰饮食、风俗制度等方面。红河学院的文伟分析了彝族史诗阿细先基蕴涵朴素的彝族生态文化,并提出这种朴素的生态文化至今仍具有现实价值在彝族文化传播方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的王兴宝以电影花腰新娘为例,对于新媒体影视中彝族文化的构建做了研究。而在更深一步的文化传播方面,赵将在研究基础上写出来新媒体时代火把节文化传播的机遇与困境,在他看来,彝族文化在新兴的传媒方式下拥有着及其宽广的传播渠道,媒体的多样性也使得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伴随多元化传播而来的是传播效力的增强,多媒体多平台的传播极大地拓展了彝族文化的影响范围,增进了人们对于彝族文化的了解。但同时他也强调,必须要警惕媒体传播过程中对彝族文化进行刻板化、片面化理解最终导致其消解的情况发生。此外王玉佳所著的彝族文化的网络传播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彝族文化传播的渠道上。她对支撑彝族文化进行多媒体传播的硬件条件和软件设备做了综合性的分析,发现在彝族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仍存在如资金支持不足、宣传角度出现偏差、宣传内容较为浅薄等问题。张彤一注意到了彝族文化网络传播中所面临的问题,他着重针对网络传播中的特点对于彝族文化的传播提出了建议。1.3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1.3.1研究思路首先为了扩宽知识面、加深对于彝族文化的理解,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做了综合性的分析,厘清研究思路。接着进行网络资料的搜集,在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平台搜集相关信息作为资料来源,力求从更大范围的数据中更全面地了解彝族文化的传播态势,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并且有针对性的探寻其在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结合实践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从而能够达到更加准确深入的对于彝族文化深层次的传播。1.3.2研究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法: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在研究开始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其中涵盖了国内外权威刊物上的文章,初步了解了现有研究对于彝族文化传播模式的看法,了解前人研究中所采用的分析辩证方法并用于本文的具体研究分析中。第二,内容分析法:查看一些主流媒介的报道性文章、涉及彝族文化的电影电视剧以及网络平台上以彝族文化为主题的传播媒介如公众号等,在综合考虑其内容囊括的范围以及准确性后,具体分析彝族文化是如何通过这些媒介进行传扬并在研究传播过程时发现其中所面临的困境。2 彝族文化与文化交流困境彝族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彝族的发展历史被本民族文字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横跨时间久远,未曾断绝。彝族文字,作为一种自源文化的体系,在彝族内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承担着传扬文化的使命,有着跨越时代的历史底蕴和建构起民族内部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是彝族人民文化成果的鲜明见证。在史书中,彝族文字也被称为“毕摩文”或“西波文”,这是因为历史上掌握彝族文字的人被称为“毕摩”。丰富广博的独特彝族文字发展到现在,却面临着传播困境,这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正如斯图加特霍尔所认为的那样,文化本体关于自身身份的认知并不是单一的,这种认知包括对于集体文化的认知和对于自我意识的建构。集体认知即对于共有文化的体认,是经历千百年来的历史演变而最终形成的,代表了民族集体在时代发展中不变的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体认。而自我意识的建构是由于历史因素导致文化传承出现异化而形成的,这种异化在时间上具有可持续性,强调文化是变化的且具有差异的,这种变化的差异性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趋于消减。2.1 彝族文化内涵彝族文化从来就不是隔绝封闭的,相反,彝族文化与外界文化有着广泛的交流。