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ocx
电子商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摘要: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电子商务的繁荣带动了网上银行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微博交易信息泄露、微信扫描二维码出现漏洞,网银诈骗猖獗,网银纠纷不断,我国电子商务支付遭遇了诸如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及法律风险等众多风险的困扰。电子商务支付风险事件对传统金融业和传统法律的适用提出了挑战。在我国电子商务支付初步发展时期,通过调查电子商务支付发展中的风险,分析造成这些风险是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我国电子商务支付的健康、快速发展,意义深远。关键字:电子商务;风险;控制;研究一、我国银行电子商务支付的市场发展现状电子商务的盛行,中国网民规模快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而网民的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推进了电子商务支付市场的发展, 据赛迪顾问资料分析,单单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支付业务就创造了350多万亿元的交易量,增长率达85.8%,超过总业务的20%。然而,电子商务支付的风险隐患不得不令人胆战心惊。二、我国银行电子商务支付市场业务风险的成因(一)电子商务支付风险控制系统不完善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信用机制相对滞后。首先,从社会信用机制上看,我国个人信用体系还没发挥作用。其次,从信用评级的法律环境上看,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起步晚,现有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经验、操作体系、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尚有差距。另一方面,我国的征信系统还不完善,目前把什么内容纳入征信系统,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虽然网络消费确实存在一定的“自律机制”,但是仍然有一些有阴谋的人就可以通过虚假资料等手段来骗取银行的信任。此外,由于电子商务支付采用是虚拟化的服务方式,拥有拟定格式合同的优势地位,用户在电子商务支付行交易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特别表现在交易凭证的控制及举证责任方面。(二)银行管理漏洞大从最近几年的电子商务支付失窃事件来看,99%以上的失窃事件是通过网上购物实现资金套现,转账窃取的比例相当低。由此看出,顾客能否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成为降低电子商务支付风险的关键。由于电子商务支付是个新鲜事物, 对电子商务支付安全、金融知识缺乏,很多客户成为电子商务支付客户很盲目,风险意识淡薄,表现在诸如密码过于简单、对密码保管不严、经常在网吧进行网上操作, 甚至随意将电子商务支付登陆密码告知诈骗犯罪嫌疑人,这些都给银行客户资金带来隐患,为后来的操作风险埋下伏笔。即使银行采取了先进的手段和管理办法防范风险,但若没有客户自己主动配合,防范电子商务支付风险也是徒劳。(三)法律监管缺失2013年4月23日又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电子商务支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的通知,提出了防范网络银行风险的一些措施,但涉及的风险类型有限。紧接着的电子签名法带来了电子商务支付发展的曙光,承认了电子证书,对准入的标准有所规定,然而,却对交易具体的事项规定不明确。网络银行的监管难度大,在于电子商务支付有其自身新的内容,如对网络银行推出的虚拟金融服务类型等问题。目前对电子商务支付的稽核审计多是由银行的审计部门进行,但这些审计部门存在很多漏洞,主要表现在:一是习惯事后审计,不会逐笔、实时、全程监督;二是审计方式落后,主要采用看报表、翻凭证方式,工作效率低,很难适应电子商务支付变化大的要求。三、完善我国银行电子商务支付业务发展的对策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支付的风险涉及到技术、信用制度、监管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诸多环节的漏洞使得电子商务支付危机四伏,风险突出。为此,要想防范电子商务支付风险,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从各方面逐步完善,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电子商务支付发展的空间。具体对策如下:(一)研发与应用安全可靠的系统,保障电子商务支付安全 1.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险控制系统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风险控制系统,是防范电子商务支付风险的关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支付没有自己的风险控制系统,已经在电子商务支付诈骗中吃亏不少,而且电子商务支付诈骗等多采用虚假网站的手段,对此,自主研发一个风险控制系统显得特别重要。例如,建立电子商务支付“反欺诈绿色地址栏”,防止黑客有机可乘。这三大系统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具体步骤如下:银行应在充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危机管理制度,强化对危机损害的控制力,在努力缩短危机处置时间的同时,启动可靠的灾难备份策略和完备的业务技术应急预案,在危机发生时,借助传媒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消除客户对电子商务支付业务乃至传统业务的信心危机,避免经营遭受重创,将危机损害控制在最低限度。2.提高用户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信任度由于电子商务支付操作的复杂性和客户的不习惯,极有可能出现因用户的疏忽或错误操作而引起风险。因此,提高用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其信任度,对防范风险起到很大的作用。首先,采用网络、应用手册、广告等对电子商务支付的业务流程进行演示,甚至公开培训,特别是对于容易被诈骗的关键点要一一罗列出来,这样可以使客户了解电子商务支付业务的运行流程,清楚自己应当在哪些方面注意防范。最后,完善信息反馈服务,促使用户遇到问题多点咨询,多提出建议。在网络化的今天,用户与开户行的交流十分便利,反馈信息的成本很低,只有这样,才能从主观上了防范了风险。3.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大电子商务支付监管网络的国际化、全球化促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支付业务及其有关法律问题的国际化,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才能保障电子银行业务健康发展和创新。在法规空白点较多的问题情况下,我国网络银行立法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立法的先进成分和维护传统立法基础上,逐步制定电子商务支付法。四、结论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网上银行的信息技术不断的接受新的挑战,电子商务支付客户的信息以及财产安全不断的受到迫害。在电子商务支付业务品种创新和规模扩张的同时,电子商务支付风险事件不断涌现,电子商务支付诈骗的花招层出不穷。认识电子商务支付的风险和特征,分析电子商务支付风险存在的根源所在,对加强制定防范、控制风险的措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防范与控制电子商务支付相关风险,加强对电子商务支付的监控是继续推动电子商务支付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l黄涛.当议电子商务方式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法制社会,2012,(12):1711722梁云.电子商务企业间的竞争和发展分析J.特区经济,2012,26(10):2512533陈新林.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2,25(4):2932944李是,李楷乐.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风险探析J.中国信用卡,2012,15(6):52535尹茂宝.电子商务风险及其防范J.经济论坛,2012,10(16):5153