这与彝族聚居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自古以来,彝族聚居地就是廉洁各地区交往的重要交通通路,这也就造成了彝族文化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的过程,成就了彝族文化的变化性;此外,彝族聚居地的流动人口并不是固定的,由于各种自然、人为因素,流动人口类型也会发生转变,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彝族文化会展现出多种层次的复杂性。地理位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彝族人民的性格,彝族人民活泼、热情、外放,积极地在交融中接受了外来文化,并不断地将各种外来文化进行调和。因此,彝族文化的发展就是彝族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批判性改造、转化的过程,这构成了彝族文化最显著的特征。遗族文化具有对于祖先、神灵、自然的崇拜,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烟花,这种自发的崇拜凝结出共同体意识,具化为三界观、万物雌雄观和万物有灵观。这种对于崇拜的共同体一是是彝族文化中的思想核心,又被称为毕摩文化。“毕摩”在彝语中代表着专司祭祀的人,关于研究毕摩的文献在2010年还入选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Y因此,基于毕摩文化的重要性,想要研究考证彝族文化,必定要从毕摩文化开始入手。作为囊括彝族文化精粹的多元化宽领域的传统文化,毕摩文化涵盖了彝族的历史以及彝族的相关习俗等内容。这个古老又神奇的民族文化流传的核心是对于巫神力量的尊崇,是对于彝族人民心中宗教信仰的具化呈现。这种尊崇体现在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交流沟通、生活习惯、婚丧嫁娶等日常。因此,也可以说,研究彝族文化即使研究毕摩文化两者之间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时代给所有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也使得传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代发展中工业化、商业化趋势以及功利色彩对于传统文化的侵袭不可小觑。各个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宗教传统在淡化和强化之间摇摆,加之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我们对于藏民、彝民等各个少数民族往往形成程式化的概念而难以窥得全貌。正如丁真的爆红事件,我们看到难以避免的是多数对少数的想象替代了少数的真实成为另一种实在,拟像成为了真实、景区成为了真实。远方之所以美丽恰恰因为保留了一段可以被凝视的距离,这段距离在从前或许是地理空间所引发的问题,但是在交通极度发达的当下,这段无法被消除的距离显然不是因为位置的原因,文化与心理上的差异完成了对于远方的塑造。2.2 新媒体时代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障碍形成刻板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一般来说,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于事物长久以来先入为主的看法,这种看法将某种片面的特征加之于群体中的每个部分上,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区别,这很大程度上受了归因现象的影响,是一种不全面、不科学的看待事物的方式。追根溯源,刻板影响是一种群体性的认知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所获得的支撑判断的信息不足、不全面,在这种有有所缺漏的信息支撑下所做出的认知判断必定与实际是有所不符的。这种认知与实际之间的差异性会带来很多后果,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若是刻板印象的形成所采纳的信息来源虽然有所缺漏但大致准确,在经过集体意识的再加工后就有可能接近事物的原貌,促进人们更加准确地了解事物。但如果支撑刻板印象形成的信息基础本身有失偏颇,就会影响整体对于事物的情感判断,从而形成所谓“成见”。由于这种成见的形成是历史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很难在朝夕之间得到改变。这种成见的存在实质上是一种因无知而造成偏见。因为对本族文化以外的其他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会出现奇异性的观感,进而发展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尊重。当前的新媒体时代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刻板印象,媒体更多的是聚焦在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民族风俗、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内容报道普遍存在停留在表层而没有在更深的维度对于其价值本位进行有意义的探讨,且普遍显现出同质化、肤浅化的倾向,自然旧家具了社会对于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底蕴深厚的的民族文化价值未被挖掘,其文化底蕴却未被充分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的结果或许是少数民族文化被稀释乃至被代替。以现象级的丁真和拉姆为例,流量时代下一条8秒的视频,丁真火遍全国。视频中丁真朝着镜头走来,黑黑的皮肤,左耳上挂着一串长的耳饰,露出了他标志性的笑容,笑起来眼睛又长又弯。他的背后是蓝的像一块画布一样的天空。他的宣传片丁真的世界中,编导所展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画面:淳朴、天然、简单。纪录片的旁白质朴深情地描述了丁真的故乡开门可以看见渺远连绵的雪山。人们放牛赛马、谈天说笑。在高原的草原、寺庙、白塔间放声歌唱,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雄奇与壮丽。这为外界展示出来一个未曾了解过的民族印象。网友为丁真造了一个新词“甜野”,所面临的赞美是一种内部东方主义倾向的美好愿景。从拉姆到丁真,相较于丁真的一张白纸,拉姆的经历更为复杂,深究她在互联网上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不外乎“真实”二字。拉姆在直播中所展现的都是她每天所经历的,上山、采药、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美丽动人的民族舞蹈,都来自于她自己最本真的民族印象。然而拉姆的结局令人唏嘘:离异、家暴,最终在直播时死于前夫的汽油桶下。拉姆的故事是自己在自媒体上书写的,她脱离了人们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浪漫想象,更为真实的还原了贫穷所带来的苦难,尽管在这其中她仍旧展现了与丁真同样的乐观。相比于丁真的理想,拉姆的理想更为世俗,与我们的生活更加贴近,真实生活的不美,是因为我们就在生活之中,但这种贴近消除了想象空间所带来的美感。闭塞与贫困则是现代语境下对彝族刻板印象危机的集中体现,2015年有凉山女孩所书写的震惊全国的史上最悲伤作文用孩子最天真的字眼平实地叙述了母亲的死亡;而就在不久以前,来自凉山的主播墨茶也因为长期没有能量摄入而导致酮酸症中毒,最终离开了人世。这将凉山州又一次以贫困的面貌呈现在了大众视野前,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凉山州在传统和现代的选择之间产生了很多矛盾,比如毒片、艾滋,亦或贫困、教育,都是非常尖锐和棘手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都是被复杂的社会历史逐渐建构出来的,所以不可能只靠国家大量拨款就可以立竿见影。全国的贫困区在凉山,即便是今日,凉山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贫困。这种贫困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即并不单指经济贫困,更强调的是文化贫困。文化贫困产生于两种文化碰撞时产生的冲突,从而导致某一群体的社会、文化发展不同步,但并不指代该文化是不好的,而是强调该文化陷入了发展困境,还未在历史潮流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3.新媒体中由彝人言说的彝族文化站在历史过往的视角看问题,我们会发现从20年代70、80年代以来,主流文学创作就已经不再将宏观领域的集体书写放在写作本位,转而公家注重对于个体精神的传扬。而在主流之外,少数民族的文学书写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歌颂全民族转入对自身文化的体察与赞扬。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更迭,我们对于少数民族的想象不再局限于一手包办的主流媒体而得以看到更多来自少数民族本身的投射,无论是文学、影像、音乐,都是将民族文化在更广的范围进行传扬的有效的手段,更多的存在形式和信息更迭使得拓宽了解的边界成为可能。3.1彝族公众号自媒体的发展现状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对“彝”、“彝族”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出共1107个结果,微信公众号机制最初建立于2012年,而偌大一个平台进入彝区也不过是近些年的事,彝族类公众号开通最早的一个,是一位名为“阿叫拉诺”的地道彝族人。到目前为止,“今日彝族”粉丝已经超过18万,是同类公众号中粉丝数量最多的。而公众号“思尔”是目前为止影响力最大的彝语自媒体公众号,文章内容基本是彝文少有汉字。影响力较大的公众号还有“彝文化传播”,“彝新风”,“彝族圈”等,而众多的公众号呈现出了良莠不齐的形态,有“彝式”,“荷尔”这样或者针砭时弊,或者进行内容输出的,也有倚靠营销和直接转发赚取流量的大量劣质公众号。总的来看,彝族公众号总体定位是综合类公众号,在其发布的推文信息中,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采取了灵活的推送方式与多样的题材。剩下的公众号则是以内容进行区分,讲述彝族历史与文化是这类公众号的共同特点。除此之外,存在着对某个领域济进行针对性推广的公众号,如对彝族传统音乐进行推荐介绍的彝族影音院、“彝族音乐汇”等公众号;将重点放在传统彝族刺绣上的公众号“彝族刺绣”;着重于为彝族语言学习提供便利的“彝语在线”“彝人回家”等公众号;此外,还有一些公众号分类对于彝族传统节日及习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总的来说,在涉及彝族文化的一千余个公众号中,介绍彝族文化历史的公众号占了绝大部门,其余的多为对彝族传统民俗的宣传和基础彝族技能的教学。 在新媒体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杜宇本民族文化进行再创造的过程,特定的文化传播形式再宣传之前已经对遗族文化中的精粹进行了筛选,真正出现在新媒体上的都是符合社会共同认知的部门。此外,一些具有专业性的公众号,如彝族传统技能教学,在进行互联网的宣传传播时是带有商业化的色彩的,宣传彝族文化的目的也往往是为了促成商业合作。这类公众号由于其在彝族文化某个方面的专业性,且多以真实史料为依托,所展现出来的内容是较有深度的。因此能够得到广大彝族同胞及各民族人民的认可与欢迎,推动了彝族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历史和文化是彝族自媒体群像的两大主题。3.2彝族公众号自媒体存在的问题彝族公众号群体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由于有大量粗制滥造的文章掺杂导致一些好的输出内容反而无法脱颖而出。首先,公众号推送的内容丰富性不足,且同质化倾向明显。内容丰富性不足主要体现在公众号很少发送原创推送,大多采用转载的方式,引用各种来源的关于彝族各方面信息的综合报道。在信息来源渠道大同小异的情况下,还存在着重复创办公众号的情况,内容自然会出现趋同的情况。长此以往,公众号的权威性被消解,订阅者注意力被分散,反倒不利于彝族文化的传播。其次,公众号推文没有固定的时间,推文所包含的内容不足。综合分析一千余个有关彝族文化的公众号,有20%的总推文数量不过十则,且有很多仅仅只是开通了公众号却并未使用。在此基础上,还存在着推文时间不定的问题。两条推文之间的间隔世间差异过大,导致受众不能有效地掌握公众号讯息。即使受众能够对公众号从始至终保持忠诚度,推文中所宣传的信息也过于陈旧、失去了时效性。难以适应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4.彝人自媒体荷尔的公众号分析彝族人民在进行文化创作的时候必然会面临着如何协调边缘文化与主流观念的困境,会不断的在这过程中对于自我本体价值进行拷问。彝族母语文学的确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时代。从审美观念、艺术手法到主题内容都发生着空前的变迁与发展。4.1荷尔公众号“荷尔”公众号于2015年成立,公众号主要推送用彝族语言进行创作的现代诗歌。为了适应主流文化的需要,也开设了多语言专栏、文化批评、图画鉴赏、音乐欣赏等专栏,不仅仅局限于彝族语言领域,更将审美的事业拓展到全民族的范围,力图推进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对于现代进程中彝族本体文化的发展做了有价值的审视。4.1.1 关怀彝族族裔母语人文环境:荷尔的诗刊公众号名称“荷尔”的来源是彝族语言中的“诗歌”一词,在彝族语言中,“荷尔”囊括了所有可以被用于抒发个体情感的语言内容,涉及文学创作、音乐鉴赏、民族风俗等各个方面。 “诗歌、彝族、母语、文艺。”这八个字是荷尔诗刊创立公众号的简介,公众号名称为“HxopluPoetry”,翻译过来即是彝人诗歌之意。荷尔诗刊2012年创办,至今已有九年,期间出版诗刊5期,其中3期做了社会范围的公开推广。荷尔常务团队拥有彝文编辑、英文编辑及其他工作人员。他们创立荷尔的初衷是为了推进跨文化交流,为彝族语言文化艺术创作提供媒介,使得少数族裔作家能够被更多人所熟知,为他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荷尔同样也经营着微信公众号“荷尔”。微信公众号“荷尔”的栏目设置更加自由而多样,囊括了史诗、格言、青年说、民俗故事、谚语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的是,所有彝族语言的栏目都配备了语音解说和汉语翻译,这为“荷尔”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提供了基础。也使得“荷尔”逐渐发展成为彝族文化爱好者的互动交流平台。正如同荷尔期刊的彝族当代诗人们,随着八十年代中国随着时代变革发生的翻天覆地的转变,彝族聚居区也经历了传统社会结构的重组和自我认知的构建。一方面,千百年来的乡土社会组织结构在当今社会已然不再适用,彝族人民受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纷纷走上了进城务工之路,从而更加直接地目睹了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对于彝族人民身份认同的影响是巨大的,彝族文化在长久以来的发展中已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拆分的整体,有着对于族群难以分割的归属感和内心体认。彝族的文化具有边缘性的特点,彝族的文化创作者们在创作中秉持着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在很多时候与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并不同步,因此有时会显现出与现代文明割裂的态势,有一定的疏离感。与此同时,彝族的文化创作者们自身的信念在长久家园和衰败景象的对立中也出现了动摇。当下时代人人都在追求娱乐的狂欢,摆脱标签,导致当代彝人面对自我的或者说真正的人,已被贴标签和被异化的身份,往往很难找到一种自洽的方式,焦虑感产生又没有能够支撑的世界观,这造成了痛苦的根源。荷尔选择了文学方式进行消化与重生,正是这种源于身份焦虑感促使他们去改变与创造,去不断的对自我进行觉察和认知,并将改变与创造付诸于行动中,逐步走向理想中的自我。4.1.2 荷尔的现代性反思:必须重新建立坐标轴对成功学的迷信,虚荣、贫穷、疾病侵蚀着刚走出“异域飞地”,探头望向外面的诺苏人的精神和身体。生活的失序,变成一场迷乱的狂欢。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空白地带,人们刻意或无意地抹去了意味着过去的标识,生活的意义在纵情里陷落。传统的声音被人们剥夺,然后打碎,再做成一盏别致绚烂的灯,装点狂欢的迷醉。灯光笼过签筒,落在裙上,染在唇边它是最特别耀眼的饰品。灯光里破碎的真言短暂地经过人们的心前、眼帘,在人们举杯、碰杯中黯然滑落,作为主编的马海五达冷静又有些无奈地看着这一切。一个很鲜明的例子是彝族火把节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内涵的异化和其所代表的意义的消解。在对彝族群众进行采访时,被采访的彝族群众叹息道:传统的火把节里的项目,诸如赛马、朵洛荷等已经很久得不到重视了,火把节的庆祝意识也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内涵,仅仅只是注重形式和热闹。他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过正统的火把节庆祝仪式了。在荷尔公众号中,以这样一段文字描述彝人心中的火把节:“打蒿草杆子,穿过森林,穿过草莽。把编好的火把堆满,就数着日子,等节日美好地来到。老人们喜上眉梢,就着酒香,数着寨子里的好,数着孩子们将来去城里或者什么。火把星星点缀山林,火舞远山的夜晚,剪辑折叠了记忆,一个瞬间,爷爷的指尖抚过脸颊,粗糙,白发如雪。”彝族火把节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现代发展中出现了巨变:刚开始是人民自发的山野间的盛会,后来变成了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从前是用来表达个体本真情感的载体,现在逐渐发展为商业投资的对象;从前火把节有其固定的举行时间,不因外力而改变,现在火把节世间被人为提前,真正的火把节世间被用于官方火把节的举办;从前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盛会,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现在的火把节是外来民族感受文化差异的机会,真正的主角彝族人民只能被迫成为局外的旁观者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异化,失却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本真。笔者在与荷尔诗刊主编的马海五达的交流过程中提到了如何看待丁真,由于凉山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域他身边也有众多藏族朋友,于是出于同为少数民族的视角,他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答案,他认为在多数人的眼中,丁真是极其标准的“标准藏族人”,他放牛、骑马、戴耳环、皮肤黝黑且笑容单纯,活在草原里习惯的是自然和矮房。但在少数民族内部的视角下,丁真是标准的“第一代现代化的少数民族的人”,他需要学习汉字、腼腆、羞怯,在镜头之外的部分他应当还会好斗、不羁、不那么崇尚自律或安排。丁真代表着绝大多数现代化背景下的人对藏族的想象,代表着多数经历了现代化的人藏族人的乡愁,却代表着绝大多数标准藏族人想要摆脱的生活,而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对于各个民族实际是通用的。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什么是可以保持固有不变的,本源的事物也很难再坚持着不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人民一直以来所固有的对于自身身份的体认和对于长久生活经验的习惯也会和时代一同悄无声息地变化,这种变化的范围是广阔的,不仅仅是内涵,也涵盖了其外延所影响的领域。如何再变化中把握不变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所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在当今时代,最好的回答无疑是将之置于文化多样性的检验之下,再复杂的话语体系中使之进行变化和发展,顺应多元化的身份认同趋势,在文化的互动交流中获得全新的文化体验,并用之不断丰富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借助这种交汇与融合,少数民族文化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在现代文明中的价值与在文化体系中的定位。于是一个更加发达的民族,可以通过文明成功本身完成对不发达民族的覆盖。一个不发达的民族,必须以民族性交换发展。在这种交换中,更糟糕的事情是一种客体化少数民族的客体化。在现实生活里,所有的民族有意无意的都像汉族靠拢,但是汉族只有在娱乐旅游消费的时候才会想要朝着少数民族靠拢,我们发自心底的认可这种发展的逻辑,并且因此乐于通过向世人展示民族性换取收益,然后用这些收益发展地方经济文化,让下一代人能够摆脱民族性获得现代化的发展机会。4.2荷尔公众号对彝族文化的传播启示彝族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新时代艺术形式发展的影响下也逐步走上了转型的道路,从创作的艺术手法到创作中心思想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荷尔网络彝文诗刊较为有代表性,在变化中凸显了以下价值特质:第一、对于现代彝族语言创作者的创作群像做了深入的刻画;荷尔广泛传播的3期杂志的创作主体以彝族青年为主力军,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激情与对本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为荷尔的发展注入了动力,是一股生命力强劲的新生力量。第二、全面创新彝族母语文学审美观念和艺术技巧;以原创彝族母语新诗为核心, 通过开设“多语专栏”、“译界/他山”、“批评”、“图志/乐章”等栏目,以审美批评与文学创作并举,不断汲取跨族群、跨语际、跨文明的世界(文学)历史资源之养分,创建世界视野的文学对话,把彝族母语文学纳入到更为宽旷、更为多元、更为世界性的文艺版图中进行彝族母语文明的书写和审美检视。第三、积极创建彝族青年作家诗人母语文学网络创作新阵营;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稳定的彝族青年作家诗人母语文学网络创作新阵营,依托网络平台为媒介,实现了超越地域限制的文化交流。并在网络群组中畅通沟通渠道,打破信息壁垒,辅以定期出刊的纸质读物,保证少数民族作家群形成有机的联通网络,保持高效、持续、稳定的作品产出,吸引、激励更多人将眼光放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创作中,形成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使少数民族文化创作真正体现出新时代的要求,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第四、有效引领彝族母语文学网络阅读新常态;依托于稳定的网络平台对彝族语言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了推广,同时承担了宣传彝族相关资讯的责任,使得彝族语言创作者与读者有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的沟通渠道,助力于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大众审美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母语文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第五、努力开启彝族母语文学现代传播新时代。“荷尔”公众号不仅仅只局限于文字的传播,更发展成为了多元化的少数民族网络交流新媒体,让彝族母语文学以音频、视频等更广泛的形式、立体化的全媒体手段实现传播,努力开启彝族母语文学现代传播新时代,始终让母语文学的传播保持一种鲜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